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341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docx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技艺探索课题中期小结

抚州黎川县第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关键在课堂教学。

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近代的教育论特别强调:

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创造等能力。

于是探索、研究如何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善教会学,培养能力已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旋律,为了改变当今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弊病,优化教法、学法,提高实效。

近几年来,我校以《新课标》为依据,在渗透、学习、积累的基础上,在市、县仪器站及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临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导学导教活力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合作性,练就“自能读书”的真功夫,使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终生受益。

二、实验依据及实践意义

1、有关概念的界定

(1)、优质课堂

广义地讲,就是教师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各环节优化发展的实效课堂。

狭义地讲,优质课堂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和目标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2)、教学技艺

是指教师教学的技术和本领,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技艺运用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特点,对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的有效实施。

它具有五个特点:

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多样性;创新性。

2、理论假设:

本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导学导教,活力课堂。

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热情,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3、实验保障:

经过近两年与本课题有关的教学探索及实践,已证明:

课堂教学实验工作基础扎实,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省时高效,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内容,进而激发了他们自觉学好知识的动力。

同时课题组成员均达大专以上水平,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较丰富,大多数参与或主持过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且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的探索、方法的积累、经验总结,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实践意义:

布鲁纳指出:

人们只有通过尝试努力探索和解决问题,方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导学式课堂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发现、猜想、探究、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并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将终身受益。

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做到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否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今后学习发展的基础。

为了实施这一目标,本课题的提出正是符合了这一教育思想,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把自我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相信学生有追求知识、积极向上,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本性。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学与科研水平。

三、实验目标及研究内容

为使课题在实施中有序可依,有章可循,实施到位,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及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校情况、课题的特点确定该课题的实验内容及目标:

实验内容:

1、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引发旧知与新知之间矛盾,产生问题意识,然后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2、促进学生善于质疑问题,善于探究的习惯养成。

首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从而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然后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善于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而且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提高。

3、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经历了从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效的激活了思维,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

实验目标

1、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及导学导教模式,使教师能够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导学导教活力课堂,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质疑等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取新知,以促进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探究的习惯养成。

3、构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在参与中,促使学生养成追求创新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发挥群体活动与互动功能,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流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

四、实验方法

调查法:

主要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实验结果。

对比法:

通过学生学习品质及学习能力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了解课题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观察法:

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教师及时掌握实验情况以促提高。

分析法:

对学生卷面分析及检测数据的分析,探究提高的原因。

五、实验原则

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组织实验教学中,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受好,寓教于乐,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原则,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的亲身探究,直接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等能力,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导向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与帮助,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根据学情情况克服盲目性、随意性、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验教学。

4、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实验教学要密切注意课内,课外结合,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

六、课题实施情况

实施步骤:

(一)完善课题(2010年9月——2011年12月)

(1)、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2)、学习有关实验原理,通过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进行学情分析,为课题的实验作好铺垫。

(二)深入实施(2012年1月——2013年12月)

(1)、依据课题实验模式及基本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工作,在实验中教师注意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注意观察、收集、统计、分析有关实验资料和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效果。

(2)、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与同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学品等专项检测及问卷调查。

(4)、教师检查实验效果,写阶段性小结。

(5)、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听课、评课、问卷调查)

(三)总结提高(2014年1月——2014年4月)

(1)、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归纳整理各种实验材料。

(2)、在此基础上,完善按资料形成成果,申请课题验收、结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实验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立足实际,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方针。

在实验中同时做到计划落实,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富有成效。

具体操作如下:

(一)成立机构,保障实施。

为了让课题实施有序,有成效,我校在教师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培训教师,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全面负责)、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骨干教师(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课题实施计划,同时建立起“校长----课题负责人——课题核心小组——实验教师”四级课题管理网络。

课题组人员分工:

(具体分工见附页)

课题组长——郭小华

课题副组长——汪丽萍、饶荣娥

组织、实施——简桂华刘梅吴云潘育群等

技术研究——饶荣耀蔡云万贤云丁国安等理论研究——高小燕徐莲英郑志华等

资料、成果整理——杜建平万嫦娥裘永忠、潘华英等

(二)健全制度,促进实施

(1)科研规划制度:

我们根据课题要求,制定出了我校科研发展规划,将打造有效课堂作为我校科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方向,落实措施,使之能够有计划,按步骤,一一落实。

(2)目标考核制度:

我校对课题研究工作极为重视,《黎川二小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则专门就课题研究的实施状况制定了考核项目,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课题研究有效实施。

(3)课题管理制度:

依据课题管理制度,对本课题的管理网络和流程、课题研究的规范和方法、课题的鉴定和推广等作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三)学习探讨,铸造精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才是根本,师资是关键”,而为教师铺就专业发展之路,加强专业培训,理论学习,铸造科研精兵,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关键。

首先,我们始终重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课题组组长按照计划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实施中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目标,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县市教科研专家来校作专题指导,并与课题组教师进行了学术沙龙活动。

其次,我校形成了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组有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每位教师要写好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定期交流检查。

同时教科室为各课题组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分发各课题组学习时参考。

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了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硬、作风实、善创新的实验队伍。

(四)着力实践,落实研究。

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应着力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

为此我们通过听课、评课,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每学期在课题组内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研究课、观摩课,进行授课、说课、评课,与同仁进行交流促进提高;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测评;另外每学期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撰写一篇实验小结;每学期举行教科研论文比赛或制作一个相关课件。

鼓励教师"小课题做大文章",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而促进课题研究步入正常轨道。

在研究中,我们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计划,逐步落实课题的实施。

七、课题实验初显成效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1、课题创新之处

(1)、充分优化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教师既要让他们学会学习,锻炼能力,又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传统的课堂学生是被动学习,缺乏自主、合作、探究,而导学课堂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在交往合作中、在主动探究中学习。

我校课题组经过前一阶段的探究与实践,总结出可以充分优化课堂教学语文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内容见附页1、2)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导学课堂,利用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以问题为核心,采取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解决的学习方式,充分激活学生探求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意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导学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研究、主动获取新知,用新知解答实际问题。

并主要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知识的重难点,关键上、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注意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效果)。

2、课题阶段成果

(一)主要成绩

1、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中,教师们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教改实验,并写出不少有水平的论文、总结、教学设计、制作了不少教学课件。

(1)、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发表在国、省、市级刊物及在研讨会交流或在论文竞赛中获奖的达百余人次如:

郭小华教师撰写的《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2012年发表在《新课程》第六期;《发挥主体培养创新》2011年发表在《东方青年教师》第六期;《如何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2011年发表在《源流》第五期;《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10年发表在《江西教育》第11期;简桂华撰写的《于细微处见真情》2011年发表在《课程导报》;潘育群教师撰写的《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2012年发表在《新课程》;撰写的《让生活走进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2011年发表在《小学时代》;裘永忠教师撰写的《加强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2010年发表在《中国教育科研杂志》第177期。

丁国安教师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获国一等奖;郭小华撰写的论文《导学导教开拓教学新天地》获国一等奖;张帆撰写的论文《浅谈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获国一等奖、《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获国二等奖;饶荣耀教师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着重点》获国二等奖;万贤云教师撰写的《注重直观教学培养空间观念》获省一等奖;关娟教师撰写的论文《创导作文评价之我见》获省二等奖;叶云撰写的论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获省二等奖;教学设计《可能性的大小》获省级二等奖。

(2)、教师参加各类优质课、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精品课、说课及课件制作等竞赛、选拔获奖近60人次。

其中教师裘永忠执教的《凡卡》获国级三等奖;郭小华执教的数学录像课课《小明的一天》省一等奖;简桂华教师执教的《走进童话世界》获省一等奖;邹秀英教师执教的《团结合作才能赢》获市一等奖;关娟教师执教的《有声有色》获市一等奖;丁国安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获市二等奖。

丁国安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粉刷围墙》选入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精品课堂;关娟执教的《遨游汉字王国》选入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精品课堂。

裘永忠制作的语文课件获国级二等奖;郭小华教师制作的数学课件获省一等奖;吴毛女教师制作的数学课件获省一等奖;万贤云制作的数学课件获省一等奖;潘育群制作的数学课件获省一等奖;叶云制作的数学课件获省级二等奖;黄文辉教师设计的劳技课件获省三等奖。

2、本着科研兴校的原则,课题组的核心教师不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而且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脱颖而出:

郭小华指导潘歌娲优质课获省一等奖;饶荣娥指导邹秀英获市一等奖;简桂花指导官样红获市二等奖;万贤云指导欧阳婵媛获市三等奖等。

3、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原则,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质疑、合作交流,主动感知新知,从而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

从五年级抽样的实验教学效果对比表显示,实验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普通班有明显的提升,及格率提高了14.5%,与普通班相比及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普通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教学实验效果对比表

项目

数据

班级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前一个学期

实验中

实验前一个学期

实验中

实验前一个学期

实验中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实验班

三班

76.7

83.1

85.9

75.7

78.6

44.8

65.4

70.7

77.6

79.9

5.4

5.4

8.6

17.2

19.6

普通班

一班

81.0

78.7

78.6

67.5

66.5

48.2

50.9

36.4

52.7

40

6

18.2

9.1

7.27

5.45

二班

88.6

83.1

85.3

71.6

75.3

75.1

71.4

68.5

64.4

65.5

13

14.5

14.8

10.2

10.3

四班

84.4

76.9

80.2

67.2

67.2

53.8

50

50

46.4

46.3

10

3.57

7.1

3.5

8.9

实验始于2010年9月制表时间:

2012年9月

4、“导学导教活力课堂”课题研究依据《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创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题实施期间市、县教研室领导及专家多次到我校深入课堂听课、指导课题研究,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另外课题组在县教研室的组织下,丁国安、关娟两位教师在县教研研讨会进行示范课展示;丁国安、关娟、潘玉群、尧燕实等验教师还先后到洵口、厚村、宏村等乡镇进行观摩展示,得到了广大同仁的一致好评;厚村、谭溪、下桥等兄弟学校来校考察,学习研究经验。

可见,“导学导教活力课堂”课题小组充分发挥了它的先导作用,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研究活动的实施。

5、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实验班的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协作讨论,提高了认知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特别是数学科不少学生能做到提前预习,自我设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自学教材,形成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中期检查中,课题组老师上交阶段性总结18篇,反思20篇,优秀案例23篇,论文12篇。

 

7、学生获奖: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在网上交互学习、探究能力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习方法有了改善,创新能力有了增强。

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读书活动、英语听力、书法、演讲等获奖近160人次。

八、初步结论

导学导教活力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课题的实践探索,已初具证明课堂教学实验工作基础扎实,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省时高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用学生在学习中乐学、会学、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契机,并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因而具有实用性和可能性,能够在教学中深入实施、推广。

九、课题研究面临的困难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教育科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一年多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困难重重。

1、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繁重,教师学习、进修“充电”的时间很少。

没有足够时间学习,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要研究与试验是有一定困难的。

2、由于经验不足,又没有经常得到专家的亲临指导,研究活动往往被上级时而出现的“中心工作”所冲击,研究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难引向深入。

3、学校资金缺乏,难于支持课题研究,抑制了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外出学习需要资金,邀请专家指导需要经费)

4、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分数观还继续困扰着我们,主管部门“质量测查”、家长的不理解,束缚着实验老师的手脚。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成员仍将锲而不舍,进一步深化实验,完善实验,丰富实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实验方案》,我们会把握要点,明确步骤,掌握方法,加强实验管理,鼓励实验老师进一步探索研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力争研究出好成果。

 

抚州黎川县第二小学课题组

郭小华丁国安饶荣娥关娟等执笔

2012年11月20日

 

附件1

“猜想——验证——归纳——运用”

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理论依据:

牛顿曾经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的不少发明和理论也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

1、教师方面:

引领数学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深度思考、重新组合、创造性地用好,达到优化有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科学、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数学猜想能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猜想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三、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知识迁移——有“理”猜想,激活思维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常常与新知之间存在着一层“真空地带”,这正是学生学习新知时在认知和心理上竭力要跨越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测活动就应在这“真空地带”中展开,让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先建立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时,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把若干相同或相似的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想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出大胆又有创新的结果假设。

3、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际去验证。

当然、我们要提高学生“猜想”能力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给足学生猜想的时空。

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方式。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数学猜想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猜想,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通过猜想,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允许学生出错。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但要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聆听学生的猜想,允许学生有错误,不求全责备,充分鼓励他们的猜想,让学生勇敢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猜想,锻炼他们的思维。

3.引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