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9537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docx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同名14089)

蜂蜜对欧盟出口基本停止,事件迅速波及到其他市场,日本、美国、加拿大等相继提高进口中国蜂蜜的门槛。

日本加大了对我国蜂蜜抽查的比率,美国FDA立刻宣布蜂蜜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标准由5ppb降至0.3ppb;加拿大也开始加强对中国蜂蜜的抗生素检验,并对我国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进行检测。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而这些地区是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最严格的地区,所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市场范围缩小的情况。

2.1.3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原本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所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但是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无法顺利进入其他国家,我国的出口企业往往要采取很多措施来补救,例如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才等等,这些无形之中加大了成本的投入,使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同时国外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要求,也让我国的制造商不得不增加相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检疫、认证等手续,为产品出口而产生的认证、检验、通关等费用都大大增加,使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给我国出口企业效益带来很大影响。

2.1.4影响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建立

品牌的建立对商品价格的提高,对商品销量的扩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具有国别品牌的创立更会使得该国的商品成为某种商品的代表。

目前我国的食品虽然一直获得“物美价廉”的好评,但在品牌的创立上仍然困难重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归其原因,都是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

严格而又苛刻的技术标准、繁琐复杂的评定程序都极大的增加了我国食品出口的成本,增加了其入关的时间,而一旦查出与进口国的技术标准不符合时,该食品甚至是“中国食品”都会成为问题食品,使拥有中国这一品牌的产品都会受到影响。

标准不符合时,该食品甚至是“中国食品”都会成为问题食品,

2.2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正面效应

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把双刃剑不为过,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但是不可否认TBT也让我国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品质安全等问题,给我国农业建设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

2.2.1农产品生产企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追求较多的生产数量,而忽略了对质量品质的重视。

正因为TBT对我国农产品的频频影响,我国的生产企业开始把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质量认证等事项提上日程,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入境标准,我国制造商做了很大的努力,侧面上在逐渐提高着我国农产品的品质。

2.2.2对政府的影响

1.农业标准化建设。

作为市场调节和监控的角色,政府在TBT的影响的指导下,开始重视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政府也在开始对农业生产进行规范化的调控和指导,例如,广东省河源市指导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始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湛江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督网络的同时,做好养殖基地的建设,并对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防止加工中的二次污染,这就和国家上发达国家“从农场到餐桌”的监控理念相仿,开始向发达国家农业建设靠近。

2.农产品生产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机制的加强。

随着2006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内容纳入了法治轨道。

近几年来,我省农业主管部门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通过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标准化生产管理、认证和标识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构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3.我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3.1要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技术贸易壁垒体系

由于各国技术壁垒种类繁多,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

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承担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以及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特别要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建立预警机制,提醒国内的企业早作准备,提前适应国外技术和标准变化的要求。

3.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修订工作

政府还应加强同对外贸易国有关方面的合作,参与起草标准,将能及时了解国际上新的动向,使我国及企业掌握主动权。

并积极与有关国家建立农产品和工业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事先通报机制,以便事先知情和及时作出调整,尽可能防止贸易纠纷,促使有关国家不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3.3出口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出口企业应改变以往竞争战略,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加快技术进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克服TBT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限制作用。

同时由于TBT的动态性,企业要重视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环保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密切注视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的新动向。

3.4重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认证要求,积极申请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要加大在标准收集、分析研究、组织攻关、制定标准、数据验证、设备更新以及组织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大力推行认证,尽早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采用条码技术,使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计量技术机构。

这样就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穿透对方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孝存,刘厚俊,国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学研究,2003,(5).

[2]王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关联度分析[J],现代财经,2001,(6):

11.

[3]孙敬水,试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36.

[4]陈志田,叶柏林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

[5]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增长、结构与贡献[J]管理世界,200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