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053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docx

边坡抢险排危方案

渝北肖家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厂区平基土石方及附属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7月10日

 

一、工程概况 

渝北肖家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位于上果路28号,三期实施扩建后,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日(扩建后达到8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采用旋流沉砂池+A/A/O+V型砂滤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

场地环境边坡主要以放坡开挖为主,岩质边坡坡率为1:

0.75,土质边坡坡率1:

2.00-1:

1.50。

形成的岩体边坡最大高度为17m(场地西侧),形成的土质边坡最大高度为24m(场地南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事件概况 

2018年4月2日下午二点,B2~B3段边坡发生沉降、位移情况。

项目部人员立即将此情况进行了上报,并安排专人巡查。

同时业主会同参建单位对发生位移、沉降段边坡进行了现场实地踏勘,发现在位移段坡顶及坡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位置处于坡顶开挖线1-4米处,裂缝宽度在2~5cm之间。

局部裂缝已贯穿边坡,并且均有继续发育迹象。

事件原因分析:

勘察、设计单位初步分析了发生边坡沉降位移的原因为:

B2~B3段边坡岩体存在天然的顺向外倾结构面,由于场地原为大面积的填方区,无基岩露头,仅靠地质钻探无法获取准确裂缝数据,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坡面逐渐形成后通过动态控制进行相应处理。

目前,B2~B3段岩面裂缝倾角小于现状成型边坡夹角,形成了临空顺向滑移面,加之泥岩风化和降雨影响,更加速了破碎岩面及岩体裂隙发育扩大。

2018年4月3日下午三点,碧水源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袁远志,会同设计、地勘、监理、跟审和施工单位现场勘查,并召开了B2~B3段边坡抢险排危应急处理专题会,会议明确要求:

1、施工单位将B2~B3段边坡一级平台以上存在裂隙部分按外倾结构面顺层自然刷坡卸载,卸载宽度在保证消除安全隐患前提下,尽量控制在开挖红线。

削坡卸载造成的坡面变化暂时采用接顺方式处理,发生工程量按实收方计量。

2、卸载排危完成后,由设计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详细的边坡支护方案,待最终方案确定后再进行边坡的后续处理。

3、在安全隐患消除前,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须安排专人对该段边坡进行监测和巡查,同时在坡顶和坡脚设置警示隔离区,24小时派专人值守,禁止无关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入隔离区。

三、抢险处理方案 

根据2018年4月3日边坡抢险排危应急处理专题会议定精神。

公司领导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实地勘察、分析。

经多次讨论研究后确定本抢险方案:

 

1、现场隔离

立即疏散隔离现场施工人员、周边行人。

对B1~B2段危险区域搭设钢管围挡+安全防护网进行隔离并悬挂警示标志。

安全员带头组成现场巡视小组,24小时不间断值守,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抢险隔离区域。

在坡顶及坡脚各施工路口,人员出入口做隔离网封闭,并在抢险隔离区两端设置岗亭,派专人值守。

 

2、抢险方案 

(1) 边坡卸载

本次抢险主要思路以边坡卸载为核心综合处置。

此次塌方段B1~B2段主要岩质为泥岩,岩体伴有砂岩夹层,破碎较为严重,因坡面长时间裸露,风化严重,为了避免二次灾害,计划首先将发生沉降开裂段进行排险卸载。

具体施作程序:

先将平台以上存在裂隙部分按外倾结构面顺层自然刷坡卸载,卸载宽度在保证消除安全隐患前提下,尽量控制在开挖红线。

削坡卸载造成的坡面变化暂时采用接顺方式处理。

削坡过程中,考虑到因边坡已按设计坡比完成施工作业,为了避免扰动一级边坡及满足机械操作方便,为保证安全,在卸载区域的平台以下的一级边坡坡脚进行堆载反压,反压材料利用场剩余土石方,反压区域堆载外露侧坡比按1.1.5控制,堆载至一级平台高度满足安全和卸载要求即可。

在遇到较硬坚石或机械无法作业时,需采用破碎机辅以人工凿打的方式综合开挖。

排险所产生的土石方全部临时堆放在坡脚,严禁堆放在边坡顶边缘,待险情排除后再运输至渣场弃置。

(2) 边坡支护

在边坡卸完成后,邀请设计、地勘及各参建单位现场踏勘,并结合边坡变形观测数据确定是否需对成型坡面进行封闭支护。

如需支护,具体支护方式、工艺及方法商定后再行实施。

(3) 安全防护及边坡监测

边坡卸载过程中,为保证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须对卸载区做全封闭围挡,围挡骨架采用钢管搭设,外挂安全防护网,防止行人进入施工场地。

抢险期间成立专人巡查小组,巡查小组4人,全天24小时对作业区进行巡视。

沿作业区周边安设警示标牌标志。

抢险期间,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公司对边坡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发现边坡变形、地表位移立即停止削坡作业,同时上报业主会同各方现场查明原因后再作后续处理。

(4)抢险工程主要工程量及设备投入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分项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土石方开挖

m3

3500

边坡卸载

2

土石方临时堆放

m3

3500

边坡卸载工程量

3

坡脚堆载反压

m3

2000

预估

4

土石方弃置

m3

5500

5

安全隔离围挡

m

300

钢管+安全网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机

CAT330

2

2

推土机

山推160

1

3

自卸车

红岩18m3

10

4

装载机

龙工50

1

5

破碎机

CAT320

1

6

钩机

小松PC1000

1

四、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公司成立专业抢险作业组,由唐刚担任组长,统一协调指挥抢险工作。

作业组分施工、后勤、安全三个小组。

施工小组长:

恩全,组员:

江腾、黄伟

后勤小组长:

唐强,组员:

文邻莹、黄世明

安全小组长:

曾德超,组员:

甘江林

施工小组负责组织抢险生产工作,合理安排人、材、机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抢险工作。

后勤小组负责抢险期间的人员生活、现场材料、所需设备的及时供应,以及后期善后工作。

安全小组负责保证道路区域和抢险隔离区的人身财产安全,保证施工区域的有效隔离。

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发现隐患及时提出,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五、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以严肃法规落实责任,消灭违章,强化管理为中心,努力提高项目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1、参加该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遵守国家和企业的规程。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

2、现场书面向作业人员交底。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队长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工程介绍和现场安全教育。

直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个作业班均设专职安全员。

3、搞好安全用电、规用电设备,实行用电器三级保护。

4、建立好警戒通信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随时发现,迅速排除。

 

5、建立边坡观测点,全程观察边坡位移变化情况。

发现异常现象迅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六、应急预案

根据抢险排危的施工特点,主要存在的安全事故分类为: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

所以我项目部针对事故危险源制定了针对性的应急措施。

1、高空坠落应急措施

首先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判断,主要是检查伤员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并观察其神志。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而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垂危伤员呼吸变快、弯浅或不规律,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的剌激没有反应。

根据伤员的轻重处置,对于重伤员外伤性窒息及各种原历引起的收的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大出血等伤员应立即抢救,并拨打120急救,在严密观察下迅速送到医院抢救;骨折及脱位、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软组织挫伤、脏损伤等伤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要注意预防休克,尽快送往医院抢救,轻伤员可根据情况简单处理后回住地休息,不必送医院。

伤口的初步处理,伤员有多处外伤的复合伤时,先要伤员呼吸通畅,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要处理骨折,最后处理一般伤口。

在现场上处理伤口时,应注意消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

现场伤口处理步骤,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污物,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好伤口右以止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对于在量的静脉出血则采用加压包扎止血。

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a)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b)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c)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至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d)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e)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

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项目部报告。

项目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4、坍塌事故

现场作业人员,在任何时间,一旦再次发现事故发生,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和项目部要按照预案指导报告程序及时上报,在抢险救灾中,坍塌埋压人员时,按经下方法抢救:

(1)查明事故地点情况及人员位置、人数和坠落埋压状况。

采取措施,加固支护,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坍塌后,小心地移除遇险人员身上的物体把他求出。

如物体较大,无法搬开,可用千斤顶、汽车吊等工具抬起,绝不可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

(2)对救出来的伤员,要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

A.对轻伤出血者,要先止血包扎;

B.对重伤或骨折人员,如无医护人口岸在场,要及时转送到医院,转送前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小心搬运;

C.对矢去知觉,停止呼吸时间不长的伤员,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或输氧。

七、突发事故的上报与现场保护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上报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并逐级上报。

项目部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故简要情况等信息报公司值班领导,再由值班领导报业主及代理单位,按情况启动相应应急救援方案。

 

2、事发在上报的同时,要迅速组织抢险救治,控制事态发展,还要对事故现场进行严格保护,绘制现场简图,摄下现场影像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

 

3、请求政府及相关参建单位的支持。

 

 

附件:

1、B2~B3段边坡排危施工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