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164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兵团党委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2007年国发32号文和温总理视察新疆兵团讲话精神,统一规划部署,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在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农区现代畜牧业,不断提高兵团农业科技含量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迈上新的台阶。

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农区畜牧业是兵团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奶牛养殖生产在新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新疆奶牛养殖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兵团的地位更为突出,无论是良种推广、配套技术的应用还是生产技术水平都处在兵团前列,同时已形成石河子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

本项目根据兵团农八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以及团场畜牧业发展规划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为基础,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为目标,通过对5座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立奶牛养殖档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TMR)技术;配备青贮取料机,方便、快捷的保证奶牛饲喂;配备清粪机械集中、快速处理粪污;改善奶牛生活环境等综合技术措施,将达到如下目标:

1、提高饲料利用率4%

2、提高牛奶品质并使奶牛提高产奶量5-10%。

同时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团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团场整体经济竞争力,促进畜牧养殖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项目建设地点分别建在:

(1)一四三团马保林牛场

(2)一四四团加工厂牛场

(3)一四七团二牛场

(4)一四八团二牛场

(5)西部牧业第四牛场。

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为配套购进安装设备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机7台(套/辆);大马力牵引机车5台;取料机3台;清粪机4台。

项目建设总投资380.5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50万元;

项目建设团场自筹130.5万元。

农八师农林牧局委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编制《兵团农八师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按要求编制上报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2010年兵团农八师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实施单位:

一四三团、一四四团、一四七团、一四八团、西部牧业

三、建设项目负责人:

各团团长

四、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兵团农八师农林牧局

五、项目管理单位负责人:

杨建武

六、项目建设地点:

一四三团马保林牛场、一四四团加工厂牛场、一四七团二牛场、一四八团二牛场、西部牧业第四牛场。

七、项目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期一年,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

八、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是在项目建设团场的规模化牛场进行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机、取料机、清粪机等机械设备的配套购置

1、购置牵引式全混合日粮饲喂机(TMR)6台

2、购置大马力牵引机车5台

3、购置取料机3台

4、购置清粪机4台

九、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380.5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

其中:

设备购置投资371万元;其他费用9.5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50万元,项目团场自筹130.5万元。

十、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一)增量销售收入

本项目实施后可使2500头奶牛受益,按平均增产鲜奶7%计算,全年可增产鲜奶1025吨,按目前平均奶价2700元/吨计算,可增加销售收入276.75万元/年。

(二)增量运行成本计算

正常年份运行成本费用为198.5万元,经营成本为160.41万元。

(三)效益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

23.9%

财务净现值(I=8%):

310万元

投资回收期:

4.76年

年均投资利润率:

18.1%

十一、建设目标:

本项目根据兵团农八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以及团场畜牧业发展规划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为基础,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为目标,通过对5座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立奶牛养殖档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TMR)技术;配备青贮取料机,方便、快捷的保证奶牛饲喂;配备清粪机械集中、快速处理粪污;改善奶牛生活环境等综合技术措施,将达到如下目标:

1、提高饲料利用率4%

2、提高牛奶品质并使奶牛提高产奶量5-10%。

同时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团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团场整体经济竞争力,促进畜牧养殖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十二、实施方案编制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文件中指出: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保持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是促进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

新疆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发展奶业具有相当大的资源优势,奶牛存栏数居全国之首,现有奶牛品种以西门塔尔、荷斯坦、新疆褐牛为主,牛奶总产量居于全国第三位。

石河子垦区地处天山北坡、北疆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是新疆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之一,承担着北疆大中城市各类蔬菜、牛奶、猪肉以及禽、蛋等农副产品的供应重任,拥有发展优质奶牛基地的人才、技术、经验、地域等优势,现有奶牛的良种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高于疆内其它地区,一直对新疆及兵团奶牛养殖业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为实现“十一五”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石河子市编制了《石河子优质奶牛发展规划(2005-2010)》,并已全面启动。

规划的总体目标为:

到2010年建成优质高产奶牛生产基地15个,饲养规模达到60000头,培养奶牛养殖大户(10头以上/户)1000户,散养户2500户(平均2头/户),形成5万头优质奶牛的饲养规模。

成年母牛产奶量单产水平达到年产5000公斤以上,牛奶总产20万吨以上,可为石河子开发区伊利乳业、娃哈哈乳业、明旺乳业三家大型乳品企业及本地的花园乳业提供充足的鲜原料奶。

目前,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已有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60余座,部分牛场设备设施配套较齐全,部分牛场亟待配套完善,为了加快奶牛养殖方式的改变,提高石河子垦区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根据目前石河子垦区奶牛养殖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687号)和兵团发改委、农业局《关于申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的通知》(兵发改电[2008]109号)文的精神提出此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优化兵团畜牧业产业结构、实现石河子“十一五”畜牧业规划目标的需要。

当前我国畜牧业以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方向。

奶业是畜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快奶业发展,对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牛奶产品的消费受地域、民族、年龄限制性最小,是新疆畜牧业中推向全国市场最具潜力的产品。

目前国内市场肉类和禽蛋类供需基本平衡,而奶类则供销两旺。

自治区“十一五”时期规划中将伊犁、石河子至乌苏、乌鲁木齐至昌吉作为三个重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牛奶产量要达100万吨。

兵团“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农七师、农八师、农十二师和农六师及天山西部的农四师,南疆的农一师优质奶源基地。

到2010年牛存栏数达到20万头,奶牛平均单产牛奶6000公斤/年,奶产量达到60万吨。

农八师石河子在“十一五”时期将实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牛奶总产量要达到20万吨以上。

因此,石河子垦区必须利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奶业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发展速度。

(二)是促进石河子垦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008年,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造成的,新疆情况也不例外。

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养殖方式落后,奶牛良种繁育体系薄弱等因素造成的。

为此,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本项目的实施,将为石河子垦区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石河子垦区奶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是提高石河子垦区原料奶产量和质量,增加奶农经济效益的需要。

通过对项目区5座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TMR)技术,配备清粪机械将粪污集中处理,可提高饲料利用率5-8%,通过高效的饲料转换率,可提高挤奶牛的产奶量5-10%,有效降低抗奶的比例,原料奶细菌指数100万以下,达到50%,原料奶质量进一步提高,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奶农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分析

(一)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国际奶业产销现状

乳品几乎包含了生物所需的全部营养成份,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乳业的发展,把乳业发展作为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增强民族身体素质的大事,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人口平均乳制品消费量列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编制的世界乳品计划中详细列举了各主要国家1995年-2005年10年间乳业发展情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乳品计划一览表

国家

产量(千吨)

进口量(千吨)

出口量(千吨)

人均消费(公斤)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全世界

533755

615010

34390

43779

34395

43747

77.7

80.4

印度

63333

88414

26

51

47

323

60.7

73.4

中国

8763

13954

1761

2579

413

413

7.6

11.3

美国

69501

76383

4239

5465

1663

1663

257.7

265.6

澳大利亚

8114

12494

299

490

3382

7187

273.1

281.9

新西兰

9449

13963

17

18

6884

11325

222.8

226.6

日本

8465

8481

2300

2856

6

6

69.5

72.8

东欧

29161

33000

1176

1240

3129

3456

180.7

212.6

西欧

130939

126904

2257

3414

13044

11160

241

244.7

俄罗斯

79554

77659

1392

1338

1931

1982

158.5

155.7

美国农业部于2007年8月发布了世界农业品供求情况报告,2006年的牛奶产量为1818亿磅,2007年的牛奶产量为1843亿磅,而2008年的牛奶产量达到了1884亿磅。

2、我国奶业生产现状

我国目前人均乳类消费量为10公斤/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5%,制约我国奶业及乳制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国民没有养成每天饮食牛奶的习惯,据《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报告提出,预计2030年,全国人均占有奶量将达到25公斤/年,每年将以5%的速度递增。

1998-2030年奶类产品平衡表   单位:

万吨

项目

1998年 

2000年 

2005年 

2015年 

预计 

2030年 

预计 

需求量

747

794

1150

1619

3205

生产量

745

792

1145

1619

3205

余缺

数量

-2

-2

-5

0

0

占需求量

0.3%

0.3%

0.4%

0%

0%

占生产量

0.3%

0.3%

0.4%

0%

0%

经过市场调查,目前全国牛奶涨价半月涨幅已达20%左右。

尽管国内牛奶价格一次次上涨,但居民对牛奶的消费需求却丝毫不减,从北京、上海、东北、西南、新疆等各省、市、地区的居民牛奶消费量来看,尽管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加大了牛奶的生产配送量,但与居民消费量之间仍存在不小的供应缺口,乳品价格上调已成趋势。

2009年石河子鲜牛奶基础收购价格为2.6—3.0元/公斤左右。

3、新疆及石河子奶业生产现状

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年牛奶消费量22.1公斤/年,较全国城市人均牛奶消费量35公斤/年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占新疆总人口数66.3%的农村人口也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八师石河子领导对奶牛养殖产业化项目非常关心和支持,师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妥善安排解决牛场职工待遇及饲草价格问题,并抽派专业技术人员以驻连入户形式入驻合资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使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处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前列,2008年荷斯坦奶牛存栏4万余头,是新疆重要奶源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每天日产优质鲜奶300吨。

这些乳源主要供应给以下三家乳制品生产企业:

(1)明旺乳业:

日处理鲜奶450吨。

其中从农八师石河子垦区收购150吨左右,从昌吉、沙湾等地收购100吨左右(其中一期150吨/日处理;二期300吨/日处理)。

2008年,师市各团场共为明旺乳业供应鲜奶4万多吨。

(2)伊利乳业:

日处理鲜奶300吨,其中从农八师石河子垦区收购100吨左右,从昌吉等地收购50吨左右(其中一期300吨/日处理;计划二期300吨/日处理)。

因为原料奶供应不足,二期一直没有正常投产。

2008年垦区各团场共为伊利乳业供应鲜奶4万吨。

(3)花园乳业:

公司生产规模为150吨/日,但实际日收购鲜奶量50吨,2008年垦区各团场共为伊利乳业供应鲜奶2万吨。

据了解,垦区与娃哈哈联手打造的奶牛养殖产业化项目,初步为万头奶牛基地和奶粉加工两大项目,后者将于明年二月份正式投产。

合作项目一期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娃哈哈占51%,148团、149团、150团3个团场占49%。

  娃哈哈的长处在于市场营销,农八师在奶牛养殖上有优势,而且组织化程度较高,双方合作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

这种新型合作方式对于农八师石河子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合作,可以摸索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以此改善垦区农业内部结构,形成团场壮大、职工增收的长效机制。

有利于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

目前,师市现有乳业企业鲜奶处理设备加工能力已达到950吨/日,实际生产供应量是350吨/日,在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对接上存在着原料奶严重“供不应求”的矛盾,乳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形势,必须配套建设大规模奶牛饲养生产基地。

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奶源基地的扩大生产,加固奶业产业链。

 

二、市场前景分析

农八师各牛场生鲜牛乳原料主要销售给在开发区落户的台湾明旺、内蒙伊利、花园乳业等国内大型乳品加工企业。

由于农八师各牛场供应的生鲜牛乳原料品质上乘,师市党委将畜牧业发展提到较高的战略高度,2007年台湾明旺又新增一条日处理生鲜牛乳250吨的生产线,同时响誉海内外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被良好的政策环境及资源优势吸引,已在石河子投资建设日处理生鲜牛乳400吨的乳品加工厂,共同享受畜牧业空前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预计到2010年,鲜奶需求量在950吨/日以上,这为石河子垦区奶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三、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新疆地区幅员辽阔,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和优良牧草资源,饲草、料均生长在无污染环境下,灌溉用水使用天山雪水,优质的绿色无公害饲草、料为畜牧养殖生产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疆优越的地理资源环境,养殖的牛、羊被誉为享有“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等待遇,畜产品品质响誉疆内外。

  国家生鲜牛奶收购标准GB-12693

项目

指标

脂肪,%≥

3.10

蛋白质,%

2.95

密度(20℃-4℃)

1.0280

酸度(以乳酸表示),%

0.162

杂质度,ppm

4

汞,ppm

0.01

六六六,滴滴涕,ppm

0.1

 2008年农八师各牛场收购的牛奶理化指标与国内其它著名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牛奶理化指标之比较表

农八师各牛场

内蒙古

伊利

内蒙古

蒙牛

内蒙古

旺旺

上海光明

脂肪,%

4.1

3.5

3.4

3.7

3.4

蛋白质,%

3.3

3.0

2.8

3.16

2.95

密度(20℃-4℃)

1.0310

1.0310

1.0310

1.0310

1.0310

酸度(以乳酸表示),%

0.162

0.162

0.162

0.162

0.162

杂质度,ppm

2

2

2

2

2

汞,ppm

0.01

0.01

0.01

0.01

0.01

六六六,滴滴涕,ppm

0.1

0.1

0.1

0.1

0.1

通过上述列表比较可知:

农八师各牛场收购牛奶指标远高于国家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12693标准,也高于国内著名的乳品加工企业内蒙古伊利乳业、蒙牛乳业、明旺乳业和上海光明乳业全年收购牛奶的平均理化指标。

“十一五”末农八师奶牛规模达到10万头,良种奶牛头数达到6万头,每天生产商品奶600吨,在方圆120公里范围内将建成80个规模化牛场,届时石河子垦区的牛奶不论是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最高水平。

 

第四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石河子垦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石河子垦区地处天山山脉哈比尔尕山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东经84°58′--86°24′,北纬43°26′--45°21′之间。

石河子垦区行政区划面积为7529平方公里,耕地300万亩,牧草地100万亩,城镇及工矿用地21万亩,交通用地9万亩,水域72万亩,未利用土地597万亩。

石河子垦区地质构造从南到北,主要划分为天山褶皱带,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地块。

区域内地貌轮廓非常明显,南为天山,中部为洪积—冲积平原,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根据地貌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及特征,由南向北划分为南部山地、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区、盆地沙漠区四个地貌类型。

石河子垦区内河流均属内陆河流,发源于天山中段依哈尔连哈比尔尕山脉,向北流入准噶尔盆地,散布于农田和荒漠之中。

河流补给主要依赖于冰川融化和降水,年总径流量为20.86亿立方米,多年变化不大。

其中最大河流玛纳斯河全长324千米,集水面积为515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3亿立方米。

石河子垦区平均海拔300—500米,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抱,冬季受蒙古气压控制,夏季大陆热压盘踞,在沙漠型环境影响下,具有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特征。

其主要的气候特征为:

气温变化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少雨,温差较大。

气候随季节变化差异很大,春季气温上升快而不稳定,常有寒流侵袭,造成倒春寒;夏季炎热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月均下降10℃左右;冬季寒冷而漫长。

石河子垦区年内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25.9℃;最冷为一月,年均气温为-16℃,五年内平均气温为8.0℃。

年降水量平均为240毫米,年度之间相差较大。

由于年均蒸发量约为1570毫米,远大于年降水量,导致气候干旱。

石河子垦区年内相对湿度变化幅度大,冬季相对湿度较大,其它各季相对湿度在45—66%之间。

石河子垦区月平均风速以四月份为最大,春夏两季风速大于秋冬两季,年平均风速为1.5米/秒。

主导风向为南风,全年最多风频率超过24%。

(二)自然资源概况

1、水资源

石河子垦区内地表有河水、泉水,区内有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巴音沟河等五条河流,河水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

区域内可利用地下水主要位于平原区,补给由地表水转化而成为地下水。

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区内地下水资源量为8.96亿立方米,泉水资源量为1.8亿立方米,2000年地下水采量为3.4亿立方米。

2、土地资源

石河子垦区内土地总面积为1105.2万亩,截止到2008年底,区域内未利用土地总面积为597.15万亩,其中可开垦的荒地为18.1万亩,约占未利用土地的3%;盐碱地73.05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12.23%,沙地175.65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29.41%。

(三)环境现状

石河子垦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南依天山,北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受沙漠型环境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长年气候干燥,干旱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且时有扬尘、沙尘暴、浮尘、大风等现象发生;区内植被单一,自然地理环境十分脆弱。

由于垦区北部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生态环境的恶化,干燥的大陆气候常引起的狂风暴沙,土地的风蚀,致使风沙不断由沙漠中心向南推进,共有30多万亩的耕地受到沙化侵蚀。

垦区中部盐渍化面积约为12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0%,平均每年有15%左右的播种面积因盐碱危害而缺苗减产。

(四)社会经济条件

石河子垦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产区。

2008年人口总数为63万人,从业人员25.17万人,其中:

从事农业人数7.70万人,占从业人数的30.6%。

基本接受过中学及中学以上的文化教育,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全垦区有科研及技术服务人员3.27万人。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26.38亿元(当年价),其中:

第一产业35.33亿元,第二产业44.75亿元,第三产业41.93亿元。

农业总产值58.43我,其中:

畜牧业总产值8.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7%。

2008年全师总播种面积268.05万亩,粮食总产27.51万吨,棉花总产35.05万吨,油料总产0.2万吨,牲畜存栏数44万头(只),其中牛4.69万头。

2008年牛奶产量9万余吨。

2008年种植优质苜蓿3.83万亩,种植青贮玉米和其他饲草作物均在11万亩左右;产棉壳7万吨,农作物秸秆600万吨。

种植业生产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草料资源。

2008年末机械总动力56.12万千瓦。

设有农科所、畜牧兽医站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配备较齐全。

二、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垦区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牲畜存栏及畜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据了解:

“十一五”期间新建各类牲畜棚圈20多万平方米,建立大型规模化奶牛场及养殖小区60多座,配套了机械化饲草收贮、机械化挤奶和机械化饲喂等现代化设施。

普及应用了牛的冻精配种、肉牛和肉羊育肥等实用性技术,在羊牛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胚胎移植等高科技技术,垦区牲畜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垦区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速度加快,形成了优质稳定的奶源基地,以无公害为基础的优质商品生产基地,以及优质肉羊、肉牛生产基地,江苏南京雨润肉食品加工厂、香巴拉肉食品加工厂、明旺乳品加工厂、内蒙伊利乳业等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石河子开发区,促进了畜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产品质量层次迈进。

根据最新统计,2009年农八师荷斯坦奶牛普查情况统计如下表:

农八师奶牛普查情况统计表(含散养户) 单位:

单位

奶牛总数

其中

项目区母牛数

成母牛

后备牛

犊牛

全师总计

41607

22069

12343

7195

121团

7458

4126

2117

1215

133团

3178

1887

650

641

134团

2456

1096

889

471

141团

2727

1342

1054

331

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