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9365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工程

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目次

1编制依据

1.0.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1.0.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1.0.3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

1.0.4建设单位的其他有关专业管理规定。

2主要内容

2.1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2.1.1工程概况

本标段正线全长39.7km,其中路基12.32km,路基占标段总长度的31%。

软质岩及硬质岩深路堑路基、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基等为本标段重点路基工程。

基底处理有换填、CFG桩、水泥砂浆桩、预应力管桩、堆载预压等多种形式。

基底处理复杂,是路基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

2.1.2专业工程(或专项工程)特点

全线路基工点分散,松软土、岩溶、采空区等特殊地基段落多,基底处理工程量大,需要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机械设备和人员配备,在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和沉降控制要求同时,为运架梁和轨道施工创造条件。

软土地基主要采用CFG桩、水泥砂浆桩、管桩、换填砂及碎石等地基加固;岩溶路基主要采用水泥浆处理。

软土、松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前,先进行工艺试验,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

施工中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

岩溶地基,应加强地质核查,采用水泥浆处理后,加强钻孔或物探检测,以保证地基处理质量。

2.1.3专业技术标准及质量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7、《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2.2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2.2.1监理工作范围

1如开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全过程参与,并做好记录;

2检查软土地基处理;

3检查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工艺及每层填筑施工质量;

4检查基床施工工艺及填筑质量;

5检查各类级配填料及改良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2监理工作重点

1查验碾压机械的性能、型号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基底处理及地基承载力须达到“验标”和设计要求;

3填料质量应符合“验标”和设计要求;

4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并根据不同的填料类别严格控制压实系数、地基系数、或孔隙率。

5严格控制填料铺填厚度;

6应对碾压的程序及纵横重叠量加以控制;

7与桥涵连接处过渡段施工质量须加强控制。

2.3监理工作流程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阶段

填筑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验区段

边坡码砌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振动碾压

检验签证

基底处理

施工准备

路面整修

检查

巡检、见证检测或平行检测

检查

2.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2.4.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施工前:

检查复测成果、检查土工试验报告、审批施组、审批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等。

2施工中:

检查基底处理、填料种类、填料含水量、填料厚度、填料粒径、碾压设备、密湿度及孔隙率、地基系数的检测、路基过渡段、予留沉落量、软土路基观测资料等。

3施工后:

路基面平整度、路基面宽度、高程、路拱、过渡段的连接、边坡防护设施等检查。

2.4.2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监控手段:

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填筑前应按设计文件对路堤基底和处理后的地基面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应检查试验结果,在每填筑50000m3时平行检验1组。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表5.1.4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填料种类

颗粒级配

相对密度

液、塑限

击实试验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细粒土及粉砂、黏砂

每5000~

10000m3

每5000~

10000m3

5000m3

5000m3

粗粒土(除粉砂、黏砂外)

10000m3

10000m3

10000m3

10000m3

碎石类土

10000m3

10000m3

每5000~

10000m3

10000m3

块石类土

10000m3

注:

♦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体积(m3);

♦大于5、20、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系进行密度校正计算时应做的试验;

♦当细粒土中含粗颗粒的最大粒径大于重型击实试验筒所规定的最大粒径时,超过尺寸的粗颗粒应做颗粒密度试验。

3)路堤分层摊铺压实应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式作业。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布小于3m。

摊铺压实后度应符合工艺性能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检查3处;监理单位每100m见证检验1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4)每层压实面应有不小于2%的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凸凹等现象。

两侧应按一定加宽值填筑,且应将路基两侧边缘碾压密实。

路堤每一填筑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以下简称本标准)附录Cde规定;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

(2)砂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

(3)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

(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表5.1.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填料种类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各种土类

每填高0.9m,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2点、中间2点,不足0.9m亦检查2个断面4点

K30平板载荷仪

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

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距离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环刀法、核子密度仪

粗粒土、细粒土

灌砂法、气囊法

粗粒土、细粒土、块石类土、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块石类土

灌水法

5)使用不同种类填料填筑时,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级配应满足D15∠4d85,且每一压实层全宽宜采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

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设置4%的横向排水坡;非渗水土填在渗水土上,接触面可为平面。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等距离检查3处。

检验方法:

观察、坡度尺量。

6)基床以下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5.1.9基床以下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

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4

横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5

平整度

土质路堤顶面30mm,填石路堤顶面10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6点

2.5m直尺量测

7)软土路堤沉降观测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复核校正。

8)软土路堤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昼夜边桩水平位移不得大于10mm,路基中心地面竖向位移不得大于20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的观测精度和观测频次进行观测;监理单位每5d检查1次观测情况,每10d见证观测1次。

检验方法:

水准仪、经纬仪测量、尺量。

9)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固,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4点(距路基边缘0.5M处,每侧2点);监理单位每200m见证检验2点。

检验方法:

应符合本标准第

10)边坡肩棱整齐,曲线圆顺,坡面平整,无浮碴。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每侧检查2处;监理单位每100m见证检验1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11)路堤的边坡坡率、变坡点位置、平台高程、平台宽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5.2.3堤的边坡坡率、变坡点位置、平台高程、平台宽度

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边坡坡率(偏陡量)

3%设计值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坡度尺量

2

边坡点位置

±200mm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水准仪测量或尺量

3

平台高程

±100mm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水准仪测量

4

平台宽度

±50mm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尺量

12)路堤与桥台(涵洞)间过渡段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涵)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过渡段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3)过渡段填料的粒径应小于15cm。

当用非渗水土填筑过渡段时,应采取加强压实和排水措施,严禁在雨天填筑。

(4)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且不得破坏结构的稳定及损坏结构物。

(5)过渡段调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规定。

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在填筑前应对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填料抽样检验,调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对颗粒分析、磨耗率、有机质含量每填筑50000m3平行检验1组,其余项目每填筑10000m3平行检验1组,且每个桥台(涵)过渡段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表5.3.7路堤与桥台(涵)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

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颗粒分析

磨耗量

有机质含量

颗粒级配

击实试验

大于6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10000m3

10000m3

10000m3

2000m3

2000m3

2000m3

注;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数量(m3)。

(6)桥台(涵)基坑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其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个桥台(涵)每检测层检查2点;监理单位每两检测层见证检验1点。

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7)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应符合压实工艺性能试验确定的厚度和压实工艺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个桥台(涵)每检测层检查2点;监理单位每两检测层见证检验1点。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8)过渡段基床、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筑压实质量应分别符合本标准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个桥台(涵)每检测层检查2点;监理单位每两检测层见证检验1点。

检验方法:

根据填料的类别,按照表

(9)过渡段的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2基床底层

1)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换填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基床底层填料和换填的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料的检验应符合表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同一产地、厂家、品种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每500t做一次水泥强度等级和终凝时间检验,石灰每5000t做一次有效钙、氧化镁检验,粉煤灰每4000t做一次少失量检验;监理单位在掺用量每10000t时平行检验1组,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3)基床底层分层填筑摊铺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

4)路堤基床底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其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粒土和黏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

(2)砂类土(黏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

(3)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

(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表6.1.6基床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填料种类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各种土类

每填高0.9m,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2点、中间2点,不足0.9m亦检查2个断面4点

K30平板载荷仪

细粒土和黏砂土

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距离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环刀法、核子密度仪

粗粒土、细粒土

灌砂法、气囊法

粗粒土、细粒土、块石类土、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块石类土

灌水法

5)改良土路基的基床底层的施工质量应符合“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不得留有素土层”的规定,其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掺水泥、石灰、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本标准附录G的规定。

6)基床底层边坡应密实、稳固,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符。

7)使用不同种类填料填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不同种类填料填筑时,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级配应满足D15∠4d85,且每一压实层全宽宜采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

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设置4%的横向排水坡;非渗水土填在渗水土上,接触面可为平面。

8)改良土填筑层的石灰、水泥掺入剂量试验配比允许偏差为+1%~-0.5%,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层每100m检查3处,检验方法:

EDTA滴定法。

9)基床底层顶面中线高程、中线至路基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3基床表层

1)基床表层每一压实层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

2)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路堤基床表层的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2)基床表层填料与基床底层填料的颗粒绩配不满足D15∠4d85时,应在两层填料间铺设粒径过渡层(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限制)。

(3)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之内。

(4)摊铺压实宜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式作业。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布小于3m。

(5)填筑时应按一定值加宽,且两侧边缘应碾压密实。

(6)每层压实面应有排水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

(7)严禁在雨天进行填筑作业。

4)基床表层填料的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应检查试验结果,在每填筑50000m3平行检验一组。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表6.2.4基床表层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填料种类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细粒土及黏砂土

5000m3

5000m3

5000m3

粗粒土(黏砂土除外)

5000m3

5000m3

碎石类土

5000m3

5000m3

5000m3

5000m3

注:

♦表列数据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数量;

♦表列数5mm、20mm、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系进行密度校正计算时应做的试验;

♦当细粒土中含粗颗粒的最大粒径大于重型击实试验筒所规定的最大粒径时,超过尺寸的粗颗粒应做颗粒密度试验。

5)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的填料时,其质量英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在填筑前应对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填料抽样检验,调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监理单位对颗粒分析、磨耗率、有机质含量每填筑50000m3平行检验1组,其余项目每填筑10000m3平行检验1组,且每个桥台(涵)过渡段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

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6)基床表层的分层填筑摊铺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并不得大于0.3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检查3处;监理单位每100m见证检验1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7)基床表层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检查6点;监理单位每300m见证检验4点。

检验方法:

挖坑尺量。

8)路堤基床表层的填筑层压实质量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9)有路拱与无路拱路基的连接,应在无路拱地段按设计要求削铲顺坡,长度不应小于10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10)基床表层干砌护肩应大面平整、咬接紧密、肩棱整齐、圆顺。

表面平整度≤50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左、右侧各等间距检查5点。

检验方法:

2.5m直尺配合塞尺量测。

11)路基基床表层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路基基床表层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宽度、横坡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

2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水准仪测量

2

路肩高程

±2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6点(左、右各3点)

水准仪测量

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路堑:

+100-0mm

路堤: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5

横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查5个断面

坡度尺量/水准测量

4路基面

1)路基中线和路肩的位置、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的允许限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等间距检查9个断面27个点(每个断面中线1点,路肩2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3个断面9个点。

检验方法:

水准仪、经纬仪测量。

2)站后工程埋设穿过路基的管、线、桩、柱等预埋构件,不得侵入设计规定的限界,且应保持路基的外观整齐。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3)路拱、坡面应平顺。

路肩线平直、肩棱整齐、曲线圆顺、线型美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路基面不得积水,填补路基面凹坑时应将深10~15cm的表层挖松,并采用与路基面相同的填料压实。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填补凹坑检查2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5)路基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6.3.5路基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路堤和土质路堑基床

15mm

每100m等间距检验5点

用2.5m长直尺量测

5软土路基

本段工程软土路基基底处理采取的措施有:

砂垫层间铺土工格栅、水泥深层搅拌桩、袋装砂井等综合处理加固措施。

对于填高小于2.5米路堤,当基床厚度范围内地基土Ps<1.2Kpa及地基基本承载力小于120kpa时,地基则应采取换填、搅拌桩等处理加固措施。

1)砂垫层

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②砂(碎石)垫层基底应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和浮土,其平整度、排水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垫层用砂、碎石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对其杂质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每10000m3、碎石每3000m3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为一批。

施工单位每批检验一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

筛析法、有机质含量试验;草根、垃圾采用观察。

④砂、碎石垫层应分层碾压,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第

⑤砂、碎石垫层的厚度和设置范围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砂、碎石垫层的厚度和设置范围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2

设置范围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处

尺量

⑥砂、碎石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砂、碎石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

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4

横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5

平整度

填土50mm

填石10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5点

2.5m直尺量测

⑦土工格栅下的砂垫层按设计厚度一次全断面铺足,土工格栅上的砂垫层应采用人工或轻型机械运砂进场,散铺整平,且不宜直接压实,待其上覆填土后再碾压。

第一层填料碾压应从两边开始循序向中间进行碾压,待土工格栅上的填料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