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860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4页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

普通生物化学试题

2003.12

一、

第一章:

糖类

一、填充题

1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2乳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3糖苷是指糖的()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等形式的化合物。

4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5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6支链淀粉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大分子,其中葡萄糖和葡萄糖的连接是()糖苷键和()糖苷键。

7纤维素和直链淀粉都是葡萄糖的多聚物,在纤维素中葡萄糖的构型是(),连接方式是();在直链淀粉中葡萄糖的构型是(),连接方式是()。

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

8()淀粉遇碘呈蓝色,()淀粉遇碘呈紫色。

()与碘作用显红褐色。

9开链已糖有()种异构体;环状已醛糖有()个异构体。

10糖胺聚糖是一类含有()和()的杂多糖,其代表化合物有()、()和()等。

11蛋白聚糖是由()和()共价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12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13糖肽连接的主要类型有()和()。

14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试验。

15常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试剂和()试剂。

16单糖的游离羰基能与()作用形成糖脎。

各种糖生成的糖脎结晶形状与()不相同。

二、是非题

1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

2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而且能利用L-葡萄糖。

()

3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

4糖的变旋现象是由于糖在溶液中起了化学作用。

()

5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

6由于酮类无还原性,所以酮糖亦无还原性。

()

7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L-构型。

()()

8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一种糖脎。

()

9葡萄糖分子中有醛基,它和一般的醛类一样,能和希夫试剂反应。

()

10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

11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则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

12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

13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

14一切有旋光性的糖都具有变旋现象。

()

15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

16多糖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均一的生物高分子。

()

17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α-1,4糖苷键,β-淀粉酶水解β-1,4糖苷键。

()

18α-D-葡萄糖和α-D-半乳糖结构很相似,它们是差向异构体。

()

19D-葡萄糖和D-半乳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

20磷壁酸是一种细菌多糖,属于杂多糖。

()

21脂多糖、糖脂、糖蛋白及蛋白聚糖都是复合糖。

()

22多糖无还原性、无变旋现象、也无旋光性。

()

23几丁质是N-乙酰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构成的均一多糖。

()

24肝素是一种糖胺聚糖,有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

三、选择题

1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在弱氧化剂(溴水)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

B在较强氧化剂(硝酸)作用下生成葡萄糖二酸

C在菲林试剂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

D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分子断裂,生成乙醇酸和三羟基丁酸

2在多糖和寡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活性形式是()

A葡萄糖-1-磷酸B葡萄糖-6-磷酸

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D葡萄呋喃糖

3下列哪个糖不是还原糖()

AD-果糖BD-半乳糖C乳糖D蔗糖

4分子式为C5H10O5的开链醛糖有几个可能的异构体()

A2B4C8D16

5棉子糖是()

A还原性二糖B非还原性二糖

C还原性三糖D非还原性三糖

6下列哪种糖不能生成糖脎()

A葡萄糖B蔗糖C果糖D乳糖

7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A果胶B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肝素

8关于单糖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一切单糖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

B所有单糖均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C单糖分子具有羟基,具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

D利用糖脎的物理特性,可以作为鉴定单糖类型的证据之一

9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个尿样与班乃德(Benedict)试剂呈阴性反应()

A实验员错把蔗糖放入尿的样液中

B尿中有过量的果糖

C血中过高浓度的半乳糖溢入尿中

D正常膳食的人由于饮过量的含戊醛糖的混合酒造成尿中出现戊糖

10有关糖原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α-1,4糖苷键B有α-1,6糖苷键

C由α-D-葡萄糖组成D是没有分支的分子

四、问答及计算题

1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着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但不知哪只瓶装的是哪种糖液,可用什么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

2大肠杆菌糖原的样品25mg,用2ml1mol/L硫酸水解。

水解液中和后,再稀释到10ml。

最终溶液的葡萄糖含量为2.35mg/ml。

分离出的糖原纯度是多少?

3有一个10.0g的糖原样品,经过甲基化和水解后能产生6mmol的2,3-O-甲基葡萄糖,问:

(1)出现在1→6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

(2)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

(3)产生了多少毫摩尔的2,3,6-三-O-甲基葡萄糖?

(4)如果这多糖的分子量是2×106,其所含葡萄糖残基是多少?

4将80ml新配制的10%α-D-葡萄糖溶液与20ml新配制的10%β-D-葡萄糖溶液混合,试计算:

(1)此混合液最初的比旋光度(α-D-葡萄糖[α]D20=+112.2º;β-D-葡萄糖[α]D20=+18.7º)。

(2)经过若干小时达到平衡后的比旋光度。

5指出有D-葡萄糖和下列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产物

(1)钠汞齐和水

(2)亚碘酸(3)稀碱(4)苯肼,在100℃,弱酸下(5)浓盐酸(6)稀硝酸(7)弗林试剂

6指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生物化学名称。

(1)Glc;

(2)Fuc;(3)Gal;(4)NAM;(5)NAG;(6)GalNAc;(7)Glc-6-P;(8)Fru-1,6-2P

二、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离羰基最远的一个不对称

2D-葡萄糖D-半乳糖β-1,4

3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或缩酮

4D-葡萄糖D-果糖α,β-1,2

5D-葡萄糖α-1,4

6α-1,4α-1,6

7β-D-葡萄糖1,4糖苷α-D-葡萄糖1,4糖苷螺旋状带状

8直链支链糖原

91632

10已糖胺糖醛酸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

11糖胺聚糖蛋白质

12糖类

13N糖苷键O糖苷键

14莫利希Molisch

15斐林Fehling班乃德Benedict

16苯肼熔点

二、是非题

1错2错3错4错5错6错

7错8对9错10错11对12错

13对14错15错16对17错18对

19错20对21对22错23对24对

三、选择题

1D2C3D4C5D

6B7A8B9A10D

四、问答及计算题

1用下列化学试剂依次鉴定

斐林试剂或班乃德试剂

溴水

HCl,甲基间苯二酚

核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淀粉

-

-

-

-

+(蓝色或紫红色)

+(黄色或红色)

+(黄色或红色)

+(黄色或红色)

-

+(褪色)

+(褪色)

-

+(绿色)

-

注:

“+”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2答:

水解后为所得葡萄糖量:

2.35mg/ml×10ml=23.5mg

23.5/180=0.1306(mmol)

所得葡萄糖相当的糖原为:

0.1306×(180-18)=21.16(mg)

糖原的纯度为:

21.16/25×100%=84.6%

3答:

(1)2,3-O-甲基葡萄糖即是1→6分支点上的葡萄糖。

10.0g的糖原含有的葡萄糖残基的毫摩尔数为10/(180-18)×1000≈61.728;所以,1→6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为6/61.728×100%=9.72%

(2)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

61.728/6=10.3

(3)非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才能生成2,3,6-三-O-甲基葡萄糖,且每个分支末端都会产生一个非还原端,其甲基化和水解后产物为1,2,3,6-四-O-甲基葡萄糖,所以2,3,6-三-O-甲基葡萄糖的毫摩尔数为:

61.728-2×6=49.728(mmol)

(4)所含葡萄糖残基数为:

2×106/162=12346

4答:

(1)混合液最初的比旋光度为:

[α]D20=(+112.2º)×80%+(+18.7º)×20%=+93.5º

(2)经过若干小时后,α-型与β-型互变达到平衡,这时α-型与β-型分别占36.2%和63.8%

[α]D20=(+112.2º)×36.2%+(+18.7º)×63.8%=+52.5º

5答

(1)还原反应,山梨醇;

(2)氧化反应,葡萄糖酸;

(3)异构反应,D-葡萄糖,D-果糖,D-苷露糖

(4)氧化成脎,葡萄糖脎;(5)脱水,5-羟甲基糠醛

(6)氧化,葡萄糖二酸;(7)氧化,复杂产物

6

(1)葡萄糖;

(2)岩藻糖;(3)半乳糖;

(4)N-乙酰氨基胞壁酸;(5)N-乙酰氨基葡萄糖;(6)N-乙酰氨基半乳糖;

(7)葡萄糖-6-磷酸;(8)果糖-1,6-二磷酸

三、

第二章:

脂质

一、填充题

1脂类是由()和()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2脂质体是()。

3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

4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和()组成。

5神经节苷脂是由()、()、()和()组成。

6脂肪肝是当肝脏的()不能及时将肝细胞脂肪运出,造成脂肪在肝细胞中的堆积所致。

7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8植物油在常温下一般多为液态,这是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原故。

9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0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酸和()酸,因此这二种脂肪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家族()和()系列。

11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现象称为()。

12()是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终产物。

13蜡是指()和()形成的酯。

二、是非题

1自然界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

2磷脂是中性脂()

3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中性磷脂()

4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

()

5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均为D构型。

()

6胆汁酸是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

()

7构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异戊二烯分子。

()

8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愈低对机体健康愈有利。

()

9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双键时产生氢过氧化合物。

()

10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均含有共轭双键。

()

三、选择题

1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是一种()类型的物质

A脂蛋白B糖蛋白C糖脂D磷脂

2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

A维生素EB前列腺素C胆汁酸D甘油

3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硬脂酸酯B胆固醇硬脂酸酯

C羊毛蜡D石蜡

4下列营养物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物质是()

A脂肪酸B甘油C蔗糖D氨基酸

5磷脂酰丝氨酸在pH7时所带净电荷为()

A–1B–2C+1D+2

6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

A油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棕榈酸

7胆固醇是()

A酸性固醇B17-酮类固醇

C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前体D17-羟皮质类固醇

8前列腺素是一种()

A多肽激素B寡聚糖C环羟脂酸D氨基酸

9关于甘油磷脂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在pH7时卵磷脂和脑磷脂以兼性离子存在

B用弱碱水解甘油磷脂可生成脂肪酸金属盐

C甘油磷脂可用丙酮提取

D甘油磷脂与鞘磷脂的主要差别在于所含醇基不同

10关于油脂的化学性质,以下错误的是()

A油脂的皂化值大时说明所含的脂肪酸分子小

B酸值低的油脂其质量也差

C油脂的乙酰化值大时,其分子中所含的羟基也多

D氢化作用可以防止油脂的酸败

四、问答及计算题

1指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生物化学名称。

(1)PUFA

(2)PG(3)LT(4)TX(5)VLDL(6)TG

2已知用氯仿-甲醇-水混合物可以提取血清脂质,说明此混合液的作用。

3一个含有心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O-赖氨酰磷脂酰甘油的脂类混合物在pH7时进行电泳。

指出这些化合物的移动方向。

4测得某甘油三酯的皂化价为200,碘价为60。

求:

(1)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甘油三酯分子中平均有多少个双键?

(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5在Ph=7时,判断下列物质的带电状况:

(1)磷脂酰胆碱

(2)磷脂酰乙醇胺

(3)磷脂酰丝胺酸

6膜脂分子的共同特征是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即分子带有亲水和疏水性的基团。

例如:

磷脂酰胆碱分子上的两个脂肪酸链是疏水部分,而磷酸胆碱则属于亲水部分。

写出下列各膜脂分子上的亲水和疏水性基团的名称。

(1)磷脂酰乙醇胺

(2)鞘磷脂

(3)半乳糖脑苷脂

(4)神经节苷脂

(5)胆固醇

7清除动物脂肪沉积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一些含有氢氧化钠的产品,试解释。

8两种都是由100%玉米油制造的黄油,一种是通过使玉米油氢化制造的,另一种是通过乳化作用制造的。

试问哪一种黄油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9沙拉油(蛋黄酱)是将蛋黄掺在熔化的黄油(或牛奶)中搅拌制成的。

制成的沙拉油稳定,这与蛋黄中的稳定剂有关,试问该稳定剂是什么?

这样做生化原理是什么?

四、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脂酸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2双层脂包围了一些水溶液的小滴,呈球形

3环戊烷多氢菲

4甘油脂酸磷酸胆碱

5鞘氨醇脂酸糖唾液酸

6脂蛋白

7胆固醇

8不饱和脂肪酸

9转运内源胆固醇酯

10亚油亚麻ω-6ω-3

11酸败

12胆汁酸

13长链脂肪酸长链一元醇或固醇

二、是非题

1错2错3对4对5错

6对7对8错9对10错

三、选择题

1C2D3D4A5A

6D7C8C9C10B

四、问答及计算题

1

(1)PUFA多不饱和脂肪

(2)PG前列腺素(3)LT白三烯(4)TX凝血噁烷(5)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6)TG甘油三酯

2氯仿溶解非极性脂,甲醇溶解极性脂,两者还破坏并沉淀蛋白质,最后,脂进入非极性相(氯仿),蛋白质等极性大的物质进入极性相(甲醇/水)中。

3答:

心磷脂、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丝氨酸向阳极移动

磷脂酰乙醇胺停在原处

O-赖氨酰磷脂酰甘油向阴极移动

4

(1)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3×56×1000/200)=840

(2)双键数=840×60/(100×126.9×2)=1.98≈2

5答:

(1)0;

(2)0;(3)-1

6答

(1)磷脂酰乙醇胺

疏水基团:

2脂肪酸;亲水基团:

磷酸乙醇胺

(2)鞘磷脂

疏水基团:

1脂肪酸和鞘氨醇上的碳氢链;亲水基团:

磷酸胆碱

(3)半乳糖脑苷脂

疏水基团:

1脂肪酸和鞘氨醇上的碳氢链;亲水基团:

D-半乳糖

(4)神经节苷脂

疏水基团:

1脂肪酸和鞘氨醇上的碳氢链;亲水基团:

几个糖分子

(5)胆固醇

疏水基团:

碳氢链骨架;亲水基团:

羟基

7动物脂肪主要成分是三脂酰甘油,它可以被氢氧化钠水解即皂化,生成肥皂,肥皂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脂肪高得多。

8答:

通过乳化工艺制造的黄油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因为氢化是使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为饱和脂肪酸。

9答:

蛋黄中的卵磷脂(即是磷脂酰胆碱)是稳定剂。

因为卵磷脂是一种具有亲水和疏水的两性化合物,是一种乳化剂,容易使奶油溶解。

五、

第三章:

氨基酸、肽类、蛋白质化学

一、填充题

1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和(),其中以()的吸收最强。

3脯氨酸是()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物质。

4()和()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且不含硫的氨基酸,在一个肽链折叠的蛋白质中它能形成内部氢键。

5范斯莱克(VanSlyke)法测定氨基氮主要利用()与()作用生成()。

6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来滴定()上放出的()。

7赖氨酸带三个解离基团,它们的pK分别为2.18,8.95及10.53。

赖氨酸的等电点为()。

8多聚L-谷氨酸的比旋随pH改变是因为(),而L-谷氨酸的比旋随pH改变是因为()。

9肽链的N末端可以用()法、()法、()法和()法测定,而()法和()法是测定C末端氨基酸最常用的方法。

10谷胱甘肽的简写符号为(),它的活性基团是()。

11肽经溴化氰(CNBr)处理后,在()残基右侧的肽键被裂解,裂解后该残基变成()。

12一个球状蛋白质,含100个氨基酸,估计它的分子量是()±20%。

13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结构,每圈螺旋包含()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nm,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nm。

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大多属于()手螺旋。

14蛋白质水溶液在6时也有缓冲作用,这主要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基团的解离作用。

15球状结构的蛋白质中,含亲水基团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分布于(),疏水基团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分布于()。

16胰岛素是A、B两条肽链通过正确匹配的()连接而成的蛋白质,在体内从一条肽链的前体经过()的加工剪裁而成。

17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先天遗传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被()所置换。

18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条一样的轻链和一样的重链组成,它们之间共有()对二硫键来维持整个分子结构。

19稳定原胶原的三股螺旋的力有()和(),此外,其氨基酸三联体的每第三个位置必须是()。

20维持蛋白质构象的次级键主要有()、()和()。

21糖肽连接键的主要类型为()和()。

22确定蛋白质中二硫键的位置,一般先采用(),然后用()技术分离水解后的混合肽段。

23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它是由前胰岛素原经专一蛋白水解,失去N端的()成为()。

再经类胰蛋白酶和类羧肽酶的作用失去()肽,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24羧肽酶A不能水解C端是()残基、()残基和()残基的肽键。

25羧肽酶B专一地从蛋白的C端切下()氨基酸。

26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主要有()、()、()和()等。

27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使它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分开的方法有()和()。

28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和()。

29利用分配层析的原理进行氨基酸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和()等。

30许多钙结合蛋白都存在有()图像,即它们的钙结合位点都由一个()的结构单位构成。

31蛋白质之所以出现各种内容丰富的构象是因为()键和()键能有不同程度的转动。

32常用拆开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方法有()法,常用的试剂为();()法,常用的试剂为()或()。

33在蛋白质分子中相邻氨基酸残基的β-碳原子如具有侧链会使α螺旋不稳定。

因此,当()、()和()三种氨基酸相邻时,会破坏α螺旋。

34当疏水侧链折叠到蛋白质分子内部时,环境中水的熵()。

35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各种方法主要根据蛋白质在溶液中的下列性质()、()、()和()等。

36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和(),而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是一种()。

37G蛋白具有()酶的活性。

38构成或存在于毛发、软骨、红细胞液和韧带的主要蛋白质分别是()、()、()和()。

39当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pI=7.0),β-乳球蛋白(分子量37100,pI=5.2)、细胞色素c(分子量13370,pI=10.6),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pI=4.9)通过像DEAE-纤维素这样的阴离子交换剂,用线性盐梯度洗脱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预测各蛋白从柱上洗脱的次序为()。

40在糖蛋白中,糖经常与蛋白质的(),()和()残基相联结。

41糖蛋白中O-糖肽键是指糖与蛋白质的()残基结合,N-糖肽键是指糖与蛋白质的()残基结合。

42蛋白质组是指()。

二、是非题

1某化合物和茚三酮反应呈蓝紫色,因而可以断定它是氨基酸或是蛋白质。

()

2亮氨酸疏水性比缬氨酸强。

()

3氨基酸在水溶液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

4合成的多聚谷氨酸在pH7时,其γ-羧基电离为-COO-,由于静电相斥,分子较松散,在pH4时并不电离,容易形成螺旋结构。

()

5溶液的pH可以影响氨基酸的pI值。

()

6组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半必需氨基酸。

()

7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的取代未必会引起蛋白质活性的改变。

()

8二硫键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有关,因此没有二硫键的蛋白质就没有三级结构。

()

9凝胶过滤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先流出柱,分子量大的后流出柱。

()

10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

11一个蛋白质样品,在某一条件下用电泳检查,显示一条带。

因此说明,该样品是纯的。

()

12蛋白质中所有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是左旋的。

()

13与肌红蛋白不同,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因此提高了它与氧的结合能力。

()14疏水作用是使蛋白质立体结构稳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次级键。

()

15用羧肽酶A水解一个肽,发现从量上看释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据此可断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

16抗体酶是指有催化作用的抗体。

()

17胰蛋白酶专一地切在多肽链中碱性氨基酸的N端位置上。

()

18短肽的旋光性等于其组成氨基酸的旋光性之和。

()

19D-型与L-型立体异构体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只在于其旋光方向不同。

()

20三肽Lys-Lys-Lys的pI值必定大于Lys的pI值。

()

21可以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