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9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Word格式.docx

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早,也较为深入;

通商口岸在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人民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小,封建统治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通商口岸人员混杂、流动性特别强,家庭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①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②表现: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③特点: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以来

①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②表现

领域

变化

服饰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思考] 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步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票证供应。

当年的粮、油、布票证,如今成了收藏家的藏品。

导致当今中国生活用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

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问题:

探究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材料一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

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当时人们要求剪辫易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时社会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不同原因。

[信息解读] 材料一列举了辫子、传统服饰的弊端,表明留学生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主张剪辫易服。

材料二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上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思想潮流,这实质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

[尝试解答] 

(1)留长辫不利于行动,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等;

会被外国人所笑,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2)变化:

从维持中国旧俗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

原因: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

【归纳总结】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①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2)特点

①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发。

②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1.大连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初。

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汪精卫、胡适等名流均曾流连于此,而国外游客亦络绎不绝,一度获称“俄国人的远东啤酒馆”。

大连旅游业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

A.贫富分化严重

B.殖民者客观推动城市化发展

C.西方观念冲击

D.近代工商业与交通业的推动

解析:

选A 大连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初,与“贫富分化”无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大连被称为“俄国人的远东啤酒馆”,国外游客亦络绎不绝,说明殖民冲击客观上推动城市化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旅游这一概念源自西方观念,康有为、梁启超、汪精卫、胡适等名流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近代的大连是通商口岸,工商业和交通业发达,推动了旅游业的兴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

1917年,张勋拥立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选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民众对辫子的态度深受政治事件的影响,并非完全属于生活习俗的改变,故B项错误;

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比较多,经济层面是根本动因,故C项错误;

从民众态度变化和张勋复辟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依然比较顽固,走向共和的道路相当艰难,故D项正确。

3.(2016·

盐城质检)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

“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地道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

”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认同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选A 短旗袍、高跟皮鞋、肉色丝袜、水波式的头发、眉毛等女性着装发饰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西洋流行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

上海地区社会习俗的西化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而不断加深,故B项错误;

部分女性追求西方文化潮流走在时代前沿,着装发饰发生变化,不等于近代社会的整体性变化,故C、D两项错误。

4.(2016·

资阳调研)读图,当今中国“吃”文化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  )

①中国餐饮文化极其丰富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④“吃”可以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选A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图中各种类型的食物,说明中国餐饮文化极其丰富,究其原因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各地地域、民族风情不同,呈现不同的特色,美食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则得益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故①②③④均正确,A项符合题意。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缤纷的色彩,而平民买不起那些色彩艳丽的衣服。

在欧洲,紫红色标志着贵族的特权,在中国,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

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价格便宜,不易褪色,很快风靡世界。

在阿姆斯特丹,“人群中有许多紫色和粉红色的亮点,这是荷兰的家仆们最喜欢的颜色”。

20世纪初期,女婴穿粉色、男婴穿蓝色的“清规戒律”才真正成型。

1992年,伊芙琳·

兰黛和彭尼女士倡导发起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美国各地妇女自豪地在胸前佩戴上了粉红丝带。

——《看历史·

粉色——从阶级特权到性别政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的旗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仍然摇曳在中国的大地上。

但很快,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把它们打蔫了,摩登女郎也只得换上了列宁装。

50年代初,张爱玲身着羊毛开衫加旗袍出席文代会时,反倒成了另类,鹤立鸡群,只落得个浑身不自在。

实际上,并不能说这个时代就没有时尚,这几十年间的时髦货,就是革命和斗争。

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

——侯虹斌《哪个年代的女人更好看》

(1)在中世纪和现代,服装颜色的含义有何变化?

苯胺染料的发现与经济领域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在中国,中山装和旗袍在哪一历史时期最为流行?

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列宁装最时髦?

(3)你认为影响服饰演变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问,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20世纪初期,女婴穿粉色、男婴穿蓝色的‘清规戒律’才真正成型”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材料“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回答。

(2)问,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分析解答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分析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从材料中归纳原因;

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的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归纳、组织论证解答。

答案:

(1)变化:

中世纪,色彩有阶级之别,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现代是男女性别之分。

事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2)时期: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主思想传播,社会风气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友好同盟建立,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

苏联支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服饰的演变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外在反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引起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变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发展;

随着人文思想、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多元文化。

(任答三点即可)

 

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雨后春笋

1.交通工具

(1)铁路

①19世纪70年代:

英国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

④新中国成立后:

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九五”末期,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公路

①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后:

建起汽车制造厂,全国建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③新中国成立后:

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

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

轮船运输业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①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点拨]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1)动力:

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2)技术:

引进——自制自研。

(3)地区发展差别: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

平民化、普及化。

(5)进程:

先慢后快。

2.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开始出现无线电台和无线电报局。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中国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此后,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思考] 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工具?

当时还有什么新式通讯工具?

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

工具:

电话。

新式工具:

有线电报等。

作用: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3)新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到2003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4)作用: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①19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申报》。

②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自办报刊,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③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介绍学术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

⑤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电影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③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4)互联网

①历程: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②影响: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思考] 英国学者尼尔·

巴雷特曾说: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

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的变化了。

”巴雷特的话反映出互联网哪一方面的特点?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具有发展速度快、知识储量大的特点。

探究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材料二 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

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化从来未有之杂志;

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1)据材料一分析报纸在近代中国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期间留学生在国外创办《民报》的目的和作用。

[信息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报纸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材料二说明革命党人创办的《民报》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主要阵地。

[尝试解答] 

(1)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时期留学生在国外创办《民报》的目的是宣传“民族”“民权”“民生”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阵地。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

C.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有轨电车

选C 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方便的是乘船走水路。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故选C项。

2.(2016·

宁波模拟)光绪谕电寄张之洞等:

“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

并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

”文中的“电”指的是(  )

A.电车      B.有线电报

C.电话D.无线电报

选B 根据材料信息“日本约内”“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可知,此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由此可推断出这一谕旨出现的时间为1895年。

电车属于交通工具,故A项错误;

19世纪70年代之后,清政府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故B项正确;

电话虽然在中国已经出现,但未普及,故C项错误;

此时中国还未出现无线电报,故D项错误。

杭州调研)下列报刊中,与如图报纸同时期创办的有(  )

①《申报》②《时务报》③《昭文新报》④《中外纪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D.③④

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强学报》是19世纪末维新派创办的。

《时务报》《中外纪闻》都是维新派创办的,故②④正确;

《申报》创办于1872年,故①错误;

《昭文新报》创办于1873年,故③错误。

C项符合题意。

4.“某某Style”“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选B 本题考查互联网的发展。

材料文字内容说明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的出现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以及民众积极的文化创造精神,所以网络文化的出现能折射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选B项。

A、C、D三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2.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

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4.中国近代交通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而发生变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发展步履维艰。

5.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6.近代报刊和电影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易误必明]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

辨析: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清政府。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英国商人,其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3.《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万国公报》是1868年由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一份刊物。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也创办了一份名为《万国公报》的报纸。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国卷]

1.(2014·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选B 由材料信息“必自易西服始”“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等可知,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2.(2014·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

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

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3.(2015·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春节

3

劳动节

国庆节

2

星期日

星期六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本题是图表题,从表中每一列或每一类中分析出变化趋势。

注意图表时间跨越了1978年,因此在总结原因时,首先要考虑改革开放,其次再结合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作答。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