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130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八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本章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不分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种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标也提出了达到的目标: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课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和老师充分互动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采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

在深化课堂的氛围下,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让学生带着展示的自豪感和讨论的收获感。

通过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探究,加深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

2、使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

四、教学重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难点

    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六、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从学生常见的生物物种入手,积极开展探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认知。

通过网络搜索,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制作课件,提供大量的文字、图表和图片信息,增强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的理解和认知。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画面:

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背景音乐),

教师:

刚才大家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什么?

它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课件出示新课课题——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授课过程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

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

学生:

(随意地预测)

教师:

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有500万种,有的说有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

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第一层含义: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板书),

教师:

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生物,但人类已经标识了其中的175万种。

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妙,有待于我们去探索,生物学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

展示课件: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实际存在500万到1亿种之间。

已识别约175万种

(1)自主学习

教师:

1、(设疑)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又有什么特点呢?

2、下面我们通过分析资料,来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情况。

3、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先阅读资料,然后讨论资料上的思考题。

学生分析资料1:

课本第90页表格

类群

我国已知种类

世界已知种类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9

鸟类

1244

8730

14.25

爬行动物

376

6300

5.97

两栖类

284

4010

7.08

鱼类

3862

19056

20.3

蕨类植物

2200-2600

10000-12000

22

裸子植物

约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0

思考题:

1)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2)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

哪种最少?

3)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4)怎么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学生分组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收获,要是有疑惑的问题一定要向同学请教?

小组交流后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交流。

学生展示:

思考题:

1)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学生:

动物和植物。

教师:

除了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学生:

细菌、真菌和病毒。

思考题2)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

哪种最少?

学生:

被子植物最多,裸子植物最少。

教师:

思考题3)我国的裸子植物种类最少,为什么又被公认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呢?

学生:

因为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学生:

我国有许多世界上所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

学生:

她们在地球上出现年代非常久远。

教师:

思考题4)怎样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的总种数占世界的百分比?

学生:

我国已知植物种类与世界已知植物种类的比值,再乘以100%。

学生:

约为14.96%

师:

那位同学总结一下我国的生物资源情况

师:

(展示图片)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着很多珍惜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金斑啄凤蝶、桃花水母、红豆杉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

通过对“我国生物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基因的多样性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问题一:

总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是什么因数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呢?

学生:

外界的环境。

教师:

内在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

内在因素是基因。

教师:

很好。

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外在因数是环境,内在因素是基因,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我们先探讨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

我们知道,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展示:

金鱼与企鹅的图片。

教师:

同学们想一想,金鱼与企鹅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

学生:

不相同

教师:

都是金鱼他们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呢?

展示:

不同的金鱼图片。

学生:

不同的金鱼他们的基因也不相同。

教师:

你根据什么来判断他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呢?

学生:

从他们的颜色、体形等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基因组成不同。

教师:

我们知道了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再想一想,金鱼与企鹅之间,金鱼与金鱼之间,哪种基因组成差异大?

学生:

金鱼与企鹅之间的差异大。

教师:

也就是说,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组成,就形成了金鱼的基因库。

金鱼有金鱼的基因库,人也有人的基因库,目前,人类正在进行人类的基因库的研究,也就是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并预测如果成功,将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一个物种构成一个基因库”

合作探究问题二:

基因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师:

基因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资料解决问题。

展示:

(课件资料一)

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进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生产业,使美国从大豆进口国一跃成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学生:

(阅读)美国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

教师:

假如美国没有找到能抗病的基因大豆,美国大豆的命运将是什样的?

学生:

美国的这种大豆可能会灭绝。

学生:

他们可能到其他的国家去继续寻找。

教师:

现在的环境不断的变化,需要具有不同的基因的生物来适应这个环境,所以也要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

当美国大豆患萎黄病的时候,他们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去寻找有抗病基因的大豆,终于在中国找到了,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经常发生,我国也被认为是基因多样性的国家之一。

我国特别是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和野生亲缘种,非常丰富。

菊花、金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展示:

部分金鱼的图片。

教师:

这些金鱼是怎样繁殖出来的呢?

学生:

杂交。

教师:

杂交是目前获得基因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在杂交也有很多成就,你能举出一例吗?

学生: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展示:

(课件资料二)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养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教师:

他是用什么水稻杂交的呢?

学生:

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

教师:

他的贡献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被国家授予最高科技奖.

展示:

(课件资料三)

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

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的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是近亲繁殖的结果。

教师:

这只是众多濒临灭绝的动物情况的一个代表。

讨论:

1、为什么幼虎的眼睛是瞎的?

?

2、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预测华南虎的命运?

?

3、怎样来保护华南虎?

学生:

因为,华南虎的数目太少,只能近亲繁殖。

教师:

为什近亲繁殖容易造成疾病呢?

教师或学生:

相似的基因组成的生物繁殖的下一代,疾病被表现出来的可能性很大,生物的生存能力较低。

教师:

朱鹮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华南虎相似,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扩大了种群数量,现在他们的情况有所好转。

学生:

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华南虎将灭绝。

学生:

我们要保护它的生存环境,让它与其他的老虎繁殖。

展示:

(我国目前拯救华南虎的方案。

拯救濒危的华南虎,最现实的一条途径,就是扩大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让所有的育龄雌虎都尽可能地找到合适的“丈夫”。

除了8只3岁以下的幼虎、1只年过18岁的高龄老虎外,余下的雌虎,明年将全部参加全国范围内的配对,寻找理想的“郎君”。

教师:

(设疑)基因组成很贫乏的时候,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当基因组成很丰富的时候,还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吗?

好比说:

大豆的品种在我国就有2万种之多,而人类只喜欢其中的30到40种,其他的品种还需要保护吗?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同时选取正方资料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

刚才我们讨论了基因多样性,懂得了基因多样性对生物的生存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下面我们来讨论决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外在因素-环境。

教师:

我们都热爱生物,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生物,现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你确定一种你最喜欢的生物,然后我们让一半的同学把你喜欢的生物告诉大家,我们一起分析他生活的环境.

学生:

(分别说出喜欢的生物。

教师:

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喜欢的生物,这些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所以说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

(板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师:

各种各样的生物与所存在的环境共同构成多种生态系统,我国的生态系统也丰富多彩,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

(课件:

出示生态系统图片)

学生辨别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三:

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

假如,你喜欢的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消失了,你喜欢的生物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

他们将灭绝。

教师:

现在反过来,你喜欢的生物消失了,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学生:

对食物链有影响。

学生:

影响不大。

教师: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前很多生态系统中都有老虎生存,现在没有了,可是生态系统并没有很严重的破坏呀?

教师:

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游戏中得到什么启发?

教师:

(请三个学生上台做游戏,介绍游戏规则:

一人一次拿走一块积木,不能拿最上面的。

学生:

(游戏开始时,抽走一块积木对整个积木塔影响不大,后来再抽走一块,整个积木塔倒塌。

教师:

从这个游戏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

当生态系统一两种生物消失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其他的生物可以进行一些调节。

当一些生物绝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跨掉,无法挽回。

教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含义?

学生: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

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教师与学生: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积木塔游戏导入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每块积木类比一种生物,把积木塔类比为生态系统,通过以上方式把问题由难化易,利于学生理解。

结果引起学生的重视。

六、课堂小结

师:

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势必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出示图片——乱砍滥伐)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做?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

七、课后作业

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乐中,请学生回忆儿时家乡充满生机的美景,美景有变化吗?

想一想是什么影响家乡的美景?

八、板书设计: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理解基因的多样性关系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九.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及时练习,反馈学习效果。

练习题如下: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①基因的多样性 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⑤形态的多样性

   A.123    B.124     C.234      D.135

2.具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

   A巴西     B哥伦比亚    C中国      D日本

3.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 

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4.我国占世界首位的生物资源是(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鸟类   D.爬行类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6.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有益生物

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的每种生物都可构成一个基因库 

   B.每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生物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变化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8.下列项目中,(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A.保护生物的数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C.保护生物的种类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

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得猪、狗、鼠等,渡渡鸟灭绝了。

渡渡鸟灭绝之后年,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

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

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              的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          的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吃卡尔瓦利亚树不能正常发芽,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          多样性和       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4)由这个材料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参加了园丁杯比赛并获奖,本节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达到了教学目标。

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及教学感想和大家分享。

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

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新课标、课本和各种资料,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

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以及知识的创新点。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有三个大的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的根本保证。

3、细化教学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

本节课对每个内容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句话语言,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4、创新是现代教学的新标志。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特别是用拆积木游戏来说明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地是将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的深奥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