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22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docx

公开阅读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2008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

让我们期盼了很久的2008年江苏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其中化学试卷没有太多的惊奇,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实现了和谐社会、和谐高考的宗旨。

与2007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卷稳中求变,试题难度总体有所下降,对稳定考生情绪和不同选科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试卷结构上看,不定项选择题由8题减少为6题,非选择题由9题减少为7题,总题量为21题,共比去年减少4题。

但是第二卷的文字阅读量并没有减少很多。

一、试卷结构及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

(1)模块结构(见ppt)

(2)题型结构:

选择题48分,占40%(07年占42%)。

但由于Ⅱ卷中也含有选择,主观题客观化(约18分).实际上远大于40%(约55%)。

有利于学生答题,有利于得分,也有利于阅卷。

得分容易这也是原因之一。

(3)难度结构:

3∶5∶2(与考试说明相仿)

(4)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见ppt)

二、具体试题分析

选择题从题目的相应知识点角度进行分析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能源结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⑵.食品添加剂。

⑶.环境污染、重金素污染、白色污染。

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

CaCO3+2H+==Ca2++H2O+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有机物中卤素元素的检验

⑵.检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⑶.溴苯的制备以及催化剂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答案]C.

[相应知识点]

1.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

⑵.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

⑶.正确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微粒所含的共价键数,

⑷.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⑸.考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以及盐类的水解知识。

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溶液变稀的原因有两种:

①溶质的挥发导致溶液变稀,②溶质的强吸水性导致溶液变稀。

⑵.溶液褪色原理有三种:

①氧化剂氧化成无色溶液②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成无色物质,加热发生分解反应颜色会重新出现③利用活性炭固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强吸附作用,吸附脱色,

⑶.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共性是与碳酸发生反应,区别是次氯酸光照发生分解反应,硅酸光照不分解,受热分解,

⑷.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都是加成反应。

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答案]A.

[相应知识点]

⑴.电池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⑵.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⑷.电池反应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相应知识点]

⑴氨气的制备以及收集

⑵带有盐桥的原电池

⑶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

⑷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②原子半径:

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

OH->CH3COO->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判断。

⑵.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⑶.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

⑷.酸性强弱与对应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的关系。

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Fe2+、Mg2+、NO3-、Cl-

C.c(H+)=10-12mol·L-1的溶液:

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

K+、SO42-、Cl-、H+

[答案]C.

[相应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

⑴.酸、碱性条件下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⑵.强酸性条件下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答案]BC.

[相应知识点归纳]

⑴.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溴水的使用。

⑵.化学素养的考察。

NaOH易受空气影响,其溶液一般是先粗配后再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标定(如标准草酸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等)

⑶.除杂。

三溴苯酚溶于有机溶剂苯中形成一体,不能用过滤法从苯中除去。

⑷.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2H+

H2↑+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3NH3+3Ag↓+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H2O+2C6H5O-

2C6H5OH+2C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

+6H++2MnO4-==5SO

+2Mn2++3H2O

[答案]BD.

[相应知识点]

⑴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①反应符合客观事实,②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③反应前后电荷守恒,④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⑤产物符合题给的量的关系(如少量、过量、定量)。

这四个反应式都是学生熟悉的,尤其是前三个。

⑵碳酸、碳酸氢根离子、苯酚的酸性强弱比较

1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原子共平面问题

⑵.根据结构能判断该物质的类别。

⑶.根据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

⑷.根据结构判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时的定量关系

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c(M+)==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

[答案]AC.

[相应知识点]

⑴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荷守恒。

⑵等pH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

⑶电离和水解的相互关系

⑷酸式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主要是考察的反应物的用量比例与产物之间的关系,

⑵.其次是反应式要符合客观事实。

即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14.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B.乙醇C.乙醛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答案]AD.

[相应知识点]原子守恒,质量守恒,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过程。

⑴.n(C)=n(CO2)=n(CaCO3)=0.1mol。

⑵.n(H)=2n(H2O)=2*

=0.3mol。

⑶.n(O)=

=0.1mol。

1.平均分子式:

CH3O,可能是:

C2H6O2(乙二醇)、甲醇和丙三醇的1︰1混合物。

小结:

试卷选择题无论从题量、分值、结构,题型、内容等方面与考前预测、训练的基本一致。

内容涉及:

化学与生活题

(1);阿伏加德罗题(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题(2、10);离子共存题(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题(6、9);新型电池题(5);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题(4、13);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判断及推导题(11、14);元素周期表应用题(7);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题(12);从知识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并且也是以常规题型呈现的。

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体现高考平稳发展的思想。

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常抓不懈,才能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但误认为常规题、基础题一定能拿高分,那就错了。

这次6道多选题有4题是多选,在平时训练是比较少见的,一般最多是3题,有些同学拿不准就不敢多选,会造成丢分,还有14题求出C、H个数比后,很容易错选A、B两个答案,只有基础扎实、仔细认真的同学才能拿到高分。

非选择题根据考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5.(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

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

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

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Ag(CN)2]-;终点时,溶

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⑵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⑶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⑷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填“偏高”、

“无影响”或“偏低”)。

⑸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L-1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⑴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⑵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⑶防止倒吸;⑷偏高;⑸109.2。

评析15:

本题以测定金矿工业、冶炼和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合物为素材,考查化学研究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测定过程中的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

实验题中参合计算。

题目中有学生未知信息,有思维障碍,但不影响大局,可以考查学生的心里素质。

作为非选择题的第一题,对学生的解题心理调节有要求,再加上实验题本来就较难得高分,同学之间差异性往往较小,因而如何指导考生做好非选择题第一题值得研究.。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8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⑵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⑶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⑷由E制备的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错误的结构有种峰。

[答案]⑴Cu+H2O2+H2SO4==CuSO4+2H2O;⑵4Fe2++O2+4H+==4Fe3++2H2O;

2Fe3++2I==2Fe2++I2;⑶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⑷1;3。

评析16:

本题虽是传统无机框图推断题,但已有所变化:

①难度降低问题简单化

②重化学反应的原理

③重方程式的书写

④有隐含物质(O2)

⑤结合了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点

17.(10分)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

BaSO4(s)+4C(s)

4CO(g)+BaS(s)△H1=+571.2kJ·mol-1①

BaSO4(s)+2C(s)

2CO2(g)+BaS(s)△H2=+226.2kJ·mol-1②

⑴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⑶反应C(s)+CO2(g)

2CO(g)的△H=kJ·mol-1。

⑷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答案]⑴S2-+H2O

HS-+OH-;HS-+H2O

H2S+OH-;⑵2.7×10-3;⑶+172.5;⑷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评析17:

本题是工艺流程图。

将工业品的制备、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生产中使用某些化学物质的目的等融合在一起,涉及热化学中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和沉淀溶解平衡中根据Ksp的计算;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给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

⑵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b.CO2+3H2

CH3OH+H2O

c.CO2+CH4

CH3COOHd.2CO2+6H2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⑶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

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

即:

CO2

HCOOH

CH4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

a.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的催化剂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答案]⑴abcd;⑵a;c;⑶①3Fe+4H2O

Fe3O4+2H2;②c;③e。

评析18:

本题以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为线索,探讨进行控制和治理CO2的有效途径,结合了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催化剂问题,背景取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同时本题也是江苏高考化学中的特色题型——综合探究题,该题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数据,让学生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进行化学反应实质的探究。

看似庞大、新颖,但是问题有坡度,能得分,也有区分度。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12分)布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药物。

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⑵有A到B的反应通常在低温时进行。

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

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⑶在E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填字母)

a.

b.

c.

d.

⑷F的结构简式。

⑸D的同分异构体H是一种α-氨基酸,H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则H的结构简式是。

高聚物L由H通过肽键连接而成,L的结构简式是。

[答案]⑴酚类化合物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⑵a;⑶ac;⑷

评析19:

本题是传统的有机流程图,看似复杂,所有的有机物都有环,但考查的问题很基础,没有让学生书写复杂的有机化学方程式,隐含了以前常考的或必考的酯化或水解,没有出现前几年经常考的有机合成,还有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也几乎没有出现,好像对醇、酚情有独钟。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b.向装置中再充入O2;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答案]

(1)bc;

(2)b

(3)消耗的O2物质的量:

生成的SO3物质的量: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和:

反应前的SO2物质的量:

SO2的转化率:

(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

因此BaSO4的质量

评析20:

本题和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计算题有天壤之别了,以往总是联系工业生产实际,出一道相对较复杂的计算。

而今年的这道题目是一道普通的化学平衡的计算另加了一个⑷小题。

可能是为了平衡《化学反应原理》的比重,因为选择题里没有往年的一道平衡题了,同时也降低了整个试卷的难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计算,现在看来不仅要考,而且考得不少,分散在15、17、18、20多个大题中,以20题为代表,从答题情况看,现在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这显然和学生平时使用计算器有关。

因此计算能力应从平时抓起。

八、(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下列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A题评分。

21.(12分)

A.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

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C2为非极性分子。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ECl3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