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9530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docx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

2009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

 

2009年初,建筑设计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建设项目纷纷搁置的状况下,绝大多数摩天大楼、豪华和超大工程纷纷下马。

有关人士预测,至2009年底,全球将裁员2千万人,其中建筑设计行业面临必然的冲击。

英国皇家建筑研究所负责人森纳德-普拉赛德回忆道:

“1990年代早期曾经是建筑业的难关,建筑师们被迫拓宽思路,许多人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当建筑业的好时光再度来临,几乎整整一代设计师都不见了……”

  “英国著名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德国议会大厦和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建筑设计者)裁员350人”、“ARUP公司(‘鸟巢’与‘水立方’的结构设计公司)的英国员工裁员400人”,这样的坏消息不断传来。

ARUP公司发言人解释裁员时称:

“员工数量应该与我们的资源匹配。

”看来去年开始的金融风暴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尽管中国政府对目前受到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提前的战略部署,此时身处中国建筑设计界却依然能闻到危机的味道。

  还要提及的是我们身处的特殊年度:

  刚刚到来的2009,它是个充满寓意的年份2009年是新中国创建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洋务运动140周年。

在如此重大的历史节点,尽管面临种种挑战,然而没人怀疑一个伟大的中国正不动声色地蓄积她的力量!

为此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指导下,《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并启动了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这是一次历时2009全年,在全国范围展开的大型纪念活动,为此本栏目将设专题——“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记忆”跟踪活动进程做纪实性的报道。

  本期的建筑人物专栏我们特别请来了三位嘉宾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窦以德先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邹德依教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主要倡导者高介华先生,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解读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上的转折点。

事件与人物,为您解码建筑设计尘封多年的历史记忆。

  

  建筑要闻及事件评述(2009年1—3月)

  

  1,央视大楼火灾引发的思考:

各国高层建筑怎样防火?

  2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

据北京市消防局发布的消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在工地附近违规燃放礼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施工阶段的央视配楼尚未开启防火系统,工地缺乏自救措施。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有严格规定。

那么,各国高层建筑怎样防火?

  

(1)法律监管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在各国高层建筑防火的立法方面,无论是法规的数量还是完善程度,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美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现行的高层建筑防火法规是1995年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该规范的条文严谨细致,在耐火等级、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但执行过程中,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时不能完全达到法规要求,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

近年来,建筑工地火灾频发,这与大量保温。

防水易燃材料的堆积和暴露在外有关,同时也由于高楼自身消防设施还没有完工。

有专家称,有必要通过尽快制订、修订有关建筑工地的防火管理规范,填补在建建筑防火薄弱的空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地火灾多发现象。

  

(2)防火设计是保护伞

  高层建筑防火一般说来,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防火设计。

  第一,保证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但耐火性能很差。

钢材通常在摄氏450℃~650℃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变形,不能继续使用。

“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就是因钢结构遭大火高温炙烤,造成一塌到底。

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钢结构保护方法,如用耐火材料包覆,喷涂石棉或防火材料等,已被证明在应对大火时效果不佳。

  第二,强化自救措施。

消防云梯车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不超过lOOm,如果几百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出现火灾,很难靠外部力量救援。

目前,高层建筑的自救措施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大类。

主动性措施指直接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如火灾探测报警,喷水灭火、烟气控制等技术;被动性措施指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的能力,如提高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等。

完善的自救措施,比大量消防队员更能应付突发火灾。

  第三,做好防火分隔。

从国内外火灾现场统计来看近六成火灾死亡是烟熏致死,或者被烟熏晕后烧死的。

科学的防火分隔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室内装修选用阻燃材料。

  (3)严格消防管理不可缺少

  如果说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侧重从硬件方面应对火灾隐患,那么,严格的消防管理则是从软件方面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遗憾的是,高楼盖成后,人们往往忽视这种管理工作的作用。

2,北京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成为建筑浪费较大的城市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向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的书面发言材料中透露,北京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年,远没有达到使用寿命50年~70年的设计年限,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建筑浪费城市。

  发言中说,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北京有公共和住宅建筑面积约5.9亿m2,其中使用期低于50年短寿命建筑约4亿m2。

发达国家建筑平均寿命在80年以上,长寿命建筑达100多年,甚至是几百年。

长寿命建筑与短寿命建筑相比,延长了使用周期,可以节省大量建筑材料。

  人为因素是造成北京市基建工程短寿命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规划缺乏前瞻性,不少新建的住宅使用不到15年就要被迫腾地拆除。

  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里,除了重点的历史性建筑、标志性建筑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奥运工程等)外,北京的大多数旧有建筑基本是构建在比较落后的建筑体系上的。

这个落后的建筑体系包括了基本的建筑材料、规划,管理、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标准,法规等各个方面。

  在北京提高公共、住宅建筑寿命有相当大的潜力,如果规划,标准和施工质量到位,完全可以将建筑寿命提高到100年以上。

  3最大单体太阳能建筑

  2009年1月,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楼竣工。

这里将成为尚德公司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的研发基地。

  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楼总投资约2亿元,该幢建筑地上7层,幕墙总高度37m,总面积约1.8万m2,PV幕墙面积6900m2,是全球最大的光电幕墙。

  该大楼在我国建筑领域首次引进了“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概念,全部使用光伏玻璃幕墙等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直接为大楼提供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电力,整个工程设计容量为1兆瓦,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到70万千瓦时,将为整体建筑提供80%耗电。

以最低使用寿命25年计算,共可产生电量1737.5万千瓦时,对推广绿色能源,缓解峰电压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摘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4,广州:

颁布楼间距新标准

  广州楼间距新标准发布以来,不少市民关心标准何时实行。

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李绍权近日表示,提高老城区的建筑间距控制标准,是广州市要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落实。

李绍权强调,新的《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按照立法程序审查通过后,2009年内可公布实施,但新标准只对新建建筑有效,这也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1)老城区楼间距越来越宽:

  新《技术规定》草案中,整个广州市执行一套控制指标,提高了老城区建筑间距控制标准。

李绍权说,回顾广州的城建史,从1970年代0.5H(H指建筑的高度)到1980年代0.7H,再到现在1H,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广州市要建设“两个适宜”城市,落实到城市规划管理中,就是对绿地,间距和工作居住环境的高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国家对城市集约土地使用的基本原则,所以将城乡建筑间距标准通过立法明确。

据悉,新的《技术规定》草案对“建筑间距”的定义做了修改,规定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构)筑物外墙勒角以上外皮最凸出处(包括建构筑物饰面层)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

这主要是参考了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目的是为了避免建(构)筑物装修后,实际间距与审批间距不符情况的发生。

  

(2)相邻两幢楼以南栋“身高”为准

  “在新标准实施以前已批准的工程,仍然按照批准时的标准执行”,李绍权副局长强调,这也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他提醒广大市民留意,两幢建筑相邻时,计算建筑间距的H是以南面或东面的建筑物高度为准(因为广州夏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如果是相邻两栋楼不在同一个地块,它们的退缩怎么算?

建筑工程管理处有关人士解释,“两栋建筑南栋高30m,北栋高20m,在同一地块内,要按照南栋建筑退缩30m,如分属两个地块,则南栋退缩15m,北栋退缩10m。

  5,“老建筑改造与再生”论坛在上海举行

  1月10日,在1933老场坊这个从“远东第一大屠宰场”上再生的地标中,一场针对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的对话正在进行。

面对这个城市日渐蔓延的由工厂或者老建筑变身的创意园区,屡屡接手改造工程的与会建筑师们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城市在老建筑之上重生的期待,“现在我们可能更加注重保护,注重在城市上建造城市,用一种底片叠加而不是照片叠加的方式来进行改造。

底片叠加是看得到底片的方式,或者可以称为‘透明叠加’。

而照片叠加之后,从上面就看不到下面了。

”曾经负责新天地的改造,现在正着手世博工程设计改造项目的章明这样解释城市建筑的这种积淀过程。

  负责1933老场坊改造工程的建筑师赵崇新则表示,城市再生是最大的生态行为,“现在老讲绿色,生态、环保,把原本可以利用的结构或者部分建筑保留下来,加上我们现在的一种时尚,可能就是最好的节约资源。

”赵崇新认为城市再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城市的“健康”,也就是建筑的功能,配套性的完整,“就像一个人,如果他是健康的,就可能在将来生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建筑师卢志刚认为现在旧建筑改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寻根的过程。

他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所谓的城市改造是覆盖式的改造:

原先的城市肌理完全被破坏了。

但是实际上,在对北京,上海、巴黎,柏林四个城市研究后发现,巴黎的房子都是七层楼,它的容积量与上海淮海路百盛附近的容积量差不多。

人们都喜欢巴黎,因为巴黎的城市尺度和街道都比较漂亮;可是走到上海的时候,城市越来越密,已经超出了通常的人类感知尺度。

“从城市来看,从文化来看,城市改造的工作,其实就是在做抚平原来伤口的工作。

”卢志刚说。

  建筑师杨旭表示,用旧有楼房改造的创意园越来越多,暴露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开发商或者设计者很多都说,这里可以做一个创意园,或者那里可以做一个创意园。

但是,我们要创的是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要去面对的。

  对于已有的创意园区来说,如何防止创意不被简单地“山寨”更是当务之急。

卢志刚认为“山寨文化已经登堂入室,慢慢步入主流。

从一个方面来看是草根文化登上了历史舞台,另一个方面来看,山寨文化的兴起最恶劣的影响是将所有的创意文化一刀砍死。

”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一个是需求,另一个是法律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老建筑被改造之后利用方式的同质化也让人头疼,负责“1933”运营的刘恩沛的感觉是太多的保护建筑被商业浸染,“包括我以前工作过的外滩3号。

我认为那里非常商业化,非常奢侈,已经违背了老楼的精神。

在“1933”我希望能做出新的亮点出来。

”或许老建筑的改造在功能和形式的探讨之外,最终如何让其真正重新接上“人气”,获得新生,才是最难的功课。

  6,四川“震不倒学校”什么样?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当中众多学校倒塌。

灾后要求调查倒塌学校是否“豆腐渣工程”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国政府因此修改了房屋抗震标准,规定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的抗震烈度必须超过一般的建筑物。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1月到四川重灾区都江堰,北川等地采访,实地了解‘九级地震也震不倒的学校’的理念和工事。

  下面是对其报道的摘要

  记者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崇义镇,来到即将落成的土桥小学,该小学在地震中垮塌,有学生受伤,不幸中的大幸是没有人死亡。

穿过学校大门,一个崭新的校园就在眼前。

主建筑是一座四层楼高的行政楼——白墙、灰线条、三角屋顶、屋顶挂青瓦,属于典型的川东民居建筑。

  土桥小学占地1.6ha,投资超过1000万人民币(约220万新元),建筑面积4500m2。

分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礼堂以及操场,功能齐全。

小学日前通过验收,学生将在2月16日搬进新学校上课。

该小学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首个竣工的学校项目。

记者找到了负责学校建设的绿地集团工程师徐勇法。

他说,为了建“震不倒”的学校,设计时就考虑到如何保证建筑能抵御大地震。

“我们是代表上海人民支持灾区,必须向灾区人民负责,不能出半点差错。

”他指出,小学建筑为钢结构,地基挖得特别深、特别大,非常结实。

他以小学大门旁的收发室为例,说明建筑的坚固。

这个收发室虽然只有一间房,但是照样采用框架结构,光柱子就有很多根,“坚固得犹如碉堡”。

  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负责人周宇在受访时说:

“我们援建的所有公共设施都根据‘八度设防9度构造’(指抗震的破坏裂度)的标准建设,以保证建筑能够抵御大地震。

”周宇表示,都江堰的抗震设防要求是8度,但是对学校还要加强,是8.5度。

当然,这投资成本也非常高,包括地基,建材如钢筋,水泥的标号,整个结构的厚度。

  “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最初对这个不了解,感到奇怪。

为什么在云南建一所希望小学只要人民币50万或100万就很好了,在地震灾区建一所学校动不动就是上千万,还有更高的。

当抗震设防提高1度,建设成本会成倍增加,造价高主要是因为设防标准要求高。

  “钱要花在刀刃上,那些涉及安全,功能的钱,不能省。

室内装修实用就好,突出功能。

这里的学校配套齐全,有宿舍,比上海一些学校加的东西要多,造价要高。

很多学校都考虑舒适、安全可靠的住宿条件。

”周宇说,都江堰团结小学有一些孩子就在墙上写着:

“感谢上海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建一个最安全、最坚固,最美丽的学校。

  都江堰聚源镇聚源中学在大地震中倒塌。

为了给孩子们建一所震不倒的学校,地方政府划出一块地,将聚源中学,聚源高中、聚源职业技术中学集中在一起。

项目副经理杨建成受访时说,聚源职中由上海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一个多亿(约2200万新元)建设,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实习宾馆和工厂,体育馆等设施,计划今年9月初交付使用。

建成后,它将成为都江堰市最具规模、设备最好的职中。

  杨建成带记者到建设工地,现场解释学校建设中使用的抗震技术“剪力墙”。

记者看到,在所有楼梯通道的拐角处都建有宽近2m的L型墙。

杨建成说:

“剪力墙的功能就是给建筑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保证建筑在剧烈震动时,楼梯通道不会坍塌。

低层建筑一般用柱子就可以了,这次在都江堰建的学校都采用了。

剪力墙。

的建筑结构”。

在正在建设的图书馆一层工地杨建成说:

“以前建设楼房,一根柱子内有钢筋20根就够了;现在用38根,几乎增加一倍。

这样的柱子就是九级地震也震不倒。

  采访中,记者先后到了都江堰市,北川县,安县、绵阳市,处处可以看到运送建材的大卡车,灾区最新,最漂亮的建筑也几乎都是学校或者医院。

  7,福布斯推出世界最高城市排名

  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首次推出世界最高城市排名分析报告指出,过去20年来突飞猛涨的全球经济使全球的金融中心节节拔高。

当它们的股市全盘崩溃时,留下的只有摩天大楼。

  排在第一的城市为美国纽约,它拥有200m以上高楼35座,最高的帝国大厦为351m。

  中国城市香港以30座200m以上超高层建筑居其次,最高楼为国际金融中心,高度415m;上海拥有21座200m以上建筑,最高楼是去年新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2m;深圳拥有13座200m以上建筑,最高楼是384m的地王大厦,它是深圳最高楼宇及标志性建筑。

  8,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记忆

  

(1)“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1月在京启动

  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的“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春节前在京宣布启动。

据介绍,活动主办方将组织建筑界专家学者回顾和分析新中国成立60年来建筑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败得失,并出版系列图书,举办相关展览,拍摄相关电视节目,还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评选活动。

《1978~2008:

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和马国馨院士《建筑求索论稿》两部图书在启动仪式上首发。

  “回顾中国建筑发展的60年,关键在于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60年的前30年并非一无是处,后30年也并非全是成绩、没有教训,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展相关活动。

”著名建筑文化学者杨永生说。

主办单位《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先生介绍说,他们开展这一活动旨在联合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建筑文化,推动建筑评论的繁荣,促进中国建筑设计的健康发展。

  

(2)以“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为题的建筑师茶座2月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

  2009年2月27日下午,主题为“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会议从下午1:

30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

30才结束。

据会议主持人中房建筑设计事务所布正伟总建筑师回忆,从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青年建筑师繁荣建筑创作”座谈会至今,本次会议是又一次真正的全国建筑师的高峰论坛,被与会嘉宾称为自新世纪以来颇有影响的学术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任委员布正伟与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共同主持。

与会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崔愷,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胡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副主任委员庄惟敏: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周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梅洪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总建筑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副主任委员朱小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副主任委员张俊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副主任委员李兴钢,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常务副主任委员王国泉,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冯腾飞,中国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副主任委员赵元超;云南省设计院总建筑师徐锋,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总建筑师崔彤: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傅绍辉:

齐欣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齐欣,英联达奇(北京)国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隽,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辉,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褚平,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刘谓。

  茶座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建筑师提出了几个颇有新意的话题有马国罄院士的“做承上启下的一代”、朱小地院长的“建筑师的几种状态,赏心与悦目”、李兴钢的“建筑师要活得更久”,周恺大师的“别太折腾”,崔彤的“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王辉的“哲学与自杀理论”……最后,还有庄惟敏大师的超理性总结……他们谈到建筑师的责任,建筑师的希望,当然还有中国建筑师今后要怎样谋求发展,很好地阐述了“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这一主题。

  

  建筑人物(2009年1~3月)

  

  中国有辉煌灿烂的古代史,有丧权辱国的近代史,有战乱不断的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当代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重温60年时光你会发现,1949~1979年,是与世隔绝的30年,此间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的浩劫,中国建筑师在艰辛的工作环境中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回忆说,“那时的建筑师们是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从事着不为名,不为利的工作,那时加班加点也没有任何奖金,可是夜晚的设计院却灯火通明,被人们称作水晶宫……”1979年以后的30年,是打破思想壁垒,引进先进理论和技术、繁荣建筑创作思想与体制的年代。

无数中国建筑师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出国深造,海外设计军团进入国内参与建设中国的经济在腾飞,中国的建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我们熟知的充满激情和机遇的年代。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为深入了解和梳理中国建筑设计的重要记忆,我们特别邀请了3位业界老专家:

  第一位是曾经参加大百科全书编写,开创新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正确研究方法、管理全国设计行业20多年、参加申办并成功组织了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中国建筑学会窦以德副理事长,第二位是中国著名的史学研究专家、在中国现代建筑史方面多次获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邹德侬先生,第三位是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史研究的专家和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研究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华中建筑》杂志社高介华主编。

  他们走进我们的《建筑人物》栏目,各自选择性地回答了一些读者感兴趣的、关于新中国建筑历史的问题,为我们重拾昔日的记忆。

  1学史明理温故知新:

窦以德

  新中国建筑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因所择专业使然,本人的职业生涯几乎与其同步,似可列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

其间,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直至今日,尽管国家经济还未至世界前茅,但建筑(按量计)已是全球第一,近年更有工程成形象代言吸引世界目光,也许从这个意义讲,中国建筑走向世界之说尚可成立。

  多年来,为推动中国建筑的发展几代建筑人实践探索,前赴后继,更有从历史理论的角度试图发现障碍其发展的羁绊,探寻中国建筑前行的路径,但总体来看,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的研究尚在进行时。

  20世纪80年代我因工作缘故曾参与中国现代建筑历史史纲编写工作由此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大增,在此依本人的体会与观察,与诸位同行共同回顾、探讨60年发展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的爱好是画画,并因此懵懵懂懂地选择了建筑师职业,没想到上学时最怵数学的我,最后又和需要逻辑思考缜密的历史研究打了一回交道,并就此与历史研究有了不解之缘。

这看似偶然但其中又有着必然,因为如果我当初在研究生毕业后不是被留在建设部,那么这个涉足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活儿也许就不会落到我头上,我的全部兴趣说不定还会投入在工程设计中,这是后话。

  文革后百废待兴,而经邓小平亲自批示的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

这一工作集中了当时国家各行各业顶尖的专家。

名人,通过这项工作也欲提升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准。

记得当时建筑卷的编写由时任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的戴念慈先生负责,而在研究分配各条目的编写工作时,关于落实“中国现代建筑”这个全卷最大的一个条目时就遇到了困难。

一是此前未有可参考、鉴借的基础资料,二是其内容必然涉及文革及此前的政治活动,在当时这些困难,尤其是后者使得许多人不免却步,推让之下最后只能由“政府”自办,交由当时部设计局承担。

以上都是我参加这项工作后才知道的。

而当时龚德顺先生任局长的设计局不过20来人有过比较完整建筑专业经历、又属“年富力强”的只有我(当时40岁出头,是局里最年轻的干部),故当龚局长找我谈话下达任务时,一方面是缘于“一切服从上级安排”的纪律性,同时对我来讲也是无奈的选择。

  起初,只是按起草一千余字的“文件”工作做思想准备,名义上也只有我们2人参与,怎么干也是由龚德顺先生提出要求。

记得当时他描述了对这个约30年历史的写法,即主要依作品、人物、流派加以描述、归纳,对此还以他个人在其间的专业经历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