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17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docx

第一章教育与幼儿教育

第一章教育与幼儿教育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系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之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二、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队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社会要求

(2)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三、学前教育目标的结构层次

四、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教育的目的

(4)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决定着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人口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的结构都影响和制约着教育。

2、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改善人口的质量和完善人口的结构。

(三)教育与个人发展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二节幼儿教育观

一、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

(一)幼儿教育的性质★★

1、基础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非义务性与公益性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的内容

(一)托儿所保教的目标

(1)体:

发展婴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幼儿的抵抗力,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智:

发展婴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婴幼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德:

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美:

培养婴幼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二)幼儿园保教目标★★

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体: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等;

(4)美: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幼儿教育的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四、新时期幼儿园教育双重任务的特点

(一)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三)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第三节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史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

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二)奴隶、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2)幼儿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2、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湖北幼稚园

1903年在武昌创办湖北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3、民国时期我国幼儿园及其发展状况

在民国政府统治时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张宗琳、张雪门等人。

第四节国外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

第一个专门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是夸美纽斯。

(一)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

(二)《母育学校》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幼儿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

二、洛克★

(一)提出了白板说

洛克像培根一样反对流行的“天赋观点”论,他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二)提倡“绅士教育”

(三)论幼儿体育

(四)论幼儿德育

(五)论幼儿智育

三、卢梭

(一)论自然教育

1、教育的三个来源

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人”和“事物”

2、教育遵循自然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二)论教育年龄分期

四个时期

(1)婴儿期(出生-2岁)

(2)幼儿期(2-12岁)

(3)少年期(12-15岁)

(4)青年期(15-20岁)

(三)论幼儿教育的方法

1、给予行动的自由

2、合理的养护锻炼

3、主义语言的发展

4、感觉教育

5、重视模仿

6、自然后果法

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自然后果法”。

他强调对于幼儿的过失,不必加以责备和处罚,而要利用幼儿过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使他们自食其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其过失并予以改正。

四、裴斯泰洛齐★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并且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一)提倡爱的教育

(二)提倡要素教育理论

五、福禄贝尔★

19世纪中叶,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一)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二)游戏理论

(三)协调原理

(四)亲子教育

六、蒙台梭利★

她相信自己的方法和经验用于正常幼儿的教育一定会更有效,于是她就转向了正常幼儿的教育,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

主要观点

(一)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二)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

(三)教师的作用

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四)幼儿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五)重视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

七、杜威

(一)杜威的儿童观

1、重视儿童的本能

2、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

3、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三)杜威的教育原则

1、儿童中心论

2、从做中学

考题再现

杜威认为:

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

A教材B家长C教师D儿童

解析:

D

第五节我国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

贡献如下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4、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做是中心。

5、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首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

考题再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

A做是中心B学是中心C教与学是中心B教是中心

解析:

A

二、陈鹤琴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试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一)反对半殖民的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或教育

教育的三大目标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三)幼儿园课程理论

(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考题再现

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蒙台梭利C福禄贝尔D陈鹤琴

解析: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