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51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x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0.005MPa的室内低压煤气管道及器具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燃气输配工程使用的管子、管件、密封填料等附属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管子、管件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到现场还应进行复验。

2.1.2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的规格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飞刺。

管件无偏扣、乱扣,丝呈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现象。

管材及管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室内煤气管道安装应尽量使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

2.1.3碳素钢管、无缝钢管。

管材不得弯曲、锈蚀,无飞刺、重皮及凹凸不平现象。

2.1.4阀门应选用现行国家标准中适用于输送燃气介质,并且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的阀门。

室内一般选用施塞或球阀。

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外观要求:

阀体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气孔、缩孔、渣眼;密封面表面不得有任何缺陷,表面粗糙度和吻合度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直通式阀门的连接法兰的密封面应相互平行;直通式阀门的内螺纹接头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角度偏差不得超过2°;直角工阀门的内螺纹接头中心线的不垂直度,其偏差不得超过2°;真料压入后的高度和紧密度,应保持密封和不妨碍阀杆运动,并留有一定的调整余量;旋塞阀的塞子上台阶应有定位标记,并且全开到全关闭应限制在90°范围内旋转。

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手轮完整无损坏。

运到现场阀门还谋划尖作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2.1.5胶管应采用耐油纯胶管。

2.1.6气表:

居民家庭一般用皮膜家用煤气表。

这种表可分为四种类型:

人工煤气表、天然煤气表、液体石油气表和适合于上述三种燃气的通用表。

安装时应分清楚类型。

工业及公共建筑用气计量采用罗茨表,它的优点是体积小、流量大,可用于较高的燃气压力下计量。

新表安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完好无缺;距出厂检验日期或重新校验日期不得超过半年;厂家有生产许可证。

2.1.7生活燃气灶具:

2.1.7.1家用煤气灶,分为单眼和双眼两种形式。

按部颁标准规定如下:

a类型。

家用煤气灶按煤气的种类可分为:

人工煤气灶、天然煤气灶、液化石油煤气灶和适用于两种以上燃气的煤气灶。

家用煤气灶的型号编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家用煤气灶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表示:

R——人工煤气;T——天然煤气;Y——液化石油气。

灶的眼数用附中拉伯数字表示:

1——单眼灶;2——双眼灶;3——三眼灶。

b家用煤气灶的基本参数。

煤气灶前的供煤气压力规定为:

人工煤气为0.8~1.0kPa;天然煤气2.0~2.5kPa;液化石油气2.8~3.0kPa。

家用煤气灶主火燃烧器的额定热负荷不得小于10.5MJ/h(兆焦/小时)。

c主要技术要求:

(a)燃烧器的火焰均匀,点燃一火孔后,火焰应在4秒钟内传遍所有的火孔。

(b)在0.5~1.5倍煤气额定压力范围内和煤气成分在一定波动范围内,火焰燃烧应稳定,不得产生黄焰、回火、脱火及离焰。

(c)当人工煤气灶前压力为30Pa、天然气灶前压力为80Pa、液化石油气灶前压力为12Pa的情况下,燃烧器的火焰不得回火或熄火。

(d)煤气灶各部位的表面温度应小于下列数值:

操作时手必须接触的部位室温加30℃

操作时可能接触的部位室温加70℃

操作时不易接触的部位室温加110℃

阀门壳体室温加40℃

干电池室温加20℃

电压元件与导线室温加50℃

软管接头室温加20℃

(e)电点火装置应安全可靠,在启动10次中,其点燃桨数不得小于8次,且不得连续两次点不着火。

(f)煤气灶的阀门及旋钮在室温或最高工作温度不开、关时,应灵活自如。

(g)旋钮“开”、“关”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方向指示,并应有限位和自锁装置(开关主体外露者可不加自锁装置)。

d居民生活用灶具应符合《家用煤气灶》(CJ14—83)标准。

2.1.7.2公用炊事灶具:

包括炒菜灶《中餐燃气炒菜灶》(GB7824—87)、蒸饭灶、剪饼灶、大锅灶、烤箱灶。

2.1.7.3烤箱灶具:

包括食堂烤炉、红外线糕点烘烤炉、烤鸭炉等。

2.1.7.4烧水灶具:

包括开水炉、自动热水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GB6932—86)》)、自动沸水器等。

2.1.7.5冷藏灶具:

指燃气冷冻箱。

2.1.7.6采暖空调灶具:

包括冷风箱、采暖炉、红外线辐射采暖灶等。

2.1.7.7其它灶具:

包括洗衣机、干燥机、洗碗机、燃气熨斗、燃气灯等。

以上产品要有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并安装前按不同规格和数量比例送法定检测单位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安装。

2.1.8其它材料:

型钢、圆钢、管卡子、螺栓、螺母、铅油、麻、生胶带、密封垫、电气焊条等。

选用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2.2主要机具:

2.2.1机械:

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

2.2.2工具:

套丝板、管钳、压力钳、气焊工具、手锯、手锤、活扳手、链钳、煨弯器、手压泵、捻凿、大锤、断管器、剪刀等。

2.2.3其它:

水平尺、U型压力计、线坠、划规、钢卷尺、直角尺、小线、压力表等。

2.3作业条件:

2.3.1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房心土回填夯实或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已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

2.3.2暗装管道应在地沟未盖沟盖或吊顶未封闭前进行安装,其型钢支架均应安装完毕并符合要求。

2.3.3明装托、吊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

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2.3.4立管安装应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

高层建筑在主体结构达到安装条件后,适当插入进行。

每层均应有明确的标高线,暗装竖进管道,应把竖井内的模板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防附落措施。

2.3.5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完毕,墙面未装修前进行(包括暗装支管)。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气表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吹洗→防腐、刷油

3.2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修建筑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是合理。

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

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和套管。

3.3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校对,按管段分组编号(工艺详见《SGBZ-0501暖卫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3.4干管安装:

3.4.1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加工预制,包括:

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核对好尺寸、按系统分组编号,码放整齐。

3.4.2安装卡架,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间距安装。

吊卡安装时,先把吊棍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支架上,吊环按间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上螺母,将管固定。

安装托架上的管道时,先反管就位在托架上,把第一节管装好U型卡,然后安装第二节管,以后各节管均照此进行,紧固好螺栓。

3.4.3燃气引入管安装: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密闭地下室;严禁敷设在易燃、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配电间、变电室、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等部位。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3.4.3.1引入管的公称直径不得小于40mm的。

引入管坡度不得小于0.003,坡向干管。

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设备在套管中,考虑建筑物沉降,套管应比引入管大两号。

套管尺寸可按表3.4.3.1选用,套管与管子间的缝隙用沥青油麻堵严,热沥青封口。

引入管应采用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

距建筑物外墙1m以内的地下管及套管内不许有接头,弯管处用煨弯处理。

穿墙套管尺寸(mm)表3.4.3.1

燃气管公称直径DN

15

20

25

32

40

50

70

套管公称直径DN

32

40

50

50

70

80

100

3.4.3.2一般进气引入管遇暖气沟时,从室外地上引入室内,管中距室内地面高500mm管材采用无缝钢管整管煨弯,做加强防腐层,穿墙管加钢套管。

室外管顶加焊一丝堵或作成三通丝堵,室外管砌砖台内外抹灰保护,内填充膨胀珍珠岩保温,顶上加盖板。

3.4.3.3引入管进气口如无暖沟或其它障碍时,由室外地下直接引入室内,管材采用无缝钢管整管煨弯,做加强防腐层,穿墙及穿地面时均加钢套管,穿墙套管出内外墙面50mm。

穿地面时,套管出地面50mm,下面与结构底板平。

3.4.3.4高层建筑的燃气引入管穿建筑基础时,应考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入口管在穿墙时应预留管洞,上端按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准,两侧保留一定间隙进入室内后,在室内侧沿管子砌封闭管井。

然后填以沥青油麻4号沥青堵严,外加钢丝网抹灰。

3.4.3.5居民用户的引入管应尽量直接引入厨房内,也可以由楼梯间引入。

公共设施的引入管位置,应尽量直接引至安装煤气设备或煤气表的房间内。

3.4.4干管安装应从进户引入管后或分支路管开始,装管前要检查管腔并清理干净。

在丝头处涂好铅油缠好麻或缠好聚四氟乙烯填料带,一人在末端扶平管道,一人在接口处把管相对固定对准丝扣,慢慢转动入扣,用一把管钳咬住前节管件,用另一把管钳转动管至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时的标记,要求丝扣外露2~3扣,并清掉麻头依此方法装完为止(管道穿过伸缩缝或过沟处,必须先穿好钢套管)。

3.4.5室内水平管敷设在楼梯间或外走廊时,距室内地面不低于2.2mm,距顶棚不小于0.15m。

水平管应保持0.001~0.003的坡度,其坡向要求:

由煤气表分别坡向管道和燃具。

3.4.6室内燃气管道与其它室内管道、建筑设备的最小平行或交叉净距应符合表3.4.6.1和表3.4.6.2的规定。

当平行或交叉净距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作防护或绝缘处理。

室内燃气管与其它管道及设备间的平行净距(m)表3.4.6.1

其它管道及设备

给排水管

蒸汽管

电缆引入管、进线箱

照明电缆

电表、保险器、

闸刀开关

明设

暗设

距离

0.1

0.1

1.3

0.1

0.05

0.3

室内燃气管道与其它管道及设备间的交叉净距(m)表3.4.6.2

其它管道及设备

给排水管

蒸汽管

明敷照明线路

明敷动力线路

电表、保险器、刀开关

距离

0.01

0.01

0.015

0.15

0.3

埋地燃气管与其它相邻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表3.4.6.3

序号

项目

水平净距

1

与给、排水管道

1

2

与供热管的管沟外壁

1

3

与电力电缆

1

4

与通讯电缆

直埋

1

敷设在导管内

埋地燃气管与其它相邻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垂直净距(mm)表3.4.6.4

序号

项目

垂直净距

(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

1

与给、排水管道

150

2

与供热管的管沟外壁

150

3

与电缆

直埋

600

敷设在导管内

150

埋地燃气管与其它相邻的管道、电缆等的最小水平、垂直距离见表3.4.6.3和表3.4.6.4、表3.4.6.5。

 

煤气管与其它相邻管道及电线、电表箱、电气开关间的安全距离(m)表3.4.6.5

类别走向

煤气与给排水管采暖和热水供应管道的间距

煤气管与电气线路的间距

煤气管与配电盘的距离

煤气管与电气开关和接头的距离

同一平面

≥0.05

≥0.05

≥0.3

≥0.15

不同平面

≥0.01

≥0.02

≥0.3

≥0.15

3.4.7室内管道穿墙或楼板时,应置于套管中,套管内不得有接头。

穿墙套管的长度应与墙的两侧平齐,穿楼板套管上部应高出楼板30~50mm,下部与楼板平齐。

3.4.8管道固定一般用角钢U字卡,其间距应符合表3.4.8的规定。

并每层楼的室内煤气立管至少加设一个固定卡子,在灶前下垂管上至少设一个卡子,如下垂管有转心门时可设两个卡子。

气管卡间距(m)表3.4.8

煤气管管径(mm)

水平管道

垂直管道

DN25

2.0

3.0

DN32~DN50

3.0

4.0

3.4.9室内煤气管道上的阀门,≥DN65时,一般采用煤气用闸板阀,管径≤DN50采用压兰式或拉紧式转心门。

进气管总阀门一般安装在总立管上,距地面1.5m,楼梯间进气总立管阀门距地面1.7m。

当流量≤3m3/h的时,表前应设置一个转心门,表后至燃具前,可不另设阀门;当流量≤20m3/h的煤气表时,表前所设阀门,可作为食堂和其它公用福利设施的总进气阀门;当煤气用量≤57m3/h时或不能中断供气的用户,煤气表应安装旁通阀门,同时加设煤气表的出口阀门;从室内煤气总干管至每个食堂的分支管上应安装一个分支阀门;高层建筑(凡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和建筑物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引入管在室外的起点应设置切断阀门,室内的煤气管道上除安装一个总阀门外,每隔六层在总立管上应再增进友谊设一个分段阀门,在室内终点宜设置紧急切断阀门;有两根以上的分段立管时,可在每根立管上加设一个阀门,若每个分段阀门所带的户数超过30户时,可酌情增设阀门。

煤气管道上安装拉紧式转心门时,转心门轴线应和墙壁平行;安装压兰式转心门时,其轴线只准与墙面垂直。

3.4.10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先把管子选好调直,清理好管膛,将管道运到安装地点,安装程序从第一节开始;把管子就位找正,对准管口使预留口方向准确,找直后用点焊固定(管径≤50mm以下焊2点,管径≥70mm以上点焊3点),然后按照焊接要求施焊,焊完后应保证管道正直。

3.4.11管道安装完毕,检查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和管道变径等是否正确,然后找直,用水平尺校对复核坡度,调整合格后再调整吊卡螺栓U形卡,使其松紧适度,平正一致。

3.4.12摆正或安装好管道穿结构处的套管,填堵管洞口,预留口处应加好临时管堵。

3.5立管安装:

3.5.1核对各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垂直,吊线、剔眼、栽卡子。

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顺序运到安装地点。

3.5.2安装前先卸下阀门盖,有钢套管的先穿到管上,按编号从第一节开始安装。

少铅油缠麻将立管对准接口转动入扣,一把管钳咬住管件,一把管钳拧管,拧到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标记要求,丝扣外露2~3扣,预留口平正为止,并清净麻头。

3.5.3检查立管的每个预留口标高、方向等是否准确、平正。

将事先栽好的管卡子松开,把管放入卡内拧紧螺栓,用吊杆、线坠从第一节开始找好垂直度,扶正钢套管,最后配合土建填堵好孔洞,预留口必须加好临时丝堵。

立管截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3.5.4燃气立管一般敷设在厨房内或楼梯间。

当室内立管管径不大于50mm时,一般每隔一层楼装设一个活接头,位置距地面不小于1.2m。

遇有阀门时,必须装设活接头,活接头的位置应设在阀门后边。

遇有阀门时,必须装设活接头,活接头的位置应设在阀门后边。

管径>50mm的管道上可不设活接头。

3.6支管安装:

3.6.1检查煤气表安装位置及立管预留口是否准确。

量出支管尺寸和灯叉弯的大小。

3.6.2安装支管,按量出支管的尺寸,然后断管、套丝、煨灯叉弯和调直。

将灯叉弯或短管两头抹铅油缠麻,装好油任,连接煤气表,把麻头清净。

3.6.3用钢尺、水平尺、线坠校对支管的坡度和平行距墙尺寸,并复查立管及煤气表有无移动,合格后用支管替换下煤气表。

按设计或规范规定压力进行系统试压及吹洗,吹洗合格后在交工前拆下连接管,安装煤气表。

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

3.7气表安装。

3.7.1居民家庭每户应装一只气表:

集体、营业、事业用户,每个独立核算单位最少应装一只表。

3.7.2煤气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安装:

3.7.2.1煤气表有出厂合格书,厂家有生产许可证,表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

3.7.2.2距出厂日期不超过4个月,如超过,则需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

3.7.2.3无任何明显损伤。

气表安装过程中不准碰撞,下部应有支撑。

气表与周围设施的水平净距按表3.7.2.3所列规定。

气表与周围设施水平净距(m)表3.7.2.3

设施名单

低压电器

家庭灶

食堂灶

开水灶

金属烟囱

砖烟囱

水平距离

1.0

0.3

0.7

1.5

0.6

0.3

3.7.4安装皮膜表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3.7.4.1皮膜表安装高度可分为:

高位表安装:

表底距地高度不小于1.8m;

中位表安装:

表底距地高度不小于1.4~1.7m;

低位表安装:

表底距地净高度应小于0.15m。

3.7.4.2在走道上安装皮膜表时必须按高位表安装;室内皮膜表安装以中位表为主,低位表为辅。

3.7.4.3皮膜表背面距墙净距10~50mm。

3.7.4.4多个皮膜表安装在墙面上时,表与表之间的净距不少于150mm。

3.7.4.5安装一只皮膜表,一般只在表前安装一个旋塞。

3.7.5公共建筑用户煤气表安装要点如下:

3.7.5.1安装程序:

安装引入管并固定,然后安装立管及总阀门,再作旁通管及煤气表两侧的配管。

3.7.5.2干式皮膜表安装方法:

流量为20m3/h、34m3/h的煤气表可安装在墙上,表下面用型钢(如L40×4角钢)支架固定。

流量大于57m3/h的煤气表可安装在地面的砖台上,砖台高0.1~0.2m,应设旁通管。

表两侧配管及旁通管的连接为丝接,也可采用焊接。

3.7.5.3罗茨表(腰鼓表)的安装方法:

安装前,必须洗掉表计量室内的防锈油,其方法是用汽油从表的进口端倒进去,出口端用容器盛接,反复数次,直至除净为止。

罗茨表必须垂直安装,高进低出。

并应将过滤器与表直接连接。

过滤器和罗茨表两端的防尘盖在安装前不应拆掉。

罗茨表计量需进行压力和温度修正时,其取压和测温一般设置在仪表之前。

安装完毕,先通气检查管道、阀门、仪表等安装连接部位有无渗漏现象,确认各处密封良好后,再拧下表上的加油螺塞,加入润滑油(油位不能超过指定窗口上的市场调节刻线)拧紧螺塞,然后慢慢地开启阀门,使表运转,同时观察表的指针是否均匀平稳地运转,如无异常现象就可正常工作。

3.8室内煤气管道试压:

3.8.1室内煤气管道应进行耐压和严密度两种试验,试验介质为压缩空气或氮气。

3.8.2住农牧民内煤气管道试验:

(试验温度应为常温)

3.8.2.1试验范围:

耐压试验为自进气管总阀门至每个接灶管转心门之间的管段。

试验时不包括煤气表,装表处应用短管将管道暂时先联通。

严密性试验,在上述范围内增加所有灶具设备。

3.8.2.2耐压试验:

管道系统打压0.1MPa后,用肥皂水检查焊缝和接头处,无渗漏,同时压力也未急剧下降为合格。

3.8.2.3严密度试验:

管道系统内不装煤气表时,打压至700mm水柱后,观察10分钟,压力降不超过20mm水柱为合格;管道系统内装有煤气表时,打压至300mm水柱,观察5分钟,压降不超过20mm水柱为合格。

3.8.3食堂、锅炉房的煤气管道试验:

3.8.3.1试验范围:

自进气管总截门至灶前(锅炉包括燃烧器)转心门之间的管道。

3.8.3.2耐压试验:

低压管道试验压力为0.1MPa,中压管道试验压力为0.15MPa,用肥皂水检查接口,无漏气,同时试验压力也无急剧下降,则为合格。

3.8.3.3严密度试验:

低压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为1000mm水柱观察一小时,如压力降不超过60mm水柱则为合格。

中压管道试验压力为1.5倍的工作压力,但不小于0.1MPa表压,试验应在管道充气后3h开始观测,如经一小时压力降不超过1.5%,则为合格。

3.8.3.4煤气表严密度试验:

试验应在管道严密度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300mm水柱,观察5min,压降不超过20mm水柱为合格。

3.8.4液化石油气管道的试验:

3.8.4.1试验范围:

全系统以减压器出口转心门为界,减压器、集气管一侧为高压段,另一侧为低压段。

3.8.4.2耐压试验:

高压段只做耐压试验,在关闭好减压器出口转心门后,打压到1MPa,用肥皂水检查所有接口,无漏气为合格。

3.8.4.3严密度试验:

试验压力打到700mm水柱后,观察10min,压力降不超过20mm水柱为合格。

3.9管道吹洗:

吹洗应不带气表进行,管道在试压完毕后即可做吹洗,吹洗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连续进行,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

吹洗洁净后办理验收手续。

3.10管道的除锈和防腐:

3.10.1室外管道的防腐处理:

应根据管道敷设地点的土质对管道腐蚀的程度:

管道使用的重要程度而选用不同的绝缘层做法。

在管道穿过有杂散电流地区时,应采取措施,保证管道的良好使用。

一般采用石油沥青防腐层,其结构见表3.10.1.1,材料用量见表3.10.1.2。

分为加强防腐和特加强防腐。

一般土壤采用加强防腐。

在土壤腐蚀性较高的情况下,或对于穿越河道,重要道路,有顶管和加套管或过街沟时的煤气管道采用特加强防腐。

石油沥青涂层等级与结构表3.10.1.1

等级

结构

每层沥青玻璃布厚度(mm)

总厚度(mm)

加强防腐

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外保护层

≈1.5

≈6

特加强防腐

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外保护层

≈1.5

≈9

室外管道石油沥青涂层施工要求如下:

防腐材料用量表表3.10.1.2

管径

DN40

DN50

DN80

DN100

DN150

DN200

DN250

DN300

DN350

DN400

DN450

加强防腐层

4#石油沥青(kg)

1.50

1.86

2.81

3.35

4.85

5.74

7.13

8.43

9.76

11.05

12.34

高岭土(或滑石粉)(kg)

0.25

0.32

0.48

0.57

0.83

0.97

1.21

1.43

1.65

1.87

2.09

玻璃布(m2)

0.23

0.29

0.43

0.57

0.68

0.88

1.14

1.35

1.57

1.77

1.98

汽油(kg)

0.128

0.155

0.230

0.281

0.375

0.485

0.624

0.741

0.862

0.974

1.080

特加强防腐层

4#石油沥青(kg)

2.34

2.76

4.11

5.12

7.44

8.80

10.92

12.72

14.96

16.82

18.83

高岭土(或滑石粉)(kg)

0.40

0.47

0.71

0.86

1.25

1.48

1.84

2.13

2.51

2.82

3.15

玻璃布(m2)

0.48

0.61

0.89

1.07

1.38

1.78

2.30

2.73

3.16

3.56

3.98

汽油(kg)

0.244

0.303

0.441

0.532

0.697

0.899

1.16

1.380

1.590

1.800

2.000

说明:

①沥青玛平定脂配方为:

常温下,4#石油沥青:

高岭土(或滑石粉)=85:

15(重量比)。

②冷底子油配方为:

4#石油沥青:

汽油(体积比)=1:

3.10.1.6。

3.10.1.1除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