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371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x

届高考生物热点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021届高考生物热点: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真题回放

1.(2019·江苏卷,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个体出现变异在种群内是普遍存在的,A项正确。

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原有的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在此类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项错误。

习性相似但不相同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C项错误。

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等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不涉及种间关系,D项错误。

2.(2018·江苏卷)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阶段Ⅰ阶段Ⅱ阶段Ⅲ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解析] A错:

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错: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错:

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的植物种类并非完全不同。

D对:

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所以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3.(2015·全国理综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4.(2017·天津理综卷)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次生__演替。

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垂直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光逐渐减少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阔叶树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

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S3__。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植物和灌木,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可能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充分利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火烧15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到40年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

(3)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的凋落物不易被分解,物质循环速度慢,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

(4)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判断,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当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

核心拓展

1.辨析群落的四种关系、三种曲线和两种结构

(1)四种关系:

写出A、B、C、D四图中a与b的种间关系:

A._互利共生__,B._寄生__,C._竞争__,D._捕食__。

(2)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写出图1~3表示的种间关系:

图1:

_互利共生__;图2:

_捕食__;图3_竞争__。

2.辨析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据图填空)

(1)A图为群落的_垂直__结构

①表现:

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分层__现象。

③意义: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阳光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B图为群落的_水平__结构

①表现:

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_镶嵌__分布。

②影响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_光照强度__的不同、生物_自身生长特点__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3.明确群落结构的三个易错点(填空)

(1)不要认为“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是群落的结构特征。

这里的竹子属于_种群__范畴。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_群落__范畴。

(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_水平__结构。

4.“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填空)

题型突破

题型1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1.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

0~5cm

11

79

5~10cm

4

20

10~15cm

3

13

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

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层物种数不同,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正确;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B错误;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C错误;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下降,但不能反映该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D错误。

2.(2019·石家庄模拟)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

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为食(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

C.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

D.若大量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 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如竞争空间,A错误。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故生产者同化量大于所有消费者同化量之和,B正确。

垂直结构描述的是群落的特征,而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属于同种生物为种群水平,C错误。

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但其生物的数量增加,不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题型2 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3.(2019·百校联盟四月联考)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人类活动不仅可以破坏群落的结构,还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最终演替成的群落类型不同

C.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逐渐增加

D.在一个群落中,两种生物间可能不只存在一种种间关系

[解析] 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群落的结构,还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项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B项错误;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逐渐增加,C项正确;在一个群落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为捕食和竞争,D项正确。

4.如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光能的利用率保持不变

B.b阶段到c阶段,有机物的总量不断增加

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解析] 群落的演替过程中,随着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不断上升,A错误;b阶段到c阶

段,植物吸收光照的强度增加,有机物的总量也不断增加,B正确;群落的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代替另外一个群落的过程,不只有植物,还有动物和微生物,C错误;腐生并不是种间关系,是某些生物获取营养的一种方式,如某些腐生型真菌,D错误。

有关群落演替及过程的3个错混点

(1)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3)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

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5.(2019·湖南省株洲一模)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群落演替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增加

B.该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解析] 群落演替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增加,A正确;该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逐渐增高,B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指的是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而不是一只动物传到下一营养级的一只动物的传递效率,C错误;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腐生不是种间关系。

D错误。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如图表示一个群落从阶段1演替至阶段5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阶段1~5过程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可得出新物种的形成历时较短的结论

C.有些群落不具备演替至阶段5的气候条件

D.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 据图分析,阶段1含有的生物种类比较少,并不是没有生物,因此阶段1~5过程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A正确;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加,说明出现了新物种,但是不能得出新物种的形成历时较短的结论,B错误;阶段5是森林阶段,有些群落条件不适宜,不能演替至森林阶段,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2.(2019·河南省洛阳市生物三模)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结构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B.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可预测该种群数量将上升

C.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变化

[解析] 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结构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A正确;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C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变化,D正确。

故选B。

3.(2019·山东省德州市生物二模)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Nt+1-Nt)/Nt×100%。

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A、B两条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若曲线A表示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不能等于零

B.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则Nt+1/Nt=2

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D.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解析] 若曲线A表示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则X可能等于0,此时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若曲线A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末的2倍,B正确;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迁入率等于迁出率,不知道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无法判断种群数量上升还是下降,C错误;若曲线B是出生率,曲线A为死亡率,由图曲线可以看出,交点对应的年龄组成类型应是衰退型,D错误。

故选B。

4.(2019·江西省宜春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会导致估算出某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大

B.“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茱萸与秋蚊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C.修剪整齐的草坪内群落不存在水平分布差异和垂直分层现象

D.弃耕农田的初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解析] 若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导致所捕鲫鱼为鱼塘中个体较大的鱼,而个体小的鲫鱼未能捕捉到,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小,A错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说明茱萸与秋蚊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B正确;修整过的草坪也既有垂直结构,又有水平结构,C错误;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5.(2019·湖南省株洲市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调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濒危动物金丝猴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的方法

B.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C.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类群都有分层现象

D.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

[解析] 调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濒危动物金丝猴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的方法,A正确;种群“J”型增长曲线无K值,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都有垂直结构,都有分层现象,C正确;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D正确。

故选B。

6.(2019·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生物二模)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水稻的性别比率改变会影响种群密度

B.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C.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D.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

[解析] 水稻为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种群特征,A错误;蚯蚓活动范围小,对蚯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B错误;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C正确;教材中指出“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不一定人口就会零增长,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故选C。

7.(2019·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解析]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倍数,A错误;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相对稳定的,B错误;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

8.(2019·湖南省株洲市生物一模)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砍伐强度/%

生物量/t·hm-2

龄组/年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9

30

161.87

166.10

171.12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适当砍伐,可以改变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从而减少竞争

D.适度砍伐,使人工林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

[解析] 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A正确;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正确;种群无水平结构,C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

故选C。

9.(2019·湖南省郴州市生物一模)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A.图甲中,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时不存在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解析] 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

故选A。

10.(2019·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期末)如图表示某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对曲线分析可知,在5年后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B.曲线所示20-30年间增长率λ保持不变,说明该段时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C.由图可知,0-30年间在第10年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

D.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在第15年时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小值

[解析] 通过对曲线分析可知,在5-10年,1<λ<2,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λ不表示增长率,λ-1才是增长率,B错误;1-10年,1<λ<2,种群数量增加,到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大,故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在第20年时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小值,D错误;故选C。

11.(2019·河北武邑中学上学期高三期末)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海稻米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因而呈胭脂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经过长期进化海水稻能够正常生活在海水中

B.盐碱度是影响海水稻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C.海稻米富含硒说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的能力高于普通水稻

D.种植海水稻后海边滩涂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能得出经过长期进化海水稻能够正常生活在海水中,A错误;盐碱度是影响海水稻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B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不吸收硒,硒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水稻,故不能说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的能力高于普通水稻,C错误;种植海水稻后海边滩涂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2.(2019·山东省泰安市生物模拟)如图是距大陆同等距离的大小岛屿物种数目变化的研究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岛屿群落研究首先要分析群落的_物种组成__。

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_取样器取样法__调查。

(2)岛屿上物种数目因受陆地迁入和岛屿上物种灭亡影响而不断变等病症患者不适合化,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的交点表示岛屿上物种数目达到_相对平衡__。

图示表明岛屿上物种数目与面积的关系是_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物种数目越多__;受此启发,增大自然保护区(陆地中“岛”)抵抗力稳定性的措施是_适当增大保护区的面积__。

(3)对甲、乙两个新迁入的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数量/前一年末种群数量),结果如表。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甲种群λ值

2

2

2

2

乙种群λ值

1.7

2.3

1.5

0.3

从表中可推知,甲种群4年来的数量增长曲线为_J__型。

若N0表示种群起始数量,Nt表示t年末种群数量,则甲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表示为_Nt=N0×2t__。

甲、乙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_竞争__。

[解析] 

(1)不同群落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物种组成的不同,所以岛屿群落研究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

(2)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的交点表示岛屿上物种数目达到相对平衡。

图示表明岛屿上物种数目与面积的关系是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物种数目越多;受此启发,增大自然保护区抵抗力稳定性的措施是适当增大保护区的面积。

(3)从表中可推知,甲种群4年来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

若N0表示种群起始数量,Nt表示t年末种群数量,则甲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2t,甲、乙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竞争。

13.(2019·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三诊协)研究人员对某河流的鱼类进行调查,发现鱼类资源严重衰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种群密度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该特征时,若标记个体的标志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的估计值_偏高__(选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