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571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x

指要复习参考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已经从依赖资源、廉价劳动力的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所在。

何以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

公司若要在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人才资源放在第一位,只有有效、合理、科

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指要

语文

□苏州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

苏州十中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似乎总有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

但是,熟固然能生巧,其实也最会生厌。

在这里,笔者想给各位考生朋友提几条复习建议。

抬一抬头,看一看要走的路,抖落掉鞋子里的沙粒,那么,没有一个冬天你不能逾越。

前三板难在病句

高考五科语文一马当先,语文全卷语音、成语、病句居前。

“前三板”打得漂亮与否,对考生心理影响很大,不可轻视。

语音题多年来平实顺畅,相遇如同故人。

成语金矿经众多省区命题者多年开挖,几近枯竭,再行生产恐难以为继。

病句两大类六病点,考生虽耳熟能详,但一因语料鲜活丰富,二因考生语感脆弱,三因错点非典型性,马失前蹄者众。

迄今,约有100道高考病句选择题,命题者很难翻出这只如来佛之掌。

如果考生用足用好这个资源库,各种面目的病点能够真正弄通,那么,辨析病句就不会永远成为考生的痛了。

语用重定向概括

总体而言,江苏命题者在语言运用的题型上是取保守之态的。

六年来,定向概括始终是其最爱,不离不弃,只是近两年分别以概括关键词句和下定义形式出现。

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概括训练。

模拟卷的概括,多为伪概括,对提高能力并无裨益;还是应当从江苏卷和以全国卷为首的高考卷中取材。

概括题大多对字数作要求,这既是限制,其实又是提示,如要求不超过20字,就意味着连标点在内大致应在十七八字,不满15字甚至10字,定有疏漏,这点考生不能不察。

语言运用板块历来被视作“试验田”,据笔者统计,高考中已经出现的形式不下于20种,面对各省区卷特别是全国卷在其中大展手脚,今年的江苏卷悄然变脸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考生也不能忽视其他形式的操练。

翻译落实点对点

2009年突然用本土清初小品取代传记类文字,较多议论,有失浅显,今年当会回归正道。

3道选择题4个考查方向,只有信息筛选概括一题稍难。

文言文难在翻译,得翻译者得文言。

历年江苏卷的重点在辨清古今异义、名词活用动词,以及根据语境把实词翻得熨帖上,懂得添出“于”“以”两字往往能柳暗花明。

特殊句式、意动使动等他省卷多现考点,江苏卷则未加涉及。

翻译虽难但可练,在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字对字,点对点一一落实,只要坚持,必有收获。

往年评分标准是见字得分,今年起向全国卷靠拢:

先看句意是否准确通顺,否则不得分或少得分,这点要留心。

古诗鉴赏抓读懂

六年题目,虽未必出自一人之手,但其理路一脉相承。

无论是前些年的边塞、思乡、送别、怀远之作,还是近两年的登临诗篇,都是从景入手以情结题,情与景的考查始终是其旨归。

从阅卷反馈情况看,主要还是诗未读懂。

考生答题套路背了,修辞手法写了,却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眉毛胡子一把抓。

返璞归真:

在读懂诗词上下真功夫。

大阅读存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阅读题得分低是正常的,对它的期望值不应过高,得60%是小胜,70%就为高分。

就是高三老师上场,也可能铩羽而归;近例是作家做自己文章的阅读题才得1分。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有信心。

2009年《上善若水》,主旨切合江苏卷一直秉持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

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6《麦天》);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以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7《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侯银匠》)……命题者一路走向2009年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平时多读一些这样主题的作品,多思考这样一类问题,然后在仿真状态下(独立,每次20分钟左右,落笔成文字)扎扎实实地把江苏卷和全国卷做一遍,可能有所得益。

模拟题与高考题差距最大者就在阅读题,因此,建议考生最好少做甚至不做。

作文抓手是读书

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个结论:

作文能力的提高,阅读是最有成效的途径。

到了高三下半年,阅读更是一条便道,既省时,又拓展思路,增加见识,培养语感,增进表达。

江苏卷作文命题的呈现形式依旧会是“命题+提示语”,考生要更多关注提示语的“提示”作用。

作文一“时尚”考生跟不上,2009年不少考生审题出错,击中了我们作文和阅读的软肋。

要关注生活啊!

小处善为积大胜

现在应该从大量做题调整到归纳整理上来,形成自己的“错题本”。

梳理并消灭作文与默写中的错别字。

答题要有时间概念,大阅读放足20分钟;作文不能少于1小时;要知道诗歌鉴赏、语言表达等题所配分值,基本就是答题所需时间。

留心命题者在注释中、答题区域大小设定和分值配比上所作的暗示,如6分可能需要回答3个方面。

在有字数限定的试题中,切记1个标点算1个字。

标点符号在表明层次的时候,作用很大;在做概括要点的题目时,要借助它进行分析。

作文千万不要忘写题目;题目不能用书名号;更不能是病句。

字不要写得太小太淡;也不要黑压压地占满格子。

出了错,小问题,用橡皮轻轻擦净;大错误,要会使用修改符号,作调整、增删、替换。

最后名句默写要懂得取舍。

(执笔沈郁菁)

数学

□苏州市高中数学学科中心

梁丰中学

根据考试说明,201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基本不变,试题仍然分为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也就是说文科160分,理科200分。

各校高三年级在江苏“五严”减负、数学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已初步完成了一轮复习,正逐步进入二轮复习备考。

数学科二轮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专题归纳小结,是对知识的再提炼,注重知识的深化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此时已不同于一轮复习的细致和基础性;第二阶段是方法、能力专题小结,是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全面提升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是考前训练,这一阶段一方面做考前回归训练,一方面做综合测试,学生在多次练习中充分运用知识和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梳理的阶段。

在此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2010年高考数学必做题部分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分值的比例大致为4:

4:

2,附加题部分三者比值大致为5:

4:

1,可见基础题和中等题的分值是重头。

虽然一轮复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但是二轮复习仍要狠抓基础的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知识的盲点要查漏补缺,对易混易错知识要进行修正,对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进行强化。

教师在编制二轮复习教学案时,应该有的放矢编入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手头的“纠错本”,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练习。

从而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通过二轮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

二轮复习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靠大量做题已经行不通了。

广大教师必须精心研读考纲,研究往届高考试题,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要充分了解。

一方面要强化主干性知识复习,比如以函数性质为主线的函数与导数、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的数列、以平行垂直位置关系为重点的立体几何、以基本性质和运算为目标的解析几何等都是每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另一方面要注意工具性知识复习,比如平面向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的交汇点,常与函数、三角、数列、解析几何结合在一起考查,体现出“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的趋向。

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有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对各地的模拟试卷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拼装组卷,对重点内容,要经常作一定的回顾,温故而知新,对难点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分解,关注失分点,寻找得分点,使学生在训练中螺旋上升。

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教学过程中讲解要详略得当,有些问题点到为止,有些问题要求解到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板书,在解题后要常反思,揭示问题的内涵本质,揭示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论证,类比、联想,特殊与一般,换元法、坐标法等。

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不仅指熟练的数字运算、估算,还包括数学式子的变形能力、公式的选择、运算方向的选定等,重视这些方面可以提高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和准确性。

重视应试水平的提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信息大,强度大,应试水平要求高,二轮复习要根据试卷结构进行有针对性、适应性训练。

要对填空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专项训练,填空题占分多,每道题答案全对全错,易失分也易得分,选拔功能强,训练中要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特例法、估算法等特殊方法,小题不能大做,还应注意答案化简、单位等。

要重视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对综合题型,尤其是应用性问题和新情景问题,学会读题审题,作图设元,转化问题,寻找联系,分层推进。

要重视解题书写规范,保证答题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严密性,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情况,争取多得分,得满分。

另外,对理科考生来说,附加题的限时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附加题部分全部由解答题组成,考试时间只有半小时,满分40分要计入高考总分。

总之,我们要科学安排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突出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基础与提高、方法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强化基础,抓住重点,有效复习,争取在六月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执笔陈异能)

英语

□苏州市高中英语学科中心

苏州中学

研读考纲明方向

《2010年考试说明》是备考的重要依据。

它包含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该书对2009年江苏省英语考试说明词汇表作了适当调整,删去了非常用词169个,新增单词164个,明确了今年调整后的3500个高考必备词汇,同时提供了考试形式示例,说明今年的考试题型较去年变化不大。

考生们应认真研读《说明》,明确考试的方向、内容及考试对知识点的要求。

对于考纲中明确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坚决不扩大难度,对于明确提出要掌握的内容,要舍得花力气,力求弄懂弄透。

总结归纳夯基础

1.分类归纳整理词汇,触类旁通。

①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词,如:

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要做到正确记忆,准确使用,特别要牢记一些固定搭配,如beresponsiblefor,haveaccessto等。

同时应注意词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如:

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同一个词多个词组,近义辨析等。

另外,能运用常见的构词法进行词的拓展,熟悉词形变化,如:

动词、名词间的转换apologize→apology;同义词、反义词,see→witness,advantage→disadvantage;还有同义词组,同义句型转换,例如:

managetodosth→succeedindoingsth;likedoingsth→befondofdoingsth.→bekeenondoingsth.Heexplainedtohisteacherwhyhewaslate.→Hetoldhisteacherthereasonforhisbeinglate.②复习单词的方法要多样化。

例如:

我们可以采用“词不离句,情景记忆”;也可以采用“找出联系,成串记忆”;或者“比较异同,联想记忆”。

但是无论哪种方法,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是领会吸收和巩固知识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③把握记忆单词的时机。

不要把记单词完全当成课后事,也可在课堂上进行。

当老师课上讲解词义时应尽量当堂记住。

2.系统进行语法专项训练,关注重点。

适度地学习语法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可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据历年的高考题分析,有些语法是必考点,比如动词时态和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等。

考生就应对各语法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做一些语法专项练习,夯实语法基础。

在语法复习中要注意以语境为切入点,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同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句:

祈使句、反意疑问句和感叹句。

有时把祈使句与反意疑问句结合在一起来考查。

特别要提醒,一个题目考查几个考点是近几年命题的发展趋势。

(2)并列句和复合句:

此类语法考查常表现在①对连词的选择和使用上。

如:

and,but,or,while;

②动词的时态、语态,其中以考查宾语从句与状语从句最为常见。

如:

Iamsorrytohearthatyourcarhasbeenbrokenintotwicethismonth.(3)主谓一致:

①语法一致,即谓语动词和主语在单、复数形式上保持一致,例:

Heisoneofmyfriendswhoareworkinghard。

②逻辑意义一致,也就是说谓语动词的数必须和主语的意义上一致。

例:

AllhavegonetoBeijing.(所有人都去了北京)。

Allisgoingwell.(一切都很好)。

Heistheonlyoneofmyfriendswhohasseenthefilm.(他是我朋友当中唯一看过这部电影的)。

专题训练求技巧

2010年《考试说明》中,英语的题型已明确。

考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综合练习,才能逐步总结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1)听力部分考查的重点一般都是数字、地点、人物、活动等。

只要同学们平时多听听小短文,坚持做些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入题训练,这部分问题不大。

(2)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是属于语言知识点的考查。

训练单选练习时要能不断提高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在充分训练的基础上,要对错误逐渐形成一种敏感性。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知识,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白处,使得文章结构完整,意思通顺。

因此,训练时,一定要紧扣语境,前后联系,前后连贯。

首先迅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选词时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注意词义辨析。

同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找出部分题目的正确选项,然后带着剩下的问题对文章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再推敲出其余的答案。

(3)阅读理解题主要包括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推测词义,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阅读理解一项的分值占了整个分值的四分之一,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

但阅读理解训练非一蹴而就。

因此,考生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至少练四篇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词数为每篇400个左右的文章,同时在30至35分钟内限时完成。

(4)今年的书面表达考生还要训练看图说话的能力。

要写好书面表达需抓住五个环节。

一是审题定位,包括定时态、定人称、定体裁、定内容等:

二是列要点,即中文提示和图示中的要点;三是按要点选择恰当的词、词组;四是要用适当的句型连词、短语组成句子,如并列句、从句、非谓语短语等;五是润色,即用恰当过渡词联句成文。

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学会扩展句子;多看范文,体会其中的表达方式;多动笔,多背诵一些经典段落,有意识地使用学过的好词、词组和好句子。

训练时要能从写好正确的简单句开始,慢慢开始练复合句。

也就是文章句子要正确,表达要清楚;其次注意书写整洁清楚。

建议考生做好几点:

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心中有目标,有计划,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抓好基础知识,做好基础题,平时练习时,容易的题目保证一次做对,高考中有部分难题,但还是以中等题为主,要确保中低档题的成功率;备好错题登记本,登记时注意分类,可以按题型分,按语法分。

如把单选题放一起,把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放一起,这样不断积累,不断提醒,不断进步。

(执笔范秀芹)

物理

□苏州市高中物理学科中心

太仓高级中学

重点提要

明确重点。

近年来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成为高考中必考的重点内容,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对这些重点内容复习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和提高,特别应在力学部分的概念规律和定律、定理的应用上多花功夫,为电学的复习打好基础。

重视实验。

今年江苏物理高考对实验作了调整,必考模块还有7个分组实验,力学部分4个,电学部分3个,其中对多用电表的考察,电表的改装部分要求有所降低。

但从高考的考生得分情况看,实验历年来是高考的“重灾区”,需要高度重视。

从考题的内容来看,一块是力学,另外一块是电学,电学分数又占主要的地位,在2008年、2009年全国各地考试试题中发现,每一份试题上都出现了电学实验,这样的风格和特点,近几年不会打破。

从命题思路看,对实验考查的要求重在理解,重在应用,要求考生能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用过的仪器去解决新的实验课题,这对实验的复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规定的实验。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要求灵活,特别是对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有较高要求,这需要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等进行系统复习。

复习策略

全面复习。

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

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

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学科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

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其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该记忆的记忆,该整理的整理。

不要猜题、押题,不要认为非重点内容就会不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会不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落脚到每一个知识点。

突出方法。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不少考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

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微元法、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抓好典题。

每年高考题中都有一定数量常规的典型题型,09江苏物理试题中学生熟悉的典型题型占了考题的大部分。

不少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题型都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老常客,当然每次的出现可能在新情境中,但万变不离其宗。

有的题型能连续考查几年,如,带点粒子在各种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变速运动,正常运行的卫星受扰后轨道迁移问题,动量定理与能量的综合(09最后一题),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天体质量的称量等等。

复习中要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认识此问题在同类型中的代表性作用、规律,才能真正理解问题和解题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去比较地学习,从而找到同类型题目的通解,感悟出物理思想,物理思维,形成自觉运用物理规律的意识。

答题技巧

提高审题技巧。

审题是求解物理问题的第一步工作,同时也是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

提高审题技巧的重点应放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物理现象中隐含的条件、过程、状态等。

②画好草图,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草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

③变换角度理解,有些问题,就题论题很难求得结论,甚至得不到结果。

此时应马上变换思路,转移研究对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加强相似物理情景间的联系,挖掘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注意解题规范。

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规范,一是书写表达的规范,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要力求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得高分。

二是思路规范,分析问题时不能省略一些基本的步骤,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如解题的一般程序为:

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

另外解题时最好用常规思维方法,如果所用方法比较特殊一定要有详细的说明,以便阅卷老师能理解你的解题思路。

合理分配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

5:

3,答题时要力求慢开始,早入境,快答题,稳结束。

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

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不要在自己不会做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其它题的解答。

另外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重点查有没有试题漏做、问题思考是否全面有没有漏解、物理量的单位矢量的方向性是否考虑完整等。

(执笔王永元)

 

历史

□苏州市高中历史学科中心

昆山中学

经过高三第一轮紧张的复习,高三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

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了扎实应对基础性、单一性选择题、问答题的目标。

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升华,如何提高综合分析、比较、应变能力,是我们第二轮复习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五严”和强化语数英三科的形势下,如何在一百多天的有限时间里,实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看:

清形势,找对方向

俗话说“方向错了,努力还有用吗?

”省厅“五严”规定实施半年多来,和往年相比,本届高三学生上课时间大为减少。

在这个大背景下考量历史学科的复习,对高三的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高考命题趋向将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识记性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全方位的考察。

另外,江苏省2010高考《考试说明》也向我们表明: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历史高考已经由以往的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彰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高考试题也证明:

高考越来越重视考“素质”,考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只会死用功的学生已很难考出好成绩。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凭借一定的教材内容、史料图片或习题,多思考立意主题,明了要素要点,即使是必要的记忆,也要立足于理解性记忆,更要举一反三,多角度,多维度联系拓展。

读:

史学观为指导,“读通读透”教材

2010年江苏省历史考纲中明确提到,“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我们的理解,即高考将更加侧重于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为试题难度增加,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落实到具体的复习层面,就是要学生在读通、读透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史学观将看似零散的史料联系起来,建构系统的立体知识结构,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当前渗透教材和指导复习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

如用全球史观看待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用文明史观对比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希腊人创造出的集体管理国家的新模式——雅典的民主制度;用近代化史观理清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艰难的工业化之路及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和工业化成就。

听:

好教师的辅导,提高课堂效率

二轮复习还要听老师讲课么?

答案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