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9338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下学期第1118课时导学案

第11课时

课题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时间

学习

目标

系统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历史基础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复习历史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解答题。

学习方法

自主复习、交流检查、独立练习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复习课文,记忆历史基础知识。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回顾与总结。

三、小组交流检查复习情况。

四、学生独立完成单元复习检测题。

五、学生交换批改、辅导改错。

4根据54页“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课后

反思

本课内容简单,重点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就行了。

学生都能掌握。

第12课时

课题

单元试题评讲

时间

学习

目标

系统复习掌握1——3单元的历史基础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复习历史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解答题。

学习方法

自主复习、交流检查、独立练习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复习课文,记忆历史基础知识。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回顾与总结。

三、小组交流检查复习情况。

四、学生独立完成单元复习检测题。

五、学生交换批改、辅导改错。

4根据54页“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课后

反思

第13课时

课题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时间

学习

目标

了解祖国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辽、西夏、金人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守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守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学习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评价岳飞抗金。

学习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吧?

喜欢看吗?

2、你能说出其中的乔峰是什么人吗?

(他的身份),你还记得在这部电视剧里都提到过哪些政权吗?

二、教学新课:

1、   ①展示P50前言图画和苏颂诗句: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它们反映了北方契丹民族的由来、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你能据此想出来吗?

②学生叙述想象,师同时展示有关契丹人生活习俗的壁画、文字图片。

③契丹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呢?

学生自学第一目第一段后,回答:

a.b.c.

2、①师生:

北宋建立之后,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对辽问题,用兵失败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但辽仍时有进犯,其中最厉害的要数澶州之战了,当时的情形怎样呢?

结果又如何?

②学生读课文,初步了解,明确结果是:

澶渊之盟。

③屏显澶渊之盟内容和看P51,动脑筋,学生讨论。

你赞同谁的观点?

你怎么看~?

3、①出示图片:

西夏壁画人物、说明,同学们请看图片上的人物与中原汉人相似又不尽一致,他们是生活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

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它与宋的关系怎样呢?

②学生读书据课文回答。

4、①播放反映女真人生活的场景图和片断,引导学生观看P53“骑马的女真男子”图。

对女真族形成初步印象。

②请一组学生齐读P53小字,进一步了解女真人的生活习俗、特点:

善骑射、勇猛剽悍。

③这个兴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强大,阿骨打开始抗辽,不久就在会宁称帝,建立了金政权,之后,又先后灭了辽、北宋。

6、在北宋灭亡的同年,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

①南宋的初年,金军几次南犯,岳飞等抗金名将率军英勇抵抗,同学们知道岳飞故事吗?

②请学生讲演故事,并发表对岳飞抗金的看法。

③岳飞个人的高尚品格确实令人钦佩,故后人特意在杭州西湖边建立了岳武穆祠来纪念他,还在岳墓前铸了两个跪着的人像,大家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对,是投降派的代表秦桧及其夫人,岳飞被害后,投降派占了上风,宋金达成了和议,请看课本P54了解和议内容。

④师指“金与南宋对峙形势图”说明对峙情况,明确宋金分界线。

淮水——大散关

三、小结

①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几个并立的民族政权?

②并立的民族政权表(要求学生填写,练一练,及时回顾所学)

课后

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指导学生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很好。

第14课时

课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

时间

学习

目标

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学习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教师讲授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板书课题。

板书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师发资料《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水稻在南宋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

学生利用教材、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分发析的资料,就南方农业发展分小组自由组合研讨,之后,在全班交流结果,师引导学生观察《耕获图》

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师发资料《宋代南方丝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北宋兴起的景德镇》、《福建泉州的海船》,学生阅读课文,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分发的资料永南方手工业发展情况分小组自由组合研讨,之后,在全班交流结果。

师尽可能地展示收集的图片。

板书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师分发资料《开封的繁荣》、《临安的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交子的出现和发行纸币的官方机构》,学生读课本,看图。

利用资料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要求自愿编课堂短剧);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示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治因素三方面分析);3、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结合现实和P60的两观点进行讨论。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师强调: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板书设计:

十、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课后

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指导学生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很好。

第15课时

课题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时间

学习

目标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饭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学习重点

服饰和瓦子

学习难点

服饰和瓦子

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教师讲授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悬挂《清明上河图》挂图,让学生欣赏。

引入本课。

二、新授

学生阅读课文,师板书课题,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阅读,找一找,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衣、食、住、行、娱乐、节庆”。

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5-6个人一组,分六个专题,每小组选一个,先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可充分利用你们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每小组内组员充分发表意见,由1人执笔进行记录,并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可写文字,也可绘画,还可编短剧等多种形式。

学生分组开展探究。

师巡回各小组,把资料分发各组参与讨论或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

进行全班交流。

师随时进行纠正、补充、并给予鼓励。

3、课外延伸

师:

同学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进行了展示,在课后,仍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成果编辑成一份有特点的小报,比如《东京瓦子见闻》,《宋人饮食》,《宋人服饰》等,全班办一期历史专刊。

板书设计:

十一、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物质生活

二、精神生活

娱乐   

节庆

课后

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指导学生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很好。

第16课时

课题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时间

学习

目标

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

行省制度

学习方法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师:

提到蒙古族,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显示《草原风情画》从这些画面中,大家能不能看出蒙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显示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看P66,第一子目“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弄清:

1.        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学生读书举手作答

师结:

于1206年统一蒙古,建立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学生分小组交流

师句:

能不能把你的心里话说给老师和全班的同学听听?

生举手作答

思考:

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呢?

看书P67《忽必烈建立元朝》

请同学们起来说一说元朝建立并统一的全过程。

梳理归纳

显示《元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的线索图

蒙古建立-----灭西夏、金-----建立元朝----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追部大部-----南宋灭亡。

师述:

1206年在元军大举进攻南宋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天祥拒降的故事,今天,我们班的表演看将再现历史真实的一幕,让我们走近文天祥,真实地感受文天祥身上的人格魅力,近距离地触摸他高贵的灵魂。

文天祥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一个大丈夫,真英雄。

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面对文天祥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我们可以结合他的诗词来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显示文天祥画像

师述:

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深深地酝感动着我们,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的学生假想,畅所欲言。

显示《唐元疆域图》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辽阔,是当时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1)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怎样进行有效管辖呢?

(2)具体内容如何?

请学生看书,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来。

显示《元疆域图》

同学们能不能长找出台湾西藏的位置,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台湾和西藏是什么时候,你对台湾、西藏问题有什么看法?

讨论并发表看法。

课后

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实现忆旧引新,承上启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积累了学习方法与经验。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第17课时

课题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时间

学习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

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方法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

这是怎么制出来的?

(雕印)师:

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

(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

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

(北宋平民毕升)

二、授新课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

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

(1)师:

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二)指南针的应用师:

同学们见过大海吗?

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

(指南针)

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思考:

司南由哪两部分组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师:

到了北宋,人们制成指南针。

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思考:

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

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

出示材料分析: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 《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思考:

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

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师:

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讲解,“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

”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

(三)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古代中国,不但有纷呈异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国家行列。

师:

火药是怎样发明的?

它有哪些作用?

师: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指导学生观察“突火枪”图片,并说明其原理。

活动探究:

比较一下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师:

宋元时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书中提出的主要是哪两位?

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三、总结

 元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础,使宋元科技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构建了宋元文化的繁荣。

  

学完本课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课后

反思

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直观性。

第18课时

课题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时间

学习

目标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学习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

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学习方法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

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二、授新课

(一)宋词和元曲师:

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

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了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

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

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

师;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师:

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

(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师:

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

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历史故事吗?

你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体例吗?

它和《史记》有何不同呢?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师:

我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

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

到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表现大众生活的风俗画。

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指导学生看书。

展示《清》图,向同学介绍该图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

画卷表现了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状况。

该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师:

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

师:

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的一种爱好,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

师:

元朝的赵孟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展示书法家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增强艺术鉴赏力。

活动探究:

请你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选择一种字体,写一句你最欣赏的哲理名言。

自由书写成果展示教师评价  

三、教师总结:

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

我们祖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

课后

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实现忆旧引新,承上启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积累了学习方法与经验。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