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811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化学

2018北京八中初三(上)期中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u—6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39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39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岩石粉碎B.河水结冰C.铁锅生锈D.石蜡融化

2.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硫能在空气中燃烧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

4.下列符号中,可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OB.2HC.N2D.C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O2、N2、CO2B.N2、CO、H2O

C.CO、CO2、SO2D.SO2、CO、NO2

6.加铁酱油有益于身体健康,这里的“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7.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

 

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A.COB.O2C.CO2D.H2O

8.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B.26C.30D.56

9.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D.看颜色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气可用于炼钢

C.氮气用于医疗冷冻麻醉

D.氧气是一种燃料

11.现有MnO2、SO2、O2三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氧气

B.都含2个氧原子

C.都含氧分子

D.都含氧元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轻

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碳和氧气组成B.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D.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1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

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

水槽中取出。

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cadefB.abcdefC.bcadfeD.abcdfe

16.以下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玻璃仪器破裂,有4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纠正,按照他们的方法

纠正后玻璃仪器仍可能破裂的是

17.在实验室中可以分别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有

①反应均需加入催化剂;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

B.③

C.①②

D.④

18.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2H2的是

 

19.氘原子的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氚原子的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则下列有关氘、氚两种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相同B.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1.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22.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D.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23.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24.“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

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O2应密封保存

B.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C.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集气瓶中的水主要都是为了降温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26.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K,向充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

石灰水,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1分)

〖生活现象解释〗(23分)

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27.(1分)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28.(1分)找一个大小合适的瓶子,将燃着的纸条扔进瓶中,待燃烧结束后迅速将一剥过皮的鸡蛋放在瓶口处,发现鸡蛋慢慢挤入瓶口。

说明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29.(1分)如右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

电子秤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水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30.(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1-河水图2-自来水厂图3-直饮水机图4-水电解器

(1)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填字母)。

A.氧原子    B.氧元素   C.氧气D.氧分子

(2)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

(3)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的并搅拌,发现直饮水

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

(填“大”或“小”)。

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

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4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

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

出。

实验结束后,为检验b中气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可观察到现象。

解水实验的符号表达式为,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31.(8分)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

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第二周期中氟元素的质子数为                  。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的是_______,由A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32.(3分)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科普阅读理解〗(共5分)

3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杨骏等,有删改)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

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3)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

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

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

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

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

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

右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

00~18:

00)

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用图示表示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

(2)如上文中图表,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填序号)。

A.8:

00~10:

00B.10:

00~12:

00C.12:

00~14:

00D.14:

00~16:

00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尽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

〖生产实际分析〗(3分)

34.(3分)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利用金属铝和金属镓的混合物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氧化铝中的氧元素来自于。

(2)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属单质有。

(3)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共5分)

35.(5分)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1)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反应,且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

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________。

(2)请写出P、Fe、S与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均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与探究〗(共19分)

36.(9分)根据以下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BCDE

(1)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该化

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选择依据是;验满方法是。

(4)若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选装置,待氧气收集满后,停止反应的操作是。

(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7.(4分)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实验2实验3

(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填“实验1”或“实验2”)。

(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填字母序号),并请解释原因_______。

A.向左偏转B.不偏转C.向右偏转

(3)实验3中,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

蜡烛减小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38.(6分)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

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

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

行研究。

实验I:

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符号表达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符号表达式I

表中,符号表达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于是同学们继续展开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II:

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250mL集气瓶)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操作I是;现象I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定量分析〗(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能整除的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共6分)

39.(6分)根据氧化亚铜(Cu2O)的化学式计算:

(1)氧化亚铜中各元素质量比;

(2)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3)288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1.5分,共39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D

D

C

B

B

A

D

D

C

B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B

A

A

C

D

D

C

B

D

B

【生活现象解释】(共23分)

27.(1分)ABC

28.(1分)小于

29.(1分)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30.(9分)

(1)CD

(2)过滤(3)肥皂水小煮沸

(4)在b处尖嘴口放一燃着的木条,并打开活塞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H2O通电H2+O2氢氧元素组成

31.(8分)

(1)Al 26.98

(2)9(3)18(4)Na+(5)BD     BC   MgCl2

32.(3分)

(1)BD

(2)acd

【科普阅读理解】(共5分)

33.

(1)

(2)D(3)分子的种类不同(4)BD(5)绿色出行

【生产实际分析】(共3分)

34.

(1)H2O

(2)H2O2(3)分解反应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共5分)

35.

(1)C

(2)P+O2点燃P2O5Fe+O2点燃Fe3O4

S+O2点燃SO2化合反应

【实验与探究】(共19分)

36.(9分)

(1)试管

(2)AKMnO4K2MnO4+MnO2+O2

(3)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若火星复燃则气体满了

(4)C先将导管移除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BH2O2H2O+O2

37.(4分)

(1)实验1

(2)C装置未密闭,生成的气体逸出(3)小于

38.(6分)C+O2CO2

实验II:

打开止水夹b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

80%物理变化白磷量不足

【定量分析】(共6分)

39.(6分)根据氧化亚铜(Cu2O)的化学式计算:

(1)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4×2︰16=8︰1

(2)

×100%=×100%=88.9%

(3)288g×=288g×=3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