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418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docx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

甲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甲反应生成醋酸和水,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比)。

【答案】H2CaOCa(OH)2+CO2=CaCO3↓+H2O2Cu+2H2SO4+O2

2CuSO4+2H2O或(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波尔多液11:

1

【解析】

【分析】

C的溶液是蓝色溶液,故C是硫酸铜,则丙是铜,B和C能制成农药,故B是氢氧化钙,E通电能生成常见气体甲和乙,故甲是氢气,乙是氧气,E是水,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是二氧化碳,H是氧化钙,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分析知,甲是氢气,化学式为H2;H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②是硫酸和铜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

2CuSO4+2H2O(或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得的溶液称为波尔多液;

(4)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醋酸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H2+2CO2=2H2O+C2H4O2,故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88:

8=11:

1。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______,F的化学式是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中反应B→D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HCl;氧化物;复分解;CaCl2+2AgNO3═Ca(NO3)2+2AgCl↓

【解析】

(1)胃液中含有F,所以F是盐酸,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碳酸钙高温会生成A,A又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硝酸和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C,所以C是硝酸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所以D是氯化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Ca(OH)2,F是HCl;

(2)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满足氧化物的定义,所以氧化钙属于:

氧化物;

(3)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B→D的反应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满足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所以该反应属于:

复分解反应;

(4)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CaCl2+2AgNO3═Ca(NO3)2+2AgCl↓。

 

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

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_______(写一种)。

【答案】HClCuCl2(不分先后)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甲是单质,则甲是铁,甲和乙能反应,则乙是盐酸或氯化铜,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则乙是氯化铜,乙和丙反应,则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戊是碳酸钠。

【详解】

(1)甲是单质,则甲是铁,故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化学式为

(2)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丁与戊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

(3)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丙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丁是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金属氧化物,则X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化学式为

【点睛】

甲是单质,则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

 

4.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

_____。

【答案】NaCl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生成玻璃

【解析】

【分析】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或氯化钡),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所以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详解】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故G的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故F的一种用途是:

纺织、造纸、制玻璃等。

【点睛】

D是温室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则G是氯化钠。

 

5.推断题: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2)Fe2O3+3CO

2Fe+3CO2(3)CuCl2+2AgNO3=Cu(NO3)2+2AgCl↓

(4)CuCl2+2NaOH=Cu(OH)2↓+2NaCl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B是铁,D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AgNO3=Cu(NO3)2+2AgCl↓

(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NaOH=Cu(OH)2↓+2NaCl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6.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

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B、D为黑色固体,则A与B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D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溶液均显碱性,C为水。

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4CO+Fe3O4

3Fe+4CO22NaOH+CO2=Na2CO3+H2O(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D为红色固体单质,则D是铜,若A、B为黑色固体,A和B生成C和D,D生成B,则B是氧化铜,A为碳,C为二氧化碳,故B的化学式为CuO。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则A、C可能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B、D为黑色固体,A和B生成C和D,则B是四氧化三铁,A是一氧化碳,D生成B,则D是铁,故A与B反应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

3Fe+4CO2。

(3)若A、D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溶液均显碱性,C为水,则A可能是氢氧化钠,D是碳酸钠,A和B生成C和D,则B是二氧化碳,A与B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是Na2CO3,E中含有钙元素,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注:

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H2SO4H2O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2H2O

2H2↑+O2↑

【解析】

【分析】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碳酸钠,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F是水,E中含有钙元素,由水转化生成,故E是氢氧化钙;A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B,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硫酸,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B是二氧化碳,D是硫酸,F是水,故填:

CO2;H2SO4;H2O;

(2)E是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故填:

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

(3)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

2H2O

2H2↑+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E氢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

H2O。

(2)根据

(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

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

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

E氢F。

 

9.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

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

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碳、镁、氧化铜。

【点睛】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

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10.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

请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俗称:

______。

(2)写出反应④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生石灰复分解反应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分析】

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C是碳酸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黑色固体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A、B是碳和氧化铜中的一个;D是铜、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钠,H是碳酸钠,I是水,H是氢氧化钙。

【详解】

(1)F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答案为生石灰;

(2)反应④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11.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D为蓝色沉淀,C和E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  ,I  .

(2)写出合理的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  ,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答案】

(1)CaO;H2O

(2)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Cu、Fe;Zn2+

【解析】

试题分析:

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I为生命之源,I是水,根据B与I反应能生成C是氢氧化钙;D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钙和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产生的,因此可以是氯化铜等;因此

(1)B是CaO;I是H2O;故填:

CaO;H2O;

(2)C和E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铜等的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CuCl2+Ca(OH)2=Cu(OH)2↓+CaCl2;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

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E为铜盐,锌粉和铁粉加入铜盐中发生了三个反应:

锌与铜盐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锌与亚铁盐反应生成铁和锌盐;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剩余,即铁或锌,如果锌有剩余,锌会把溶液中的铜、铁都置换出来,所以这时滤渣成分是锌、铁、铜,如果是铁,则铁会把排在它后面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这时滤渣成分是铁、铜;所以这两种情况中一定存在的是铁和铜;如果锌有剩余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铜离子都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

故填:

Cu、Fe;Zn2+.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以及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等进行分析即可.

 

1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铁,碳,不是;

(2)二氧化碳,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则: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推测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碳,而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单+化=单+化”,故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推测A可能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C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E为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A﹣B反应,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考点:

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