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951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练习题.docx

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题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

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

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3.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依次增加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D.没有规律

4.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对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分D.矿物质

5.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7.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8.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9.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水葫芦与浮萍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D.螳螂与黄雀

10.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

11.

下图表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湿度的影响

B.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D.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温度和湿度无关,只和种群大小有关

1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来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

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

14.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

15.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16.“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

17.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下列动物最先出现的是()

A.哺乳动物B.肉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D.杂食性动物

18.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

C.起始条件不同D.演替过程不同

19.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20.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物种多样性的和种群稳定性的,选()

A.增加、提高B.减少、降低C.增加、降低D.减少、提高

21.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22.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腹蛇

D.蛇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和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

23.白蚁肠道内生活着鞭毛虫,帮助消化纤维素,如果杀死鞭毛虫,白蚁就会缺乏营养而死亡。

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A.共栖B.互利共生C.寄生D.竞争

24.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与光照B.光照与温度C.光照与湿度D.温度与湿度

25.在一个种群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互助B.竞争C.变异D.适应

26.“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捕食

27.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8.青霉在生长期间能分泌青霉素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青霉和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

29.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光照强度较弱B.蒸腾作用低C.湿度较高D.温度较高

30.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31.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例子是()

A.火山爆发后发生的演替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农田荒芜D.围湖造田

32.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过程()

A.藓→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藓

C.地衣→藓→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藓→地衣

33.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34.下列关于生物演替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人类活动只会改变生物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生物演替的方向

C.开垦荒山和退耕还林是两个群落的逆转

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35.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中的动物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其特点是()

A.动物种类少B.动物种类多C.植食性动物多D.肉食性动物多

36.研究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物种丰富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

3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38.在下列生物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类型的是()

A.我国长白山地因森林大火,若干年后又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B.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了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生物群落

C.长年覆盖的冰雪山峰,因气温变暖暴露了山峰的裸岩,逐渐出现了地衣等生物种群

D.某地沙丘经多年演化成一片森林植被

39.下列哪种因素不是生物群落引起次生演替的外在因素()

A.火灾B.冰山融化C.人工围湖造田D.病虫等

40.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

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B.16250C.17500D.70000

4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

.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

42

、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4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

4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4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

46、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

关系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

4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48.种群的“J”型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49.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50.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5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

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

52、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过后,往往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

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天敌数量减少B.可利用的食物增加

C.出生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

53、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转移后,将看到的现象是()

①植物竞争强度增加②植物竞争强度降低③植物种类增加④植物种类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55.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56.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57.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58.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A.灌木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C.苔藓阶段D.森林阶段

59.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以下关于“S”型曲线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B.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60.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

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61、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

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

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和寄生B.寄生和寄生

C.捕食和寄生D.捕食和互利共生

62、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能提高K值

B.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

63、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6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6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阶段是

A.苔藓阶段B.森林阶段C.草本阶段D.灌木阶段

6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67、在一个茂盛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等;而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A.农作物与杂草争夺阳光和养料

B.雄猴之间由于王位、配偶、食物等原因发生斗争

C.消化道内的蛔虫与人体争夺营养

D.同一培养液内的大、小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

69、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科学家引入了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与原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上述两种真菌的关系是

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捕食

70、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

7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常所指的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D.细胞结构的多样性

7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7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

B.能量作为动力,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

C.生态系统中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

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

C

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A

3.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依次增加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D.没有规律

B

4.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对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分D.矿物质

C

5.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B

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D

7.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D

8.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B

9.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水葫芦与浮萍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D.螳螂与黄雀

A

10.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

B

11.

下图表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湿度的影响

B.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D.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温度和湿度无关,只和种群大小有关

C

1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来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D

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

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

C

14.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

A

15.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D

16.“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

D

17.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下列动物最先出现的是()

A.哺乳动物B.肉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D.杂食性动物

C

18.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

C.起始条件不同D.演替过程不同

C

19.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C

20.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物种多样性的和种群稳定性的,选()

A.增加、提高B.减少、降低C.增加、降低D.减少、提高

A

21.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B

22.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腹蛇

D.蛇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和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

D

23.白蚁肠道内生活着鞭毛虫,帮助消化纤维素,如果杀死鞭毛虫,白蚁就会缺乏营养而死亡。

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A.共栖B.互利共生C.寄生D.竞争

B

24.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与光照B.光照与温度C.光照与湿度D.温度与湿度

B

25.在一个种群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互助B.竞争C.变异D.适应

B

26.“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捕食

C

 

27.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