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1794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第9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式

(2)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的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地表形态。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

普遍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例证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

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

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

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2015·福州八中模拟)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渭河下游的显著影响是(  )

A.含沙量明显减小

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C.流速明显加快

D.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2.如果甲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水汽输送  B.植物蒸腾

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解析:

第1题,三门峡水利工程位于渭河以下的黄河河段上,所以其不可能调节渭河的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第2题,植被的破坏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同时影响地表水下渗,影响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甲地区属于外流区,水汽的来源是海洋,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输送完成的,所以植被破坏对该环节影响较小。

答案:

1.D 2.A

自然界的水循环

 

考点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

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数量上: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

2.水资源紧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

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4)面对水资源不足问题,如何开源节流

开源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2015·乌鲁木齐高三测验)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

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

1000km3)。

读表完成1~2题。

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

储存量

24230

10100

91

1.2

循环更

新时间

9700年

840年

17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

A.冰川B.地下水

C.湖泊D.河流水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越短,获得的水资源越多。

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

1.D 2.A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图1 我国某河流径流

量与气温关系示意图

图2 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甲、乙

两水文站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

图3 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

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如下(以甲、乙两图为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

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如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

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

(1)~

(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哪一河段?

提示:

湖泊以下河段。

(2)湖泊对河流流量有什么影响?

提示:

①使河流下游河段流量变得平稳;②推迟河流下游洪峰出现的时间。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D 

(2)C

考向一 水循环

1.(2013·高考四川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解析:

选D。

降水量大、降水丰富的时期水循环活跃,该地区11月~次年1月降水量最多,冬季水循环活跃,因此D项正确。

考向二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014·高考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2~3题。

2.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3.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

解析:

本题组中气温、降雨量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最大值都出现在6、7、8月,最冷月均温低于0℃,最高月均温近30℃,年降水量较少,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2题,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与气温呈正相关,所以补给来源除降水外,还有冰雪融水,因为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的补给随季节的变化较小。

故选C。

第3题,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表风沙大”,山麓绿洲上有“青青草”,“柑橘红”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牦牛跑”是我国青藏地区牧场的景观。

故选B。

答案:

2.C 3.B

(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4~5题。

4.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5.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将甲、乙两座水库的流域放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大背景上加以综合考虑。

第4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雨,雨水是此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故A项错误。

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自然植被应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B项错误。

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丰富,形成雨季,故C项正确。

该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故D项错误。

第5题,甲、乙两座水库都处于雨季,不可能乙水库的流域降水很多而甲水库流域降水很少,故排除A项。

植被截留降水和降水下渗只能是雨水的一小部分,不可能造成无水入库的现象,故排除B、C两项。

甲水库流域的降水可能相对较少,流域内径流量小,加之人工拦截径流储水,导致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故选D项。

答案:

4.C 5.D

考向三 河流的水文特征

6.(2014·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以及水文特征的描述,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以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河流的支流呈向心状,整体来看呈现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为盆地地形。

(2)据图,B城降水较均匀,位于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较高。

根据B城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从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来分析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答案:

(1)盆地

(2)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考向四 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7.(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如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

解析:

选B。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及经纬度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故B正确。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9.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

第8题,本题考查的是绿水比例最大而非绿水量最大的流域。

气候干燥的塔里木河(内流河)流域降水后蒸发(腾)水(即绿水)的比例远大于其他流域(外流河,径流量大、蓝水比例高),故选A。

第9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故选C。

水田改旱地,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

植树造林能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况且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

修建梯田对生产性绿水比例大小影响不大。

答案:

8.A 9.C

 

一、选择题

(2015·山东烟台一模)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

解析:

第1题,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减少,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第2题,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是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

答案:

1.B 2.D

(2015·武汉调研)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

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

4.图示地区地势最为平坦的地段为(  )

A.S1B.S2

C.S3D.S4

解析:

第3题,图中越向东北方向等流时线数值越小,说明离出口断面越近;越向西南方向等流时线数值越大,说明离出口断面越远。

第4题,S4地段等流时线较为密集,说明在水流用时相同的情况下流过的距离较短,所以该地地势平坦。

答案:

3.A 4.D

(2015·银川一模)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甲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乙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鱼类绝迹

B.可能会增强河流下游泥沙沉积,利于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C.甲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1

D.甲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2

6.读乙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t2之前时间段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则水库总水量在增加,水位不断升高;在t2之后则相反,水位下降。

故水库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是t2。

第6题,水库库区蓄水后,夏季库区水域面积大而温度低于周边地区,故库区空气上升作用较弱而降水少,冬季库区总体气温较低而降水不多,故库区年降水量会变小。

答案:

5.D 6.C

7.(2015·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解析:

选A。

依据材料可知,两种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来源相同;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应包含了绿水和蓝水。

二、综合题

8.(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总量(亿m3)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调入水

生活

环境

工业

农业

2008

35.1

16

65

17

2

42

9

15

34

2010

35.2

13

61

19

7

43

11

14

32

2012

35.9

14

57

21

8

44

16

14

26

(1)依据供水结构,指出北京市供水水源,并分析可能引发的问题。

(2)概括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特点。

水资源紧缺促使北京市加快以水为主导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3)在农业和工业中任选其一,说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

解析:

(1)问,从表中可直接读出供水水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地下水是主要的用水来源。

如果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地面下沉,生态环境破坏。

(2)问,从表中找出具体数值,逐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变化特点即可。

第(3)问,发展节水农业,降低耗水量,充分利用再生水;工业生产,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进行污水达标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

答案:

(1)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跨流域调水。

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破坏生态环境。

(2)生活用水比重上升,始终占最大比重,环境用水比重增加,工业用水比重总体下降,农业用水下降明显。

(3)农业:

控制高耗水作物的种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再生水。

 或工业:

控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