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622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历史新一线同步浙江专用版精练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模块综合测评

(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解析:

选D 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2.唐太宗多次说过: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不用,诚可畏也。

”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C.清醒地看到了天子的危险处境

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

解析:

选A 材料中“舟、水”、“人、主”都是谈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民有推翻君主统治的能力,故选A。

3.唐太宗说: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这说明唐太宗为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减轻人民负担

B.倡导政治清明

C.稳定社会秩序

D.发展社会经济

解析:

选C 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提倡轻徭薄赋,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

4.康熙帝曾说: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稳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他的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

A.蒙古贵族已正式臣服,北方威胁解除

B.统治者以德治民,国家根基方能稳固

C.木兰围场加强了边防,长城作用降低

D.长城仅具有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意义

解析:

选B 依据材料中“惟在修德安民”,结合所学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故B项正确。

5.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鳌拜集团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进入台湾

解析:

选D 从诗中的“岛”可以排除A、B两项。

由“闻海上捷音”可知与清军进入台湾有关,故选D项。

6.《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

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孔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

①项,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孔子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只是认为由谁来救助值得商榷,所以①项不符合题意,顾排除①。

②项,孔子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所以②项正确;③项,救助本来是谁都应该去做的,但孔子却认为不同的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项,救助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元素,所以用“充分”两个字不恰当。

综上分析,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7.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

其中,正确的是(  )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冉雍就是明证

D.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解析:

选C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辅之,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故B项错误;D项的错误在于绝对化;所以应该选择C项。

8.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首开中国古代教育兴办私学的风气;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代表,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朱熹在辞官后四处游历讲学,宣扬他的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发展教育。

因此排除含②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的是C。

9.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

选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

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10.1774年9月5日到10月26日,在费城召开了殖民地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4月又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以共同抗击英国殖民统治。

由此可见“大陆会议”的实质是(  )

A.各殖民地间的联合代表大会

B.人民发表政见的自由论坛

C.各殖民地反英斗争的统一领导机构

D.各殖民地自发维护民主权利的大会

解析:

选C “大陆会议”是在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矛盾白热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两次大陆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各殖民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其实质是C。

11.美国首都是华盛顿,美国一家著名报纸是《华盛顿邮报》,连《华盛顿传》的作者亦自称华盛顿。

华盛顿在美国享有盛誉的原因是(  )

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②领导制定1787年宪法 ③不当终身总统 ④五次归隐山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A 华盛顿享有盛誉是凭借其历史功绩和高尚品德,①②③项符合题意。

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12.《拿破仑法典》中规定:

“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

这一规定的重要影响在于(  )

A.限制了人民应有的自由权力

B.为建立帝制创造了条件

C.违反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D.有利于保护广大公民的权力

解析:

选D 解题关键是既要充分理解题干中材料的含义,又要结合拿破仑的政治思想进行分析。

13.拿破仑加冕时说:

“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作的贡献包括(  )

①多次挫败反法联盟 ②发展工商业 ③建立法兰西银行 ④重用人才、奖励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C ①②③④皆是拿破仑的历史作为,并且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

A.创建黄埔军校

B.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C.领导护国运动

D.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

解析:

选B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但先后失败了,所以有“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的无奈,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下,改组国民党,提出三大政策,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

15.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

“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

解析:

选C 从题干中的“社会革命”、“一劳永逸”,结合所学知识,这应为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核心是平均地权。

16.下列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20世纪后印度反英斗争的基本形式

B.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C.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D.是印度走向民族独立的最好途径

解析:

选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20世纪后印度反英斗争的基本形式。

D项不符合史实。

17.孙中山和甘地分别为中国和印度的“国父”,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②都坚持武装斗争

③目标都得以实现 ④逝世后都得到后人尊敬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选D 孙中山一生坚持武装斗争,但甘地主张“非暴力”方式,排除②;孙中山临终时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甘地被刺时仍然没有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排除③,正确答案为D。

18.“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解析:

选C 从“新型社会”“抛弃了空想的成分”“无产者的前程”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19.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指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析:

选A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20.列宁晚年强调,要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  )

A.长久地坚持新经济政策

B.大力发展大机器工业和电力工业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

解析:

选B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大机器工业和电力工业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关键,是提高国防的重要保障。

新经济政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都是为大工业生产创造条件。

21.1920年,毛泽东在给好友蔡和森的信中说:

“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这表明他(  )

A.反对在中国发动暴力革命

B.摆脱改良幻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C.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D.建议中国的知识分子向俄国学习

解析:

选B 毛泽东的话表明,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必须选择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表明他已经丢弃了对改良的幻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22.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察看改革开放30年来各个阶段的流行语,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语录几乎贯穿始终。

下列“小平语录”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三个有利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解析:

选C ①1978年春;②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③邓小平在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到11日召开)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④1992年南巡讲话。

23.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

“新方向”是指(  )

A.引进外资B.大力发展主干铁路

C.独立自主发展D.只任用中国工程师

解析:

选C 本题要理解“新方向”的含义,必须结合京张铁路作为中国人首次自主修筑铁路取得的巨大影响或意义分析,可知其体现了中国铁路修筑的独立自主性。

24.勤奋和善于钻研是牛顿的性格,有人评价他在大学时代取得的某项成就时说:

“即使牛顿没有别的成就,仅这个也足以使他在科学史上留下不朽之名。

”该人所评价的牛顿的成就是(  )

A.提出二项式定理B.制成折射望远镜

C.发现天体运行规律D.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选A 大学时代的牛顿,提出了数学上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解决方法。

25.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途径的成就是(  )

A.进化论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理论的提出D.光电效应的提出

解析:

选B 从关键点“打破了经典物理学……”“辩证地看待世界”看,符合的只有相对论,故B项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居鲁士、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

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

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

……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

并分析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

(12分)

解析:

(1)问,主要针对题目中“统一性”进行回答即可。

(2)问,法兰西的火种指《拿破仑法典》,被钉在悬崖绝壁上主要指拿破仑的失败原因。

答案:

(1)措施:

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交通,推行法家思想或者焚书坑儒。

(2)火种指《拿破仑法典》。

原因:

拿破仑的征服战争和奴役统治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拿破仑迷信战争,耗尽国力;波旁王朝与欧洲封建势力勾结;反法同盟的打击或者英国等国的联合打击。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年表

1732年2月22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

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议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1783年《巴黎和约》的通过,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

其后四年,专注于维农山庄的工作。

1787年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

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3年再度当选总统。

1796年发表“告别辞”,要求人们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表示不再出任总统。

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1799年12月14日逝世。

被美国人民尊为“国父”。

——摘编自《华盛顿传》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在《石叟牌词》中评点当时历史人物,批评孙、黄(兴)此举是“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辞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

”但他也肯定孙、黄“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光明俊伟,敝屣尊荣,百折不挠,尽忠主义,求之世界人物,又岂多得者哉?

”——摘编自傅国涌《华盛顿与洪秀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华盛顿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

(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辞职对当时政局有何影响?

孙中山和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在精神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8分)

解析:

(1)问,主要列举华盛顿为美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具体史实。

(2)问,孙中山的辞职使袁世凯窃取果实,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孙中山和华盛顿共同的品质从他们辞职可见不贪恋权势,也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国家权益。

答案:

(1)领导大陆军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并确立共和政体;担任两届总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开创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宪法惯例。

(2)影响:

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辛亥革命失败;形成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出现独裁局面。

相同:

热爱国家(或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贪恋权势。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我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

——华盛顿

材料二 1948年1月13日~18日,甘地举行一生的最后一次绝食。

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

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

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

(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只要人被有计划地训练来对人类犯罪,这样造成的心理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导致大灾难。

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拒绝会有助于准备战争或者以战争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摘编自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是怎样看待战争与自由的关系的。

(4分)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甘地怎样的思想主张?

甘地的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6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战争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希望战争从地球上消失”回答即可。

(2)问,反映甘地主张和平相处的主张,借鉴意义从和平角度回答即可。

第(3)问,爱因斯坦主要回答了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答案:

(1)战争只是用来捍卫自由的最后手段,希望人类能够避免战争。

(2)主张:

反对教派纷争,主张各教派和平共处。

借鉴意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冲突;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是给人类造福还是酿祸,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反对将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反对科学为战争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