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2777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

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

学科分类:

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关键词:

1+X证书、空中乘务、实施路径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职业教育实行两种证书制度的想法和规划,经过20多年的试点和实践探索,双证书制度不断发展深化,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现有职业资格证书不够用、不好用;社会化职业资格证书通用性不强、认可度不高;双证书制度的内在异质性限制了彼此的融合。

时代呼唤新的制度和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启动和实施1+X证书制度,提倡和激励学生积极获取职业技能证书。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自2019年开始起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年12月空中乘务专业获批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

我校空中乘务专业结合自身优势,积极申报湖北省空中乘务1+X试点院校,最终获批进行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试点。

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究竟如何实施?

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有哪些实施路径?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空乘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践工作中。

1.2课题界定

1.2.11+X证书制度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证书都在“X”证书范围之内。

从狭义上来说,“X”证书仅指纳入教育部、人社部目录管理的,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考核与发放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课题所指“X证书”为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管理监督考核的,在校内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2.2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

空中乘务1+X证书的培训评价组织是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国航等航空公司和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了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是指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自愿参与1+X证书培训,获得空中乘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2.3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并落实1+X证书制度。

在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培训条件、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具体落实,将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三教改革、课证融通、社会培训等方面结合起来。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国际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职业资格和职业培训研究较多,比如北美的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及瑞士的“三元制”等,这些国家都有较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德国近年来引入创新型资格化模块——附加资格(ZQ)模块,与我国1+X证书制度中的“X”都是倡导职业教育的学习者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其他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改善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对我国的1+X证书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知网上以“1+X证书”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共有532篇相关文献,其中主要是期刊论文,占文献总量的98.8%,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2篇。

按研究内容分类,主要涵盖1+X证书制度政策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培训与评价研究几个方面。

对1+X证书制度的政策研究思考相对较多,占所有文献的32.9%。

从对1+X证书制度的认识、背景、思路及实施路径,“1”与“X证书”的衔接,在试点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较有影响的有戴勇等的《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李寿冰的《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等。

在这些研究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的论文有16篇,主要涉及第一、二批试点专业。

从目前文献看来,两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1+X证书制度的相关研究,但具体到各个专业的研究则为数不多,占比16.3%,而与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相关的文章更是为零。

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有利于调动与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空中乘务职业教育办学的内在动力,创新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从制度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利用空中乘务1+X证书制度建立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较为科学且综合性的知识能力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增强和提高教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2.1研究目标

2.1.1书证融通,完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X”证书标准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中:

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将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相融通,实现书证衔接融通,完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2校企融合,培育民航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符合现代智能社会需求的民航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民航的工作性质要求空乘人员必要时能承担高难度与高危险性的工作,高层次、复合型空中乘务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态,保证飞行安全。

这些都对我国民航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2.1.3资源共享,打造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线上学习平台

作为空中乘务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将联合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民航企业、兄弟院校一起打造1+X证书线上学习平台,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惠及更多的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和相关社会人员。

2.2研究内容

2.2.1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要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其教学操作的转变,形成职业岗位与专业教学的对接,形成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类型的差异,如高中生、中职生等,实现定制化培养、分层教学的育训新常态。

2.2.2服务多元学习主体,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教师改革:

要以师德为先,培养一支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和内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适应新技术新技能培训需求、了解高职院校教学规律、能够进行专业教学整体设计、具备扎实教学功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同时,与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行业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培训机制,积极引进、聘用具备1+X证书培训和考评资质的企业专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材改革: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中;构建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新形态教材;引入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设计,及时更新行业新趋势、新技术、新规范等。

教法改革:

一是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以模块化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结合。

二是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特长、优势,协同合作教学、培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三是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培训的融合创新。

2.2.3基于“成效为本”理念,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途径,设计以“成效”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

围绕课程目标,按照“应该了解和掌握什么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的逻辑开展评价。

“成效为本”与1+X证书制度考核注重技能相关,也是学校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关键。

2.3研究重点

空乘专业1+X证书制度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融通”:

第一,书证融通。

1与X不能简单地叠加,需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模块与课程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等有机融合,实现1与X的真融通。

第二,师资融通。

既要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加企业实践经历,还要积极引进、聘用具备1+X证书培训和考评资质的企业专家,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双师队伍。

第三,育训融通。

由于生源的多元化、学习诉求的多样化,必须通过灵活的学制设置、定制化的教学安排、配套的学分认定机制等措施,加快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融合与发展,从而实现终身教育的愿景。

2.4创新之处

填补了1+X证书制度在空中乘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为其他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群)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案例,更重要的是为民航产业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帮助其在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

依托我校主持的空中乘务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增设1+X证书学习模块,完善技能等级证书“线上+线下”育训模式,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惠及更多的兄弟院校学生及社会相关人员。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依托我校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项目的实施,探索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嵌入1+X证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以课程融通的方式考量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问题,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形成活页式教材、实训指导书、培训课程包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来实现学历教育与空中乘务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互认和衔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形成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项目实施的可物化成果与经验推广。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归纳的方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自下而上、从操作层面筛选、验证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的方法、策略、模式等。

调查法: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1+X证书项目实施过程跟踪,并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症结所在。

资料法:

查阅数据库、期刊、专著等有关资料,对国内外有关1+X证书项目实施、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概括,更新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并指导实践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核心观念是“一个主体,一个主导”,即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条件下,针对教师在进行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项目教学时的主要困惑和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方式。

经验总结法:

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认识过程,在1+X证书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完善。

3.3实施步骤

本课题实施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文献研究阶段(2020年8月-9月)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基于1+X证书项目实施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分析,为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的研究寻找合适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第二阶段:

行业调研与理论研究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1月)

通过空乘专业1+X证书项目实施的行业调研,进一步明确1+X证书制度在空乘专业实施过程中的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

管理实践与理论完善阶段(2021年2月-2022年5月)

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1+X证书项目教学与对外培训中反思、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第四阶段:

成果提炼与总结(2022年6月-2022年7月)

完成本研究的研究报告及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及其它成果汇编工作,通过归纳和提升,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4.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参加课题组的成员都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大都参与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类科研课题,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均来自示范性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的第一线,研究领域涉及航空服务专业职业教育研究、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程方法研究、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等。

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副教授3名,具有10年以上民航一线经验的企业专家2名,校区合作企业教员2名,专业发展研究和职业教育研究经验丰富;年龄结构为40-50岁年龄段2人,30-40岁年龄段5人。

4.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组收集了国内1+X证书制度的有关案例和数据资料,包括各种研究成果文献和宏观层面的国家法律、国务院文件、教育部文件、劳动保障部文件,以及北美CBE、德国“双元制”、德国“附加资格(ZQ)模块”、英国BTEC、瑞士“三元制”等国外有代表性的职业资格和职业培训研究制度及成果,进行了国内外1+X证书制度研究现状分析;对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选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课题组主持人×××为××××××院长,近年主持了《军运会VIP客人接待活动策划与组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一心二元三层”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以××××××××为例》等多项课题,科研经验丰富;成员×××曾主持《基于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下的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课题),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湖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IT环境下高职空乘CBT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成员×××作为机场运行专业带头人及航空服务专业多项校级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的整体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等成员均有多年民航一线工作经验,且参与过航空企业空中乘务员等级资格证书的考证工作,对职业资格证书与民航业发展前景之间的关联有较深的体会和认知。

4.3核心观点

本课题成员提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空中乘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有利于从制度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建立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增强和提高教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有利于建构与塑造学习型社会与民航乘务员职业资格框架;有利于推进空中乘务专业学分银行等配套制度的改革。

空乘专业1+X证书制度改革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书证融通、师资融通、育训融通等重要方面。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72-76.

[2]张伟,张芳,李玲俐.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20

(1):

94-97.

[3]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25-28.

[4]覃川.1+X证书制度:

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

(1):

104-108.

[5]祝珊珊.1+X证书制度下学分银行建设探索与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9,23(4):

38-42.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10-09].http:

//

[7]孙涛,张倩,李登万,向守兵,向桢.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实施路径探析[J].高职教改前沿,2020

(1):

20-22+38.

[8]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

7-12.

[9]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

47-53.

[10]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

13-18.

[11]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29-32.

[12]程舒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诉求、解析与误区的防范[J].教育与职业,2019(15):

19-24.

[13]蒋代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

时代背景、制度功能与落地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

3-17.

[14]吴南中,夏海鹰.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13.

[15]白永祥.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20(4):

48-55.

  [16]程舒通.1+X证书制度工作的理念、思路、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2):

25-30

课题编号:

9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