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470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瀑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瀑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瀑布.docx

《瀑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瀑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瀑布.docx

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案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山玩水,来,咱们跟着画面好好地去游一游,看一看。

(课件播放庐山风光)

1、理解瀑布

这是什么?

(板书:

瀑布)“瀑”是生字,把字音读准。

你知道什么是瀑布吗?

(指看图,像这样水流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多像一匹布啊)

2、了解庐山

这是哪里的瀑布?

(庐山)你从哪里知道的?

(你真细心,学习就得这样,细心观察)(板书庐山,这是生字,咱们齐读两遍,把字音读准啰)庐山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江西省的九江市,坐车几个小时就到了。

欣赏了庐山的风光,觉得真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说)

3、导入课题

是啊,庐山的风光这么迷人,吸引了很多游客,还为它题诗作画了呢。

我们熟悉的一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庐山后,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板书:

望)(生齐读课题)

今天咱们来好好学习这首诗。

老师把这首诗也带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初读古诗,自学生字

1、(出示古诗)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吗?

平时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什么好办法?

(请求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借助课外资源也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方法)

2、(出示带拼音的诗句)识记生字

请你选择一种喜欢的学习方式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

(板书:

读正确)

3、检查。

老师要来检查了,看看哪些同学把字音读正确了?

(评价语:

字正腔圆、很正确、声音洪亮)

学生评,你很会倾听,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理解香炉峰,学写“炉”字。

你们知道什么是香炉吗?

(出示图片)就是焚香的炉子。

这边的山峰像不像一个香炉?

(像)峰头烟雾弥漫就像香炉里生出的香烟,这就是庐山有名的香炉峰。

“炉”字是要学写的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写。

(指导写)指名上台写。

三、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过渡:

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

古诗啊,像音乐一样,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呢,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美了。

(板书:

读出节奏)(出示:

画出节奏的诗句)

1、老师用斜线给你们标出了停顿的记号

2、范读:

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3、谁想来试试(生读)谁来评评?

个人开火车读——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1、小朋友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篇根据这首诗改写成的小短文(出示短文)

2、谁最会读书,帮同学们读读(你来推荐一下,谁最会读书)

3、咱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读短文中的句子,你们来猜猜老师读的是哪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

下面咱们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游戏,老师读诗句,你们一起读诗句的意思(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二句)

还想玩吗?

男生读诗句,女生读诗句的意思。

五、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1、逐句指导读出韵味

游戏玩完了,喜欢这首诗吗?

(喜欢)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生答……为什么呀?

预设:

第一句 读出它的美; 你读得有点美了,谁能读得更美?

真棒,你读出了他的韵味。

(板书:

读出韵味)

第二句(瀑布很美)是啊,这瀑布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飞溅下来的小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串闪 亮的珍珠,多美呀!

第三句(根据回答板书三千尺)这是些瀑布的什么?

(高)真的不多不少有三千尺,你量过吗?

诗人李白量过没有?

我想,也没有。

噢,这是把它夸大了的。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这样一写,瀑布就更有气势了。

请你把这种气势读出来(比它更有气势点……)

第四句(瀑布好像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真壮观啦)

2、总结瀑布特点

喜欢这庐山的瀑布吗?

为什么?

板书:

美、壮观

3、配乐读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把这首诗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读一遍。

六、熟读成诵,总结学法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会背了吗?

(生背)板书:

熟读成诵

今天咋们不仅学会了这首《望庐山瀑布》,还知道了学习古诗这几个步骤,你们真了不起。

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

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

⑴、山行:

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⑵、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

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⑷、斜:

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

浓厚,浓郁;生:

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

因为。

爱:

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

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

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

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6、理解诗意:

⑴、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

⑵、教师点拨: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

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

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

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

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有何感想?

4、朗读。

(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作业布置】:

画一幅秋色图

【板书设计】: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深处,人家居住

山行热爱自然

喜爱枫林,难抑惊喜

点明原因,揭示中心

《水乡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3、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水乡风光,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水乡,唱一唱优美、动听的——《水乡歌》——齐读课题。

2、要唱好这首动听的水乡歌啊,先要把歌词读准了。

(个别学生读词语,男女生赛读,齐读。

3、小朋友们的歌词读的真美呀,下面我们赶紧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水乡吧。

4、播放放课件,欣赏水乡美景。

5、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

  6、让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来写水乡的,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水乡到底美在哪里?

 二、再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水多”。

1、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

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

  学生回答,相机完成板书。

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这回呀选择自己喜欢的水乡特点来读一读,然后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4、下面先请喜欢水的小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下,说说水乡的水有什么特点呀?

(水多水清)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

赶紧在书本中找一找(学生找词语读一读读出水的多)。

6、谁能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好的?

  7、是啊,这里是池塘,那里是池塘,池塘——(引读池塘一个连一个),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

——(引读处处绿水荡清波)指名读。

8、小朋友,伸出你的双手,用你的动作,比划划。

(处处绿水荡清波)。

8、师生合作读:

师读第一句,生读2、3句。

谢谢小朋友们的配合,让老师感受到了水乡的水真多、真美呀!

9、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听水声,一起来感受一下,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的、柔柔的,感受到了吗?

10、好,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段,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吧!

(二)、学习第二段“船多”。

1、过渡:

水乡的水真多、真清呀,在清清的水面上,有什么呀?

(小船)。

(1)小船多吗?

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

听出来了,从这些词中体会到船多?

(学生找词语读一读)。

2、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提出来,不知道驳是什么。

驳也是船的一种,(出示课件)这就是驳船,它一般是由拖轮在前面拉着或者在后面推着向前行驶的。

3、这里的船不仅多,还很美,你们感受到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你们看,湖面上的白帆都连成片了,就像是天上的云朵在飘动,飘满湖面飘满河。

(齐读)

4、教师渲染意境:

绿水辉映着白云,白帆连着蓝天,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们一起读读(齐读第二小节)。

5、小朋友读的真棒,下面老师就要你们来配合下,老师提问,你们回答,可以吗?

男女同学配合问答。

(三)、学习第三段“歌多”。

1、过渡:

水乡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不断谱写着一首首幸福的歌儿,所以水乡的歌也多。

2、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第三段,找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水乡的歌多?

(学生自读课文回答。

3、(出示“箩”的图片),看,这就是箩,平常,水乡人用“箩”装什么?

(鱼、虾、蛋、河蚌、水稻)。

可是课文里装的是什么呀?

为什么这么说呢?

4、瞧,渔民们满载而归,鱼啊、虾啊装了“一箩又一箩”。

他们一边装,一边唱歌,他们把鱼、虾,连同歌声一起装进了箩里,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5、水乡人民乘着船儿每天早出晚归,为幸福的生活而忙碌,你来夸夸他们!

水乡人民真()。

6、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渔民们,你们心情怎样呀?

你们想唱些什么吗?

7、看来你们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这就是“新生活”。

谁来唱唱你的新生活?

8、我们再来一起唱一唱水乡人民的新生活吧!

是啊,水乡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大家都来赞美它、歌唱它。

小朋友们拿起书,让我们再来唱一唱这动听的“水乡歌”吧!

三、指导书写

1、课文读的真棒,水乡人民还要考考小朋友们字写的棒不棒。

2、出示“船、飘”。

3、谁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4、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5、观察第一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整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样放好看?

6、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唱笔画。

7、学生描红、仿写。

《美丽的呼伦湖》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蒙”,会正确书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呼伦湖美丽如画的诱人风光。

  教学重难点

  体会呼伦湖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呼伦湖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象。

  (展示课件)

  二、认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会认的字和不懂的词。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和同桌同学一起读,互相纠错,要求读准确、通顺。

边读边思考:

呼伦湖在什么地方?

它的景色怎样?

  展示课件

  三、汇报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关于“呼伦湖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找到课文第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回答。

  2、关于“呼伦湖的景色怎么样”这个问题,可以借助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来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所打的比方“镜子”,体会“镶嵌”一词的意思,进而体会“迷人”一词。

  展示课件

  3。

留下悬念,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到底是怎样的迷人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四、练习书写生字。

  1、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

  出示课件

  低、体、冰:

左窄右宽

  内、丰、民:

独体字,反复练习,掌握主要笔画的书写。

  丽、宁:

上下结构,上部分占格少。

  2、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并适当扩词。

  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文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纠正自己读错的音,发挥集体学习和教师指导的作用。

  通过自学,解决阅读学习中的浅层次目标。

  利用学生的阅读心理,为进一步学习留下期待。

  总结识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

利用课件,复习生字新词。

  出示课件

  2。

学生朗读课文,可利用课件中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

同时阅读思考上节课预留的问题:

呼伦湖有哪些迷人的地方?

  展示课件

  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呼伦湖景色的迷人之处。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

作者是分几个方面来描绘呼伦湖景色的迷人的?

  展示课件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来了解和体会呼伦湖的迷人之处。

  出示课件

  3、在品读每一部分时,教师即时采取适当方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为背诵课文奠定基础。

  三、回归整体,再次体会呼伦湖四季之美,体会作者对呼伦湖的喜爱之情。

  1、整体朗读第二自然段。

体会呼伦湖四季都是美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尾段。

强化呼伦湖的“美丽”和“迷人”。

  出示课件

  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可以利用课件,作为背诵的提纲,并可以配乐背诵。

  3、回归整篇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分组背诵第二自然段,并用结尾段渲染气势,抒发情感。

  四、拓展内化延伸。

  1、教师小结。

课件展示词语,学生认读。

复习字词,感受词语间的适当搭配。

  出示课件

  2、结合课后第一题,进行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利用课件既检查了学生认读的情况,也为进一步精读课文做好铺垫。

  学生自读,总结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成诵。

  将课文的阅读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

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热身】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

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

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

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

【板书:

黄山。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

(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

【板书:

奇石。

】齐读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

再读。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

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6个。

)请同学们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读。

注意不要唱读。

教师纠正读音。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详略。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板书:

神奇、有趣。

】“尤其”的近义词是什么呢?

(特别。

)你能把“尤其”换成“特别”,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第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黄山在哪里?

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注意重读“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谁还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后思考题“说”。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

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深入探究。

这四种详写的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

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

那么我们就先来游览下这两处奇石。

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dǒu)峭(qiào)的山峰(fēng)上,有一只石猴。

它两只胳(gē)膊(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dūn)在山头,望着翻滚(gǔn)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1)观察:

看,这是什么?

【板书:

猴子观海。

】猴子在哪呢?

他在干什么?

(2)读文:

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

谁来读给大家听?

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写得好吗,哪些词语用得好?

“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滚(云海的动态)”;动词“抱”“蹲”“望(向远处看)”。

这个自然段写出了猴子观海的位置、动作。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

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

好不好?

(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

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

想象:

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

抓住“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蹲”。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

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

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里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好吗?

2、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

【板书:

仙人指路。

(1)观察:

看到了什么?

(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

(2)读文:

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

全班同学做动作。

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

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

(提示:

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

(4)再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和第5自然段,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学生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巡视,汇报: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

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3、仙桃石: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板书:

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

(用书中句子回答。

)注意动词:

飞、落。

(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

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

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

结合课件观察、联想。

4、金鸡叫天都: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jù)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xióng)鸡。

它伸着脖(bó)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tí)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zhù)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看图描述。

【板书:

金鸡叫天都。

(2)读文。

注意动词“伸、啼叫”,“天都”是什么意思?

如果让你画一画“金鸡叫天都”你会画些什么?

化成什么样?

为什么?

(3)读文。

(三)创造提升。

1、读最后一自然段。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略写了什么?

2、想象: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

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

【板书:

奇形怪状】

四、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1、品悟“奇”:

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状、引起想象。

2、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

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板书设计:

《雨后》教案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良好课堂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射”和“短”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刚刚与春姑娘告别,夏姐姐就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你瞧,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转眼,天空下起了一场暴雨。

雨过天晴,空气中洋溢着阵阵清新,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此时此刻你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