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134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docx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

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现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距今2.60Ma以来的历史。

2、气候期:

是指地质时期某一类气候占优势的时期。

间冰期:

是指第四纪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夹在两个冰期之间。

冰期:

是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降温,冰川扩大。

3、冰阶:

是冰期阶段中冰川发育、气候更为寒冷的阶段。

间冰阶:

是冰期中相对温暖冰川退缩的阶段。

4、文化层:

是指含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村社遗址等古人类活动遗存的沉积层。

文化期:

是指与一定的地区文化遗存特征相对应的时代。

5、米兰科维奇理论:

当太阳辐射稳定(太阳常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行星对地球的摄动作用,引起作为流体的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进而使地球的轨道偏心率(e)、地球倾斜度(或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简称为黄赤交角,Ø)和岁差(二分点进动,P)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及其分布产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周期性冷暖变化。

6、新构造运动:

1发生于新近纪至第四纪初的构造运动;

2发生于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3发生于新近纪—现代的构造运动;

4始于上新世,甚至界定具体下界为340万年以来的构造运动;

5认为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造成地表现代地形基本起伏的构造运动都称为新构造运动;

6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

7、新构造:

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称为新(地质)构造。

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

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的。

一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世100~120kaB.P.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石圈块体。

8、活动断层:

目前认为活动断层是指现代正在活动的断层或100kaB.P以来正在活动的断层,也有定义为全新世,即10kaB.P.以来正在活动和未来100a仍将活动的断层称活动断层,也称最新活动断层。

9、黄土旋回:

 

冰期旋回:

 

气候旋回:

 

10、物候记录:

 

11、新仙女木事件:

大约从14.7kaB.P.开始,气候转暖,进入阿勒罗德—博令间冰阶,持续了约1.5ka。

这个时期的气候环境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两种状态间振荡,但从没有真正地显示过停留在其中某一种平衡态。

此后,在约12.9kaB.P.,北半球的气候环境又返回到冰期的状态,并延缓了1.2ka。

这次短暂回到冰期状态,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H事件(哈因里奇冰筏事件):

在北大西洋的晚更新世晚期的深海沉积物中,在一些不同的层位中包裹了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称为冰筏屑,它的形成是由于来自北美和格陵兰冰盖崩塌形成的浮冰进入北大西洋造成的。

最早由H.Heinrich发现,故此把这一事件称为哈因里奇事件,简称H事件。

D-O事件:

从一种极端温度波动到另一个极端温度状态的“气候颤动”。

这些振荡并不锁定间冰期的状态,而是锁定冰期的状态,使气候在两者之间反复振荡。

12、古地磁极性年表:

 

释光测年:

 

13、应用第四纪地质:

 

农业地质:

 

14、末次冰期盛冰期:

 

晚冰期:

 

末次冰消期:

 

二、

辨析题备注

1、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对象是第四纪沉积物。

2、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突破在于中国黄土研究方面的进展,这也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对国际第四纪研究最大的贡献。

3、中国黄土、深海沉积物和极地冰岩合并称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4、第四纪下限划分方案有:

0.70~0.80MaB.P.、1.80~1.90MaB.P.、2.50~2.60MaB.P.和3.20~3.50MaB.P.四种。

其中使用最多且彼此长期处于对立的是1.80~1.90MaB.P.方案和2.50~2.60MaB.P.方案。

5、第四纪划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更新世进一步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

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的分界置于松山反极性时与布容正极性时的分界,年龄为0.78MaB.P.。

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还可三分,即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的分界为0.13MaB.P.,相当于MIS5(MIS为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阶段)的底界,晚更新世一般二分,即早期和晚期。

全新世从10kaB.P.开始,并可三分,即早期(10~8.0kaB.P.,Qh1)、中期(8.0~3.0kaB.P.,Qh2)和晚期(3.0~0kaB.P.,Qh3)。

6、

中国北方第四纪下限的典型剖面是泥河湾剖面,而南方第四纪下限的典型剖面为元谋剖面。

7、中国黄土粒度分布由两个组分组成,第一组分为分布峰度较高的粗粒组分(20~70μm),是黄土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组分代表了冬季风近距离低空搬运的粉尘物质,其粒度指示了冬季风的强度;第二个组分是一种峰度较低且分布范围较宽的细粒组分(2~10μm),可能为一种搬运距离和搬运高度较大的常态粉尘物质,可能主要由高空西风气流搬运。

8、根据风沙动力学研究,在一般风力条件下,>70μm的粒级组分主要以跳跃或滚动的方式进行搬运,20~70μm为短期悬浮,<20μm为长期悬浮。

即,70μm是悬浮的上限。

9、

在风尘堆积中,粒径大于62.5μm的粗颗粒物质大体可作为当地物源组分的标识。

10、如果湖水物理能量是控制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则粗粒沉积物指示湖泊收缩的干旱气候,细粒沉积物指示湖泊扩张的湿润气候。

11、如果流域降水量是控制湖泊沉积物粒度的主要因素,则气候湿润期,湖泊沉积物变粗;干旱期,湖泊沉积物粒度变细。

12、深海沉积物(有孔虫壳体)δ18O的时间变化曲线或气候变化曲线是由许多氧同位素阶段组成的,偶数阶段(δ18O值高)为冷期,奇数阶段(δ18O值低)为暖期。

13、第四纪气候波动周期在1.6MaB.P.之前为100ka和41ka的叠加周期,在1.6MaB.P.与0.8~0.6MaB.P.之间,气候变化为41ka的周期,在0.8~0.6MaB.P.之后,气候波动周期为100ka。

14、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标志可分为沉积物标志、地貌标志、生物标志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

15、我国现代动物分区跨越两个动物界:

古北界和东洋界,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动物区分别称为北方动物群和南方动物群。

16、全球动物分为七个动物界:

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旧热带界、新热带界、澳洲界和大洋界。

17、影响第四纪植物群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迁和构造运动。

18、恢复第四纪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指标或方法包括植物化石(植物大化石和孢粉)、植硅石、分子化石和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等。

19、由于第四纪地层中植物大化石稀少,第四纪植被的恢复基本上都是依据孢粉的研究。

20、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方案将中国黄土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和全新世黄土。

午城黄土属于早更新世,包括S15-S32,其底界年龄为2.60MaB.P.,而顶界年龄为1.26MaB.P.,在午城黄土中,黄土与古土壤的间距较小,它们之间的颜色差异不大;离石黄土包括S1-L15,时代为1.26~0.073MaB.P.。

根据其内部的侵蚀面,将离石黄土分为下离石黄土(L15-S5,1.26~0.48MaB.P.)和上离石黄土(L5-S1,0.48~0.073MaB.P.)。

下离石黄土与上离石黄土的特点有所不同,上离石黄土的古土壤与黄土的间距比下离石黄土大,而且较厚的黄土层夹较厚的古土壤层,古土壤与黄土层的颜色差别较大;马兰黄土是晚更新世晚期的黄土,只有L1层黄土。

21、

新构造的类型包括:

隆起构造、坳陷构造、断块构造、活动断层、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等。

22、青藏高原地区3.4MaB.P.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期次依次为:

青藏运动A幕、青藏运动B幕、青藏运动C幕、昆黄运动、共和运动和末次造貌运动。

青藏运动A幕是发生在3.4MaB.P.的新构造运动早期阶段,青藏运动B幕是发生在第四纪初2.6MaB.P.的新构造运动,青藏运动C幕是发生在1.8MaB.P.的新构造运动,昆黄运动是发生在1.2~0.6MaB.P.的新构造运动。

23、中国黄土研究显示古地磁M/G界线附近的风尘堆积发生了明显变化,M/G界线以上为黄土沉积,以下为红土堆积。

()

24、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发现在M/G界线前后植物界发生了明显变化,在M/G界线之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而在M/G界线以上则常见温带落叶阔叶植物。

()

25、

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研究成果显示,气候特征在古地磁M/G界线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M/G界线之下为湿热气候,之上为干冷气候。

()

26、真牛、真马和真象的出现可以作为第四纪开始的标志,在古地磁M/G界线附近,时代约为2.6MaB.P.。

()

27、三趾马红土是在夏季风条件下形成的,代表的是湿热气候环境,红粘土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而黄土是冬季风作用的产物,代表的是干冷气候环境。

()

28、砾石的排列方向可以用于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判别,砾石的最长轴往往平行于岸线排列,纵向排列。

()

29、对我国的黄土研究显示,黄土的磁化率明显低于古土壤层。

因此,黄土磁化率是衡量黄土成壤作用的有效替代性指标:

气候条件湿润,风化作用和成壤作用强烈,土壤中所含的磁性矿物就会增加;而在干冷气候条件下,沉积物中含量相对增加的碳酸盐矿物稀释了磁性矿物的浓度,同时,干冷的气候环境也不利于磁性矿物的生成,从而导致磁化率降低。

黄土中高的磁化率代表了成壤作用强的气候暖湿时期,低的磁化率代表干冷气候期。

()

30、沉积物保存的磁信息可以追索人类活动,高磁化率被当作是侵蚀作用的标志,被污染的环境物质具有较高的磁化率和较低的频率磁化率。

()

31、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可以用于古气候重建,绿泥石和伊利石的相对富集与冷干气候有关,高岭石和蒙脱石则是在相对暖湿气候条件下形成。

()

32、黄土中的CaCO3含量的变化反映了降雨量的多少,黄土层中的CaCO3含量高于古土壤层。

()

33、黄土中的TOC反映了古气候变化,TOC含量高指示暖湿气候,含量低指示干冷气候。

黄土层中的TOC含量要低于古土壤层。

()

34、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沉积物中的Fe2O3和Al2O3等湿润型氧化物相对富集,而CaO和Na2O等干旱型氧化物相对淋失。

()

35、可以用“活性组分/惰性组分”的形式来反映沉积物经历的化学风化特征及揭示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特征。

“活性组分/惰性组分”比值越高,意味着化学风化越弱,气候愈干冷;反之,“活性组分/惰性组分”比值越低,意味着化学风化越强,气候愈暖湿。

()

36、就其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上看,CaO、K2O、Na2O和MgO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表现出活动性相对较强,容易迁移,为活性组分;而Al2O3、Fe2O3、TiO2和MnO表现为惰性组分。

()

37、

一般来说,黄土层的有机碳同位素偏负,古土壤层的有机碳同位素偏正,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可作为亚洲夏季风强弱的一个气候标志,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偏正指示了夏季风的增强。

()

38、土壤次生碳酸盐δ13C组成受原生碳酸盐碳同位素和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的共同影响,是原生碳酸盐碳同位素和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的函数。

由于原生碳酸盐碳同位素基本稳定在零或稍大于零的范围,因此,土壤次生碳酸盐δ13C组成实际上受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组成的控制。

黄土层的碳酸盐δ13C组成偏正,古土壤层的碳酸盐δ13C组成偏负。

()

39、洞穴石笋δ18O的变化记录了大气降水δ18O的变化,即洞穴石笋碳酸盐δ18O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石笋δ18O组成受介质水(滴水或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和洞穴温度的影响或控制,是温度和降水δ18O的函数。

()

40、洞穴石笋碳酸盐δ13C主要来源于土壤CO2,所以洞穴石笋碳酸盐δ13C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土壤CO2的δ13C值的变化。

()

41、

大洋海水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意义被认为是:

冰期由于蒸发作用使海水中氧同位素分馏,轻同位素16O随水汽较多较快(扩散速度快)地移向大陆,并凝聚在冰川中,重同位素18O则相对富集在海洋中,所以冰期时海洋中δ18O偏重,大陆冰流中δ18O则偏轻;间冰期,由于气候温暖,极地冰雪融水注入海洋,使得海水中的δ18O值变轻。

()

42、对于中高纬度地区而言,冰芯δ18O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冰芯δ18O高值解释为温暖期,低值解释为寒冷期。

()

43、新生代是一个气候比现在温暖而又不断降温的时代。

在经历了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温暖气候之后,在晚始新世(约38Ma)发生强烈降温,南极出现冰川和冰盖。

渐新世中国出现了东南季风的雏形,中新世中国西南部分地区出现含煤地层,表明西南季风出现,中新世中期(约15Ma)发生了新生代第二次强烈降温,这时南极冰盖再次扩大。

7Ma前后北极冰盖形成。

中新世末期(8-6Ma)中国北方出现风成红粘土堆积,标志中亚地区干旱化和冬季风的形成。

()

44、中国早更新世(2.60~0.78MaB.P.)气候演化可以划分为早期(2.60~1.60MaB.P.)以寒冷为主,中期(1.60~1.20MaB.P.)以温暖为主,晚期(1.20~0.78MaB.P.)以寒冷为主;中更新世(0.78~0.13MaB.P.)气候总体特征是两冷夹一暖,早期(0.78~0.60MaB.P.)气候干冷,中期(0.60~0.30MaB.P.)气候暖湿,晚期(0.30~0.13MaB.P.)为冰期气候。

()

45、晚更新世的气候由一个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构成。

早期为末次间冰期(130~75KaB.P.),晚期为末次冰期(75~11KaB.P.)。

末次间冰期(130~75kaB.P.)相当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第5阶段(MIS5或OS5),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次一级的温暖期(MIS5a、MIS5c、MIS5e)和两寒冷期(MIS5b、MIS5d),其中MIS5e阶段最温暖。

在黄土高原形成S1古土壤层;末次冰期(75~11kaB.P.)是第四纪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4、3、2阶段(MIS4、MIS3、MIS2)。

末次冰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75~45kaB.P.)的寒冷阶段、中期(45~25kaB.P.)为暖湿气候的间冰阶、晚期(25~11kaB.P.)为晚冰阶(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最寒冷时期)。

末次冰期在黄土高原形成马兰黄土L1,马兰黄土夹一层古土壤层L1S1。

()

46、全新世也称冰后期,气候阶段可进一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1~8.5kaB.P.)升温期、中期(8.5~2.5kaB.P.)大暖期、晚期(2.5kaB.P.~至今)降温期。

()

47、

竺可桢气候曲线显示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演化划分出4冷和4暖交替变化。

根据该气候曲线,夏、商、春秋、战国、秦、西汉、隋唐、元代皆为暖期。

()

48、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存在不稳定性,表现为气候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波动,其中最著名的气候事件有D-O事件、H事件和新仙女木事件。

D-O事件是发生在北半球晚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温暖气候的振荡事件,H事件是北大西洋末次冰期深海沉积物中出现大量冰筏屑物质,H事件和D-O事件都是发生在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它们分别代表寒冷气候和温暖气候。

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晚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时期在气候逐渐回暖的大背景下快速短暂回返到冰期的变冷事件,其发生的时间一般认为在1.1~1.0KaB.P.之间,时间各地发生的具体时间不同。

()

49、依据贝壳堤、海滩岩和沿岸沙堤等确定的古海平面是高潮面位置,而依据海蚀凹槽和海蚀穴等确定的古海平面是平均海平面位置。

()

50、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分属于古北界动物分区。

()

51、我国华南和华中地区以及印巴地区、东南亚地区分属于东洋界动物分区。

()

52、欧洲地区及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北部分属于古北界动物分区。

()

53、古北界动物分区没有热带雨林,大部分为温带气候。

()

54、南美洲地区分属于新热带界动物分区。

()

55、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地区分属于旧热带界动物分区。

()

56、几乎整个北美地区分属于新北界动物分区。

()

57、北半球生物界的变化要明显于南半球。

()

58、陆地上生物界的变化明显于海洋生物界。

()

59、第四纪陆地上,哺乳动物变化最明显,而植物界变化最小。

()

60、第四纪生物界越是往南,动物构成更具有原始性,而向北动物群具有进步性。

61、第四纪生物的演变是不平衡的,哺乳动物变化最大,可以作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的生物依据。

而植物和海洋生物的变化较小,除了一部分如有孔虫等海洋微体古生物外,一般用于气候环境变化分析,不能作为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依据。

()

62、暗针叶林和仙女木植物群都是第四纪冰期植物群,而间冰期植物群中常见的植物种类有山核桃、枫香、枫杨、胡桃、冬青等。

()

63、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是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为古气候、古环境及第四纪地层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64、泥河湾动物群是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中期至晚期的哺乳动物群,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是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

65、三趾马动物群是分布在上新世中国境内的草原-森林型动物群。

()

66、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方案将中国黄土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和全新世黄土。

午城黄土属于早更新世,包括S15-S32,其底界年龄为2.60MaB.P.,而顶界年龄为1.26MaB.P.,在午城黄土中,黄土与古土壤的间距较小,它们之间的颜色差异不大;离石黄土包括S1-L15,时代为1.26~0.073MaB.P.。

根据其内部的侵蚀面,将离石黄土分为下离石黄土(L15-S5,1.26~0.48MaB.P.)和上离石黄土(L5-S1,0.48~0.073MaB.P.)。

下离石黄土与上离石黄土的特点有所不同,上离石黄土的古土壤与黄土的间距比下离石黄土大,而且较厚的黄土层夹较厚的古土壤层,古土壤与黄土层的颜色差别较大;马兰黄土是晚更新世晚期的黄土,只有L1层黄土。

()

67、古地磁极性的正反方向交替变化是古地磁历史的基本特征。

正极性是指岩石剩磁的极性方向与现代地球极性方向一致,其磁倾角为为正值(北半球),磁偏角接近于零;反极性是指岩石剩磁的极性方向与现代地球极性方向相反,其磁倾角为负值(南半球),磁偏角接近于180°。

()

68、

湖泊沉积物中经常出现纹泥沉积,表现出明显的韵律性,每年夏季形成较粗粒的粉砂沉积,而冬季形成较细粒的粘土物质,组成一个沉积类型偶,代表1年。

()

69、

末次冰期是第四纪距今最近的一个冰期,相当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第4、3、2阶段。

其气候特点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温暖气候(MIS4)、中期的寒冷气候(MIS3)和晚期的温暖气候(MIS2)。

()

三、填空题。

相关重点

1、相比较新生代以前的地层,第四纪沉积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形成多种地貌形态。

2、写出“地貌可以作为判断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的原因:

固体地球表面的形貌是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结果,剥蚀作用在形成剥蚀地貌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由沉积作用形成堆积地貌。

因此地貌可以作为显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的一种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引起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因包括、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

4、对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与预测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增温说和降温说。

其中降温说是以第四纪气候自然变化规律为基础,其主要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2方面:

和地轴倾斜度逐渐变小。

5、写出一个应用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成因、物质来源、分布及工作方法的研究;第四纪气候变迁和海平面波动的研究;第四纪生物界的构成和演化,以及人类及其文化演化的研究;第四纪地层和年代学的研究;第四纪构造运动的研究;应用第四纪地质的研究。

6、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动力因素包括天文因素、地球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

地球自身因素又包括地球自转和地极移动、构造运动、风化和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和陆地表面性质的改变等。

7、有一个第四纪剖面,据研究是风尘堆积,剖面厚180余米,对该剖面进行测年,问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

8、直到上新世,青藏高原地区仍处在热带、亚热带环境,它的高度仅1000m左右,主要根据有:

、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和古植物资料(如孢粉)等。

9、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证据如下:

地层接触关系、估算的年平均隆升量、地貌记录如()、动植物的演化等。

10、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对气候影响的临界高度约在

之间。

11、渐新世开始出现的东南季风和中新世开始出现的西南季风的古环境证据为

12、14C测年是第四纪测年方法中测量精度最高、用途最广和最成熟的方法,广泛用于以来的测年。

13、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标志可分为沉积物标志、地貌标志、生物标志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等。

14、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机制包括: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在冰期时,海洋中的一部分水转移到大陆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使海平面下降;而在间冰期时,陆地上的冰川融化注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构造运动型海平面变化(海底扩张,使洋盆容积增加,可导致海平面下降,如果大洋面积增加1%,海面将下降约40m;如果大洋中脊体积增加,可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其他型海平面变化(水圈体积型海平面变化;大地水准面型海平面变化;海温型海平面变化;洋盆体积型海平面变化;均衡型海平面变化)。

15、新构造运动的标志或表现形式决定了其研究方法,这些标志主要包括:

地质构造标志、地貌标志、、地震标志、火山标志、水文标志、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标志等。

16、“沉积物的岩性岩相可以作为反映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和作为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的机制是。

17、末次间冰期相当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第阶段,由三个温暖阶段和两个寒冷阶段构成次一级的气候波动。

18、中国地层较好地记录了东亚季风的演变。

四、简答题。

1、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及研究方法。

答:

 

2、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标志。

答:

(1)沉积物标志海滩岩(微潮或无潮地区,海滩岩胶结层可能很薄)

(2)地貌标志海蚀凹槽和海蚀穴海蚀崖和波切台砾滩、沿岸沙堤贝壳堤

(3)生物标志珊瑚礁坪台牡蛎礁藤壶有孔虫介形虫

(4)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δ18O值上升,表明海退期,海平面下降

3、第四纪分期及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概述。

答:

 

4、论述沉积物粒度组成在黄土、沙尘沉降物以及湖泊沉积物中的环境意义。

答:

 

5、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答:

 

6、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在古环境演变中的含义与应用。

答:

 

7、为什么会将第四纪地质研究单独作为一个学科—“第四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