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138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docx

杨中文高分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V3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总结

杨中文

依据国家骨干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三年的建设,本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及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建设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依托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紧扣专业发展未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组通过在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内企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调查,得知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岗位如图1所示,即刚毕业参加工作时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制作操作,1-3年后从事工艺员、技术员岗位的学生占大多数,根据学生个人素质情况,部分学生再经过-5年间在助理工程师岗位上,5-8年有少部分学生成长为塑料加工技术工程师,8年以上有少量学生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自主创业业主,所以后续发展岗位为从事企业管理或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岗位。

图1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发展统计

在广泛讨论调研的基础上,经由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理事会为主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

立足湖南塑料加工行业企业,培养掌握现代塑料注射加工技术、挤出加工技术、塑料配混及改性及塑料测试技术,掌握基本的塑料二次加工技术,具有塑料企业生产管理及品质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引企入校创办校中厂,实施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完善

2009年12月,通过引进校外资源,在塑料加工实训车间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创建校中厂,如图2、3所示。

专业教师参与到校中厂的管理,专业与校中厂共同实施“三年九段、工学校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完全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培养,从而实现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所示,其实施过程如表1。

图2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

图3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校中厂塑料注射成型车间

图4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表1“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材料加工3101班实施过程

学年

学期

时段

周数

教学实施

课程模块

主要课程

能力目标

教学地点

实施教师

1

20周

基本素质模块

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等

基本素质能力

校内

专任基础课教师

2

18周

专业基础模块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工程制图、塑料成型加工基础等

专业基础基本技能

校内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3

2周

职业认知实践

职业领域认知、素质教育

职业道德、职业领域认知

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4

20周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塑料配混技术、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塑料测试技术

专业核心技能

校内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5

16周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塑料配混技术、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塑料测试技术

专业核心技能

校内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6

4周

生产实践模块

职业技能训练

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能力

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7

10周

职业拓展课模块

塑料二次加工、塑料企业生产管理、创业教育

职业拓展能力

校内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8

10周

职业技能模块

专业综合设计及实训

专业综合技能、创新能力

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9

20周

职业技能模块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综合职业能力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材料加工3101班“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

第一段:

时间为第一学期20周,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对材料加工3101班进行基本素质课的教学,如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英语、计算机培养学习应用英语及计算机的能力,体育课担负让学生有强健体魄的重任,第二课堂配合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教学要求达到大学专科层次学生基本文化素质要求。

第二段:

时间为第二学期前18周,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由专业教研室安排组织教学,主要开设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工程制图、塑料加工基础等课程,传授学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基本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所需的高分子基本技能,为后面进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知识与技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教学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

如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由专任教师杨中文与来自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兼职教师王小红共同完成。

第三段:

时间为第二学期最后二周,安排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到校中厂进行认知实践,增强学生对塑料加工领域的职业环境、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专业整体性的感性认识。

第四段:

时间为第三学期20周,进入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主要是四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塑料挤出、注射、混配及塑料测试技术方面的技能,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培养从事塑料加工技术的综合素质,在学校校中厂实施,采用项目教学,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为项目载体,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由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四门核心课的教学任务。

第五段:

时间为第四学期前16周,继续完成四门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同时完成塑料加工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师组成要求与第四段一致。

第六段:

时间为第四学期的后4周,为生产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到校中厂进行生产实践,培养学生从事塑料制品生产的操作技能,并将学习的塑料成型加工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素养的提高,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能根据塑料成型的原理加工出合格的塑料制品。

第七段:

时间为第五学期的前10周,本段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进行拓展,主要安排有塑料二次加工技术、塑料企业生产管理及创业教育等课程,扩展学生从事塑料加工技术的能力,掌握塑料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知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创业打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塑料加工技术领域的职业技术与专业素养。

第八段:

时间为第五学期的后10周,本段培养学生从事塑料加工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由专任专业老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订综合设计项目,主要是将学生分组,分项目进行教学与实践。

如某塑料新产品的开发或塑料新配方的设计与实验,学生完成新产品的调研、工艺设计、配方设计、生产实施或新材料制作与性能测试,要求完成产品制作报告或新产品试制报告,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塑料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塑料新产品开发进行初步训练。

第九段:

时间为第六期20周,本阶段由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并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本段是学生就业前的实战实训,培养学生从事塑料加工技术的综合能力、社会知识能力及新产品开发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顶岗实习,要求毕业生走出校园后能较快的适应企业的要求,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材料加工3101班通过“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培养质量有明显提高。

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如该班邓伟宏同学,在第八段的综合实训过程中开展了对尼龙改性材料的配方设计,不断学会了配方设计的原理与原则,而且根据设计的配方在实验室做出了新的改性尼龙材料,在株洲时代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来校招聘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成功被该公司录用,公司领导对该生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非常满意,现进入公司塑料改性车间进行技术工作,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车间生产配方提出了改性建议,建议获得了企业的采用,为企业节约成本每月达18万元。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优异的成绩是在以前的毕业生没有的,教研室的老师都认为这是通过“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改革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结果。

邓伟宏同学只是该班优秀学生的代表,还有不少同学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优秀,我们有理由认为该班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肯定会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涌现出来。

(2)学生爱岗敬业职业精神在该班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如该班同学陈岁年、顾昆等四位同学在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公司将他们安排在挤出造粒岗位工作,该岗位工作比较辛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每位同学都表现很好,在岗位上工作认真负责,做出了令公司满意的成绩,经受住了公司对实习生的考验。

(3)学生的塑料成型加工理论水平达到了培养目标要求,湖南路路通公司来校招聘,有18名学生参加了该公司招聘理论考试,其中有塑料加工原理方面的内容,18名应聘的学生中有15名学生在塑料加工原理内容方面得了满分,其他3位同学也在90分以上。

公司总经理黄毅明对教研室的老师说:

“真没有想道,科技职业院学生的理论水平这么好,明年我们还要来学校招聘。

”,教研室的老师都会心的笑了,想到这是“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过过程中,有如下几件事值得总结,2010年9月,对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进行初步的项目教学改革尝试;2011年3月召开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如图5所示,深入探讨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2011年9月,开始了首次正式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2012年4月,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2008级、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了解到的本专业岗位能力满足程度,对专业核心课中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定位,把加强塑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化学、外语应用能力及强化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2012年9月,进一步修正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设置及能力侧重点,在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开始教学实施,教学过程由校内专业老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公司真实生产任务为项目载体,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三年来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100%,部分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图5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

三、进一步从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几方面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从企业引进了12名兼职教师,其中来自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教授级高工王小红为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锻炼了师资队伍,使教师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戴仕宏教授的课改培训、教学团队研讨及到新加坡学习,转变了教学思路。

2011年6月,基本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并实现了课程整体设计;2011年12月,相继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的建设工作;2012年12月,完成了《塑料混配技术》、《塑料测试技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突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及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

2011年12月,完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相应课程标准制定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情况表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通过联盟内企业调研,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调研报告。

100%

2、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100%

3、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通过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及质量控制等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完成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建设,保证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00%

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本专业2010年8月至10月对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为指导,借鉴本专业的办学历史经验,针对就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将本专业所涉及的岗位及岗位群能力要求适当提升,根据“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得到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学生所要求能力分为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四个模块,如图6所示:

图6基于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强化专业基础能力,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及终身教育服务,同时也为核心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岗位建设好四门核心课,即塑料挤出技术、塑料注射技术、塑料配混技术与塑料测试技术,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项目,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的建设与教学实施,特别是实习实训的教学方案与实施做到面向企业需求、紧跟行业技术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核心竞争力;第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及创业知识与技巧的教育,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如上三点,实现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夯实基础,强化专业基础能力

基本素质能力主要有:

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有:

机械制图能力、机电控制能力、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能力、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能力、机械基础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

塑料挤出技术、塑料注射技术、塑料测试技术、塑料混配技术等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

塑料企业管理能力、塑料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

基本素质能力课程模块安排在第一到第二学期进行,教学设计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法。

专业基础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主要通过“两课”及社会实践来培养。

同时将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也能融入到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中来进一步应用。

(2)校企合作共建核心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从塑料成型工艺过程出发,将塑料原料到加工成制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验,以此为逻辑建立四门核心专业课并有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如图7所示。

所以确定的四门核心课为《塑料配混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测试技术》。

每个典型的工艺过程对应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即实现了过程考核与技能考证相融通,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图7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及其对应职业工种

四门核心专业课全部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将企业生产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2010年起先后成立了四门核心课的校企合作开发小组,对四门课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各门课程建设小组组成表3所示。

表3课程开发小组的人员组成

小组名称

主持人

企业参与人

参与教师

合作企业

塑料配混技术

陈枝晴

戴文利

曾振华

王华

陈兴华

朱卫华

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湖南塑料研究所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

刘西文

李亚辉

王剑

杨中文

王华

李跃文

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长沙怡永丰塑料印务有限公司

塑料挤出成型技术

谢圣英

易劲松

王海燕

罗承友

王华

刘西文

湖南塑料研究所

湖南神塑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测试技术

文俊雅

杨勇

刘艺苑

陈兴华

陈枝晴

罗承友

湖南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以塑料注射成型技术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如下:

以注射成型的典型产品为导向,融入职业能力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确定学习任务。

将过去《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成型模具》、《塑料成型设备》三门课程内容有关塑料注射成型内容进行整合,将整合内容确定5个教学模块:

分别为注射成型过程及理论、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成型设备结构与使用、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与使用、注射成型综合实训,以校中厂真实生产任务“PA汽车门拉手”为作教学项目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如图5所示:

图8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教学项目设计

教学项目进度如表4所示。

表4料注射成型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

第1周(1、2、3)

第1周~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1、2、3)

第5周(4、5)

项目

黑色PA汽车门拉手的注射成型

PP扇叶的注射成型

子项目

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工艺流程的确定

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设备选型与校核

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模具选用与安装

车门拉手工艺方案的确定与成型

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设备维护保养

 

任务

1、注射成型基本认知;2、注射成型的理论认知;3、设计注射生产流程图;4、车间安全知识的认识。

1、注射机类型及结构组成的认知;2、设备的选型与校核;3、注射机操作实训。

1、模具类型与结构的认知;2、模具选用与注射机的校核;3、模具安装与拆卸操作;4、调模操作。

1、注射成型工艺因素对成型影响的认知;2、成型工艺方案的确定;3、原料准备;4、换料操作;5、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设备维护保养

1、PP扇叶的注射成型综合训练

情境

1、下达黑色PA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任务,提出生产要求。

2、车间有一注射机生产制品总是打不满;

3、注射机原来生产电风扇扇叶,现需进行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

4、校内实训工厂生产一产品时出现“大饼”现象。

5、打开注射机显示屏,显示出“注射画面”6、黑色PA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再进行乳白色PP料生产;7、实训车间生产PP制品出现欠料现象。

8、生产车间将要处于一段时间的停产状态,需对设备、模具进行处理。

9、给出客户PP扇叶样品,要求按样品设计生产。

各个教学子项目由难到易,生产实操与模拟仿真训练相结合。

基于工作过程分解,进一步将教学项目具体为学习任务实施,该课程共需完成18个学习任务,并设立了相应的学习障碍。

该课程包括注射机、模具、生产操作、工艺参数设计、故障排除及匹配选型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学习过程在设定的教学情景下,按项目教学步骤,采用驱动下完成任务,使得每一个任务都包含完整的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的循环。

每个项目教学重点不同,自学的比例逐渐加大,难度从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逐步提升,培养学生包括资料检索、报告书写、团结合作等在内的多项能力。

其他三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相似思路建设,突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引入综合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还采用同样思路建设了二门专业基础课及一门职业技能拓展课,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

学生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在获取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培养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每门课程安排2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共同承担,有一名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

四门课程的教学均安排在第五学期,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在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边做边学,培养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同时完成职业技能鉴定。

(3)专业基础课及技能拓展课建设

为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及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除了进行四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外,还分别由李跃文、杨中文与王华三位教师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了《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塑料成型加工基础》二门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及职业技能拓展课《塑料二次加工技术》的建设,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要求与专业核心课一致,将其建成了工学结合课程,均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整体设计及课件的制作,也建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用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专业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五、建设成效

依托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形成并实施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引入企业资源,由校内专任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专业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与企业技术人员成为工作合作伙伴,增加了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友谊,密切联系了企业,让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项目、生产环境成为人才培养的载体与环境,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专业教学能力,也为专业的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岗位针对性更强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大量企业专家作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对象或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与论证,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工作职责,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根据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课程体系与相关课程标准,由此来培养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确保了人才培养定位的准确性。

近几年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断提高,体现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势。

(2)企业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更加实用

在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每门建设的课程均有合作企业及企业专家参与,企业的生产任务成了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的资源,如企业塑料制品生产成了课程教学项目,按技术员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职责要求所需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充分体现所建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用性。

(3)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均有企业及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在整体上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较改革前均有较提高。

(4)专任教师在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学校专任专业教师在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进行课程教学,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加强专任专业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将企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及生产经验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了学校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为进一步搞好专业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服务企业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