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同名6922.docx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同名69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同名692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同名6922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同名6922)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
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信天游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
34、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归来的歌》。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梁山老汉。
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开拓者家族”。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马原。
38、“伤痕小说”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40、《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常四爷。
43、被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保卫延安。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
45、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
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0、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保卫延安》
53、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54、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茹志娟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杨朔________。
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等。
61、《雪浪花》是杨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63、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女作家茹志娟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百合花》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64、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
70、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中的人物。
72、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
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
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
A.田汉的《关汉卿》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D.曹禺的《胆剑篇》
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D)。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
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C)。
A"改革文学"B."反思文学"C."伤痕文学"D."知青文学"
5、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B)。
A.孙犁和闻捷B.艾青和公刘C.郭小川和北岛D.舒婷和顾城
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A)。
A.舒婷和顾城B.北岛和海子C.马原和格非D.池莉和方方
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A)。
A.《随想录》B.《新声集》C.《巴金近作》D.《创作回忆录》
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B)。
A.方之B.高晓声C.梁晓声D.贾平凹
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B)。
A、《红日》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百合花》
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
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13、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C)
A、刘白羽B、秦牧C、杨朔
14、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C)
A、抒情散文《日出》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15、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B)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B、秦牧散文的特色C、魏巍散文的特色
16、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
A、老舍B、田汉C、曹禺
17、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17、“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句话形容的是(B)
A、曹禺话剧《胆剑篇》中的越王勾践形象
B、田汉话剧《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C、郭沫若话剧《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18、“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C)
A秦牧B刘白羽C杨朔D、吴伯箫
1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顾城(B)
A《黑眼睛》B《一代人》C《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D《远和近》
20、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中有三首最有影响的长诗是(ABD)
A《光的赞歌》B《古罗马的大斗技场》C《鱼化石》D《在浪尖上》
21、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D)
A《红高粱》B《人生》C《红旗谱》D《天山牧歌》
22、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
(B)
A《龙须沟》B《茶馆》C《丹心谱》D、《绝对信号》
23、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ABD)
A《冈底斯的诱惑》B《现实一种》C《烦恼人生》D《山上的小屋》
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D)
A北岛B、食指C舒婷D顾城
25、“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A)
A秦牧B刘白羽C杨朔D吴伯箫
26、《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AC)
A谢惠敏B章永璘C宋宝琦D马缨花
27、高行健的探索剧有(AC)
A《车站》B《陈毅市长》C《绝对信号》D《假如我是真的》
2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A)
A铁凝B方方C残雪D池莉
29、贾平凹八十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有(ABC)
A《天狗》B《浮躁》C《腊月正月》D《废都》
30、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D)
A《古船》B《绿化树》C《北方的河》D《白鹿原》
31、《保卫延安》的作者是(D)
A.吴强B.曲波C.梁斌D.杜鹏程
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C)
A.《三里湾》B.《山乡巨变》C.《创业史》D.《不能走那条路》
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C)
A.郭沫若B.吴强C.姚雪垠D.欧阳山
34、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C)
A.《我的第一个上级》B.《三年早知道》C.《不能走那条路》D.《套不住的手》
35、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A)
A.《百合花》B.《桂林山水歌》C.《双桅船》D.《弧线》
36、“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D)
A.《龙须沟》B.《关汉卿》C.《胆剑篇》D.《茶馆》
37、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C)
A.《龙须沟》B.《方珍珠》C.《茶馆》D.《明朗的天》
38、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B)。
A、茹志娟B、王蒙C、高晓声D、冯骥才
39、以下不属于长篇小说的是(C)。
A、《三里湾》B、《山乡巨变》C、《黎明的河边》D、《三家巷》
40、沈振新是小说(B)中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
A、《林海雪原》B、《红日》C、《保卫延安》D、《创业史》
41、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C)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
A、古体诗B、新民歌C、政治抒情诗D、长篇叙事诗
42、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A)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茶馆》B、《龙须沟》C、《方珍珠》D、《关汉卿》
4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B)。
A、小说B、革命样板戏C、诗歌D、散文
44、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AB)。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
45、以下人物属于小说《青春之歌》的是(BCD)。
A、常四爷B、卢嘉川C、林道静D、江华
46、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D)。
A、《百合花》B、《关大妈》C、《静静的产院》D、《哦,香雪》
47、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C)。
A、梁生宝B、素芳C、梁三老汉D、郭振山
48、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C)创作的。
A、臧克家B、艾青C、闻捷D、贺敬之
49、《红旗谱》中的农民革命斗争发生在(A)。
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B、抗日战争前后的冀中平原
C、大革命前后的江南水乡D、抗日战争前后的江南水乡
50、(c)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
A、西戎B、沙汀C、马烽D、李准
5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D)。
A、自信B、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C、能力强D、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52、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D)。
A、《关汉卿》和《白蛇传》B、《关汉卿》和《王昭君》
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D、《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53、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D)。
A、《樱花雨》B、《雪浪花》C、《荔枝蜜》D、《社稷坛抒情》
54、以下不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A)。
A、《三上桃峰》B、《红灯记》C、《海港》D、《奇袭白虎团》
55、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C)。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56、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ABC)。
A、《哦,香雪》B、《山上的小屋》C、《春之声》D、《现实一种》
57、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B)。
A、《小巷深处》B、《沉默》C、《红豆》D、《在悬崖上》
58、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D)。
A、《红岩》B、《青春之歌》C、《红旗谱》D、《林海雪原》
59、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 B )。
A、解放战争小说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C、工业题材小说D、新英雄传奇
60、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D)。
A、秦牧B、杨朔C、碧野D、刘白羽
61、以下戏剧中,不属于历史剧的是(B)。
A、《王昭君》B、《龙须沟》C、《胆剑篇》D、《蔡文姬》
62、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B)。
A、主观战斗精神B、中间人物论C、现实主义D、民族形式
63、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D)。
A、周立波B、孙犁C、沙汀D、杜鹏程
64、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A)中的人物。
A、《创业史》B、《三里湾》C、《山乡巨变》D、《红旗谱》
65、余永泽是小说(B)中的人物。
A、《红岩》B、《青春之歌》C、《三家巷》D、《六十年的变迁》
66、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
(C)。
A、《红日》B、《在和平的日子里》C、《保卫延安》D、《金光大道》
67、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A)。
A、孙犁B、赵树理C、马烽D、西戎
68、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作者是(A)。
A、余华B、张炜C、张贤亮D、马原
6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D)。
A、《静静的产院》B、《关大妈》C、《高高的白杨树》D、《百合花》
70、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D)。
A、闻捷B、郭小川C、臧克家D、贺敬之
71、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C)。
A、庞太监B、刘麻子C、王利发D、唐铁嘴
72、在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中,(B)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影响最大。
A、李英儒B、张扬C、靳凡D、赵振开
73、____A_____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是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A、刘世吾B、王清泉C、韩常新D、赵慧文
74、下面作品中,属于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有:
____CDE_____________。
A、《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B、《夜之交流》C、《红旗谱》D、《播火记》E、《烽烟图》
四、简答题
1、《茶馆》在结构上有何创新?
(重点)
(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
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
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
老舍创作《茶馆》的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
这个意图的关键是把三个时代被埋葬的必然性写足。
老舍采用“人像展览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这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
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
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
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2、简述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1)秦牧开创了“小百科全书”式散文的新形式,人称“小品散文”。
2)秦牧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3)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4)秦牧散文富有情趣和幽默感。
5)秦牧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3、《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
(重点)
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
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
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
具体而言,包括两点:
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
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
4、《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重点)
①讴歌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
③女性视角的叙事特色
5、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重点)
A.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
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
C.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
D.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6、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重点)
1)选材特点:
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
2)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
3)构思精巧。
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
7、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重点)
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8、简析《双桅船》的主题意蕴。
(重点)
诗歌把双桅船作为抒情的主体,借双桅船之口,描述了船与岸之间不断相聚又不断分离的特殊关系,歌颂了虽非朝夕相处,却依然心心相印的纯真的爱情。
同时,也由船与岸的特殊关系出发推而广之,概括了世间许多事物中都存在的这种永远也无法改变的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恰是对这种联系的高度概括。
9、简析新生代诗人的创作特色。
(重点)
(1)反文化意识——韩东《有关大雁塔》;西川《体验》
(2)高扬的生命意识——陆忆敏《可以死去就死去》;蓝色《圣诞节》
(3)反崇高、反优美的美学原则——尚仲敏《卡尔.马克思》;孟浪《反世界印象》;胡冬《女人》;王正云《北方》
(4)以冷抒情、叙事性、反讽为特征的表达手段。
——小君《日常生活》;于坚《作品第52号》;王小龙《外科病房》;李亚伟《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中文系》
(5)口语化和对特殊语感的审美追求。
——杨黎《看水去》;韩东《山民》
10、简析舒婷诗歌的主要特征。
(重点)
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