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47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docx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

第一章化妆品卫生消毒管理指标

1.0空间环境指标

1.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每个平板放置车间半小时后,平板总数不得大于10cfu/ml。

1.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配料、灌装车间每月检查1~2次,由化验员均匀取点,于车间放置10个平板。

1.3取样过程

化验员将干净的平板放置于被检测点的物品上,掀开平板盖半掩住平板,开始计时放置半小时,10个平板分别放置于车间的操作台面、机器、包材间、纯水桶盖上等。

在收回平板时,按开始放置的顺序将平板盖盖住平板收回。

2.0纯水指标

2.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用纯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cfu/ml。

2.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各环节用纯水,由化验员或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

2.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取样钢勺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打开纯水桶盖和取样瓶盖,用消毒后的钢勺取水,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3.0洗机水指标

3.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设备清洗消毒后,使用前的洗机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cfu/ml。

3.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设备洗机水,由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3.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同时灌装手将洗机排水速度调慢至合适,打开取样瓶盖,将灌装嘴对准取样瓶,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4.0毛巾指标

4.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使用的毛巾、滤布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cfu/平方米。

4.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用毛巾、滤布,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4.3取样过程

取样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的酒精消毒,将生产中的毛巾或已洗毛巾,用镊子夹出一条毛巾,放入干净的PVC袋中,用白色不干胶封好。

5.0人手指标

5.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操作人员手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300cfu/只手。

5.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操作人员人手,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

5.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人员的手部,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6.0台面/托盘/工具/等指标

6.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台面/托盘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cfu/平方米,直接接触物料的工具等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cfu/个。

6.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灌装台面/托盘/工具等,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6.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台面或托盘表面,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7.0包装材料指标

7.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美发、护肤品包装容器、配料装料胶袋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检出;配料用贮存料的桶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cfu/个。

7.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包装容器,由化验员每月抽样微检1~2次;配料装料胶袋在每次来货时进行一次抽样微检,在车间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时重新抽样微检;配料用贮存料桶每周由化验员抽样微检1~2次。

7.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手套消毒,打开包装袋并用75%酒精消毒对包材胶袋口进行喷洒消毒,抽取5个包装物放入已消毒的PVC袋中,立即封闭PVC袋并标识送化验室。

8.0化学品指标

8.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化学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cfu/g或ml。

8.2检验频次要求

根据技术部通知对化学品的来货由化验员进行抽样微检。

8.3取样过程

化验员穿戴好工衣工帽,对手部清洗干净,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5%酒精消毒喷洒对手套和取样周边空间消毒,打开取样瓶瓶盖,用已灭菌的勺子取样,装入已消毒的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9.0产品综合指标

9.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产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cfu/g或ml。

9.2检验频次要求

对每批产品的灌装完后由化验员进行抽样微检。

9.3取样过程

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2~5支已灌装成品,做好批号等相关标识,送化验室取样微检。

第二章卫生消毒方法要求

1.0空间消毒

空间消毒是指对生产车间的空间环境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杀死或抑制空气中飘浮着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作用。

空间消毒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熏蒸消毒、空间喷洒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1.1熏蒸消毒

1.1.1甲醛熏蒸

1.1.1.1用烧杯装一定量的甲醛原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甲醛原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

1.1.1.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甲醛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

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甲醛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

1.1.1.3甲醛熏蒸用量为按0.5ml/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

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含1#、2#静置间及1#、2#功能间)进行甲醛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甲醛熏蒸一次。

具体用量公式为:

G(L)=V(m3)×0.5ml/m3÷1000

1.1.1.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如下:

1#冷配间705m3;1#静置间891m3;1#冷灌间573m3;2#热配间480m3;2#静置间484m3;2#热灌间387m3;1#/2#功能间198m3;1#/2#洗瓶消毒间130m3。

1.1.1.5甲醛气体为有毒害性的气体,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

1.1.2过氧乙酸熏蒸

1.1.2.1过氧乙酸原液按比例加入活化剂活化后,存放24小时以上,用烧杯装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过氧乙酸活化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需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

1.1.2.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过氧乙酸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

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过氧乙酸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

1.1.2.3过氧乙酸的熏蒸用量为按2ml/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

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含1#、2#静置间及1#、2#功能间)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

空间熏蒸时采用甲醛与过氧乙酸轮替使用。

具体用量公式为:

G(L)=V(m3)×2ml/m3÷1000

1.1.2.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

见1.1.1.4

1.1.2.5过氧乙酸气体为具有酸酸醋味的刺激性气体,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

1.1.3硫磺熏蒸(暂时没有使用过,内容略)

1.2空间喷洒消毒

空间喷洒消毒是指通过喷雾器等装置,将消毒水雾化,喷洒在空气中,从而达到对空间消毒目的。

每日下班前应对美发配料及灌装车间生产区域进行喷洒消毒(如区域有熏蒸消毒时可以省去喷洒消毒),护肤品生产特区生产作业时每小时喷洒一次,二氧化氯、I206、过氧乙酸每一个月轮换喷洒消毒使用。

1.2.1二氧化氯喷洒

1.2.1.1按第四章7.2.1.1要求配制好二氧化氯活化液,经过陈化10min后,将二氧化氯活化液稀释25倍后待用,此时二氧化氯的浓度为800mg/l。

1.2.1.2按25ml/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二氧化氯稀释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

具体用量公式为:

G(L)=V(m3)×25ml/m3÷1000

1.2.1.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

见1.1.1.4

1.2.2I206消毒水喷洒

1.2.2.1按第四章4.2.2.3要求配制好I206消毒水待用。

1.2.2.2按25ml/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I206消毒水,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

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

具体用量公式为:

G(L)=V(m3)×25ml/m3÷1000

1.2.2.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

见1.1.1.4

1.2.375%酒精喷洒

1.2.3.1按第四章7.6.1.1要求配制好75%酒精溶液待用。

1.2.3.2在生产过程中,可对待生产区域的局部空间进行喷洒消毒。

局部空间消毒及手部消毒时,可与新洁尔灭进行轮替使用,每二个月轮替一次。

1.2.4过氧乙酸喷洒

1.2.4.1按第四章7.1.1.1要求配制好过氧乙酸活化液,经过陈化24h后,将过氧乙酸活化液稀释30倍。

1.2.4.2按2ml/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过氧乙酸稀释液雾化。

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I206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

具体用量公式为:

G(L)=V(m3)×2ml/m3÷1000

1.2.4.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

见1.1.1.4

1.3臭氧空间消毒

1.3.1我车间的臭氧机的型号为OZ—5G,每小时的产生臭氧量为5g。

1.3.2将臭氧机装至待空间消毒区域或房间,接通电源,检查臭氧机是否正常,关闭好待臭氧消毒区域的窗和门,开启臭氧机。

1.3.3根据需臭氧消毒的区域大小(V)和臭氧的小时产生量(G),按30mg/m3的臭氧消毒浓度和80%的臭氧收得率,计算出需要开启臭氧机的时间(T)。

具体计算公式为:

T(min)=G(g/m3)×1000×30(mg/m3)×80%÷V(m3)÷60

1.3.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

见1.1.1.4

1.3.5按计算得出的时间开启臭氧机,当时间达到后,关闭臭氧机电源,继续密闭消毒区域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或抽风,无异味后方可进入人员开始其它生产作业。

1.3.6臭氧是一种具有腥味的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可使橡胶老化老变,可使锌及铜金属产生锈斑。

人对臭氧的感知浓度为2×10-8(体积分数),与臭氧接触时应配戴好防护用具,应避免长期直接吸入臭氧。

1.4紫外线消毒

1.4.1紫外线灯杀毒是利用波长为200~275nm,对细菌进行杀灭的目的。

紫外线杀菌只能以直线照射,且穿透能力弱,对不能暴露于紫外线灯下的待消毒部位杀灭作用很小。

1.4.2配料车间、灌装车间、原料存放区域每天进行三次以上的紫外线杀菌消毒,每次杀菌消毒时间为30min,由自动定时控制器进行控制。

1.4.3紫外线灯管每运作6个月必需更新,设备部负责对每个紫外线灯进行标识记录,按时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

每周一中午时间,由车间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检查,查看车间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对异常紫外线灯管及时报修更换。

车间每隔一天上班前应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抹拭清洁,除去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及脏物,以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消毒效果。

2.0纯水消毒

2.1纯水间及热纯水炉的设备清洗消毒

2.1.1过滤装置滤芯的清洗消毒

2.1.1.1过滤装置滤芯每周应拆下来清洗消毒,每两个月对滤芯进行更新更换。

2.1.1.2将滤芯拆下,用自来水冲洗,先用80℃的热纯水浸泡15min,然后用1%稀盐酸溶液浸泡30min,用自来水冲洗,用0.1%的卡松溶液浸泡15min,用纯水冲洗干净,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滤芯装上。

2.1.2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

2.1.2.1A、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量下降10%。

B、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电导率升高10%。

C、进水和浓缩液之间的压差上升15%时,当以上三种状态其中任何一项超出范围时,应对反渗透膜装置进行清洗消毒,约为6个月至一年时间应清洗消毒一次。

每二年至三年应对反渗透膜进行更新更换。

2.1.2.2配制好150公斤2%浓度柠檬酸稀溶液及150公斤0.1%~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2.1.2.3将柠檬酸稀溶液倒入反渗透清洗药品桶中,打开反渗透膜排污阀,排干净反渗透装置内积水,关闭与反渗透膜相连的相关阀门,开启药品输送泵,将反渗透膜的排污阀门开启至1/4位置,慢慢排出柠檬酸稀溶液,将回收柠檬酸稀溶液回收至药品桶中,如此循环30~60min,然后关闭膜两端进出水阀门,浸泡60min。

2.1.2.4将柠檬酸稀溶液排出,在药品桶中加入纯水,开启药品输送泵,冲洗反渗透膜装置中的柠檬酸溶液,约5min,关闭药品输送泵,在药品桶中加入约0.5%的氢氧化钠,按2.1.2.3及2.1.2.4操作一次,将反渗透膜内冲洗干净待用。

2.1.3贮水罐的清洗消毒

2.1.3.1每6个月对纯水贮水罐进行清洗一次。

2.1.3.2将纯水贮水罐的水排尽,派人入罐清洗,用清洁刷布对罐壁进行擦拭,对罐底部积水用水桶吊出,完成后操作人员出罐,用自来水对罐内壁进行冲洗,排掉罐内积水用脏物待用。

2.1.4热纯水炉的清洗消毒

2.1.4.1每6个月对热纯水炉进行清洗一次。

2.1.4.2将热纯水温度降至45℃左右,将水位控制在约1t位置高度,关闭热水炉进水阀及出水阀,将25公斤浓盐酸液稀释一倍后,分桶从热水炉人孔中加入,加入卡松溶液3公斤。

2.1.4.3开启热纯水泵,循环90min,停泵后准备进行管路清洗。

热水炉内的清洗消毒液残液清洗方法见2.2.2.2小节。

2.2纯水输送管路的清洗消毒

2.2.1冷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

2.2.1.1先按2.1.3对贮水罐进行罐内清洗完成后,在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关闭纯水器与贮水罐连接阀门,将25公斤浓盐酸稀释一倍后分桶加入贮水罐中,加入3公斤卡松原液,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30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1/4位置,慢慢排放清洗消毒水,至将清洗消毒水排放完。

2.2.1.2将贮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5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排放管道内的清洗消毒残液,至将清洗消毒残液排放完,检测车间出水口及贮水罐的水的PH及电导率情况,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

2.2.2热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

2.2.2.1热水炉清洗消毒完成后,通知车间关闭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热水炉输送泵及相关阀门,对热纯水管路进行输送清洗消毒液,通知车间将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1/4,慢慢释放管路中清洗消毒液,至热水炉中清洗消毒全部输送完,持续时间控制在15min。

2.2.2.2将热纯水炉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开启循环泵及打开各车间出热纯水阀门,开启输送泵输送冲洗液至各车间,通过热纯水出水口排放,如此反复二至三次,检测出水口及热水炉的水质PH及电导率,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

2.2.3制纯水器的管路清洗消毒及日常保养

2.2.3.1每天应对制纯水器的管路进行冲洗消毒,预处理系统每天正、反冲洗各10min。

当制纯水器超过两天或以上时间不使用时,应对纯水器进行维护,以达到对制纯水器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的目的。

2.2.3.2将预处理水冲洗反渗透膜,运行1~2小时后,即可开始纯水器正常生产运作。

2.3饮用水桶的清洗消毒

2.3.1按第四章节配制活化好二氧化氯消毒液,陈化10min后稀释25倍待用。

2.3.2饮用水桶盖浸泡在稀释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水内浸泡15min以上,取出后用冷纯水冲洗两遍约10min,后用饮用水冲洗,放于干净大白桶内放适量饮用水浸泡待用。

2.3.3每个饮用水桶在使用前,用毛巾将桶外表抹拭干净,先将水桶口置于制水嘴,开启消毒水水泵,冲洗30s,关闭消毒水阀,开启自来水水阀,冲洗30s,关闭自来水水阀,开启冷纯水水阀,冲洗30s,关闭冷纯水水阀,准备装取饮用水。

2.4灌装车间用纯水桶的清洗消毒

2.4.1下班前纯水桶的清洗消毒

每日下班前将车间纯水桶余水倒出,将毛刷将桶内壁刷洗一遍,用纯水冲洗干净,倒干桶内余水,在桶内壁喷一定量的75%酒精或新洁尔灭。

2.4.2纯水桶清洗后的存放

将桶倒立放置于距离地面1米以上的不锈钢台架上。

如遇两天或以上的长假时,用干净的透明胶袋罩住桶身,以防污染。

第二日上班使用前,先用热纯水将桶内壁冲洗一遍后方可使用。

3.0设备清洗消毒

3.1灌装气动灌装机清洗消毒(立式/卧式灌装机/精华素机/小包装机)

3.1.1(W-1)每日生产前的设备清洗消毒

3.1.1.1先用10公斤消毒水循环20-30分钟,再用10kg冷纯水冲洗5分钟,后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2(W-2)生产过程中同种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

(不需拆卸机器零部件);

3.1.2.1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3(W-3)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

(需要拆卸机器零部件);

3.1.3.1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4(W-4)当日生产结束,灌装设备的清洗消毒;

3.1.4.1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

3.1.5(W-5)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每周一次);

3.1.5.1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1.6(W-6)特殊产品(易长菌产品)灌装,设备清洗消毒;

3.1.6.1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拆分,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附件上的残余物料,后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再用冷纯水清洗,戴上一次性手套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清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后可生产。

如果该机为当天第一次生产,热纯水冲洗前用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

3.2灌装热灌发蜡机清洗消毒

3.2.1(W-7)每日生产前设备清洗消毒;

3.2.1.1先用15kg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再用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2.2(W-8)生产过程中同美发产品转换清洗消毒(不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和性质接近的产品;如:

冰风发纤、水晶发蜡等)

3.2.2.1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用1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

3.2.3(W-9)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清洗消毒(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差异大、性质不同的产品;如:

25g闪彩发泥幻彩蓝、25g闪彩发泥金铜珍珠)

3.2.3.1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通、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清洗干净后用15kg纯水冲洗10分钟,再用20kg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2.4(W-10)当日灌装结束,灌装清洗消毒

3.2.4.1先用25kg85℃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道、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洗干净后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

3.2.5(W-5)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每周一次)

3.2.5.1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3灌装护肤品灌装机清洗消毒

3.3.1(f1)每日生产前清洗消毒

3.3.1.1将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活塞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如有需要使用除渍剂擦净,然后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87℃以上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3.2(f2)不透明产品清洗消毒

3.3.2.1先用20kg80℃以上热纯水刷洗干净,再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3.3(f3)透明产品清洗消毒

3.3.3.1先用15kg温纯水加毛巾擦洗10分钟,再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3.4(f4)下班前清洗消毒

3.3.4.1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

3.3.5(f5)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每周一次)

3.3.5.1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4配料真空缸清洗消毒

3.4.1真空缸生产前的清洗消毒(MPW-1)

3.4.1.1用自来水分别冲洗水相缸、油相缸、反应缸内壁。

3.4.1.2再用85℃以上热纯水各200kg将水相缸、油相缸内壁冲淋。

3.4.1.3将洗水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3~5分钟。

3.4.1.4排干洗水,关好底阀待用。

3.4.2真空缸生产后或同类产品转换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2)

3.4.2.1先用自来水将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的物料冲刷干净。

3.4.2.2用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