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1978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

地理

课题名称:

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

高二(3)班

姓名:

覃羽健

指导老师:

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

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

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

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

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1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根据贵州省2011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笔者简要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表述为:

总体发展速度快,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发展不平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

1.1贵州省旅游业总体情况

2011年,我省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19.3个百分点;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在全国排名达到15位和19位,增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第5位;全国仅安徽、重庆、江西、贵州、甘肃和西藏6个省(区、市)旅游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30%以上增幅,我省增长在全国名列前位。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客源结构明显改善,旅游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提素质”取得积极成效。

去年,我省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性支持取得新进展。

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作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建成旅游大省、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从打造品牌、抢占市场、项目带动、环境改善、发展路径等方面对“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特色优势产业的一张名片,作为改善民生、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出台了《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旅游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达到121.56亿元,是2010年的2.85倍。

1.2以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1.2.1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也较快,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离自然界越来越远,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感受森林所带惬意的感受,森林旅游成为当下人们追逐的一种时尚。

1993年,贵州省建立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民俗风情,成为贵州森林旅游的一处理想之地,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截至2008年4月8日,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的“杜鹃花节”,大方县普底景区和黔西县金坡景区接待了超过l5万的游客,创下百里杜鹃游客人数的最高纪录。

百里杜鹃森林旅游对贵州经济有一定的的影响。

表现在:

(1)百里杜鹃森林旅游已经发展了十几个春秋,每年要接待大量的游客,最多的时候接待人数可以达到十几万,旅游收入逐年递增。

(2)百里杜鹃森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公园附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游客进入森林公园后,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喜欢在公园内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因此,相关的餐饮、住宿、游览、娱乐以与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就有了很大的市场,为公园、公园附近地区以与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贵州百里杜鹃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

许多游客陶醉于杜鹃花的花海之中,杜鹃花(大杜鹃、小杜鹃)成为人们喜爱的花卉.人们希望杜鹃花走入寻常百姓家。

1.2.2百里杜鹃森林旅游相关政策

(1)贵州省大力培育旅游业,提升贵州旅游品牌。

以贵州原生态特色为出发点,突出贵州凉爽的特点,建立属于西南地区的著名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充分体现贵州特色——绿色生态、多彩清凉、休闲度假。

(2)可持续性发展政策。

对在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进行煤炭开采进行严格限制和严格管理,首要保护百里杜鹃,弥补风景区因季节变换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平衡,同时也让风景区得到充分的休憩,让百里杜鹃得到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3)相关旅游设施建设。

2008年12月21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局进行改善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工程。

1.2.3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分析

(1)贵州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截至2008年,从微观角度出发来分析,贵州森林公园管理体制有以下六种类型:

①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实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即以国有林场为建设管理主体的体制。

②以县(市、区)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建立的森林公园。

③由企业买断经营管理权的森林公园。

④以乡政府(办事处)为建设管理主体的森林公园。

⑤以县级管理委员会为建设管理主体的森林公园。

⑥以乡镇集体农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

(2)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现状

2007年,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的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成立,意味着百里杜鹃风景区在保护、开发、建设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更大发展,进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实现更大的突破,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安金黎2009年2月22日在百里杜鹃景区调研时的讲话内容,我们了解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体制完善工作更进一步。

首先,倾力将百里杜鹃风景区打造成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这一品牌,启动建设杜鹃花博物固。

随着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与杜鹃花节的成功举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名声越来越大,得到了游客的喜爱和社会的关注。

同时,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从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中认识到发展森林旅游业对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的重要作用。

  

 

2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贵州是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这样会导致贵州省的旅游业缺乏专业化的指导,以与依赖于现有的资源上而难以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

同时,旅游企业的整合扩大发展也符合规模经济效应,因此,通过对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的分析,笔者将形成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贵州省自身的宏观环境:

自然因素、政治、法律因素,这些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面临体制创新不足、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和企业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2.1贵州省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

2.1.1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

  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

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与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2.1.2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

  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与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

许多着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

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

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

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打出具有特色的促销口号,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2.1.3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

  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与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

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

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昆明举办的“世博园”、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印象·云南”把云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介绍给了全世界。

可提到贵州,游客却很难想到贵州代表性的旅游文化

2.1.4贵州旅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是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三大优势资源,但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政府缺乏有效引导。

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之政府的创新观念、经营理念有待改进,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如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方面,导致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的思想,视野狭窄,缺乏引进先进企业制度的积极性,走出去的观念淡薄,做大做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

2.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盛行是影响贵州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即使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外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

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盲目竞争,甚至一个景区多头管理,相互扯皮,阻碍了大型旅游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

3.企业体制机制不规范。

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完善的行政性和经济性约束,部分旅游企业体制机制不规范。

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在处理集权和分权上也还存在较大问题,而且企业网络化应用程度不高,造成人力资源重复浪费,运行成本增高,所获利润减少,甚至陷入行业性的无序竞争。

4.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

在旅游集团的组建过程中,一部分集团是在各级政府与管理部门的推动下进行重组,发展战略不明确。

如有些企业脱离主业,盲目寻求多元化发展,涉足与主业毫无关联的行业;有的集团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主业不突出,产业链条未形成,凝聚力和发展能力较差,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形成不了规模经济优势。

其实,旅游企业集团必须以一个强有力的骨干企业作为龙头,才能带动整个集团发展。

 

3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3.1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为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但贵州旅游业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产业优势,经济效益的获取也远未达到预想目标。

因此,贵州旅游业在新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突破障碍,使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

3.1.1强化旅游大管理意识

  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

旅游的综合性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与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系。

相关部门必须把涉与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3.1.2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

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

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

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

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贵州多彩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

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3.1.3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

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

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与宣传。

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

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

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四)、总结

为了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

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

二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动存量住房交易。

鼓励居民汽车消费。

推行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电信消费。

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3.2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建议

3.2.1完善发展环境

旅游业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各相关部门都要围绕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切实搞好协作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和落实配套措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

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快国有旅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支持企业按照规划自主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减轻企业不合理的税费负担。

完善民营企业进入制度,保证其享受相关的“国民待遇”。

健全完善相关旅游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

引导并支持文化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走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利双赢的共同繁荣之路。

3.2.2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发展领域,调整优化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

针对旅游需求进行线路策划,进一步挖掘提升巴拉河和雷公山沿线民族村寨的文化旅游品位,丰富施秉杉木河河漂流内涵,做精做优镇远古城和镇远铁溪景区,高水准建设剑河温泉,打造好黎平肇兴、八舟河等景区景点。

加快完善步道、公厕、购物、通信、酒店、宾馆等综合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把景区(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环境卫生作为整治重点。

3.2.3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将旅游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贵州高校设立旅游专业;将各类旅游专业学校纳入全省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在高等学校和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景点建立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着重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立健全旅游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全省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轮训。

大力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把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与人才引进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培养、引进与使用并重。

构建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经费投入,加快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抓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旅游就业、创业培训。

用好国家关于西部地区吸引、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积极引进人才。

建立选拔任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建设旅游人才市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扶持旅游人才网站建设,实现与全国信息的联网互通。

 

4总结

贵州省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改善与进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旅游业对拉动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

作为西部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技术,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西部省市中的低端位置。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贵州省旅游行业必须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加快实现企业结构的转化升级,抓住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与“十二五”规划的大好机遇,推进全省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青《贵州旅游发展应注意与解决的问题》

贺万荣《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省旅游局《贵州2011年旅游业发展情况与2012年预测》

XX文库《贵州旅游发展应注意与解决的问题》

XX文库《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XX文库《论贵州旅游业发展》

潘鸿,唐宇宏《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藻类植物初步调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5月,第26卷第2期

徐应华,秦燕《贵州森林公因经济效益分析与预测Ⅱ》四川林勘设,2008年12月第4期

杨松.贵州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中国林业》,2008年4月:

48

罗明忠《贵州森林旅游经营管理初探》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11月,总180期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