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2158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docx

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成绩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基于热敏电阻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康尼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K电气111

学生姓名殷浩

学号240102218

设计地点工程中心8-315

指导教师许大宇

设计起止时间:

2014年06月03日至2014年06月12日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检测技术与系统课程设计

院(系、部、中心)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起止日期13.06.03—13.06.12

指导教师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2

正文..........................................................................................................6

原理介绍..........................................................................................6

系统设计...........................................................................................7

源程序..............................................................................................11

实验心得..................................................................................................16

参考文献..................................................................................................17

附录..........................................................................................................18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常见被测量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对这些工程量进行测控的系统组建原理,通过对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根据具体测控要求、性能指标设计出先进测控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题目:

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室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要求:

(1)可测温度范围0~100℃,测温精度:

±0.1℃;

(2)根据题意,明确被控对象的功能及性能指标;

(3)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4)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

(5)选择单片机的品种、型号,设计单片机的外围测量电路;

(6)计算有关的电路参数,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进行实验数据的测取,明确测量电路输出与被测非电量的关系;

(7)画出系统原理框图(此部分放在说明书的开始);

(8)画出系统电路图,最好用PROTEL画;

(9)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本系统工作原理。

 

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

(1)给出设计说明书一份;

(2)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给出必要的实验数据;

(3)在说明书中附上完整的系统电路原理图(手画或用PROTEL画)。

 

4.主要参考文献

1、李现明,吴皓编著.自动检测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徐仁贵.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陈爱弟.Protel99实用培训教程.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13年06月03日

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课题,查找资料;

13年06月04日

结合测控对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理解传感器性能;

13年06月05日

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设计其外围电路;

13年06月06日

设计电路参数,有条件情况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进一步理解测量电路输入输出关系;

13年06月07日

继续设计论证电路参数,完善系统设计方案;

13年06月08日

查找资料,理解系统各部分工作原理;

13年06月09日

理清系统说明要点,着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

13年06月10日

书写设计说明书,充分理解系统每一部分作用;

13年06月11日

完善设计说明书,准备设计答辩。

13年06月12日

设计答辩。

6.成绩考核办法

平时表现30%,设计成果40%,答辩表现30%.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中心)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方案设计

1.理论分析

根据任务要求,要求制作一个基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

测量范围为0-100℃。

测量精度为±0.1℃,能够记录24小时内每隔三十分钟温度值,并能够用数码管回调固定时刻的温度值,能够显示24小时内的温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最大温差,具有报警功能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能够报警(要求有1摄氏度的回差)。

在扩展部分要求制作一个温度控制元件,能够用LED显示设定温度值和实际测量值,设定温度范围为:

40-60℃。

并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当设定温度或者环境温度突变时,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分析任务要求,该系统要用NTC温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NTC热敏电阻是一种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所示:

图表1

由图可知,NTC的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其阻值和温度呈非线性特性,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曲线进行线性化处理。

其测量原理是利用通过测量其阻值,通过其温度特性曲线便可求的环境温度。

但因为温度不便于测量且不便于其他电路处理。

通常是将电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通过测量电压变化测得温度的变化。

由于采集到的电压信号是模拟信号,不能被数字系统处理,因此必须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一般AD转换器的基准电压要求为2.5v,而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很微弱,必需经过放大后才能送给AD转换器,因此在系统中还必须有信号放大的信号调理电路。

该系统要求具有报警和控温功能,因此必须有报警装置和控温元件,报警装置可以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而控温可以制作一个加热器作为控温元件,系统要求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改变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因此可以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来实现。

报警装置和控温装置可以通过三极管来驱动。

该系统应该有一个控制器,用以控制温度的显示报警和温度控制等功能。

该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FPGA,或者DSP来实现。

2.系统设计及其原理图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系统应该包括用NTC热敏电阻制作的温度传感器,对传感器信号放大的信号调理电路,加热器,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按键和控制器组成。

由于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价格便宜,控制性能好,电路方便,已能完全满足该系统的要求,因此综合考虑用单片机作为该系统的控制器。

该系统通过NTC热敏电阻制作的传感器采集温度,将采集到的值送给单片机处理后通过LED显示出来,并可将处理后的值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超过设定范围来实现报警。

在控制温度模式下,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加热器来加热,实现温度控制。

1.总的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总的原理图:

proteus中没有现成的光电传感器元件,仿真时用滑动变阻器代替,实际接线时要用传感器。

2.总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3.AD0804的采样原理的连接方法

AD的片选功能和单片机的P2^4相连,当P2^4为低电平时AD选通。

AD的读信号RD和写信号WR和单片机的P3^6和P3^7相连。

由于AD采用的是直通方式,当P3^7为0时启动AD,开始转换数据。

当P3^6为1时便可以读取AD转换的数据。

4.LED显示电路及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

5.单片机复位电路及晶振电路:

 

3.载入程序后仿真运行结果

开始运行:

各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电阻跟电压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电阻值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其中,RT为在温度T(K)时的NTC热敏电阻阻值,RN为在额定温度TN(K)时的NTC热敏电阻阻值。

(TN取25℃,RN=1.20kΩ),T为规定温度(K),B为NTC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又叫热敏指数。

而且,

    

   通过公式

(1)、

(2)以及表1,可求得B=3900K,从而可以得出电阻值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4.程序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rs=P2^5;

sbitlcden=P2^7;

sbitwr=P2^6;

sbitWRR=P3^6;

sbitRDD=P3^7;

sbitCS=P2^0;

ucharlove=0;

voiddelay(uintz)

{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write_com(ucharcom)

{

rs=0;

wr=0;

lcden=0;

delay

(1);

P0=com;

delay

(1);

lcden=1;

delay

(1);

lcden=0;

}

voidwrite_date(uchardate)

{

rs=1;

wr=0;

lcden=0;

P0=date;

delay

(1);

lcden=1;

delay

(1);

lcden=0;

}

voidinit_lcd()

{

lcden=0;

write_com(0x38);

delay

(1);

write_com(0x0c);

delay

(1);

write_com(0x06);

delay

(1);

write_com(0x01);

delay

(1);

write_com(0x80);

delay

(1);

write_date('L');

write_com(0x81);

delay

(1);

write_date('o');

write_com(0x82);

delay

(1);

write_date('v');

write_com(0x83);

delay

(1);

write_date('e');

write_com(0x84);

delay

(1);

write_date('');

write_com(0x85);

delay

(1);

write_date('D');

write_com(0x86);

delay

(1);

write_date('o');

write_com(0x87);

delay

(1);

write_date('n');

write_com(0x88);

delay

(1);

write_date('g');

write_com(0x89);

delay

(1);

write_date('');

write_com(0x8a);

delay

(1);

write_date('S');

write_com(0x8b);

delay

(1);

write_date('h');

write_com(0x8c);

delay

(1);

write_date('e');

write_com(0x8d);

delay

(1);

write_date('n');

write_com(0x8e);

delay

(1);

write_date('g');

}

voidwrite_sfm(ucharadd,uchardate)

{

ucharge,shi;

shi=date/10;

ge=date%10;

write_com(0x80+0x40+add);

write_date(0x30+shi);

write_date(0x30+ge);

}

voidinit_ad()

{

P1=0;

P0=0;

CS=0;

}

voidstart()

{

WRR=0;

WRR=1;

}

voidmain()

{

ucharresult;

init_ad();

init_lcd();

P1=0xff;

while

(1)

{

//P1=0;

CS=0;

start();

delay(5);

RDD=0;

delay(8);

result=P1;

RDD=1;

delay(20);

//lcdinit();

P0=~result;

//while

(1);

//result=result/256*5;

/*lcdwritetable(0x83,"ADConvert",10);

lcddisplay(0x80+0x40+5,result*5/256+48);

lcddisplay(0x81+0x40+5,'.');

lcddisplay(0x82+0x40+5,result*5*10/256%10+48);

lcddisplay(0x83+0x40+5,result*5*100/256%10+48);

lcddisplay(0x84+0x40+5,'V');

delay(1000);*/

//P0=P1;

write_com(0x80+0x40+5);

write_date(result*5/256+'0');

write_com(0x80+0x40+6);

write_date('.');

write_com(0x80+0x40+7);

write_date(result*5*10/256%10+'0');

write_com(0x80+0x40+8);

write_date(result*5*100/256%10+'0');

write_com(0x80+0x40+9);

write_date('V');

delay(10);

}

}

 

 

5.课设心得: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

但是我从这次的课设中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次课设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比如,我们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怎么用了。

于是我到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每个端口能实现的功能,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我很快的完成了单片机与AD转换器及LED电路的链接。

之后电路链接起来,但运行总是出错,一开始我特别烦躁,但后来慢慢静下心来查找原因,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多次的检查,最后终于发现了错误之处,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明白最多的是团队的作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互相取长补短一步一步完成我们单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课程设计,我们更是在相互学习,进步!

 

6.主要参考文献

1、李现明,吴皓编著.自动检测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徐仁贵.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陈爱弟.Protel99实用培训教程.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