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监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2967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水生生物监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生生物监测.docx

《水生生物监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生物监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生生物监测.docx

水生生物监测

第二章水生生物监测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2.掌握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基本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3.了解水生生物监测采样布点原则,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保存基本要求,按照监测方案正确完成监测项目的采样,样品处理、分析。

执行一般质量保证措施。

4.熟练配制生物监测实验中常用的试剂、指示剂。

熟练掌握水生生物材料的实验室技术(生物制片、生物标本制作技术、生物材料前处理技术、微生物无菌操作、培养基配制)。

5.了解显微镜及常用分析仪器设备构造、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并能熟练使用、排除一般故障。

6.掌握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判断项目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对分析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能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7.正确填写监测报告。

第一节水中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A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学监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

答案:

对实验室要求对实验室业务负责人要求实验室器材设备的校验实验室供应晶的质量控制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2.细菌学监测对玻璃器皿的要求是:

所用的玻璃器皿应是玻璃制品,必须

不附着任何,应剔除已、有的、有的器皿。

答案:

硼硅洁净残渍破损划痕气泡

3.细菌采样玻璃瓶洗涤干燥后,要在℃干热灭菌h或高压蒸汽℃灭菌min。

答案:

160~1702121(98066.5Pa)20

4.用于细菌监测的试剂必须使用的试剂,以免试剂中的抑制或促进细胞的生长,购入或应用试剂要标明,配制好的试液要标明、、

及,对任何系列培养试验或生化试验要同时做和对照培养。

答案:

纯度合格不纯物质日期名称浓度配制人日期阳性阴性

5.用于细菌学监测的染料或着色剂,要求具有和,在染色前,宜先对至少和的对照培养试行染色,并。

答案:

适当的强度稳定性一种阳性阴性记录结果

6.配制培养基应注意事项:

①;②;③;④。

答案:

①含有可被迅速利用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他成分

②含有适量水分

③调至适合微生物生长的pH

④具有合理的物理性能(透明度、固化性等)

7.配制培养基的主要程序为:

、、、、、、等步骤。

答案:

调配溶化调整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检定

8.无菌性试验就是每次试验时要以为水样,检查、、、

和其它器具的。

如检查结果表明有杂菌污染,则应,重取水样检验。

如检验结果仍为阳性,则表明无菌水、培养基滤膜、稀释水或玻璃器皿有可能已被污染。

答案:

无菌水培养基滤膜稀释水冲洗用水玻璃器皿无菌性

弃去水样试验结果

9.对受细菌污染严重的水体样品,在进行大肠菌群检验时,如果在初发酵试验中未发现产气,则应h,然后再进一步证实。

答案:

继续培养到48有无大肠菌类细菌

10.玻璃器皿灭菌一般采用和方法。

答案:

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11.大肠菌群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具有;,不带或略带;色,较深的菌落。

答案:

深紫黑色金属光泽的菌落紫黑色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中心色

12.总大肠菌群是指能在37℃48h内的、、的无芽孢杆菌,主要包括有、、、等菌属的细菌。

答案: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中1~2次沥干后就能使用。

()

答案:

(×)

2.培养细菌的玻璃器皿,应先经高压蒸汽灭菌,趁热倒出培养基,用热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残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2次沥干。

()

答案:

(√)

3.洗涤吸管时,可选取3%的来苏液浸泡30min,再用洗涤剂洗涤,用清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

()

答案:

(√)

4.洗涤染色瓶时,按常规方法洗涤干净。

()

答案:

(×)

5.含油脂的玻璃器皿,应单独高压灭菌洗涤,趁热倒出污物,置100℃干燥箱烘烤0.5h,再放入5%碳酸氢钠水中煮沸,先去脂再行常规洗涤。

()

答案:

(√)

6.对新购置的洗涤液,可能因含有抑制或促进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而影响洗涤质量,须进行洗涤效果检查。

()

答案:

(√)

7.恒温培养箱须每天检查两次,温度变异不可超过±1℃。

()

答案:

(×)

8.显微镜使用后,用擦镜纸清洁光学玻璃部分和载物台,并罩好套子。

()

答案:

(√)

9.采集加氯处理的水样时,不影响水样真正细菌含量,因此无需经去氯处理。

()

答案:

(×)

10.采样时不需用水清洗采样瓶,采样后在瓶内要留20%的空间,以便检查时充分混匀样品。

答案: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采集加氯处理的水样时,须经去氯处理。

在灭菌前在500ml采集瓶中加入足量的硫代硫酸钠,加入的浓度和体积为:

①3ml,10%Na2S2O3溶液②0.3ml,10%Na2S2O3溶液③lml,10%Na2S2O3溶液

答案:

2.对受污染严重的水体,可选择方法测定其总大肠菌群数。

①滤膜法②多管发酵法③延迟培养法

答案: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标准为:

①每升水样小于100个②每升水样小于或等于3个③每毫升水样≤100个菌落

答案:

4.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总大肠菌群标准是。

①每升水样小于等于100个②每l00ml水样检出3个以下③每升水样小于等于三个

答案:

5.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一些必测和选测项目,其中Ames实试验是监测项目之一。

①细菌学②毒性测定③致突变

答案:

6.在细菌监测中,菌落数大于100时采用报出结果。

①按实数报出②两位有效数字,用10的指数表示

答案:

7.在报出细菌总数计数结果时,若所有的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报出。

①按稀释倍数最小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②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③任选一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答案:

8.总大肠菌群测定过程的复发酵试验中,接种完1~3个典型菌落后,应将发酵管置于℃,

培养。

①44.524h②3748h③3724h

答案:

9.粪大肠菌复发酵试验使用培养基。

①EC培养液②单倍乳糖蛋白脂培养液③3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答案:

四、问答题

1.水体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一般希望符合哪些条件?

答案:

一般希望符合下列条件:

①此种指示菌应大量存在于人的大便中,其数量要比病原微生物多得多;

②如水中有病原微生物存在时,此种指示菌也必然存在;

③此指示菌在水中的数量与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正相关;

④此种指示菌存活的时间略长于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及水中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也应比病原微生物略强些;

⑤此种指示菌在水体中不会自行繁殖增长;

⑥此种指示菌在污染的水环境中分布较均匀,生物性能亦较稳定;

⑦此种指示菌应能在较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检出及鉴定的方法也较简易迅速;

⑧此种指示菌应可适应于各种水体。

2.常见的用作指示菌或其他指示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答案:

有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属、肠道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铜绿假单细胞菌、葡萄球菌属;副溶血弧菌等。

此外,还有水生的真菌、放射菌和线虫等。

3.细菌学监测实验室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①通风良好,又能避免尘土、过堂风和温度骤变,并能保持室内空气高清洁和实验用具的整洁。

②实验室空间要合理利用,有专供培养基制备的灭菌以及玻璃器皿和其他消毒其他消毒灭菌的准备室和供应室,还要有供分装和制备无菌培养基、转移微生物培养的灭菌培;

③室内墙壁要刷漆覆盖,地板要使用光滑和防透水材料,以便刷洗和消毒。

④实验室工作台要足够宽敞、高度适宜,台面应使用光滑、防透水、惰性的、抗腐蚀的、具有最少接缝的表面材料,室内照明要求均匀宜人。

4.对细菌监测人员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

要求是: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化验人员进行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各项专业技术培训,应掌握样品的采集和存放、培养基和玻璃器具的准备、灭菌过程、实验步骤、细菌计数、数据处理、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及时排除各类问题以提高实验室工作成效。

5.简述采集地表水表层水、深层水及自来水细菌样品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①直接采取地表水表层水样时,打开瓶塞,先将瓶口朝下迅速浸入水中,距水面10~15cm,再把瓶口转向来水方向,使水灌到瓶内。

采好后,加上瓶盖和覆盖纸。

采样后,采样瓶内上部应有一些空隙,以便检验前充分混匀水样。

②用采样瓶采集深层水样时,将无菌的水样瓶放入架内。

将采样瓶置放入水中。

到达预定深度后,打开瓶塞,待水样灌好后,松开瓶塞的软绳,盖上瓶塞。

再将整个装置提出水面。

③采取自来水样时,先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烧灼消毒,再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数分钟,然后取样。

6.无菌室质控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

无菌室应每月(或15d)进行一次质控。

在消毒后进行,方法为空气自然沉降法设五点,每点放一个琼脂平板,开盖沉降5min,而后在37℃24h培养,计数每平皿菌落数,求出平均数,平均数超过10个细菌以上,无菌室应重新处理。

7.制备每批培养基应作哪些记录?

答案:

制备每批培养基均应作好记录,登记配制日期、批次、培养基名称、成分、pH、灭菌条件、配制方法及配制人等。

8.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多少时间?

存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

配制好的培养基不宜保存过久,以少量勤配为宜。

已灭菌的培养基可在4~10℃存放一个月。

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并且避免杂菌侵入和液体蒸发。

9.简述细菌监测样品如何保存和运输?

答案:

样品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采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h,如超过2h,应将水样保持在10℃以下,且不得超过6L。

水样采集后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冰箱中,但不得超过2h。

如运输时间超过6h,应考虑现场检验,或用延迟法检验。

10.革兰氏染色是细菌鉴定中最重要的染色方法,在染料和着色剂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简述革兰氏染色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答案:

可在同一载玻片上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染色阴性和阳性的对照菌。

在染色操作中涂片不要过厚,以免呈假阳性,同时用95%乙醇作为脱色液为宜,脱色液中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脱色力加强,易形成假阴性。

复染液宜用0.5%的番红液或经稀释的碳酸复红液,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B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总数测定是测定水中、和密度的方法。

答案:

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异养菌

2.进行细菌学检验,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宜超过h,不然应使用10℃以下冷藏设备保存样品,但不得超过h。

答案:

26

3.采样瓶灭菌瓶口用牛皮纸等防潮纸包好,置于干燥箱℃,干热灭菌,或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经分钟灭菌。

不能使用加热灭菌的塑料瓶,则应浸泡在溶液中,min,或用进行低温灭菌。

聚丙烯耐热塑料瓶,可用高温蒸汽灭菌min。

答案:

160~1702h121200.5%的过氧乙酸10环氧乙烷气体

121℃15

4.菌落计数在100以内时按报告,大于100时采用有效数字,用10的指数表示,在报告菌落数为“无法计数时”,应注明。

答案:

实数两位水样的稀释倍数

5.《规范》中细菌学监测有个项目,其中的测定和的测定是必测项目。

答案:

5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6.总大肠菌群测定的样品培养一般有法和法两种技术方法。

但如果样品运输途中不能保证所需要的温度或时间超过h,可采用培养法技术。

答案:

滤膜法发酵法6延迟

7.我国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标准是,总大肠菌群标准是。

答案:

≤100个/ml≤3个/L

8.细菌学采样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而进行,以免不同层次的搅扰;同一采样点与理化监测项目同时采样时,应先采集样品。

答案:

上下细菌学检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Ames试验是细菌学监测项目之一。

()

答案:

(×)

2.采细菌样品时,采样前要用水样清洗采用瓶。

()

答案:

(×)

3.水中细菌总数测定—般采用多管发酵法。

()

答案:

(×)

4.供细菌监测用水样,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一般从来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h。

()

答案:

(√)

5.细菌学采样后在瓶内要留20%空间,以便检查时充分混匀样品。

()

答案:

(√)

6.采集加氯处理的水样时,不影响水样真正细菌含量,因此无需进行脱氯处理。

()

答案:

(×)

7.显微镜使用后,用擦镜纸清洁光学玻璃部分,并罩好套子。

()

答案: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总大肠菌检验方法中,多管发酵法适用于。

①多种水体②杂质较少的水样

答案:

2.报告细菌总数测定结果时,首先应选择菌落数在进行计算。

①30~300之间②<30③>30

答案:

3.对受污染严重的水体可选择方法测定总大肠菌群数。

①滤膜法②多管发酵法③延迟培养法

答案:

4.细菌监测中玻璃器皿一般采用方法灭菌。

①干热灭菌②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

四、问答题

1.在做细菌检验前为何要用力振摇采样瓶?

答案:

使可能存在的细菌凝团得以分散。

2.总大肠菌群检验有几个步骤?

答案:

①初发酵试验;

②平板分离;

③复发酵试验;

④根据发酵结果查表、报告。

3.革兰氏染色需哪些种染色液?

答案:

①染色液:

结晶紫溶液;

②助染剂:

鲁哥氏碘液:

③脱色剂:

95%乙醇溶液;

④复染剂:

沙黄溶液或0.5%的番红液,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4.水中细菌总数测定时,10-1稀释度平板菌落数为2660个;10-2稀释度菌落数为285个;10-3稀释度平板菌落数为41个:

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总数是多少?

应如何报告?

答案:

细菌总数为34750个/ml;报告数:

3.5×104个/ml。

5.用于细菌学监测的培养基,配制时要注意哪几点?

答案:

①含有可被迅速利用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其它成分;

②含有适量的水分;

③调至适合微生物生长的pH;

④具有合适的物理性能(透明度、固化性等)。

6.简述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步骤?

答案:

①初步发酵试验:

在2个装有已灭菌的50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内有倒管),以无菌操作各加入水样100ml,在10支装有已灭菌5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大试管烧瓶中(内有倒管),以无菌操作各加入水样10mi,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

②平板分离:

经培养24h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发酵管,分别接种于晶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再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菌落深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③复发酵试验:

上述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该菌落的另一部分再接种于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内有倒管),每管可接种分离自同一初发酵管的最典型的菌落1~3个,然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有产酸产气者(不论倒管内气体多少皆作为产气论),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④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瓶)数,查表报告每升水中的总大肠菌群。

7.为什么乳糖、蛋白胨培养基高压灭菌时,温度规定为115℃,而不是121℃?

答案:

因高温会使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而影响检验结果。

第二节生物群落法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常规生物监测,河流宜在水面下m采样,可不分层取样。

在湖泊、水库采样若水深不超过3m一般可仅在取样。

若透明度很小,可在加取一样,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

答案:

0.5表层底层

2.水生生物监测的“生物群落”项目适用于、、水体环境的监测,监测频次每年不少于。

答案:

河流湖泊水库两次

3.目前广泛使用采集着生生物种类的人工基质有等。

答案:

载玻片(如硅藻汁)和聚酯薄膜

4.采集着生生物用的硅藻汁包括、、、等几部分。

答案:

采样架载玻片浮子重锤及尼龙绳

5.浮游植物定量标本,用采水器采水,一般采水L,若浮游植物密度过低,应。

答案:

1~2酌情增加采水量

6.底栖生物一般用面积为彼得逊采泥器。

这种采泥器适用于底质和

底质的水体的样品采集。

可应用于湖泊、及底质非砾石且较为松软的。

答案:

1/16m2淤泥砂泥水库河流

7.底栖动物标本一般用固定或用固定。

答案:

平方米

8.底栖生物人工基质采样器主要用于及水体中的样品采集。

答案:

河流溪流

9.用采泥器取底栖生物样品时应推算出每的种类及数量。

答案:

平方米

10.底栖动物包括、、、、、等大类。

答案:

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水栖寡毛类线虫水蛭钩虾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浮游植物定性标本的采集用13号浮游生物网。

()

答案:

(×)

2.水生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从理论上讲监测断面越多越好。

()

答案:

(×)

3.一般正常环境下比较清洁的水体中分布的底栖动物种类多、个体数量相对少;污染水体(严重污染外)中分布的底栖动物种类少,个体数量相对多。

()

答案:

(√)

4.《规范》适用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水生生物监测。

()

答案:

(×)

5.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是河流和湖泊、水库水体的必测项目。

()

答案:

(√)

6.生物监测如结合水质理化监测,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更准确和可靠。

()

答案:

(√)

7.浮游植物定量分析中,一个单细胞生物、一个自然群体都看作是一个计数单位。

()

答案:

(√)

8.浮游植物采用计数框长条计数时,一般计数3条,即第2、5、8条。

若藻体太稀,则应全片计数。

()

答案:

(√)

9.采集游浮动物定性标本,原生动物和轮虫需用25号网,甲壳动物用13号网。

()

答案:

(√)

10.浮游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虫的计数,常将原水样浓缩至30ral计数框,在10×10倍镜下计数10长条。

()

答案: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采集浮游植物定性样品使用的浮游生物网规格为。

①13#②25#③40目

答案:

2.固定浮游植物定性、定量标本一般采用法。

①鲁哥氏液②70%工业酒精③5%福尔马林与70%的酒精混合液

答案:

3.浮游植物定量一般用ml计数框。

①0.1②1

答案:

4.着生藻类和着生原生动物定量计数一般以表示。

①个几②个/cm2③个/m2

答案:

5.着生原生生物活体观察鉴定应按规定进行。

①加鲁哥氏液,带回实验室,浓缩后显微镜下观察的②不加任何试剂,当天鉴定完毕,最多不超过2d的

答案:

6.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的鉴定需依据。

①成熟的生殖器官②口器的结构差异

答案:

7.对藻类密布较低的样品,定量计数时应计数。

①计数框第2、5、8三行②全片

答案:

8.透明度较大,水较深的水体中采集浮游植物定量样品的方法是。

①水面下0.5m左右采样②表层与底层各取样品,制成混合样③按表层、透明度的0.5倍处、1倍处、1.5倍处、2.5倍处、3倍处各取一样,将各层样品的混合均匀后,再从混合样中取一样

答案:

四、问答题

1.水生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是什么?

答案:

①代表性;

②与水质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

③考虑水体环境的整体性;

④断面布设的连续性;

⑤断面布设的经济性。

2.浮游动物主要由哪些生物组成?

答案:

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

3.何谓底栖动物?

答案:

是指栖息生活在水体底部、静水底部的淤泥内,流水的石块、砾石表面或其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一般认为体长超过2mm,不能通过40目分样筛的种类。

4.简述浮游植物样品固定液——鲁哥氏液配制方法。

答案:

40g碘溶于含碘化钾60g的1000ml溶液中。

5.目前常用的底栖生物定量采样设备是什么?

答案:

目前常用的底栖动物采样设备有彼得逊采泥器和人工基质采样器。

6.从水底取得样品后,还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每个样品平时大型无背椎动物?

答案:

将采得的底泥放于塑料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轻轻搅成泥浆状。

经40目分样筛,筛选去污泥至水清后,把筛内剩余物装入较厚的塑料袋内。

装袋时加入少理采样点的水,以防袋内小动物干死或被挤压坏。

夏天为防止高温,使底栖动物解体,应将装有样品的塑料袋置阴凉处存放。

样品装袋同时在塑料袋口和袋内各加一标签,标明采样地点、时间及编号等。

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分批次倒入白色解剖盘内,挑拣出肉眼可见的底栖动物,并立即固定于标本瓶中。

第三节生产力测定、残毒测定、急性毒性试验及致突变物监测分析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水柱日生产力是指的生产力。

答案:

lm2垂直水柱

2.黑白瓶法测生产力,每次采水至少同时用管注满一个瓶,一个

瓶,一个瓶,每个瓶注满后需先溢出倍体积的水。

答案:

虹吸白黑原始三

3.黑白瓶法测定生产力时,应同时记录当天的、、以及——的分布情况。

答案:

水深水温透明度水草

4.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湖泊、水库,用黑白瓶法测生产力,可采用每h挂瓶一次连续测定的方法,以免由于过低而使净生产力出现。

答案:

2~4溶解氧负值

5.在做生物残毒试验时,应取体重在kg以下的较小的鱼,取其肌肉。

答案:

1全部背部

6.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微核千分率(MCN‰)的计算式MCN‰=×1000‰。

答案:

试样(或对照)观察到的MCN数/试样(或对照)观察的细胞数

7.凡含有标准致癌物或致突变的废弃物,原则上按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对试验中所用的沙门氏菌株接触过的物品,在洗净前,均应。

答案:

放射性同位素废弃物高压蒸汽灭

8.紫露草微核技术试验材料是采用引进的敏感品种。

答案:

美国沼泽紫露草3号

9.紫露草栽培的地方应尽量避免等污染,禁用任何。

答案:

大气、水、土壤和放射性除草剂

10.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用鱼在试验前必须经过驯养。

驯养时间为d,驯养用水必须和相一致。

试验用水硬度应在mg/L(以CaCO3计)左右,pH在之间。

答案:

7~15试验用水2506.5~8.5

11.在同一试验中,要求试验鱼必须同、同、同一。

个体应尽可能大小一致,最大个体不可大于最小个体的。

答案:

种龄来源50%

12.急性毒性试验前h,驯化暂养的试验鱼开始停止,在整个试验期间亦不。

鱼的死亡率是计算值的主要依据,试验期间要仔细检验并记录。

答案:

24喂食喂食LC50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选择试验鱼种类时,可采用最敏感的种类,或最主要的地方种类,也可采用标准种类。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可采用白鲢幼鱼、斑马鱼和青鲻鱼等。

()

答案: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