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2916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前途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

(9)假如外国朋友迈克来福建,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开头。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的莎士比亚、英国的雨果、印度的泰戈尔都是著名剧作家。

B.中国古代人口稀少,所以古人常称呼自己“孤、寡人”,表示谦虚。

C.《呐喊》《骆驼祥子》《女神》都是我国近代作家老舍先生的小说。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列子》是道家经典。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个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甲】(A狭小B狭窄)也太保守了。

同时,广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

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

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以【乙】(A春秋代序B春种秋收)、朝夕轮回,也都是景。

景有地yù()性:

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

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

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就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

“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

“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

只会用形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

——余光中《说散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地yù()性②万籁()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

【甲】______【乙】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

“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

当时有名的书院。

②釜:

锅子。

③齑(jì):

腌菜或酱菜。

④啖: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辍耕之垄上(去)

8.【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9.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同点

甲文

(1)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3)

乙文

范仲淹

(2)

 

10.【小题5】从下列

(1)

(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

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

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

为什么?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牡丹真美

张丽钧

①好友的女儿新婚不久,随丈夫到乡下去探望丈夫的姨姥姥。

一进院门,她就大叫起来,因为,院子里有一株跟她差不多高的牡丹,开满了硕大的白色花朵。

她顾不上跟姨姥姥过多寒暄,就自顾自转着圈儿为那牡丹拍起照来。

大家都笑她,她也笑自己,但却根本停不下来。

后来,一大家子人陪她吃饭,她却忍不住低头翻看手机中的牡丹照片。

她没有注意到姨姥姥的离席,甚至也没有注意到老公的离席……临走的时候,姨姥姥送给她十朵半开的白牡丹,嘱她回家插到花瓶里,清水里放一点点白糖,可以开上半个月。

她欢喜得要命,不住声儿地叨咕:

“牡丹真美!

牡丹真美!

”回程的路上,丈夫告诉她说:

那棵白牡丹是姨姥姥的婆婆过门儿后亲手所栽,已经一百多岁了;姨姥姥不准任何人碰那棵牡丹,别说摘花,就是揪一片叶子,姨姥姥都要跟那人拼老命;为了讨你喜欢,姨姥姥破天荒亲手为你剪了十枝花!

趁你在屋里吃饭,她净了手,在牡丹前烧了三炷香,跪下跟牡丹说:

那孩子可待见你呢!

求你舍她十枝花吧……

②好友的女儿是含着泪跟我讲这段故事的,末了,她把手机举到我面前说:

“你看你看,多美的牡丹!

美得就像画出来的!

③这个可爱的故事,被我在心里温习了一遍又一遍。

我总忍不住拟想:

简陋的农家小院里轰轰烈烈地盛开着夺目的白牡丹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这家的房屋定然不止一次翻修过吧?

这家的家庭成员定然有过生老病死吧?

旱涝虫灾的年份里,这株牡丹定然跟其他的植物一样难捱吧?

但是,这一切的更迭变故、灾祸劫难,都没有成为这株牡丹枯焦萎谢的理由。

她被爱,她被欣赏,她被视为神物,她始终处于怀抱的中心。

她怎敢衰枯?

她怎忍心不在每年春天开出最打眼的花?

我喜欢这种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

神圣的善待,将彼此深藏的美都发掘了出来。

不管那个农家小院多么简陋寒碜,我都相信那位“姨姥姥”定然是多福多寿的——为了看护好她心爱的牡丹,为了一年一度的隆重会晤,她必须活得好、活得久。

④我问自己:

我的牡丹在哪里?

⑤我愧赧地检视自己的人生院落——我没有看见牡丹。

可以肯定地说,这双辛劳的手也曾侍弄过一些应时的花花草草,这颗枯涩的心也曾被多情的春光照耀。

但是,跟那位“姨姥姥”比起来,我的虔心、精心、仁心、恒心是多么有限啊!

我没有学会为自己心爱的花儿焚香,没有学会娓娓地跟她说贴心话,没有学会在干渴难耐的日子里还惦记着给她喂水,没有学会在花儿凋谢一秒钟后即开始欣悦地期待来年的花开,没有学会拿出大半生的时光甘心服侍一株植物,没有学会在每一朵盛开的花中幸福地照见自己的面影……

⑥我患了可怕的“牡丹缺乏症”。

我的病友很多很多。

⑦“神圣感”抛弃我们有多久了?

它还会怜惜地返身回来向可怜的我们施以援手吗?

我们这些被“物质”跋扈地绑架了的人,精神世界已贫瘠得开不出一朵寒素的小花。

夜读木心,听他讲“实在不惯于地上走,鹰说”,竟兀自笑出了声。

我问木心笔下的那只鹰:

高翔的鹰啊,你究竟俯瞰到了什么?

当你看到大地上那些匍匐而行还自鸣得意的人,你冷笑了吗?

⑧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姨姥姥”或许正在与她的牡丹幸福对视吧?

那被插进远方花瓶里的十朵牡丹惹她牵念了吗?

那花枝上十处扎眼的伤口惹她心痛了吗?

春光正好。

我好想飞临那个农家小院,安静地站在“姨姥姥”身旁,由衷赞一声:

牡丹真美。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详写好友的女儿探亲时一系列失礼行为,含蓄地批评了现在年轻人太缺乏家庭礼仪教育。

B.文章巧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我”和“姨姥姥”对待花草的不同态度做比较,突出文章的主旨。

C.文章第④段只有一句话,过渡简明,紧承上文所写的牡丹及感想,引出下文对自己生活的检视。

D.文章第⑦段“我”读到木心的话,“笑出了声”,既是自嘲,也笑那些“匍匐而行还自鸣得意”的人。

12.文章开头叙述了“姨姥姥”和好友的女儿的什么故事?

请简要概括。

13.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③段加点词“定然”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

(2)第⑥段划线句子“我患了可怕的‘牡丹缺乏症’”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14.第③段说“我喜欢这种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请具体说明。

15.文章以“我”的想象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①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

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到,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②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

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

现在,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

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

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

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

③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

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

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

2007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巴黎诞生。

Velib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自行车”(Velo)与“免费”(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

目前,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22.43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次数达1.3亿次。

④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

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

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

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⑤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2013年5月27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

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300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6000辆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

⑥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建立起来。

⑦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

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0增至1900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

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行。

(根据有关材料改写)

16.根据相关内容,给第①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

17.请写出第③段中加点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40%的市民选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

“小黄车”和“Velib”,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典型案例。

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24小时不停歇运营。

使用者在相距15分钟车程的两个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

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式也更加绿色、健康。

19.国外的哪些做法,使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正完善?

请梳理概括。

(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

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

材料二:

互联网时代,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

显然,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

材料三:

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

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取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乐观展望2016中国文化。

B.实体书店受网络书店

冲击,曾一度成为投资者的负担。

C.电视剧因为题材的严肃思考和说教,而不被年轻观众所喜欢。

D.文章正文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产生的特殊原因。

2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充完整。

(每处不超过20字)

现象

原因一

原因二

实体书店持续回暖

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

(1)

电视剧更年轻

(2)

互联网对电视剧行业的重塑

老人跌倒有更多人扶

社会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3)

 

22.结合文本,简要评论实体书店“卖服装”“办活动”的现象。

(六)名著阅读。

(5分)

23.判断题(正确

打√,错误的打X)

(1)《水浒传》中阎婆惜得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

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至柴进庄上,结识林冲。

()

(2)鲁滨逊逃到巴西,尽所有财力购买了一片荒地进行种植,并学会了当地语言,还交了不少朋友,买了各种用具。

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

()

(3)《骆驼祥子》中祥子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买第二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好不容易辛苦拉车攒下钱买的第三辆车因为帮小福子治病卖掉了。

()

24.《简·爱》中里德太太派人把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接回家,向简·爱进行了忏悔。

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

……”她停住了。

“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

”她喃喃地自言自语说:

“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

请问她说的“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指哪两件事?

三、写作(60分)

25.作文。

或是因为性格的懦弱,或是因为虚伪的礼貌,或是因为情感的束缚,或是因为巨大的诱惑......我们常常说不出那个“不”字,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了放飞自由的梦想,为了追求坚定的目标,为了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对一些人、一些事,有时甚至需要对这个世界,大声说:

“不!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大声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前途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

(9)假如外国朋友迈克来福建,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开头。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

(1).

(1)寤寐思服

(2).

(2)安得广厦千万间,(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3)雪上空留马行处(5).(4)九万里风鹏正举(6).(5)山重水复疑无路(7).(6)可据理臆断欤(8).(7)会挽雕弓如满月(9).(8)长风破浪会有时,(10).直挂云帆济沧海(11).(9)有朋自远方来,(12).不亦乐乎

【解析】

【详解】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分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形式。

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难度较大,要先根据前后文提示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辗”、“侧”、“庇”、“俱”、“留”、“鹏”、“臆”、“欤”、“弓”、“济”等字的书写。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的莎士比亚、英国的雨果、印度的泰戈尔都是著名剧作家。

B.中国古代人口稀少,所以古人常称呼自己“孤、寡人”,表示谦虚。

C.《呐喊》《骆驼祥子》《女神》都是我国近代作家老舍先生的小说。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列子》是道家经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莎士比亚是英国的剧作家、雨果是法国的著名作家,泰戈尔是印度的诗人、文学家。

错误;

B.“寡人”,寡者少也,即少德之人;“孤”即独自一人不能孚众之意。

这些词都是帝王的谦逊,这种自谦的表述。

并不是因为“中国古代人口稀少”,也不是所有古人能这么称呼自己,只有皇帝称呼自己“孤、寡人”。

错误;

C.《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错误;

故选D。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个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甲】(A狭小B狭窄)也太保守了。

同时,广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

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

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以【乙】(A春秋代序B春种秋收)、朝夕轮回,也都是景。

景有地yù()性:

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

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

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就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

“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

“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

只会用形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

——余光中《说散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地yù()性②万籁()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

【甲】______【乙】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域

(2).②lài(3).

(2)【甲】B(4).【乙】A(5).(3)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也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字词字音书写。

①地域性:

是指不同地域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地区差异。

不要写成“峪”;

②万籁:

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不要读成“lǎn”。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甲处,A狭小:

狭隘、浅陋、贫乏;B狭窄:

窄小,不宽阔。

一个散文家

“视觉”经验只能用“窄小,不宽阔”来修饰限定,而不能说“狭隘、浅陋”。

故选B;

乙处,A春秋代序:

季节轮流变换,形容时间流逝的很快;B春种秋收:

春天养种,秋天收获。

该句是说季节变换,时光流逝,朝夕轮回都是景,不是说春种秋收,故选A。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关联词搭配不当,“就要”改成“也要”。

二、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4.B5.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

“八百里”是指牛;“塞外声”指边地悲壮粗犷的战歌。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追忆的是作者早年抗金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