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解剖局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84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颈部解剖局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颈部解剖局解.docx

《颈部解剖局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解剖局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颈部解剖局解.docx

颈部解剖局解

第三部分颈部

【颈部境界】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前面为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全长。

后面为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体表标志】

1、舌骨:

口腔底皮肤与颈前部皮肤相移行处。

舌骨体两侧可扪及舌骨大角(寻找舌动脉标志)。

2、甲状软骨:

前上部向前突出形成喉结,喉结上缘可触及甲状软骨上切迹。

甲状软骨上缘约

平对第四颈椎,颈总动脉在该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3、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弓平对第六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

可作为计数气

管软骨环和甲状腺触诊的标志。

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弹性圆锥

(环甲膜),喉阻塞病人可再此做环甲膜切开。

4、颈动脉结节:

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

在环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前

缘之间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向后压迫可止血。

5、胸骨上窝:

位于颈静脉切迹的上方,触诊气管的标志。

【颈部层次】

一、皮肤:

颈部皮肤较薄,移动性大,皮纹横行。

手术宜做横切口,以利于愈合。

二、浅筋膜:

含有颈阔肌、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结等。

1、颈阔肌:

颈正中线附近无肌束。

受面神经颈支支配。

颈部手术时常作为切口深度标志,切断的颈阔肌应缝合,以免形成较宽的瘢痕。

2、浅静脉:

(1)颈前静脉:

较细,无伴行动脉,沿正中线两侧下行,汇入颈外静脉。

左右颈前静脉之间

有静脉弓相连,此弓位于胸骨上间隙内,低位气管切开术时注意不要损伤。

(2)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

约2/3的人颈外静脉汇入锁骨下

静脉,1/3的人汇入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虽有一对静脉瓣,但不能有效阻止血液逆流,故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时(如右心衰),颈外静脉可明显扩张。

颈外静脉管壁与颈深筋膜紧密结合,

颈外静脉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空气栓塞。

3、皮神经:

(1)颈丛皮支: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共四条--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

颈横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表面,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耳大神经--伴随颈外静脉垂直上行至耳廓附近,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至枕部,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皮肤。

锁骨上神经--向外下方分为内中外三支,分布于颈外侧及胸、肩部皮肤。

前三支由C2、C3前支组成,锁骨上神经由C3、C4前支组成。

(2)面神经颈支:

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走向前下,行于颈阔肌深面,进入并支配该肌。

4、浅淋巴结:

(1)颈前浅淋巴结:

沿颈前静脉排列,收纳舌骨下区浅淋巴,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或直接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2)颈外侧浅淋巴结:

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其后缘处,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枕、耳后及

腮腺淋巴结引流的淋巴,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三、深筋膜:

包绕颈部肌肉和脏器,分为浅、中、深三层。

1、颈深筋膜浅层:

封套筋膜。

形成完整的封套包绕在颈部。

在后正中线附着于项韧带,前正

中线左右彼此延续,参与组成颈白线。

构成两个肌鞘、两个间隙、两个腺囊。

(1)肌鞘:

分两层包裹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2)腺囊:

包裹下颌下腺和腮腺。

(3)间隙:

胸骨上间隙(颈静脉弓)、锁骨上间隙。

(4)顶:

构成颈前三角(颈前区)和颈后三角(颈外侧区)的顶。

2、颈深筋膜中层:

内脏筋膜。

分为肌部、脏部和血管部。

(1)肌部:

包绕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贴于肌肉后方、位于气管前方的中层颈深筋膜。

(2)脏部:

包绕颈部各个脏器(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

(3)血管部:

构成颈动脉鞘,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3、颈深筋膜深层:

椎前筋膜。

覆盖于椎前肌和斜角肌前面,上达颅底,下续胸内筋膜。

随锁

骨下血管及臂丛进入腋腔形成腋鞘。

PS.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包绕气管表面的颈深筋膜中层间,

向下通前纵隔,感染可沿气管扩散至前纵隔。

此间隙为气管切开必经之处。

气管切开:

安全三角-上为环状软骨,两侧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尖向颈静脉切迹的三角。

切开时头保持正中位,头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避免其他结构的损伤。

咽后间隙:

咽后颈深筋膜中层与椎前筋膜之间,向下达食管后间隙,通后纵膈,外侧以颈鞘

     为界。

此间隙内的脓肿常易引起吞咽困难。

椎前间隙:

位于脊柱与椎前筋膜间,颈椎结核脓肿常积于此,形成慢性咽后脓肿,或经腋

鞘扩散到腋腔,形成腋腔冷脓肿。

破溃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达后纵隔。

四、肌肉、深部血管、神经、淋巴结。

根据颈部肌肉位置,分为了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

颈阔肌,起于三角肌、胸大肌筋膜,止于口角处。

由面神经支配。

颈外侧肌: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副神经支配。

后缘中点为颈丛皮质的浅出点。

2、颈前肌:

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1)舌骨上肌群又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

二腹肌---前腹起于下颌骨体,后腹起于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

下颌舌骨肌---起于下颌骨内面,止于舌骨体。

茎突舌骨肌---起于茎突,止于舌骨。

颏舌骨肌---起于颏棘,止于舌骨。

(2)舌骨下肌群又包括肩胛舌骨肌(分上下腹)、胸骨舌骨肌(颈部正中线两侧)、

胸骨甲状肌及甲状舌骨肌(甲状腺手术层次标志)。

舌骨下肌群各肌起点与名称相符,均止于下降舌骨。

舌骨下肌群的神经支配:

甲状舌骨肌--舌下神经;其他--颈袢。

3、颈深肌:

分为外侧群和内侧群。

(1)外侧群包括前、中、后斜角肌。

均起于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一肋上

面,后斜角肌止于第二肋上面。

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经

过。

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导致压迫,产生相应症状,称前斜角肌综合征。

(2)内侧群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位于脊柱颈段前方,合称椎前肌。

【颈部分区】

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1、颈前区:

又名颈前三角。

(1)境界:

内侧界为颈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2)分区:

以舌骨为标志,分为舌骨上下两区。

舌骨上区被二腹肌前腹划分为颏下三角和两侧的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被肩胛肌上腹分为肌三角(甲状腺区)和两侧颈动脉三角。

2、胸锁乳突肌区:

为胸锁乳突肌覆盖的区域。

3、颈外侧区:

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被肩胛舌骨肌下腹

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Ps.锁骨上大窝:

为三角形凹陷,位于锁骨中1/3上方、胸锁乳突肌下份后缘、肩胛舌骨肌

下腹间。

窝底可触及条索状臂丛,其前下方可触及经第一肋上面的锁骨下动脉搏动,

上肢出血可在此压迫止血。

【颈前区】包括舌骨上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舌骨下区(肌三角+颈动脉三角)。

颈动脉三角

1、境界:

内侧界-肩胛舌骨肌上腹、外侧界-胸锁乳突肌上份、上界-二腹肌后腹。

2、特点:

局部位置表浅,结构较多,大血管集中。

3、内容物: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颈外侧深淋巴结、迷走神经、舌下神经。

(1)颈动脉鞘:

颈深筋膜中层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

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2)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在甲状软骨上缘或舌骨大角水平处,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和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分为甲状腺上、舌、面、颞浅、上颌动脉。

颈内动脉在颈部不分支。

上行至颅腔。

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而转至其后内侧。

继而暂时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或面动脉,如无搏动,

即可证实被阻断的动脉即颈外动脉。

特殊结构:

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处,是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3)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颈部的静脉干,上起于乙状窦,向下与锁骨下静脉汇合为头臂静脉。

PS.颈内静脉末端膨大,称颈静脉下球,其内有静脉瓣,临床上可以通过颈内静脉穿

刺和插管至上腔静脉,测定中心静脉压或输入高价营养。

由于右侧颈内静脉较粗,

且与头臂静脉几乎成一条直线通上腔静脉,故穿刺或插管术宜选在右侧。

(4)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周围排列。

(5)舌下神经及其降支: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A三角,呈弓形跨过颈内、外A的表面,

于舌骨大角上方,再次经二腹肌后腹的深面进如下颌下三角。

舌下N分出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第

2~3颈N前支构成颈袢下根组成颈袢(平环状软骨弓处),发出分支

分布于舌骨下肌群(除甲状舌骨肌)。

PS.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甲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肌群,以避免伤及神经。

若损伤颈袢及其分支,

可造成舌骨下肌群萎缩,出现气管前突畸形。

(6)迷走神经及其分支:

迷走神经在结状神经节(下神经节)处发出喉上神经,向前下分为

内侧支与外侧支,斜行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深面。

外支布于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内支布于舌根中部等处及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

肌三角:

由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

主要结构为甲状腺、气管及相应的血管神经。

一、甲状腺:

1、形态:

两个侧叶+一个峡部,U或H型。

峡部上缘偶有一锥状叶,尖朝上借纤维束连于舌

骨中部,为甲状舌管遗迹。

2、位置:

侧叶紧贴甲状软骨板、环状软骨和1-6气管软骨环侧面。

峡部位于2-4气管软骨环前方。

锥状叶常偏于左侧。

3、毗邻:

前面--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

内面--两管(气管和食管)、两神经(喉上神经外侧支和喉返神经)、两肌(咽下缩

肌和环甲肌)。

后面--甲状旁腺、颈总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的末段。

PS.由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可知,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食管和气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以引起气管软骨环软化,如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

压迫交感干,可引

起horner综合征,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和眼球内陷。

4、被囊:

内层(真囊,纤维层,腺体周围结缔组织增厚形成)。

外层(假囊,甲状腺鞘,由颈深筋膜中层脏部形成)。

两层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相隔,易分开,其间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旁腺等,手术

多在此两层之间进行(神经多在假囊之外)。

5、悬韧带:

由假被囊在甲状腺侧叶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之间增厚

所形成,将甲状腺悬置于喉和气管上。

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临床上

可借此鉴别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

6、血供:

(1)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起自颈外动脉,向前下行,至侧叶上极分支进入腺体。

分为三支,一支

至腺的前面,一支至腺的后面,另一支沿峡部上缘与对侧者吻合。

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呈弓状弯向内,经颈鞘后方,在甲状腺侧

叶后缘附近分别为上下两支进入腺体,并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

甲状腺最下动脉:

出现率为13.8%,发自主A弓或头臂干。

无名称的动脉:

来自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小支,统称为副甲状腺动脉。

PS.甲状腺术中,当有名动脉结扎切断后,甲状腺仍可通过副甲状腺动脉获得足够血供而

不至缺血坏死,所以甲状腺手术的关键在于止血。

(2)静脉:

在真囊下形成静脉丛,汇成三对静脉穿两层被囊出腺体,不完全与A伴行。

甲状腺上静脉:

侧叶上份出腺体,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侧叶中份出腺体,汇入颈内静脉。

较短,术时撕伤严重出血。

甲状腺下静脉:

峡部下缘出腺体,经气管前下方下行,汇入头臂静脉。

血管

较大,甲状腺切除时,应在动脉结扎切断后的手术最后阶段

结扎,否则易造成甲状腺严重充血,给手术带来困难。

7、神经:

喉上神经外支--分布于环甲肌和咽下缩肌,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甲状腺

上极附近离开动脉弯向内侧。

(损伤外支-环甲肌麻痹-声音低钝)

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左右不对称。

又称喉下神经。

左侧喉返神经绕过主动脉弓返行,行于气管食管沟内。

右侧者绕右锁骨下动脉返行,多数行于气管食管沟的前方。

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

喉粘膜。

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

二、甲状旁腺:

1、形态:

黄豆大小,棕黄色,通常有上、下两对,但也可多于四个或少于四个。

2、位置:

上一对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部上、中1/3交界处。

下一对多位于侧叶后部下端

甲状腺下动脉分支附近。

偶有该腺埋藏于甲状腺实质内者称迷走甲状旁腺。

【胸锁乳突肌区】颈袢、颈动脉鞘、颈丛、颈交感干。

1、颈动脉鞘。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

2、

>颈袢-舌骨下肌群

颈袢:

舌下神经-颈1-颈袢上根

颈2、3-颈袢下根

3、颈丛:

C1-C4前支,分为皮支、肌支(颈部深层肌)、混合支(膈神经)。

4、颈交感干:

由颈上、中、下N节及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

颈上N节-C2、C3前方;颈中N节-C6前方;

颈下N节-C7平面,常与第一胸神经节合成颈胸神经节,或称星状神经节。

【锁骨上大窝】为三角形凹陷,位于锁骨中1/3上方与胸锁乳突肌下份后缘间。

包含锁骨下静脉,胸导管/右淋巴导管,静脉角,颈深淋巴结等。

窝底可触及条索状臂丛,其前下方可触及经第一肋上面的锁骨下动脉(第三

段,通常无分支)搏动,上肢出血可在此压迫止血。

【枕三角】

1、副神经:

第Ⅺ对脑神经,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进入枕三角,至斜方肌前缘,

锁骨上二横指处,穿入斜方肌。

位置表浅,周围是淋巴结。

2、颈丛分支:

C1-C4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分支有三类。

皮支—颈横、耳大、枕小、锁骨上神经。

肌支—支配舌骨下肌群(颈袢)、颈部深肌、肩胛提肌和膈。

混合支—膈神经。

C3-C5颈神经前支构成,沿前斜角肌表面垂直下降至胸腔

并经肺根前方下至膈。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心包、肝胆、胸膜及膈下腹膜。

3、臂丛分支。

【颈根部】

是位于颈部与胸部、上肢之间的交接区,来往于各部之间的结构如大血管、神经干、淋巴干、某些脏器等均通过此部。

来往于头与胸部之间的结构往往位于内侧或中线上,纵行安排。

来往于胸部与上肢之间的结构多在外侧,横行或斜行安排。

一、结构安排:

以前斜角肌为标志,分为前斜角肌以前+前斜角肌以后。

1、前斜角肌以前:

颈动脉鞘、锁骨下静脉、膈神经、胸导管/右淋巴导管。

(1)锁骨下静脉:

管壁与锁骨下肌、第一肋、前斜角肌的筋膜愈着,损伤后难闭合而易导致

气栓。

临床上常在锁骨内侧下方和第一肋间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长期

输液、心导管插管、中心静脉压测定。

(2)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

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膈干---右淋巴导管---右静脉角---锁骨下静脉

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膈干、左右肠干、左右腰干---胸导管---左静脉角

(3)膈神经:

由颈3-5前支构成。

毗邻:

位于前斜角肌前,椎前筋膜深面。

前有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中间腱、

颈内V、颈横A和肩胛上A;内有颈升A上行。

走形:

在胸膜顶前内侧,迷走N的外侧,穿锁骨下A、V入胸腔。

2、前斜角肌以后:

胸膜顶、臂丛五个前支、锁骨下动脉第二段。

(1)胸膜顶:

胸膜上膜,即sibson筋膜,是第七颈椎横突、第一肋颈、第一胸椎连至胸膜

顶的筋膜,有保护肺尖和胸膜顶的作用。

(2)臂丛五个前支:

(3)锁骨下动脉第二段:

分支为肋颈干。

3、前斜角肌内侧:

椎动脉三角

内侧界:

颈长肌外侧肌:

前斜角肌下界:

锁骨下A第1段尖:

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1)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椎动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颈横、肩胛上A)、胸廓内动脉。

甲状颈干—沿斜角肌内缘上行,主干较短,分为三个分支。

(1)甲状腺下A:

垂直上行,至C6横突水平,呈弓状弯向

内侧,经颈动脉鞘后方至甲状腺侧叶后缘。

(2)颈横A:

向外横过前斜角肌表面,跨颈外侧区,潜入肩

胛提肌深面。

(3)肩胛下A:

经前斜角肌表面,潜入锁骨后方至冈上窝。

(2)颈交感干:

由颈上、中、下N节及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

颈上N节-C2、C3前方;颈中N节-C6前方;

颈下N节-C7平面,常与第一胸神经节合成颈胸神经节,或称星状神经节。

(3)胸膜顶。

4、前斜角肌外侧:

锁骨下动脉第三段、臂丛三干。

【颈部淋巴结】

1、占全身淋巴结群数目的一小半;在颈部,经由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全身淋巴回流入静脉。

2、按部位可将颈部淋巴结分为:

颈上部淋巴结、颈前部淋巴结、颈侧部淋巴结。

(1)颈上部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舌癌、下唇癌常转移至此。

下颌下淋巴结可因面部、鼻、唇、口腔的感染而肿大。

(2)颈前部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深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收纳舌骨下区的浅淋巴,后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前深淋巴结位于喉、甲状腺和气管两侧及前方,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3)颈外侧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

①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接受腮腺附近的淋巴。

②颈外侧深淋巴结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收集颈浅、腮腺、颏下、下颌下、咽、喉、甲状腺气

管、食管、舌根的淋巴。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舌根癌、鼻咽癌常转移至此。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输出管汇成左右颈干,汇入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中位于左侧静脉角的锁骨上淋巴结又称为Virchow

淋巴结,常是胃癌或腹部其他内脏肿瘤细胞转移侵犯的淋巴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