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2320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五上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遨游汉字王国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每个板块后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5.认识23个生字。

活动重点:

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活动难点:

小组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并完成成果展示,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单元教学时间安排】12课时

《有趣的汉字》:

6课时

《我爱你,汉字》:

6课时

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任务。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趣味和神奇,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准备】

1、根据班级人数准备好“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表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等。

3、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悠久的历史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

走近汉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材料的阅读,初步通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2、为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为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有效的途径。

3、了解编写字谜的一般方法,如“组合法”、“象形法”、“意会法”。

【教学重点】了解编写字谜的一般方法,如“组合法”、“象形法”、“意会法”。

初步通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与汉字有关的信息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悠久的历史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了解汉字的特点:

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独特艺术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

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出示课题:

有趣的汉字)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

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

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

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课件出示:

教师补充猜字谜的主要方法)

补充字谜交流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

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

歇后语和笑话.)还有谐音古诗、谐音对联

◆说谐音性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1.出示书上的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2.介绍: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3.教师看情况补充: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

(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儿走险)。

◆谐音笑话——批评与琵琶

先读一读,然后交流:

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

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小组补充出示谐音笑话,谐音对联。

◆谐音古诗及对联

1、欣赏谐音古诗

出示谐音诗:

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读

(2)找出谐音字或词

(3)谐音后意思的改变

(4)吟诵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1)交流读懂的

(2)积累千古名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2、谐音联赏析

出示谐音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1)读

(2)此联妙在何处?

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1)读

(2)此联妙在何处?

(3)谐音联有何特别之处?

生活中的谐音字:

师:

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

学生读完后,说说了解了早期人类“结绳记事”和“物语”这两种记事方式,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

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2-7题

第二课时

内容: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习策划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学习书写简单的活动计划。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计划。

【教学重点】选择重点,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研究活动的目标方向及过程,使计划切实有效。

【教学准备】:

搜集与汉字有关的信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

师: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读音上都别具一格。

你发现汉字和其他国家的文字有哪些不同吗?

(比如:

字形是由笔画而不是字母组成;有多种字体;发音有不同的声调等。

师:

汉字的确是很独特的文字,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去了解它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

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提示: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第77页.

◆学生自由读第77页上面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指名读“活动建议”.

 b.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参考课堂作业本第1题)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成果展示形式编辑制作“有趣的汉字”专题小报

 

第三、四课时

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

一、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

二、编写字谜。

三、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编辑制作“有趣的汉字”专题小报。

第五、六课时

内容:

学习成果汇报交流展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交流展示成果。

2、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趣味和神奇,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展示成果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的趣味和神奇,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一、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字谜大擂台.(小队猜字谜竞赛)

a.教师引言:

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

小队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b.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中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7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说明:

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c.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谐音俱乐部.(小队代表汇报)

a.教师谈话:

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b.互动游戏.(小队在交流后确定1名代表发言)

 

(1)歇后语:

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队说其中的谐音字.

 

(2)古诗:

一学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队说后半句.

 (3)对联:

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队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

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为什么好笑.

二、鼓励小队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还可以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

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

编小报,带动全班同学举行“有趣的汉字”小报展览。

【教学反思】

 

第二部分《我爱你,汉字》

【教学目标】

1、围绕“我爱你,汉字”专题,策划并有计划地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

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3、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激发热爱汉字的美好情愫,并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

5、认识14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围绕“我爱你,汉字”专题,策划并有计划地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

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学生:

自读活动建议,明确要求;预习阅读材料,了解主要内容。

教师:

课件制作

提供展示的平台

【板书设计】

我爱你,汉字

源历史久

用规范字

赏字形美

感意蕴美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

激发兴趣,整体感知本次综合时间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整体了解我国的汉字文化。

2、通过阅读“阅读材料”,明确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难点】:

学习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我爱你,汉字

源历史久

用规范字

赏字形美

感意蕴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的第85—90页的“阅读 材料”.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教师谈话:

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一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相机板书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观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从象形到符号,从不花较多到笔画简单,书写流畅)

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甲骨文发现的过程。

c.关于《一点值万金》:

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d.关于《街头错别字》:

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e.关于《赞汉字》:

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四种字体的特点。

f.关于《书法作品赏析》: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g.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教师谈话:

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读文章.

(3)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5)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布置任务:

完成作业本1——5题

第二课时

内容:

制定计划,探究汉字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次“我爱你,汉字”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

2、通过多方途径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制定计划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与汉字有关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

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二、制订计划,探究汉字

1、师生共同讨论:

建议一:

课文以表格的方式表明了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的阶段,她从象形走向了符号,从笔画多走向笔画简单,她的演变以及发展过程值得探究。

建议二:

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撇一捺,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你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捍卫汉字的尊严。

建议三:

汉字的形美令人不可抗拒。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建议四: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不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她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你能在阅读材料的启发下,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

2、讨论分组

汉字演变考察组:

了解汉字发展阶段和不同字体大约产生的时间,了解汉字发展的趋势。

试写一份研究报告。

错别字警示组:

搜集因写错别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警示同学写错、读错汉字的危害,试写研究报告,分析写错别字的根源,交流纠正写错别字的方法。

社会(作文)用字调查组:

城市学生可调查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上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农村学生调查本班同学作文中的错别字,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和建议书,反映调查情况,为规范用字做点实事。

书法作品鉴赏组:

搜集一写书法作品,办一次书法展览,引导同学欣赏汉字的优美,推荐练字的方法。

试写书法作品解说词,编辑小报。

汉语言文字推广组:

研究汉字文化对日、韩文字产生过的影响,设想如何推广汉语盐文字。

3、学生按各自兴趣点自主分组

要求: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自由选组,与小组伙伴合作、探究,多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一人可参与多组活动。

4、全班交流:

5、共同制订活动计划书

(1)教师适机鼓励学生包装自己的小组(给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设计自己组的徽章,张贴小组成员的照片)

(2)学生分头准备

选好组长,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设计自己组的徽章,张贴小组成员的照片。

写句活动口号,或活动宣言。

(3)出示计划书

小组活动计划书

研究主题

研究内容

组长

组员

研究方法请打上“√”

上网查找()阅读相关书籍()采访专家老师()

收集实物图片()实地参观()访问民间艺人()

其它()

研究步骤与分工

成果展示形式

完成时间

6、提出注意事项:

(1)活动中注意安全

(2)调查、访问注意:

态度要谦虚,交谈要有礼貌,调查和采访要提前写好提纲,制作好调查表;活动中要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拍照、录音、录象。

(3)上网或查图书资料要注意:

爱护网络设备,不要在图书、档案资料上写画。

第三、四课时

内容:

综合实践,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自读“阅读材料”

1、《汉字的演变》

2、《甲骨文的发现》

3、《一点值万金》

4、《街头错别字》

5、《赞汉字》

6、《书法作品赏析》

二、开展研究活动

利用集中安排的正课时间或课余时间开展研究活动,可请教专家,可查阅资料,可调查了解,课可上网下载,等等。

三、教师及时了解各组活动进度,相机指导和提供帮助。

四、学生整理资料,按预定的成果表现形式,如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建议书、办小报、写解说词等,表现成果,准备参与成果展示活动。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交流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激发热爱汉字的美好情愫,并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教学重难点:

学生把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展示、汇报

教学准备:

各组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进行汇报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

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