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118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docx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

Enhancetheinitiativeandpredictabilityofworksafety,takeprecautions,andcomprehensivelysolvetheproblemsofwork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通用版)

导语: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

这些年以来,拆房事故的伤亡率随着拆迁量的增加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笔者经过房屋拆除工作的现状的研究,深层次的挖掘了事故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房屋拆除工程事故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房屋拆除;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1引言

  建筑安全,不但包括在建房屋的安全管理,也包括房屋拆除过程的安全管理。

一些地区在房屋拆除工程中曾出现过事故,因此房屋拆除安全管理,也是建筑安全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房屋拆除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工作,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

随着城市建设、拆迁改造房屋工程日渐增多,被拆除房屋也将越发复杂,拆除条件也趋于苛刻,房屋拆除与新建工程相比,更具危险性和复杂性。

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房屋拆除必须严格遵循《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

  2安全目标

  2.1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2.2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发生

  2.3无火灾事故发生

  2.4职工重伤率0.03%以下,轻伤率3%以下

  2.4文明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

  3近三年房屋拆除安全事故情况分析

  3.1无资质企业或个人承揽的房屋拆除事故多。

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承揽的房屋拆除事故起数占事故总起数的60%,而有拆除资质的仅占40%。

  3.2无房屋拆除方案的拆除工程发生的事故多。

无拆除方案发生的事故起数占事故总起数的67%,

  而有拆除方案的占33%。

  3.3四层及四层以下房屋拆除发生的事故多。

四层及四层以下房屋拆除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73%,而四层以上房屋占27%。

  3.4农村建筑队拆除的房屋事故多。

农村建筑队承担的拆除工程"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64%,而城镇建筑企业占37%。

  3.5砖混结构房屋拆除事故多。

砖混结构房屋拆除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60%,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房屋分别占30%和10%。

  3.6墙体坍塌导致的事故多。

墙体坍塌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46%,而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梁、基础坍塌引起的事故分别占30%、14%和10%。

  3.7发生在城市的拆除事故多。

近几年所有房屋拆除重大事故都发生在城市,而乡镇和农村拆除事故,没有一起记录在案。

  3.8公共建筑拆除事故多。

公共建筑(主要是商场,办公楼等)拆除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55%,住宅和工业建筑分别为30%和15%。

  3.9农民工伤亡多。

据统计,拆除事故农民工伤亡占80%以上"诸多事故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农民工。

  4房屋拆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的发生,是事故的偶然与必然因素聚集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人(业主、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物(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在于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发现、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因素尽可能地遏制和减少偶然因素,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小。

从事故案例看,房屋拆除安全事故或由于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包拆除工程,或由于拆除程序、拆除作业不规范,或由于缺少有效的安全监管,或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所致。

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导致房屋拆除安全事故的原因:

  4.1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揽拆除工程

  由于企业没有相应的资质,管理及作业人员不懂房屋拆除技术及程序、不懂安全技术及管理,而是凭主观直觉拆除,导致事故发生。

  

(1)违法发包、承包、转包

  

(2)业主自行组织拆除,管理混乱

  (3)以料抵工、以料抵款,冒险拆除

  4.2违反拆除程序,导致事故

  遵循拆除程序,是房屋拆除安全及顺利实施的保证。

在拆除前,建设单位应提供被拆除建筑的详细图纸和相关资料,这包括原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及使用过程中的改建、扩建等全部资料。

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区进行实地勘察、评估拆除过程中对相邻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选择最安全的拆除方法。

  4.2.1先拆除承重结构,导致坍塌

  房屋和房屋构件拆除前,应了解被拆除部分的支承位置。

拆除过程中,应确保支承位置的稳定,确保支承位置的原有的承载力,房屋拆除的原则应是按建筑物建设时相反的顺序进行,应先拆高处、再拆低处、先拆除非承重构件、后拆除承重构件。

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厦在拆除楼顶悬挑结构前,现场负责人没有交待清楚拆除程序,作业人员不知道哪些是结构支承部位、哪些是非支承部位,错误地将与柱子整浇在一起的钢筋混凝土悬挑梁拆除,使与悬挑梁整浇的外檐板失去支承,从60m高空向外倾倒、砸坏外脚手架后坠落,造成裙房门厅支模人员4人死亡、5人受伤。

  4.2.2采取错误的拆除方法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拆除,应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得数层同时交叉拆除;应逐件拆除结构构件,先板、梁,后墙、柱;除平房外,一般不得采用推(拉)倒拆除的方法。

遇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推倒方法时,应遵守:

a、砍砌墙根的深度不得超过墙厚的三分之一。

墙厚小于两块半砖的时候,不允许进行掏掘。

b、为了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

c、建筑物推倒前,应发出信号,待所有人员退至建筑物高度二倍以外时,方可推倒。

  四川省内江市某楼房拆除工程中,采用手拉葫芦及钢丝绳拉七层的大梁,大梁连同墙体将七层楼板砸断后,又砸断六层楼板,从而将各层楼板连续砸塌,6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

  甘肃省永昌县某工程队在某拆除工程中盲目蛮干,当拆除至三层西墙体时,作业人员用大锤、钢钎对墙下1m处先凿洞、再掏空,最后砸断四周柱脚,致使墙柱突然垮塌,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

  4.3不遵守爆破规定,擅自更改方案

  爆破拆除房屋必须严格遵守爆破施工规定。

湖南省郴州市某改造工程,用爆破法拆除一栋四层砖混住宅楼时,爆破队现场负责人为减少爆破装药量,不按爆破方案实施,擅自更改方案,组织工人用大锤将楼房底部承重墙每隔0.5~0.8m凿开若干孔洞,承重墙面积减至原有的1/4左右,造成底层墙体承载力严重不足,楼房整体坍塌,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

  4.4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导致事故4.4.1没有考虑气候影响

  被拆房屋的安全,受气候影响较大,应准确判断气候对拆除中房屋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湖南省长沙市某四层砖混住宅楼拆除时,违反基本的拆除程序,把所有横墙拆完,仅留下一堵孤立的纵墙,并未采取任何支撑和安全措施,形成致命的安全隐患。

由于待拆的墙体过于细长,稳定性差,恰遇暴风雨天气,导致墙体坍塌。

倒塌的墙体又砸倒相邻的一堵墙,造成了13人死亡,7人重伤,10人轻伤。

  4.4.2对待拆的构件未采取加固措施

  贵州省遵义市某商场在拆除过程中违章,政府拆迁处发现后,责令停止作业#但撤离的拆除施工方对已凿开的楼板未采取任何加固和安全措施,导致三层楼板坍塌,造成2人死亡,21人受伤。

  4.4.3盲目追求拆除进度

  有的业主盲目追求拆除进度,完全不考虑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迫使施工方冒险作业,形成安全隐患,给事故发生提供了主观条件。

  4.5没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发生安全事故的拆除工程,大多未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使拆除工程规避了政府安全监管、检查,给事故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4.6没有实行招、投标制度

  发生安全事故的拆除工程,大多未实行招、投标制度,或假招、投标,或走过场,致使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揽拆除工程,埋下事故种子。

  4.7没有实行拆除工程监理

  发生安全事故的拆除工程,大多未实行“旁站式”监理,致使拆除施工方在没有拆除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拆除。

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致使事故发生。

  4.8作业人员大多未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5安全技术措施

  5.1人工拆除

  1、当采用手动工具进行人工拆除建筑时,施工程序应从上至下,分层拆除,作业人员应在脚手架或稳固的结构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应由安全的放置场所。

  2、拆除施工应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

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3、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不得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楼板上严禁多人聚集或堆放材料。

  4、拆除建筑的栏杆、楼梯、楼板等构件,应与建筑结构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不得先行拆除。

建筑的承重梁、柱,应在其所承载的全部构件拆除后,再进行拆除。

  5、拆除横梁时,应确保其下落有效控制时,方可切断两端的钢筋,逐端缓慢放下。

  6、拆除柱子时,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

  7、拆除管道及容器时,必须查清残留物的种类、化学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8、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应采用封闭的垃圾袋运下,不得向下抛掷。

  5.2机械拆除

  1、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应从上至下,逐层、逐段进行;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

对只进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须先将保留部分加固,再进行分离拆除。

  2、施工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建筑的结构状态,并应做好记录。

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须停止作业,采用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3、机械拆除时,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

作业中不得同时回转、行走。

机械不得带故障运转。

  4、当进行高处拆除工作时,对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须采用起重机具及时吊下。

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制定场所,严禁向下抛掷。

  5、拆除框架结构建筑,必须按楼板、次梁、主梁、柱子的顺序进行施工。

  6、钢屋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先拆除屋面的附属设施及挂件、护栏。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

不得超负荷作业。

  (3)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每台起重机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且应对第一吊进行试吊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两台起重机同步作业。

  (4)拆除吊装作业的起重机司机,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操作规程。

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规定作业。

  (5)拆除钢屋架时,必须采用绳索将其拴牢,待起重机平稳后,方可进行气焊切割作业。

吊运过程中,应采用辅助绳索控制被告吊物处于正常状态。

  7、作业人员使用机具时,严禁超负荷使用或带故障运行机制。

  5.3爆破拆除

  1、爆破拆除工程设计必须报经荆州市公安局审核,做出安全评估批准后方可实施。

  2、必须持有《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承担相应等级或低于企业级别的爆破拆除工程。

爆破拆除设计人员应具有承担爆破拆除作业范围和相应级别的爆破工作技术人员作业证。

从事爆破拆除施工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爆破拆除所采用的爆破器材,必须向公安部门申请《爆破物品购买证》,到指定的供应点购买。

严禁赠送、转让、转卖爆破器材。

  4、运输爆破器材时,必须向公安部门申请领取《爆破物品运输证》。

应按照规定路线运输,并应派专人押送。

  5、爆破器材临时保管地点,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严禁同室保管与爆破器材无关的物品。

  6、爆破拆除的预拆除施工应确保建筑安全和稳定。

预拆除施工科采用机械和人工方法拆除非承重的墙体或不影响结构稳定的构件。

  7、对构筑物采用定向爆破拆除工程时,爆破拆除设计应控制建筑倒塌时的触地振动。

必要时应在倒塌范围铺设缓冲材料或开挖防震沟。

  8、为保护临近建筑和设施的安全,爆破振动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

建筑基础爆破拆除时,应限制一次同时爆破的用药量。

  9、建筑爆破拆除施工时,应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和遮挡保护,覆盖材料和遮挡设施应牢固可靠。

  10、爆破拆除应采用电力起爆网路和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

必须采用爆破专用仪表检查起爆网路电阻和起爆电源功率,并应满足设计要求;非电导爆管应采用复式交叉封闭网路。

爆破拆除工程不得采用导爆网路或导火索起爆方法。

  11、爆破拆除工程的实施应成立爆破指挥部,并应按设计确定的安全距离设置警戒。

  12、爆破拆除工程的实施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执行。

  6房屋拆迁安全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是国务院“四建四业”(四建即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震后恢复重建,四业即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名胜风景业)职能的履行者。

涉及房屋拆迁相关业务的职责有以下几方面:

应编制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或者详细规划,并按法定程序完成报批,使房屋拆除在规划层面上具有法律依据;建立城建档案资料,对房屋竣工档案备案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对拆除单位应依法履行报监备案手续;审查拆除企业资质,保障拆除企业有资格从事建、构筑物拆除活动;对拆迁许可证的申领手续严格把关,严禁拆除企业非法拆除建、构筑物。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城市监察机构要配合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拆迁占道、渣土清运严格监管。

因为一方面拆除渣土污染城市,另外,在渣土处理场,对拾捡钢筋等废旧物人员会造成人身伤害,第三,如果拆除现场的辅助安全设施缺乏本质安全,会对行人、车辆造成人身伤亡。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招投标管理机构对拆除项目招、投标单位报送资质、投标资料进行审查,如果存在违法串标、邀标、分包、转包,将会导致拆除工程项目一开始就是一个违法工程项目;拆除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履行业主拆除监理职能。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作为拆除建、构筑物的政府监管主体单位,要依法行政,充分履职,对拆除工程项目安全,要担当义不容辞的责任。

技术监督部门:

负责特种设备监管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各级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

对企业设备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许可监管,如监管脱节会导致非标准产品流入市场、进入工地,给建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或者损失。

因此,对于拆除器材、设备从企业生产的源头来进行监管控制非常必要。

  拆除施工企业:

是房屋拆迁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要提高拆除施工企业风险意识,充分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监理企业:

项目部人员要足额配到位,充分为业主履职,避免监理企业低价竞争。

拆除施工及监理企业均要严格持证上岗。

所以,要按当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拆除施工、监理企业自律、个人执业、持证上岗。

  设计部门:

要充分掌握建、构筑物相关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拆除方案。

各商业保险公司,要加强服务意识,充分吃透政策、熟悉建筑行业特点,配合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以降低拆除工程生产安全风险。

  7结语

  笔者认为,做好房屋拆迁工作,应当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许可、依法处罚、依法强制、依法赔偿、依法救济、依法复议等。

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监管,信息共享。

  拆除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负总责,狠抓项目部;项目部也要责任到班组、到人,分层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实行从实施项目到直接责任单位,再到直接责任人员捆绑管理。

要实施“一岗双责”考核,签订责任书(状)。

编制各项拆除方案,坚持班前会、技术交底,重要拆除部位,坚持技术论证,坚持“政府抓监管、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个人做落实”并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拆除机械要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无病”上岗,杜绝三无产品进场,并建立专人逐日检查记录制度。

制定并组织演练应急演练。

  严格单位、个人资格准入。

严格资质管理、个人持证上岗管理,坚持各类许可手续齐全。

个人入场一定要通过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一定要持证上岗,并和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工人要熟练掌握房屋拆除技术技能,自觉接受公司三级教育,技术交底,参加重要拆除部位论证会、班前会,不违章违规作业,坚决抵制违章违规指挥作业,合理谏言献策。

拆除操作中,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自己。

若遇发生安全事故,除按制度及时上报外,切实保护现场,迅速救人,减少人财物损失,并尽量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笔者设想,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利用仿生学原理、新材料、新技术等,在房屋设计建造之初,就从结构上和满足居住的前瞻性理念等考虑,能够将房屋在微创情况下整体移到某地,继续发挥其使用功能,尽量避免破坏性拆除。

政府引导房屋拆除机具的研究推广,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定拆除计划,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修改和完善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依法行政,坚持职能法律赋予的原则,政府要从拆除建构筑物安全生产的具体事务中退出来,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监管和服务的作用,建立企业发财,我高兴,企业倒霉,我表示同情的意识,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动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主体作用。

政府要依法授权、适度授权,发挥政府对房屋拆除宏观决策的监管作用。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扩大社会知情权。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房屋使用年限;严格制定优质工程标准,禁止随意拆除被评为优良工程的建构筑物;依法评选一批区域性、标志性、纪念性、有特别价值的建构筑物,抢救性保护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社区,避免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

同时,对于房屋拆除的破除工具,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标准和规范,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少芬。

浅析房屋拆迁的矛盾[D].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10.

  [2]张妮,蒲亦非。

论房屋拆迁制度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2010.

  [3]张春贤。

关于城市拆迁有关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10,1。

  [4]卢唯,梁辉,曹继红。

试论红河州房屋拆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0,8.

  [5]陈定旗。

房屋拆除施工的准备工作与拆除作业的技术要求探讨[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7.

  [6]梁辉,卢唯,曹继红,冯莉莉。

房屋拆除中的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0,12.

  [7]梁安平。

城市房屋拆除施工工法研究[J].,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e>,2009,13.

  [8]张亚明。

城市房屋拆除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3,3.

  [9]项建国,俞慧刚。

叶间平。

谈旧房拆除的安全事故管理[J].建筑安全,2008,6.

  [10]胡炳炳。

试论房屋拆除工程中的安全生产[J].建筑安全,1996,12.

  [11]邹鸿荣。

拆除旧房更谨防倒塌事故[J].建筑知识,1990,3.

  [12]张弘武,张帆。

城市旧楼区管理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2006,2.

  [13]许燕。

论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则制[J].法学论坛,2004,5.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Nam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