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3236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一)银行发展的总体概括

1、近年来银行发展状况:

我国银行的分配状况:

3家政策性银行分别是: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

行;4家商业银行分别是: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

交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

渤海、广发、兴业,以及110家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由大型商业银行、股

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其他类金融机构组成。

表1为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和负债总额情况:

表1各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总额

占比%

负债总额

占比%

大型商业银仃

60.4

44.93

56.09

44.89

股份制商业银行

23.53

17.61

22.21

17.78

城市商业银行

12.35

9.24

11.54

9.24

其他类金融机构

37.71

28.22

35.11

28.1

总计

133.62

100

124.95

100

解析:

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大型商业银行依旧占据了主要地位。

但近几年来,所占的市场份额

逐渐下降,与此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所占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2、银行行业前景分析:

图1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

2012*2013银行家佶心指数与银行业虽气指数

T■很行京谊心指叛

图2银行行业信心指数与景气指数

结果分析:

i

图1中,企业景气指数都大于临界值100,说明当前企业景气状态处于温和回升状态;

图2中,银行业景气指数小于临界值100,因此可以反应出银行业在近一年多内的景气状态不佳;银行家信心指数偏低,说明近年来处于金融行业银行业的发展并不顺利。

3、银行行业一般特征分析:

银行行业经济结构

银行行业的经济周期

银行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类型

垄断竞争型

周期型行业

成长阶段

金融服务行业

分析(略)

4、行业板块的变动趋势:

表2、3为2012年16家上市银行的收入情况:

表2

营业总收入

增长率

「股东净利润

增长率

利息净收益

增长率

25570.54

15.2

10269.28

17.5

20367.43

16.6

手续费净收入

增长率

拨备支出

增长率

其他项目收益

增长率

4642.11

12.6

2295.18

8.5

561.01

-8.4

结果分析:

平均成本收入比中,其中五大行提升0.03个百分点至31.76%,城商行下降了1.35个百分

点至29.9%,农行、中行、中信、平安银行成本收入比提升。

表3

业务和管理费用

增长率%

12平均成本收入比%

11平均成本收入比%

8158.6

14.3

32.18

31.9

12净息差%

11净息差%

12非息收入比例%

11非息收入比例%

2.64

2.66

20.35

21.33

结果分析:

净息差中,股份制银行下降最多,达到9个基点,其中平安和民生银行下降最多,分别为

38个基点和36个基点,兴业银行反弹18个基点;同时,由于银监会对行业收费的管理导

致五大行手续费收入增幅减小。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分别为17.75%和12.10%,

同比提高1.89和1.02个百分点。

图3为2012年主要财务指标:

图32012~2013各季度银行业净利润

 

图42013年上市银行资产情况

结果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12年1、2、3季度银行的净利润差距不处于平稳状态,第4季度银行

净利润存在很大的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经济政策和整个市场运行机制存在很大的关系,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开始回升,与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相一致

5、行业竞争性和盈利能力分析:

zo丄m年上市银行资产T青况

202000182000162000142000122000102000820006200042000220OO2000

 

2曲总资产排名:

囂囂囂;

图5总资产排名情况

图6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率

图7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率排名

图82013年上市银行A股每股收益

结果分析:

图4表明,国有银行工商、建行、农行、中行在总资产中依然占据相应的优势,并且短时间内银行资产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动。

图6表明,在增上市银行净增长率中可以看出虽然工商等银行在总资产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净增长率中排名较后。

图7表明:

这几个银行的每股收益率的排名也较后,可以看出总资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产

生一定优势,但并不能完全决定各银行之间的收益率增长的幅度排名。

由此反应出各上市银行之间是不断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

更多的利润;

从价值创造方面比较各银行之间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表4、5为以下12家银行的价值创造总量和效率量化总值(采用EVA和RARO计算)

表42004~2009国内主要银行EVA值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工行

7993

20559

7010

22244

38043

66662

建行

16340

12365

13659

25219

34119

55037

中行

2635

13670

6739

13553

19764

46954

交行

780

1972

6535

13979

9905

14634

招行

1013

1522

1463

6844

11919

8467

华夏

208

364

433

882

-218

723

民生

670

1382

1631

1383

1926

4819

浦发

411

1032

1262

3605

5860

8467

光大

-2035

498

661

2235

1306

3023

深发

-371

-371

377

922

-912

2405

兴业

743

1102

1708

3466

4783

8144

中信

88

1186

1436

962

483

5728

总和

28476

55282

42915

95295

126979

225063

表52004~2009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RARO(值及排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E年平均

容次

名次

窑次

名次

:

工行

332

2

5.48

1

116

12

320

B

4.89

5

T.41

2

4.33

6

建行

655

1

3

6

3.05

4

458

T

S52

&

T19

3

5.01

中行

0.3S

3.53

4

1.1G

11

2.22

10

2.9S

7

&.41

6

2励

3

交行

1.07

8

1.86

g

5.61

1

7.46

2

4.57

E

5.72

7

4.3S

5

招行

2.42

5

3.11

1

1.95

3

7.50

1

8.46

1

5.53

B

4,84

4

华夏

1.14

7

135

10

1

g

2.S6

g

-0.46

11

1.41

12

1.43

10

民生

2.80

4

5.03

2

4.38

3

1.99

11

2,47

e

412

10

3,49

T

浦岌

1.33

6

3.62

5

3.00

5

6.65

3

7,63

2

&73

5

4.91

j

光大

-5.94

12

141

11

1T6

10

4T1

S

1.63

9

3.32

11

119

11

深岌

-3.T7

11

-3.2B

12

2.79

a

4.84

5

-3.45

12

T.09

4

0.70

12

兴业

3.63

3

4.61

3

526

2

619

4

699

3

9.78

1

6.08

1

中信

0.22

10

3.00

&

2.66

7

0.91

12

0.31

10

4.27

g

100

9

平均

1.23

2.79

2S3

443

-—

348

5.75

3.43

结果分析:

从图表结果可以看出除个别银行个别年份有价值损毁外,其余银行的总体创造价值总量基本

上呈逐年增加趋势,价值创造总量提升明显,随着行业间竞争的加剧,各银行的价值创造效率也明显改观,层逐年提高趋势,根据表5中的RARO(排名可以得到相应的银行间收益及价值创造排名,其中兴业银行排名第1建行、浦发和招商银行分别位居2、3、4位;这与上

图中收益率增长率的排名和每股收益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各卿亍机构负债情况

400000

350000

300000

lift盜业痢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兀皿200520062OD72DOS2309

图9各银行机构负债情况

各银彳亍负觥长率

图10各银行机构负债增长率

结果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各类银行家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经济的

发展带动了相关各类行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需要资金进行投入生产,这就增加了银行的贷款

数目,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负债量,国有制商业银行在由于国家的支持等作用的影响,使得自

身的负债量逐年增加;

(二)国家政策对银行业短期和长期影响: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按性质来划分包括放松银根和紧缩银根两种。

宏观调控放松银根对银行的影响是积极的,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给银行带来的更多是冲击与考验,其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信贷供求矛盾突出。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银行在减缓发放贷款

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的同时,也加快了清收力度,银行的信贷供给受到压缩,但是市场上的信贷需求由于是刚性的并没有立即相应地缩减,这种供求矛盾必将影响企业的经营,影响银行的

效益,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

宏观调控对于泡沫经济的影响给银行带来的冲击更是剧烈的。

2、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

一是大户贷款风险集中问题突出。

宏观调控实施后,出于控制风险考虑,银行将贷款营销

对象进一步锁定在少数规模相对较大、当期效益较好的大型骨干企业。

当效益较好的企业随着行业景气度下降或新一轮宏观调控影响而出现问题,会给银行带来集中风险。

并且,银行“扎

堆”竞争营销大企业贷款,可能还会带来贷前调查的放松、贷款条件及流程的简化等违规行为;二是贷款行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

目前,不少银行机构在贷款投向上,偏好电力、电信、

教育、交通等行业和建设项目,各家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趋同现象加剧。

由于这些授信对象大都具有项目工期较长、自有资本较少、资金需求量大、受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存在着严重

的风险隐患;

三是贷款结构长期化和存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突出。

“重营销、轻风险”、“重余额、轻结构”等状况给信贷资产带来隐患。

3、不良贷款攀升,经营难度加大一是银行新增贷款对不良贷款率的稀释作用明显减弱;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的心理预期,可能加剧信贷整体风险。

在银根总体抽紧、流动资金供应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担心得不到银行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有还贷能力的情况下“惜

还”或“拒还”贷款,增加银行贷款风险。

一些企业在银行收回贷款、原材料涨价和应收账款增加的夹击下,可能会产生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进而影响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的经营,最终可能引起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上升。

此外,银行受资本

约束限制,正在或准备对部分授信客户实施压缩或退出,如果方式不当或力度过大,也可能产

生连锁反应;

三是考虑到宏观调控措施对一些行业和企业影响的时滞因素,潜在风险将会在更长一段

时间内逐步显现,不良贷款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所反弹。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同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调节市场流动,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对于银行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分析银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

经济和金融体系关系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宏观经济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一方面经济被动直接影响银行业的发展,同时,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也会导致或者加剧经济的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延缓经济增长;

信贷增长对经济运行周期的反应情况

根据以往统计,进入1994年后,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长和经济运行之间关系表现为相对于经济周期波动性是同步或者略有滞后,信贷对经济周期波动性影响由强转弱,我国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相对于经济周期波动性明显滞后,并且经济政策对不良贷款的影响逐渐加

强;

信贷增长率4/GDP増长率比綾

图11信贷增长率与GDP曽长率

结果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相对于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滞后,经济周期波动对不良贷款的影响不断增强;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继而带动上、中、下游价格上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实际需求,供大于求,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贷款形成不良贷款。

总结:

通过分析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对信贷增长率的GDP曾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金融行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和银行业不断全面的发展,银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从当初的滞后到现在的敏感性逐渐加强,与经济周期关系越来越密切。

(四)五力分析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

任何产业,竞争规律都体现在五中竞争作用力当中:

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潜在替代品的

威胁,客户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在五种作用力都比较理想的产业中,许多竞争者都可以赚取客观的利润。

而那些一种或

多种作用力(批注:

指前面讲到的“五力”)形成的压力强度很大的产业里,尽管管理人员

竭尽全力,也几乎没有什么企业能获取满意的利润。

产业的盈利能力并非取决于产品的外观或其技术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产业结构。

1、供应商(供方)

供应商议价的能力会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其他投入成本。

银行的供方就是资金提供者,储

户,或者简单点说就是存钱的人。

对于普通个人用户来说,基本不具备议价能力,因为存款

利率受到基准利率1.1倍的限制。

而各种手续费、服务费,个人用户同样没有议价能力,只能选择用或不用,或在其他家银行用。

对公业务来说,除了超大型的企业外,基本上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与银行议价的能力。

司的大额存款可以做协议存款,存款利率略高。

存款成本比较高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货币

基金的协议存款,一个是保险公司的长期协议存款。

从招商银行(SH600036)的2014半年报可以看出,基本上公司存款的利率比零售存款高不了多少,说明公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弱:

相比较而言,一些其他行业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命

了。

比如说钢铁,即使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状态下,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仍然很强,三大矿石

巨头仍然不断提价。

2、客户(买方)

客户的力量也会影响到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因为强有力的客户要求高成本的服务。

银行的买方,应该算作贷款方,也就是资金需求方,主要以企业为主,含带按揭房贷、个人消费等零售贷款业务。

与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取消上限,而下限为基准贷款利率的7折。

理论上说其实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因为7折利率已经基本与存款利率倒挂,加上经营管理等费用,即使不产生坏账也无法获取收益。

实际情况,目前来说中国经济建设仍然需要大量资金,贷款仍然是香馍馍。

因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利率无法在纸面上表现得太高,于是以财务顾问费,贷10取7等方式,变相提

高收益。

可见银行对于买方的议价能力还是挺强的。

相比较而言,买方强势的典型代表是“铁总”,中国南车、北车,以及中国铁建等企业,客户就只有一个,他们面临一个强有力的买方。

3、新的入侵者。

新的竞争者入侵的威胁会限制价格,并要求为防御入侵而进行投资。

银行牌照经营,这个自不必多说了。

新的入侵者可谓少之又少。

今年虽然批了几家民营银行,但相对于150万亿(2013年年末)总资产的银行业来说,新入侵者的规模连0.5%都

不到。

4、产业内的竞争者。

竞争的强度影响价格以及竞争的成本,诸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促销和销售队伍的成本。

中国的银行有4000多家。

大部分都是农村合作社(合作银行)、城商行之类。

大家都被

限制在自己的地盘发展,开新支行需要银监会审批。

四大行占了总资产的40%左右,而全国

性银行也只有十几家。

最关键的是,银行扩张需要消耗资本金,这使得任意一家银行想要抢先竞争对手,都会面临资本金短缺的窘境。

产业无法完全竞争。

5、替代品。

替代品威胁的作用是限定了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

银行的替代品,主要是证券市场(股票、债券)、信托、民间借贷,还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等。

(五)银行行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趋势

银行现状分析

图1中反应了近几个季度银行业的景气指数和银行家的信心指数,虽然结果都低于临界值100,反应了近期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是很乐观,但是,从长远来看,银行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前景和机遇;

在中国现有的银行中,四大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品牌方面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大概80%的支付结算服务,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过去几年大幅度增长,但是总体情况上来看中国银行的资产充足率普遍较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时期,存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跃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但是目前已经步入拐点,未来三年则将进入稳步发展期,存贷款整体高速发展将成往事,过高的资本消耗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银行将开始体现其竞争优势。

银行业未来发展产业政策分析:

1、负债难度加大,信贷进入收缩期

2、盈利能力微幅下降,盈利结构有望改善

3、大型股份制银行稳步前进,银行的规模优势将得到体现

4、资本压力与日俱增,高资本消耗模式难以继续

5、资产质量的改善,以及潜在风险的关注

6、风范防范任务艰巨,流动性风险值得重视

7、增强核心竞争力,取得行业竞争优势

8、重视战略转型,区域市场竞争优势将体现

(六)银行行业投资策略投资的策略为:

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投资理由如下:

招商银行:

低负债成本,低信用风险,资产收益能力有所提升南京银行:

利率市场化对应能力强,非息收入占比高,增长基础好,估值低,经营风格稳健;浦发银行:

风格稳健,灵活,低估值,区域零售端潜力挖掘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