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030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试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统计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个数是多少,需要制作(C)

A.次数分布表B.次数分布图C.累加次数分布表D.累加次数百分数的分布表

2、10cm的下限是(B)

A.9.0cmB.9.5cmC.9.95cmD.10.5cm

3、有时实验结果的次数分布图上会出现双峰,产生真正的双峰的原因是(B)

A.数据差别过大B.数据的性质不同C.分组的组距不合适D.数据过于集中

解:

由于数据中混有性质不同的两种数据出现的双峰,这则是真正的双峰。

4、当一个次数分布为负偏斜时(A)

A.

B.

C.

D.

解:

正偏斜:

;负偏斜:

;对称:

5、已知

=4,S=1.2,当X=6.4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B)

A.1.3B.2.0C.2.4D.5.2

解:

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

,代入公式得2.0

6、如果在.05水平上推翻虚无假设,就意味着虚无假设正确的可能性最大只有(D)

A.0.05%B.0.5%C.5%D.95%

7、(P81)平均数样本分布的标准误与样本的大小(D)

A.没有一定关系B.成正比C.没有关系D.成反比

8、当虚无假设不应推翻时而被推翻这就犯了(A)

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VI类错误

解:

第一类错误:

是指当虚无假设不应被推翻时而被推翻了,即将随机误差当成了真正的差异。

第二类错误:

指当应该推翻虚无假设时而没有推翻,即将存在的真实差异当成了随机误差。

9、X、Y两变量间有正相关,r=.76,其回归线是()

A.拟合的一条线B.准确的一条线C.确定的一条线D.拟合的两条线

10、已知某实验结果t=3.25,n1=n2=20,P<.01,ω2=0.16,说明这个实验效果(D)

A.强B.中等C.弱D.很强

ω2≥0.15,联系较强,已经达到显着水平,效果是可取的;ω2≈0.06,联系为中等,实验效果中等;ω2≤0.01,联系较弱或很弱,效果差。

二、填空题。

11、在一个对称的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都相等。

12、组间变异主要由处理效应,被试内的(个体差异)和(实验误差)三部分构成。

13、在计算二组数据的直线(相关)系数之前,最好先画(散布)图。

14、表示数据分布中间50%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四分差),它是通过公式(

)计算出来的。

15、标准分数(z分数)分布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等于

(1)。

16、(P78)从总体中抽出很多n相等的样本,计算出许多个样本平均数的(次数分布),称为平均数的(样本分布)。

17、两个样本平均数差的分布趋向()分布,这个分布的标准差叫做()。

18、(P123)在掌握了两种变量的(相互关系)之后,从一种变量推测另一种变量时,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19、在二项实验中,当n大于等于(10)时,才可以利用(正态分布)处理二项实验数据。

20、非参数分析只能从两个样本的比较中推测相应的(总体间)在某方面大体上是否(相同)。

三、名词解释。

21、加权平均数(

):

已知几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又知道这几组的数据个数不相等时,需要计算总平均数,就一定要用加权平均数方法计算总平均数。

22、正态分布:

又称正态曲线和钟形分布。

它是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形态。

正态分布的曲线是中间高,两侧逐渐下降,两端无限向横轴延长并永远不与横轴相交,两侧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

23、备择假设(HA):

备择假设是从有差别开始假设。

假设样本和总体的差异不仅仅有抽样误差,还包括样本与总体真正的差异,样本与总体的实质差异不等于零,备择假设也叫差异假设。

24、相关: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关系,相关按性质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按程度上分为完全相关、部分相关和零相关。

四、简单应用。

25、下面是测定两组儿童食指两点阈的结果(mm)的结果:

被试号

S

盲童

3

1

1

2

2

2

0.75

正常儿童

6

4

7

3

4

5

1.47

(1)分别计算各组两点阈的

和CV。

(2)哪一组儿童的食指分辨两点的能力较强?

(3)哪一组儿童的两点阈比较一致?

为什么用CV而不用S比较?

解:

(1)

(2)(感觉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两点阈跟分辨能力成反比关系,两点阈大,分辨能力弱,两点阈小,分辨能力强,因为

=1.83小于

=4.83,所以盲童的食指分辨能力强。

(3)CV大,数据分散,CV小,数据集中或一致,因为

大于

,所以正常儿童的两点阈比较一致。

因为盲童和正常儿童的两点阈的平均数相差较大,所以不用标准差S而用离中系数CV来比较他们的离散程度。

 

26、学校有一项关于管理方法的提案,随机抽取一个90人的样本来了解群众意见结果如下:

态度

赞成

无所谓

反对

人数

51

29

10

(1)计算出假设的平均数F。

(2)计算出X2值和df值。

(3)对X2值进行检验,并解释检验的结果。

附X2值表

df

P

.05

.01

1

3.84

6.66

2

5.99

9.23

3

7.81

11.3

4

9.49

13.3

解:

提出虚无假设Ho,即人们对提案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别。

(1)假设的平均数:

(2)

自由度df=n-1=3-1=2

(3)查表得:

X2.05

(2)=5.99,X2.01

(2)=9.23,X228>X2.01

(2)9.23,P<.01,所以推翻虚无假设,人们对提案的态度在.01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别。

27、为了研究人的健康状态与选择反应时(秒)的关系,医护人员随机选出二组被试各5人,反应时测试结果如下:

健康者

1

2

2

3

3

病人

3

3

4

5

6

(1)分别计算两组的平均反应时。

(2)完成下列A2S5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df

MS

F

P

A

10

10

S(A)

9.6

8

(3)上表中P值确定,两组反应时的差异是否显著,并说明健康状态与选择反应时的关系。

附F值表:

P

组内df

组间df

1

2

.05

4

7.71

6.94

.01

21.20

18.00

.05

5

6.61

5.79

.01

16.26

13.27

.05

8

5.32

4.46

.01

11.26

8.65

解:

(1)

健康者的平均反应时是2.2秒,病人的平均反应时是4.2秒。

(2)完成下列A2S5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df

MS

F

P

A

10

1

10

8.3

.01

S(A)

9.6

8

1.2

(第三列:

K-1=2-1=1(K即A2的2);第四列:

MS=SS/df=9.6/8=1.2;第四列:

,第五列:

查表。

PS:

考试时不需要写这括号内的公式,只要把数据填上即可)

(3)查表得F.01(1,8)11.26,F.05(1,8)5.32,因为F.01(1,8)11.26

五、综合应用。

28、某研究兴趣在于早晚的记忆力是否有显著差异,随机抽选6名被试请他们早晚背不同的英文单词,过一段时间检查结果如下:

记忆的保存量

被试

6

5

6

8

9

4

8

7

5

10

10

6

(1)分别计算早晚保存量的平均数。

(2)用简捷法计算t值。

(提示:

(3)计算df,并查表检验。

(4)根据P值回答问题。

附t值表

df

P

.05

.01

5

2.571

4.032

6

2.447

3.707

.....

.....

.....

10

2.228

3.169

11

2.201

3.106

解:

提出虚无假设HO,

,备择假设:

(1)早晨保存量的平均数:

晚上保存量的平均数:

(2)

被试

6

5

6

8

9

4

8

7

5

10

10

6

XD

-2

-2

1

-2

-1

-2

XD2

4

4

1

4

1

4

将表中计算结果代入公式:

(3)df=n-1=6-1=5,查表得t.05(5)=2.571,t.01(5)=4.032

(4)t.05(5)2.571

 

2010年心理统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中常用的表格有三类,除了原始记录表和实验结果表外,还有(D)

A.对数表       B.检验用表

C.方差分析表   D.次数分布表

2、已知甲分布中,P90-P10=38,在乙分布中P90-P10=24,两个分布的离散程度是(A)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3、在比较两组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宜用(C)

A.全距       B.四分差

C.离中系数   D.标准差

4、已知某样本的平均数为76,标准差为3.2,样本容量为16,标准误为(B)

A.0.78   B.0.8     C.3.2    D.0.7

解:

平均数标准误公式:

,代入公式得到结果为0.8

5、(P52)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在横轴上确切位置的是(A)

A.μ   B.σ     C.n    D. z

6.研究工作者按照总体中各种成分的比例随机抽选样本的方法是(D)

A.系统抽样   B.分组抽样

C.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

7、如果要检验的两个正态大样本是相同成员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适用且优先选用(B)

A.不相关数据t检验   B.相关数据t检验

C.不相关数据F检验   D.相关数据F检验

8、在一个四择一的实验中,让被试挑12次,被试挑对10次,则SB为()

A.0.75    B.1.5

C.10       D.1.75

解:

这题考查的是二项实验,其公式:

;因为是一个四选一的实验,所以每次选对的概率是1/4,选错的概率q=1-p=1-1/4=3/4,代入公式:

;,p代表选对的概率,q代表选错的概率,n代表实验了多少次,X代表被选对的次数的下限

9、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越紧密,实验效果()

A.越大        B.越小

C.与之无关    D.不确定

10、(P246)方差分析只是一种统计检验的方法,要想结论可靠,最根本要有正确的(C)

A.计算程序   B.调查数据    C.实验设计   D.现象描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一个近似数的上限就是在该数的最(末)位数上(加)半个单位。

12.积差相关系数是用两种变量的(z/标准)分数计算出来的,表示相关的(性质)和程度的数字指标。

13.标准差的平方称为(方差),又叫均方或(变异)数。

14.(P52)标准分数(或(z)分数)分布的平均数永远等于(0)。

15。

统计推论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将总体平均数间存在的(真实)差异当成了(随机)误差。

16.(P131)已知:

=0.5Y+2,当___Y_____=120时,预测X的值为____62____。

17.(P80)样本容量n的大小决定着t分布曲线的(不同形状)。

n越小t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越大)。

18.已知手脚的反应时有可靠的高度的正相关,就可以从一个人的(手的反应时)推测他的(脚的反应时)。

19.X2是实际(观察)次数和假设次数(偏离)程度的指标。

20.(P172)方差分析中,由自变量引起的变异是(系统变异),这种变异发生在组与组之间,称为(处理效应)。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总体:

心理统计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

22.标准差(S):

符号是S,是离中量数常用指标,

,表示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正方根。

23.单侧检验:

如果研究的是某一样本平均数比总体平均数大还是小,这类研究的问题存在方向性,需要使用单侧检验。

单侧检验的特点是带有方向性的,它的.05、.01的临界值比双侧检验的小,大样本查正态分布表临界值为:

.05水平为1.65;.01水平2.33。

小样本根据df查t表,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容易达到显著性差异。

24.非参数分析:

将原始数据按大小排成顺序的方法叫做非参数分析,也叫做排列顺序的方法。

四、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5.某班五组同学共同参加一项测验,结果如下

组别

n

测验分数

A

B

C

D

E

4

6

2

5

3

100   110    95   90

120   112   108   92   89   96

98    97

103   110   96    94   89

97    88    90

(1)求出各组学生测验分数的平均数。

(2)求出五组学生测验分数的总平均数。

(3)说明本题为什么要计算加权平均数(

)。

解:

(1)

答:

A组平均数为98.75分,B组平均数为102.83分,C组平均数为97.5分,D组平均数为98.4分,E组平均数为91.67分。

(2)由于各组同学数不同,所以计算总平均数用加权平均数:

五组学生测验分数的总平均数是98.70分。

(3)因为本题五组学生中,每组学生的个数不用,所以计算总平均数是须用加权平均数

26.12名学生在两项心理测验中的得分如下:

学生号

一 二 二 四 五 六 十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甲测验

乙测验

(分)

43 42 49 37 51 36 57 31 56 51 49 46

6  3 14  6  1 24  1 12  5 21  1 11

题26表

(1)分别将两种分数转换为等级数。

(2)计算rs值(提示:

)。

(3)根据计算的结果回答问题。

解:

(1)将甲乙两测验按从大到小按等级排列,求出各数据的等级数。

学生号

十一

十二

甲测验

43

42

49

37

51

36

57

31

56

51

49

46

R1

8

9

5.5

10

3.5

11

1

12

2

3.5

5.5

7

乙测验

6

3

14

6

1

24

1

12

5

21

1

11

R2

6.5

9

3

6.5

11

1

11

4

8

2

11

5

D

1.5

0

2.5

3.5

-7.5

10

-10

8

-6

1.5

-5.5

2

D2

2.25

0

6.25

12.25

56.25

100

100

64

36

2.25

30.25

4

(备注:

遇到相等数值排等级时,将其等级数平均即可,例:

甲测验等级排列中,有两个51个,两个51的等级位置是(3+4)/2=3.5;乙测验排列等级中有三个1,那么三个1的等级都是(10+11+12)/3=11;D=R1-R2,考试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减错列)

(2)利用公式求值。

(备注:

切记前面还有个1-呢,结果若是大于1,那么铁定不对,相关系数只能在-1和1之间)

(3)根据

说明甲乙两测验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甲测验得分高的,乙测验得分低。

(备注:

判断相关性质看符号,相关程度看数值;小于0.15很低;小于0.35较低;0.45-0.50中等;0.65以上较高;0.85以上很高;)

27.某实验请3岁儿童在每组3张照片里选出一张生气的照片,一共要选10组不同的照片。

儿童小江选对了6组,是否能推论小江能够分辨出生气的表情而不是乱猜的。

(1)求出MB,SB。

(保留两位小数)

(2)求出z值,并进行检验。

(3)根据P值回答问题。

解:

(1)每组3张选出一张,选对的概率是

,选错的概率是

,n=10,利用公式求MB和SB:

(2)将上题结果代入公式求出z值:

(备注:

X代表选对次数的下限)

(3)(若给正态分布表)查正态分布表,z=1.46时,较小面积为0.0721,P>.05,因此在.05水平上不能推论小江可以分辨出生气的表情。

(若不能正态分布表)当z=1.46小于z=1.65,则P>.05,因此在.05水平上不能推论小江可以分辨出生气的表情。

(备注:

不知道考试有没有给正态分布表,如果没有的话必须记住:

Z分数为

1.65时,大面积0.95,小面积0.05,即在.05水平显著;Z分数为

2.33时,大面积0.99,小面0.01积,即在.01水平显著。

Z<1.65,则P>.05,在.05水平上不显著;

1.65

Z>2.33,则P>.01,在.01水平上显著)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28.为了解儿童识记汉字和图画的能力,在幼儿园随机选出81个被试,实际结果

(保存量:

个)如下:

汉字

图画

4.1

5.5

S

3.6

4.5

r=+.80

(1)分别计算汉字和图画的

(2)计算

(3)计算z值。

(4)说明幼儿对汉字和图画记忆的保存量是否有显著差异。

解:

提出虚无假设HO,

,备择假设:

(1)

(2)

(3)

(4)因为z4.67>z.01/22.58,P<.01,推翻虚无假设HO,备择假设HA成立,说明图画和汉字两种作业方式成绩平均数差异在.01水平上显著

 

2009年心理统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平均数、中数和众数这三种指标都属于(D)

 A.回归系数   B.离中系数

 C.差异量数   D.集中量数

解:

集中量数就这三种:

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离中量数有6种:

全距、百分位距、四分差、方差、标准差和离中系数

2.在一个次数分布中,在Q以下的数据占数据总个数的(这个题若是Q1,答案是A,若是Q2答案是B,若是Q3答案是D)

   A.25%   B.50%

   C.74.5%D.75%

3.如果r=-0.86,那么画出的散布图应该是(答案A,散布图的形状总共有5个,第一:

左低右高的直线,r=1;第二:

左高右低的直线,r=-1;第三:

左低右高的椭圆,0

左高右低的椭圆,0>r>-1;第五,是个圆形,r=0)

   A.从左上至右下的椭圆状   B.从左下至右上的椭圆状

   C.圆形   D.从左上至右下的直线

4.统计检验中常用的两种显著性水平是(C)

 A..05与.02   B..10与.05

 C..0l与.05D..0l与.10

 5.达到显著性水平所需要的z值,在双侧检验时比单侧检验时(B)

 A.小 B.大

 C.相等   D.不可比

举例子,双侧.05的临界值是1.96;单侧.05的临界值是1.64

6.在处理二项实验结果时,下列哪种情况下只能用二项分布的公式直接计算?

(C:

N<10)

 A.n>10   B.n=10

 C n<10   D. n≥10

7.在一个四择一的实验中,让被试挑12次,结果挑对10次,则z值为(B)

   A.3.82   B.4.33

   C.4.67D.7.55

解:

这题考查的是二项实验,其公式:

;因为是一个四选一的实验,所以每次选对的概率是1/4,选错的概率q=1-p=1-1/4=3/4,代入公式:

,p代表选对的概率,q代表选错的概率,n代表实验了多少次,X代表被选对的次数的下限

 8.如果我们要检验随机数字表中的奇数和偶数数目有无差别,需要用(A)

   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H检验

解:

比较奇数偶数数目有无差别,属于离散变量,应该是二项分布或卡房检验,所以只能是A,F检验、t检验都是连续变量

9.F比值越大,说明组间差异由机遇造成的可能性就(D)

   A.越大   B.很高

   C.很低   D.越小

解:

F值越大,说明组间变异由系统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机遇或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就小

10.已知某实验的结果如下,X1一X2=6ms,S1=40ms,S2=38ms,d=0.15,说明这个实验的效果(A)

   A.很弱   B.很强

   C.中等   D.强

d值=0.2时,实验效果较小;d值≈0.5时,实验效果中等;d≥0.8时,实验效果较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在一个次数分布中,假如想知道在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个数)是多少,需要计算(累加)次数。

12.符号

又代表(算术平均数)它是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佳估计值。

13.如果两组数据的(单位)不同,要比较它们的分散情况,就需要计算(离中)系数。

14.当两种变量间有(一定)相关时,两种变量间(没)有因果关系。

15.任一正态分布都可以转换成(标准)的正态分布,即把原始分数(x)转换成(z)分数。

16.简捷法t检验适用于( 等级 )数据的两个小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7.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是指这个差别远远超过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差别。

18.对二个以上总体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数据为正态大样本时,应用(Z)分析,即检验。

(这道题做参考答案)

19.当实验的数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且都是不连续的变量时,要检验各组的差异是否显著,须用(卡方检验)。

20.多因素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与单因素的不同之处是多几个(F检验)检验和有(交互作用)检验。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

21.四分差:

符号Q;表示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使用条件:

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集中量数就用中数,离中量数就须用四分差。

(2009)

22.标准分数(z):

它是公式是

,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去度量某一原始分数偏离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