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1357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docx

小池安置房初步设计说明

建设单位:

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

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黄冈市金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目 录

文本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1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5

第三章 建筑设计8

第四章结构设计11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14

第六章电气16

第七章消防设计19

第八章 环境保护22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1.3项目拟建地点

黄梅县小池镇水月庵社区、河桥社区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征用土地面积202750㎡(约304.2亩),新建城市旧住宅(棚户)改造还建小区两个,新建安置房2500套,房屋建筑面积287828㎡。

2、建设内容

拆迁旧住宅(棚户)居民2500户,拆迁房屋面积230400㎡。

新建安置两个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89203.03㎡(约283.8亩),总建筑面积278128.4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0283.08㎡,(多层105887.08㎡,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8169.95㎡、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9675.45㎡,安置棚户居民2504户,新建停车位(库)1440个。

其中:

(1)A区(水月庵安置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152730.6㎡(约229.1亩)。

总建筑面积223509.68㎡,其中住宅177021.22㎡(其中多层62625.22㎡,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2156㎡、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4332.46㎡,安置棚户居民2080户,新建停车位(含底层停车位)1160个。

(1)B区(河桥安置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36472.43㎡(约54.7亩)。

总建筑面积54618.8㎡,其中住宅43261.86㎡、车库6013.95㎡、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5342.99㎡,安置棚户居民424户,新建停车位(含底层停车位)280个。

1.3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66000.3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48364.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4493.46万元,基本预备费3142.87万元。

资金来源为:

黄梅县财政地方配套100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502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投资补助5750万元。

1.4设计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

8设计合同

9其它设计依据

有关文件及国家现行规范、规定

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

建设方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夏热冬冷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5工程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原则;

2、节约用地的原则;

3、安全可靠的原则;

4、保护环境的原则;

5、节能降耗的原则;

6、可持续发展原则。

1.6工程设计范围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

小区管网设计

各住宅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设计等。

1.7工程气候条件

   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6℃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3℃

   最冷月平均气温    4.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9.6℃

   湿度:

   最冷月相对湿度    81%

   最热月相对湿度    75%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389.8毫米

   日最大降雨量     192.5毫米

   小时最大降雨量    82.5毫米

   风速、风向、风荷载

   最大风速(离地面10米处)  21.3米秒

   冬季平均风速         2.8米秒

   夏季平均风速         2.6米秒

   风荷载(离地面10米处)   0.35KN㎡

   全年主导风向         西北(NW)风

常年夏季主导风向      南(S)风

   常年冬季主导风向      北偏西风

   雪:

   最大积雪深度        10厘米

   雪荷载           0.35KN㎡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2.1建设场地

(1)A区(水月庵安置区)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水月庵安置区位于清江大道与飞虹大道相交处南侧,水月庵社区用房建设场地呈方形,占地面积为229.1亩。

东西宽约426米,南北长约390.5米,场地东面和北面设置有一个主入口和一个次入口,地段北面是清江大道,清江大道和安置区中间有城市绿化带,地段西面是飞鸿大道。

建设场地较为平坦。

(2)B区(河桥安置区)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河桥安置区位于吴楚大道与湖北大道相交处北侧,水月庵社区用房建设场地呈梯形,占地面积为54.7亩。

东西北面宽约155.3米,东西南面宽约113.6米,南北西面长约257米,南北东面长约295米,场地南面和东面设置有一个主入口和一个人行出入口,地段南面是吴楚大道,吴楚大道和安置区中间有城市绿化带,地段东面是城市规划道路。

建设场地较为平坦。

2.2总平面布局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整体布局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其中住宅以六层为主,A区(水月庵安置区)小区设计16栋6层7栋10层12栋11层;B区(河桥安置区)设计14栋6层2栋5层;整个小区由一条六米宽环形道路围绕,连接各组团路,横贯南北。

2.3交通组织

“人车分流”是一个通行的设计原则,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采取“区域分流”的做法,水月庵社区将小区主出入口设在东向商业街一侧,次入口设在北向清江大道一侧,河桥社区将小区主出入口设在南向吴楚大道一侧,人行出入口设在东向道路一侧,由小区环形主干道沟通社区交通。

车辆均可在组团外就近停车,且明确限制机动车辆进入组团内部,同时考虑应急及消防车辆进入庭院,由此形成一处真正的人车分流宁静社区。

小区入口广场作为步行主入口,亦是小区及周边地区购物的一个主出入口,该入口在外侧是开放的,内侧对小区则是可管理的。

内部居民通过物管大门,进入小区绿地步行系统,同时曲径通幽的小路为人行道,直达每单元户前。

2.4消防

整个小区内建筑为多层居住及小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之间均按规范保证防火间距。

同时,用“0”形环形车道将整个小区内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消防车出入畅通无阻。

2.5绿化

将小区内的景观绿化设计上升到“吸引点”的设计,在景观设计上我们不仅从大的布局来考虑,同时更注重节点设计,在社区中营造社会活动的焦点。

比如花园、雕塑、广场、休闲中心等;为保证用地的开发价值,同时尽可能提高整个小区内部的环境质量,绿化设计还应用到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在小区南北中心地带设有内部中心绿化。

筑物退让红线的间距内布置绿化带,小区内的道路两旁、住宅前后地面均采用乔木与灌木分层次绿化,以小品点缀,配之以花石,桌凳,使整个小区的环境绿化设计上升为环境美化设计。

2.6竖向设计

本小区竖向设计依据市政用地路标高及场地条件设计,以减少土方量及不影响小区内景观的统一和谐为前提,场地内排水均排向周边市政排水管内。

2.7公共设施布置

整个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均以袋装收集,集中送至小区统一垃圾收集站内,统一外运。

小区室外统一设箱式变配电站。

2.8 技术经济指标

a.总用地面积:

189203.03㎡(约304.2亩),其中A区152730.6㎡(约229.1亩),B区36472.43㎡(约54.7亩);

b.总建筑面积:

278128.48㎡,其中A区223509.68㎡,B区54618.8㎡;

c.建筑占地面积:

A区35752.8㎡,B区11592㎡;  

d.容积率:

A区1.77,B区1.57;

f.建筑密度:

A区28.5%,B区33.3%;

e.绿地率:

A区35%,B区30%;

g.总户数:

2504户:

其中A区2080户B区424户;

Œ3?

,M5混合砂浆砌筑,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肢层梁柱抗震等级为2级,以上各层梁柱的抗震等级为3级。

4.4.3主要材料

混凝土:

C20、C25、C30

钢筋:

HPB300一级HRB335二级HRB400三级

砌体:

MU10蒸压粉煤灰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

4.5地基基础

4.5.1根据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场地地质勘探报告,本小区各幢建筑物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其中小高层桩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板岩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4000KPa,桩身直径d=380mm,扩大头直径D=600m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700KN,其余各幢桩基础持力层为砾砂层、强风化砾岩层或强风化板岩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分别为3500KPa和4000KPa,桩身直径d=350mm,扩大头直径d=500m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450KN。

4.5.2±0.000以下砼强度等级均为C25,且均应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4.5.3基础设计等级:

A区7栋10层12栋11层小高层建筑物均为乙级,其余均为丙级。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

5.1设计范围:

本工程包括小区红线范围内的室内外给排水和消防给水设计。

5.2生活用水量标准:

A区用水量计算:

1.总户数是2080户按3.5个人计算,共计7280人,最高日用水量2184m³d,最大时用适量218.4m³³d,最大时用适量44.52m³)和厨卫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坡屋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承重墙耐火级限为2.5小时,钢筋混凝土柱最小截面尺寸350x450,梁主筋保护层2.5cm,板厚10cm,钢筋保护层1.5cm,分护墙为240厚,轻质砌块墙均满足规范要求。

7.6消防给水

7.6.1A区为多层加小高层住宅,B区为多层住宅。

7.6.2消防用水量表:

项目

用水量标准(LS)

火灾延续时间(h)

用水量(m3)

室外消火栓

25

2

180

室内消火栓

10

2

72

自动喷淋

30

1

108

总计

360

7.6.3本工程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分别从金中路和南向城市给水管各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在小区内连成环状。

消火栓沿道路铺设,其间距不大于120米。

7.6.4小高层单元式住宅楼和地下停车库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小区环状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室外各设置一套SQ100-1.6A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7.6.5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设置5A级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贮压式)。

7.7电气消防

1.小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其照明、动力负荷均按三级负荷设计。

2.供电容量:

本小区设置5台户外高压环网柜(10KV电源由4号10KV开闭所引来),由高压环网柜向各箱式变电站馈电。

小区内设置共八个100.4KV户外箱式变电站(箱变选用带有SF6环网柜的组合式箱变,10KV为单环网系统),变压器安装总容量为23750KVA。

3.建筑物室内的照明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走道、楼梯间、住户室内等场所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照明为主。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设计依据

8.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8.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88)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89)

8.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本工程噪声标准执行一类混合标准。

8.1.4各专业提供的污染物资料

8.2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8.2.1污水

本安居小区产生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其中包括生活废水和粪便污水。

生活污水排放量362m3d,生活污水经钢混凝土化粪池处理后,达到三级标准,然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8.2.2废气

本建筑内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卫生间的臭气。

卫生间采用机械风系统,集中将污浊空气排至室外,其排气口的有效高度及卫生防护距离均GB3840的规定。

8.2.3固体废弃物

本建筑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在底层室外设置垃圾箱,楼内的生活垃圾由各楼层服务收集投入垃圾箱,垃圾箱由管理人员用车运至城市垃圾站进行统一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