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146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x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

1、手术室工作制度

2、手术室护理岗位制度

3、母乳喂养与技巧

4、医院感染知识

5、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6、护理安全与管理

 

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掌握手术部位护理专业知识及技术,作风严谨,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手术部应建立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流程、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为手术科室提供24小时连续服务,随时准备接受紧急手术。

3.进入手术部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饰物、凃亮甲油或戴假指甲,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部专业的衣、裤、鞋、帽,进入无菌区或洁净手术部洁净区戴好口罩,用后放置指定定地点。

手术部衣服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跟换外出衣和鞋。

手术病人入手术部应跟换清洁的衣裤,戴好圆顶冒。

4.严格控制手术部内人员的密度和流量,凡进入手术部的见习和参观人员,应遵守手术部的参观制度和接受手术部人员的指导,在指定的手术间参观学习,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实施感染手术的人员,术毕不得进入其他手术间。

5.制定并认真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药品管理制度,保证手术需要。

手术部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时,急救器材需经手术部护士长同意,贵重器材需经医务科批准。

6.手术部布局应合理,洁污流线分明,便于疏散。

7.制定并严格执行医院管理规定及清洁卫生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人员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有违反必须立即纠正,采取补救措施。

8.手术部内应保持肃静,禁止吸烟和高声喧哗。

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

工作时严肃认真,不得在手术间内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9.重大手术或新开展手术,有关手术人员应参加术前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10.按时按“接病人入手术部工作流程”接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间。

危重、急诊病人应有经管医生一道陪送。

病人入手术间后需医护人员守护。

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情况,准确及时地供应手术物品。

手术结束后,按“送病人出手术部工作流程”护送病人至麻醉复苏室或病区,向当班护士详细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11.手术部应对手术病人作详细登记,做好手术量与切口愈合情况统计、上报。

无菌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时,应与临床医生共同讨论,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手术制度

1.凡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明确诊断,严格手术指征,征得病人本人及家属或单位同意,并由本人或委托人填写手术同意书。

2.术前1天,术者应填写好手术通知单送往手术部(常规手术1天上午10时送到,急症手术提前30分钟或电话通知,手术部随时做好急症手术的准备工作)。

凡患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性疾病(包括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注明。

3.手术过程中,术者与助手及器械护士应密切配合,如病人发生意外,全体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抢救,同时立即请示上级医生指导、处理。

4.切口关闭前,术者应仔细检查有关器官有无损伤、出血和异物存留。

5.通知取消手术时,应说明原因,不得随意取消手术。

6.手术医生按时进入手术部,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上的手术时间施行手术。

7.病人进入指定手术间后,巡回护士、洗手护士、麻醉医生及术者均应核对手术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

8.按操作流程进行外科手术消毒,穿好无菌手术衣后只能在手术间内走动。

工作人员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9.手术人员手术时不得在手术间接听电话。

10.如属特殊、重大或新开展的手术,术者应亲自检查特殊用物。

11.实施空腔脏器手术时,手术台上应执行保护性隔离操作流程。

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手术,应针对病原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手术室护理岗位制度

一、巡回护士职责

(1)术前一日按规定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病情,熟悉所有实施手术、手术部位、手术要求及特殊用物准备等,并准备和检查手术时所需物品。

(2)术日再次检查手术间内各种物品及药物是否齐全,抢救设备是否做到“五到位”,设备是否适用。

(3)与相关人员按“五查十二对”要求和对手术病人、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

(4)术前30分钟调节室温、相对湿度,开启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

病人入手术间后应守护床旁,关心爱护病人,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对神志不清的病人、小儿,应适当用约束带或专人保护,确保安全。

(5)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工作。

根据医嘱进行输液、输血,并认真做好查对工作,确保无误后方能输入。

(6)检查手术区备皮情况。

固定病人体位,先露手术野,保证病人肢体处于舒适、安全状态,防止压疮。

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将负极板妥善放置,防止灼伤。

(7)严格器械、敷料术前、术中查对制度。

与器械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数量及其完好性,并认真登记。

术中增减的器械、物品应及时记录,严格执行防止异物遗留体腔的安全措施。

(8)连接好各类仪器、管道,调节灯光,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无菌手术衣,安排手术人员就位。

(9)坚守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手术间。

了解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的各种物品,了解器械、仪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重大手术应及时评估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及时配合抢救。

观察病人肢体是否受伤,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遵医嘱调节滴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1)监督台上、台下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手术室清洁、安静、整齐。

如术中巡回护士需更换时,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2)核对术中切下的标本,保存于标本容器中,填写标本登记本,送标本存放处备检。

(13)术毕负责包扎伤口,护送病人,并向麻醉复苏室护士或病区值班护士详细交接班。

(14)整理手术间,补充手术间内物品,所有用物归还原处。

二、洗手护士职责

(1)术前一日了解病情,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以利于手术配合,并做好特殊用物的准备。

(2)术日上台前,再次检查手术间物品准备是否齐全、正确,发现遗漏,及时补充。

(3)提前15~20分钟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整理器械台,物品定位放置。

检查台上物品是否齐全,器械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严格执行“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规定,严防异物遗留在体腔或组织内。

(5)手术进行时,应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手中需要,主动、迅速、准确传递所需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器械台和手术区整洁、干燥、无菌。

术中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6)妥善保管术中切下的组织或标本,并亲自交给手术医生或巡回护士处理,防止遗失。

(7)术毕负责将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类置于专用容器,及时送交手术部供应室或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确保器械数目与器械数目配置卡符合,防止器械损坏与丢失。

三、晚夜班工作职责

(1)负责值班期间的手术部管理工作,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私自换班、替班,严禁脱班。

(2)负责检查各室门窗、水、电、气的关闭情况,确保安全。

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或院总值班报告,保证科室安全。

(3)认真执行交班制度。

遇有抢救病人不得交班。

(4)负责当班急诊、抢救手术的配合工作,急诊手术未检测输血检测常规等项目者,均按隔离手术处理。

(5)督促夜班清洁工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

(6)负责手术间空气消毒。

(7)每晨下班前,巡视各手术间、辅助用房的清洁、整齐、安全情况,做好各项记录,详细写好交班报告。

如有急诊手术,需当面详细交班后方可离开。

四、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1.建立护理缺陷登记与报告制度,设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登记本。

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护理缺陷与安全分析讨论,向护理部提交护理缺陷与安全分析讨论结果。

2.在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护理缺陷,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遵循逐级上报制度,轻度缺陷应在24小时内口头报告护士长,中重度缺陷要立即报告护理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院总值班,有关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查核实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并采取补救措施。

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做出口头及书面检查,并备案归档。

3..发生缺陷的各种病例资料及造成缺陷的有关物品如输液瓶、血袋、药品、化验标本等均应妥善保管,以备鉴定,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反规定者应追究责任。

4.根据缺陷的性质及情节,护士长应于重度缺陷或事故发生24小时,中度缺陷发生后7天,轻度缺陷每月汇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确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以书面材料上报护理部。

5.凡实习发生的缺陷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6.发生缺陷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责任方的当事人、护士长承担。

有意隐瞒或避重就轻,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与查证,须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

五、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病人识别错误,手术部位错误,病人院内自杀或走失,病人院内跌倒,用药错误,输血、输液意外,呼吸机意外,病人约束带意外,分娩意外,意外针刺伤,管道意外脱落,药物不良反应,其他需要报告的意外事例。

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方式发生不良事件后应自愿.主动逐级上报,相关科室或个人第一时间报告本科室护士长、科护士长,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有关部门(如护理部、医务科)。

3.不良事件的管理制度

(1)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护士长要及时组织科内分析讨论会,制定整改措施。

将科室对事件的经过、分析、整改和处理意见,当事人对不良事件中的行为、所犯错误的分析及教训,科室管理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吸取的教训三个部分资料提交护理部。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物、血袋、输液瓶、器具等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存。

不得以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反规定者应追究行政责任。

(4)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事后经他人发现,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5)凡实习护生发生的不良事件或指示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不良事件,由带教老师及指使者承担责任。

(6)护理部设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当事人发表意见。

母乳喂养与技巧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对婴儿:

1、营养

*蛋白质、脂肪、乳糖要高。

*维生素、铁、钙、磷、钠要充足。

*铁在肠道易吸收。

*牛磺酸、胆固醇。

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脑细胞发育。

*补充足够的水份。

*营养能被充分吸收,不会便秘。

2、免疫

*常见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的抗体—呼吸道、肠道。

*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常见感染性疾病。

*双歧因子—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生长—利于肠道内乳酸杆菌生长。

*乳铁蛋白—抑制有害的需铁菌的生长。

无便秘、无腹泻、无过敏。

3、聪明

*安全感、亲密的情感交流,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对母亲:

健康

*增进母子感情,使你有一次很宝贵的满足有喜悦的经历。

*卫生经济方便。

*母乳喂养可消耗在妊娠期储存的脂肪,帮助产妇恢复体形。

*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

*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机会。

二、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婴儿大脑发育的最高峰时在出生前的6个月到出生后的6个月。

2、母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含有促进大脑智力发育的特殊物质。

3、纯母乳喂养,最适宜婴儿生长,同时可以从母乳中不断获得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过早添加辅食会影响母乳喂养。

三、正确的喂奶姿势

侧卧式:

母亲躺着喂奶

摇篮式:

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面对面注视婴儿

环抱式:

使用于双胎、含接有困难、乳腺管阻塞

1、哺乳的正确姿势:

婴儿的身体转向母亲、母子身体紧紧相贴、鼻尖对乳头,婴儿下颌对乳房。

2、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婴儿嘴张大、下唇外翻、上乳晕比下乳晕露得多,面颊鼓起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

3、正确的挤奶手法:

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头的上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的乳晕上)其它三指从胸壁托起乳房,先向胸壁内侧下压、手指不要移动、向外有节奏重复挤压、挤压放松、手部离开皮肤,然后沿着乳头方向依次将乳晕下的乳窦内乳汁全部挤出,3-5分钟更换一侧,全过程不超过30分钟。

添加补充食品的医学指征:

婴儿方面:

7.极低体重儿或早产儿,体重小于1500克或小于32孕周。

8.严重未成熟儿伴有潜在性严重低血糖或者低血糖需要治疗而通过增加母乳却没有改善的婴儿。

9.婴儿油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苯丙酮尿症、糖血症)。

10.有急性失水的婴儿,例如黄疸光疗期间,或者增加母乳喂养不能补足液体时。

母亲方面:

(1)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如精神病、子痫或休克)。

(2)婴儿的母亲在服用哺乳禁用药物(如细胞毒素药物、放射性药物和除了丙硫氧嘧啶之外的抗甲状腺药物)。

 

医院感染知识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

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

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已型肝炎流行等。

三、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

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

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标准预防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五、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如: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

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

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

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

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12、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含皮试)。

13、碘酒、酒精瓶保持密封,持物钳、容器每周一、四更换灭菌,并有记录。

14、处理污染器材,包括对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过的器材,应先消毒后清洗,被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处理应“先消毒后清洗”。

1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16、使用中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湿化器、雾化器每日消毒一次。

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不超过一周。

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

17、体温表用后侵泡消毒、冲洗干燥保存。

18、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19、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毕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院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物,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

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

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物:

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

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5、化学性废物:

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二、废物的收集及运送

1、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确保包装物或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破损的包装应按治疗废物处理。

2、废物盛放不能过满,大于3/4时就应封口,封口紧实严密,注明科室和数量。

3、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放入利器盒内,非利器放入包装袋内)。

4、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透、放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各种包装和运送工具应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

5、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处、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6、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资料保存三年。

7、对垃圾暂存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医疗垃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每日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护理安全与管理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一、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一)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

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二)法律意识不强

  一是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二是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

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四)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六)其他因素

  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

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

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二、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二)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1.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

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

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

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

  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士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估。

科室必须健全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3.重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

  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4.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

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5.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

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