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9042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届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

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答案】B

【解析】

糖类、脂肪等均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均不含有高能磷酸键,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含有肽键,C项错误;腺苷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的产物,是构成ATP、RNA的组成成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

B.叶绿体基粒由多个类囊体叠成,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

C.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他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

D.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内膜的面积,有助于酶的附着和生化反应的进行;葡糖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中许多类囊体堆叠在一起形成基粒,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上面分布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催化光反应的酶;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中心体由中心粒构成;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

【详解】A.分解葡萄糖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没有相关的酶,A错误;

B.叶绿体基粒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结构,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B正确;

C.中心体是由中心粒组成的,而中心粒则是由微管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

D.硅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肺部吸入的硅尘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引肺功能受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常见细胞代谢的场所和过程,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硅肺病的病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死亡的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

B.艾弗里实验中加入“S型菌的DNA+DNA酶”的这组与只加“S型菌的DNA”组对照能更好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化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促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格里菲思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和少部分发生转化的S型活细菌,单独注射S型活菌也会使小鼠死亡,但死亡小鼠体内无R型菌;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加入“S型菌的DNA+DNA酶”会使DNA水解,结果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两组形成对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由于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所以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来区分S型菌和R型菌;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组装→释放,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

【详解】A.格里菲思实验中单独注射S型活菌也会使小鼠死亡,但死亡小鼠体内无R型菌,A错误;

B.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的DNA+DNA酶”组与只加“S型菌的DNA”组形成对照,能更好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R型菌和S型菌菌落形态不同,可通过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化,C正确;

D.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促使噬菌体的外壳与细菌分离,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科学家的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等知识。

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亙影响中共同进化

【答案】C

【解析】

捕食者的存在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项正确;捕食者淘汰了被捕食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项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会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C项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特征,D项正确。

5.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对各种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

B.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答案】A

【解析】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A错误;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不仅受基因调控,还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乙烯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可以抑制侧芽生长,D正确。

6.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结合曲线图分析,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所以B正确;图中CD段时期,体内HIV逐渐增多,而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也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随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要大大降低,C错误;T细胞是在胸腺内产生并成熟,不是在骨髓,所以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

下图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___________功能。

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

(2)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ATP酶复合体,它分布在___________。

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输、催化

(2).协助扩散(3).类囊体膜(4).三(5).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

【解析】

【分析】

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因此ATP酶复合体具有运输和生物催化功能,主要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够合成ATP的场所,如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部位,据此作答。

【详解】

(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

图中H+B较A侧多,H+从B侧运输到A侧需要载体蛋白,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2)叶绿体中的ATP酶复合体应分布在类囊体膜上;ATP酶复合体分布于膜上,因此可参与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3)GTP(三磷酸鸟苷)结构与ATP相似,则GTP也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故GTP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点睛】本题结合ATP酶复合体考查物质运输、呼吸作用及ATP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8.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作用结果是___________,该作用结果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

(2)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这类患者胰岛素靶细胞上可能缺乏___________,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有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糖尿病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往往偏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血糖浓度降低

(2).负反馈(3).胰岛素受体(4).在高浓度血糖持续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5).血糖利用出现障碍,细胞分解利用脂肪增多

【解析】

【分析】

健康人饭后一段时间,由于人体消化道的吸收作用,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的吸收慢慢进入了血液循环系统,因而人体血糖浓度会逐渐升高,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的中的葡萄糖会逐渐被分解、利用和转化,因而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该作用结果又会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说明血糖浓度高,胰岛素分泌也高,说明胰岛素分泌后并没有起作用,很可能是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而高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血糖的利用出现障碍,会导致机体增加利用脂肪的物质,导致血液中酮体偏高。

【详解】

(1)正常人餐后血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该作用结果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

(2)某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原因很可能是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高浓度血糖持续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

(3)糖尿病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往往偏高,原因是血糖利用出现障碍,细胞分解利用脂肪增多。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的理解,掌握胰岛素的功能,并能够利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激素分泌异常的相关疾病的原因。

9.某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__________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__________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宄获得的。

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__________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5)在一段时间内,某哺乳动物个体每天都摄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其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

从能量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丰富度

(2).捕食、竞争(3).群落(4).阳光、空间(5).次生(6).水平(7).同化量等于异化量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不同物种之间可能存在捕食、竞争、寄生等关系;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水平方向上表现斑块性和镶嵌性,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某哺乳动物个体每天都摄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其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体内没有净的有机物积累。

【详解】

(1)物种的丰富度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哺乳动物都属于消费者,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竞争关系,这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

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等的能力。

(3)缓冲区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5)从能量角度分析,体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机体同化的能量全部用于异化作用,即同化量=异化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判断。

10.己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红叶与绿叶,紫花与白花,高茎与矮茎三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基因的位置关系。

现选用红叶紫花矮茎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绿叶白花高茎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5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F1自交,收获并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1自交实验结果是红叶紫花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__,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中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代F1群体中出现一株红叶紫花矮茎的植株甲,为了弄清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中个别偶然因素影响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要求:

写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是

(2).因为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3).27/64(4).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4,只有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才会出现红花紫叶高茎所占比例为27/64(5).让植株甲自交,若其后代全为矮茎,则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其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

1,则植株甲出现矮:

茎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红叶紫花矮茎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绿叶白花高茎的纯合品种做父本,杂交结果都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说明红叶、紫花、高茎为显性,则F1为杂合子,F1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假设三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B/c,C/c控制,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为AaBbCc,F1自交后代中红叶紫花高茎植株(A_B_C_)比例=3/4×3/4×3/4=27/64;题中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代F1为AaBbCc,若F1群体中出现一株红叶紫花矮茎的植株甲,若出现矮茎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则F1为AaBbcc,若是环境中个别偶然因素影响造成,F1为AaBcCc,可通过自交或测交方式观察子代表现型即可鉴别F1基因型。

【详解】

(1)F1植株所结的种子长出的植株不是都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因为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如果F1自交结果是红叶紫花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27/64,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4,只有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才会出现红花紫叶高茎所占比例为27/64。

(3)实验方案:

让植株甲自交即可;

预期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其后代全为矮茎,则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其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

1,则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11.“贵州茅台”被誉为我国的国酒,虽然工艺并不复杂,但是大家公认其独特品质的关键是当地的独特气候、水质、以及当地空气或环境中存在独特的微生物。

为了提取当地环境中的独特菌种,某研究小组以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制作培养基,搜集、分离空气中的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按成分分类,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___________(灭菌方式)。

(2)将上述培养基暴踩在空气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10g该培养基,用无菌水制成l00mL样品溶液,再将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各取样品溶液0.1mL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48、50、51、52、54。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个;与血细胞计数板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较实际值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答案】

(1).天然

(2).高压蒸汽灭菌(3).稀释涂布平板法(4).1.75(5).小(6).死菌不能形成菌落;两个或多个菌体未分离形成一个菌落(7).异养兼性厌氧型(8).(酸性)重铬酸钾

【解析】

【分析】

该培养基是以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制作的,高粱和小麦等原料中各种成分含量未知,属于天然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灭菌,对培养基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用于计数细菌菌落数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故选择细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该土壤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156+178+191)÷3÷(10÷100)×105=1.75×108。

由于死菌不能形成菌落,以及两个或多个菌体未分离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所以用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少;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是异养的兼性厌氧型生物,检测乙醇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灰绿色。

【详解】

(1)该培养基有未知成分,按成分分类属于天然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高于蒸汽灭菌。

(2)由于该过程需要进行菌落计数,因此采取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量=(156+178+191)÷3÷(10÷100)×105=1.75×108个;本方法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少,原因是死菌不能形成菌落以及存在两个或多个菌体未分离的情况。

(3)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产物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

【点睛】本题考查培养基的分类、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培养基的种类、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方法,并能够整合所学内容正确答题。

12.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从基因文库中直接获取和利用PCR技术扩增就是两种常用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前者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扩增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____酶。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咆中有多种方法,请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而基因组文库包含该生物所有的基因

(2).DNA双链复制(3).耐高温的DNA聚合(Taq酶)(4).启动子(5).作为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6).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组文库是指包含某种生物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的基因文库,且含有的基因结构完整,不仅含有能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序列,还含有非编码序列;cDNA文库仅仅是某生物体细胞内提取的部分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产生cDNA,其所包含的基因不仅数量少,而且每个基因的结构不完整,即基因中没有启动子、内含子等结构。

获取目的基因不仅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获取,部分短小且碱基序列已知的目的基因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基因工程中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动物受体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

(1)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而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基因组文库包含该种生物所有的基因,所以cDNA文库比基因组文库小。

(2)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扩增过程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中,首端为启动子,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