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8814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docx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登记表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项目类别

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设计是否

符合要求

审查

专业

应执行规范

标准及条文

说明

有无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

有□无□

建筑

《绿评标准》3.1.3

依据

设计依据是否采用现行的相关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是□否□

建筑

DBJ/T14-082-2012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共9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4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6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3项、A+B:

7项

控制项1

不破坏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

控制项2

场地无地质灾害及含放射性或化学物质超标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2

控制项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日照要求。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3

控制项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4

控制项5

施工过程满足相关要求。

非设计内容

施工

《绿评标准》5.1.5

一般项A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6

一般项A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标。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7

一般项A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8

一般项A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0%。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9

一般项B1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省标。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0

一般项B2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1

一般项B3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2

一般项B4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3

一般项B5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1.14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6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6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9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3项、A+B:

12项

控制项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省标。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

控制项2

采暖、空调系统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以此合理选择末端设备、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等容量。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2

控制项3

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机组的制冷能效比和锅炉的热效率符合省标。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3

控制项4

采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并确保水泵的工作点在高效区。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4

控制项5

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5

控制项6

采用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的公共建筑,其冷、热源站房,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

对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的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6

控制项7

集中供热水的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7

一般项A1

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40%,或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量不低于建筑总供热供冷量的5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总用电量的2%。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8

一般项A2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省标规定值的80%。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9

一般项A3

外门窗采用获得“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的产品。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0

一般项A4

外窗设置可调节外遮阳。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1

一般项B1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平面设计有利于获取冬季日照,利用本地区夏季主导风向及特殊地形环境气流,组织和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

建筑单体的设计和门窗的设置有利于自然通风、穿堂风和自然采光。

设有中庭的公共建筑,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2

一般项B2

建筑物主体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3

一般项B3

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可开启部分的面积不小于幕墙面积的15%。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2.14

一般项B4

空调(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和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人员设计新风量符合省标有关规定。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15

一般项B5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符合省标相关规定。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16

一般项B6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17

一般项B7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18

一般项B8

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有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19

一般项B9

采用冰(水)蓄冷或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20

一般项B10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21

一般项B11

采用热、电、冷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2.22

一般项B12

合理采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是□否□

建结

《绿评标准》5.2.23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13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6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8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3项、A+B:

10项

控制项1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

控制项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2

控制项3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3

控制项4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4

控制项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5

一般项A1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充分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验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6

一般项A2

合理选择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7

一般项A3

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5%、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0%。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8

一般项A4

使用再生水冲厕或免冲厕技术。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9

一般项B1

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制定合理的分质供水方案,多目标梯级使用水资源。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0

一般项B2

给水泵依据设计所需供水量及扬程,选择高效节能水泵,并在高效段内运行。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1

一般项B3

生活水箱设在建筑物内,容积、材质及密封方式设计合理,给水管材对水质无污染,防止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

选用高性能阀门、零泄漏阀门避免管道渗漏。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2

一般项B4

不同建筑类型及同一建筑使用不同性质的给水、热水系统分别设置计量装置。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3

一般项B5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对于远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建筑物,生活污水经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4

一般项B6

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型高效灌溉技术。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5

一般项B7

游泳池、游乐池、景观水、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采用循环供水系统,无水质恶化现象,并经机械过滤,加药和消毒处理。

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池水补水设置计量装置。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6

一般项B8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7

一般项B9

保护性开发利用地下热水资源。

是□否□

给排水

《绿评标准》5.3.18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6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0项、A+B:

2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3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4项

控制项1

不使用实心粘土砖。

使用的砖、砌块、墙板等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系统)获得山东省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证书。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

控制项2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2

控制项3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3

控制项4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4

一般项A1

使用商品砂浆。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5

一般项A2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6

一般项A3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7

一般项A4

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8

一般项B1

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9

一般项B2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等材料。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0

一般项B3

办公、商场类建筑可变换功能或布局的室内空间中,不少于30%的室内空间采用灵活隔断。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1

一般项B4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利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利用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2

一般项B5

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利用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3

一般项B6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小于30%。

是□否□

结构

《绿评标准》5.4.14

五、室内环境质量(共8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0项、A+B:

4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5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6项

控制项1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等参数符合省标的规定。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5.1

控制项2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是□否□

检测

《绿评标准》5.5.2

控制项3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有关规定。

是□否□

检测

《绿评标准》5.5.3

控制项4

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的二级规定;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的相关要求。

是□否□

检测

《绿评标准》5.5.4

控制项5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要求。

是□否□

检测

《绿评标准》5.5.5

一般项A1

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是□否□

检测

《绿评标准》5.5.6

一般项A2

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并有防眩光措施。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7

一般项A3

地下空间采取合理的自然采光措施。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8

一般项B1

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是□否□

暖通

《绿评标准》5.5.9

一般项B2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50118的一级规定。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10

一般项B3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11

一般项B4

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12

一般项B5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是□否□

建筑

《绿评标准》5.5.13

六、建筑电气(共9项)

一星:

控制项全满足、A:

1项、A+B:

4项

二星:

控制项全满足、A:

2项、A+B:

6项

三星:

控制项全满足、A:

3项、A+B:

7项

控制项1

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耐用可靠、由绿色环保材料制成的电气装置。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1

控制项2

合理选择配变电所的位置,采取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措施。

配变电所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及电磁辐射屏蔽等安全防护措施。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2

控制项3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3

控制项4

政府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设置节能监测系统,并与建筑同步设计、安装。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4

一般项A1

建筑通风、空调、水泵、电梯等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技术配置合理系统,系统高效运行。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5

一般项A2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6

一般项A3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7

一般项A4

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和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设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数据监测系统。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8

一般项B1

在设计方案阶段制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

对于三相不平衡或采用单相配电的供配电系统,采用分相无功补偿装置。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9

一般项B2

结合技术条件和经济电流合理选择电力电缆截面,并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规定。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10

一般项B3

采用高效照明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合理采用节能控制方式。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11

一般项B4

建筑内所有电梯使用节能型电梯,并采用节能控制方式。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12

一般项B5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

是□否□

电气

《绿评标准》5.6.13

七、运营管理(共1项)

非设计内容

管理

均要求控制项全满足、

A:

0项、A+B:

1项

公建绿色

建筑设计

审查结论

公建绿色建筑设计星级标准(不含运营管理)

结论

审查签字、盖章

一星级绿色建筑★

是□否□

二星级绿色建筑★★

是□否□

三星级绿色建筑★★★

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