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488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

第17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内容

考试属性及要求

考情解读

必考

加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

育种

a

a

1.简述杂交育种的过程,说出人工诱变的方法和诱变育种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和特点。

3•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4•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

b

转基因技术

b

b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

食品的安全性

b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

应用

c

考点一杂交育种、诱变育种(a/a)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b)

I读教利知识梳理IB触磺I詹鑒濾I團

i.杂交育种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i)原理:

基因重组。

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⑵概念:

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3)育种流程

杂交

①选取双亲一杂交>子

自交

代一曰―>

子二代

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

>

选出稳定遗传的个

体推广。

②实例:

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红果肉番茄

P抗病、黄果肉ssrrx易感病、红果肉SSRR

Fi易感病、红果肉SsRr

J?

F23/16抗病红果肉ssR_

J连续多代自交,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选择既能抗病又是红果肉的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4)优点:

可以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5)缺点:

育种周期长:

育种筛选过程复杂:

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2•诱变育种

含义

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原理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人工诱变

方法

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

优点

1可提高突变频率

2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

3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

缺点

由于突变的多方向性,育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获得理想的个体需要处理

大量的材料

应用

1植物:

“太辐一号”小麦,用辐射处理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

2微生物:

咼产青霉素菌株

3动物:

家蚕利用辐射的方法将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

染色体上,使ZW卵和不带卵色的ZZ卵有所区别

甫教材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对点小练

1•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自由组合

C.染色体交叉互换D.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A错误;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

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即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染色体交叉互换不是生物育种所依据的遗

传学原理,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不是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D错误。

答案B

2.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然出现了一朵白花,若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都开白花,其原因是()

A.自然杂交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D.染色体畸变

解析根据题意,一种植株上开满红花,其中仅出现一朵白花,最可能的情况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果,从而导致性状改变。

答案B

【归纳总结】

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比较

哈哈!

踐子们也有优矜

Jf™'

盛绩些燃,贞献

杂交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含袁陵平科研囲I人和用桑交有种原理不断提高梟交稻的亩产董

I图解图说I

會太空蜡老育科:

在丸空离辅射.fit重力寻粽杨囲素下,秋戦柚糊种子的基因药发生宪更.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方法

杂交T自交T筛选T自交

辐射诱变、化学诱变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

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

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局限性

冃种年限较长

有利变异的个体不多,需处理大量实验材料

 

太空红皮南瓜

 

 

考点二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a/a)

處教柏知识梳理丨Sill础知H洋考必备I:

1•单倍体育种

(1)概念:

利用单倍体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育种方法。

(2)单倍体特点:

植株小而弱,且高度不育。

(3)原理:

染色体畸变。

(4)程序

花药(庇子)IJR

DdRr^_

純合子DDRR

[IR

dR

DD

DDRRxddrr

r减監分裂

dr

|花药為怵培养

dr

I秋爪仙叢诱异染色怵丿川倍Mrr选収山iRR即为所需类型

利用常规方法获得杂种Fl,将Fl的花药放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花粉细胞经

多次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幼苗。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染色体加倍后成

为可育的纯合植物。

(5)特点

1缩短育种年限。

2能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效率。

2•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特点:

细胞比二倍体的大,蟲胞内有机物的含量高、抗逆性强。

_

(2)原理:

染色体畸变。

(3)人工诱变多倍体

①方法:

目前效果较好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等。

②机理:

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染色体虽已复制,但不能分离,

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4)实例: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彎J二倍审早—四倍休*二借体(沖

吐(秋水仙番业理}]

心)三倍怵*二倍体【e

辭花榕刺激”•■

年无籽西皿

第一年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时,

处理的部位是芽尖,

因为芽尖细胞分裂旺

 

盛。

第二年将二倍体的花粉传到三倍体植株的雌花上,作用是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

西瓜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

学以致用对点小练

活学活用

3.(2016•浙江4月选考)用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培育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这种

育种方式属于()

A.转基因育种B.辐射诱变育种

C.化学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解析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获得异源四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

加倍,经选育得到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这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式即多倍体育种。

答案D

4.(2017•绍兴选考模拟)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单倍体不是育种的目的

B.能缩短育种年限

C.能排除显隐性干扰

D.秋水仙素处理是产生单倍体植株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解析秋水仙素处理是获得多倍体的方法。

答案D

|图解團说|

 

单倍体育种过程

 

卩曜堂笔记t

底葢瓦秋.忆汕*此理亚在龄松的轴叶.能■齢桝制册检牡的无此.早我集岂肃不能瘙制匕胞加極.札骷打恳知曳内栾也本敖U加偽O

无籽西瓜真的好甜

 

获取目的基因T将其导入受体细胞内,使其整合到受体的染色体上,让其在受体内表达

且该性状还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r

|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3.特点<

2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明显

4.应用

(1)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2)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培育动物新品种,并能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和多肽。

(3)用于治理环境污染。

5.潜在威胁

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有可能威胁人类健康

教林活学法用学以致用对点小练

5.(2017•温州模拟)将北极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培育出在冬天也能长期保存

的西红柿。

该育种方法属于()

A.基因工程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解析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通过转基因技

术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A

6.能够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

法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转基因技术

解析只有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将特定的基因转入特定的生物体内,来实现

对生物性状的定向改造。

答案D

【归纳总结】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②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③节省生产成本,降低

粮食售价;④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⑤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⑵缺点

①可能产生新毒素和新过敏原;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③可能使疾病的散播跨越

物种的障碍;④可能会损害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⑤可能会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I图解图说I

 

★转基因抗虫棉,专门破坏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

 

基咄知识随堂检测

1.(2016•浙江10月选考)用丫射线处理籼稻种子,选育出了新品种。

该育种方法属

于()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

解析用丫射线处理籼稻种子可诱发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

答案B

2.(2017•衢州调研)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

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解析通过有性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杂

交育种。

答案A

3.(2017•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下列实践活动包含转基因技术的是()

A.水稻Fi花药经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解析A项是单倍体育种,B项是杂交育种,D项是诱变育种。

答案C

4•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和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获得的三倍体无籽西瓜

解析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大肠杆菌生产人干扰素是通过转变基因实现的,属于基因重组;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和苹果的遗传物质均没有改变;无籽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答案B

5.如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

(1)由图中I

其中过程n是

(2)由图中I获得⑤过程,其育种原理是,其中川表示技

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I^n获得⑤时,AAbb所占比例为,由图中I^m^v获得⑤时,

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W、V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该处理的作用机理是

⑸品种⑥为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有、无)籽果实。

(6)由②培育出⑦的育种方法W是,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

其原因是。

(7)四过程育种方法与W过程相比,其优点是。

解析

(1)过程i、n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过程I是杂交,n是自交。

(2)i^m^v获得⑤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川是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

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杂交育种过程中Fi为AaBb,所以F?

中AAbb所占比例

11111

为:

X7=汗。

单倍体育种过程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二,所以获得AAbb的概率为-。

(4)过程

441644

w、v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5)品种⑥有四个染色体组,是四倍体,能正常产生配子,接受④花粉后形成的受精卵中有

3个染色体组,可获得四倍体果实三倍体种子。

(6)由②培育出⑦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

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不易出现优良性状。

(7)四是基因工程育种,优

点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答案

(1)杂交基因重组自交

(2)染色体畸变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1

(3)-

164

(4)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5)四有

(6)诱变育种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多害少利性

(7)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澡时库业I.课卮迦廉鑫礬出高企

(时间:

40分钟)

選迤理固A鑼基础,学业达捺

1.下列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A.八倍体小黑麦B.高产青霉菌

C.无籽葡萄D.抗虫棉

解析培育高产青霉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的实例。

答案B

2.单倍体育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

A.获得纯种显性后代B.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无需对植物进行栽培D产量明显提高

解析单倍体育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其主要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且后代肯定是纯合子。

答案B

12对染色体,

3•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

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

A.二倍体B.单倍体

C.四倍体D.多倍体

解析花药里的花粉粒只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植株,无论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因此,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

幼苗,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单倍体。

答案B

4.使用射线照射获得抗逆性强的“太辐一号”小麦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解析使用射线照射小麦,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抗逆性强的“太辐一号”,属

于诱变育种。

答案B

5.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欲培

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

的新品种,由于aabb是隐性状,该性状一旦出现就是纯合子,因此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在子二代中直接选种。

答案D

6.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

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多倍体D.杂交种

解析玉米是二倍体植株,其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会产生籽粒,A错误;玉米是二倍体

植株,属于“一般的玉米植株”,B错误;多倍体发育迟缓,与题干中“早熟”一词不符,

C错误;杂交种具有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等优势,D正确。

答案D

7.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可将酵母菌制造成“工程菌”,用于生产乙肝疫苗。

在制造该

“工程菌”时,应向酵母菌导入()

B.

A.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

C.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基因

D.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基因

解析乙肝疫苗是指减毒或灭毒的乙肝病毒,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时,应向酵母

菌导入目的基因,即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基因。

答案D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A.能稳定遗传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D.含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

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为纯合子,由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

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C错误;得到的纯合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

错误。

答案A

9.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的实例是()

A.—定剂量的丫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

B.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

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

解析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属于性状分离,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不属于诱变育种。

答案C

10.下列生物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和抗虫棉

B.无籽番茄和“太辐一号”小麦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

D.无籽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解析无籽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均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得到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11.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多倍体形成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无关,A错误;多倍体的

形成可以采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多倍体形成是染色体成倍的增加,染色体个别增加与多倍体形成无关,C错误;多倍体形成

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无关,D错误。

答案B

12.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B.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最大的特点是多方

向性,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A错误;无籽西瓜的“无籽”是染

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的花药离体培养需要用到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杂交育种用到了基因重组原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答案C

13.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分子结构。

答案B

14•如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IL含种幼

二倍怵西瓜

:

论:

秤迪西瓜

2n=22

无籽西瓜

 

(1)用秋水仙素处理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这个部位的某些细胞具有

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为

(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

瓜。

(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为

倍体。

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

(4)三倍体西瓜高产、

倍体,种子中的胚为

由此而获得三倍体无籽西

优质,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倍增的意义在于

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

(5)育种过程中,三倍体无籽西瓜偶尔有少量种子。

请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验证你的结论并做出实验结果的预期。

答案

(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2)通过授粉来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无籽果实的发育

(或生长素促进生长)

联会紊乱

(4)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两年

(5)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

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另一极,产生了正常的配子

(6)能将三倍体无籽西瓜果皮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或无性繁殖),观察果

实中是否有种子;合理预期:

成活长大后的植株仍然不能结出有籽果实

锂屯握奔A过能力t速嫌堤升

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解析转基因生物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尚在争论之中,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

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但并不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答案B

16•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

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

(1)

叶R

红yR4*幼茴-二yyRE?

聖yyRR

具有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

,依据的原理是

具有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

,依据的原理是

操作③是

其目的是

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有

,原理是

(4)操作①表示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

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

 

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答案

(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2)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3)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子的比例(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低温或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

17.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

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丫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抗病矮

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一

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

杂交所得的Fi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

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1)由题干信息

“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可推知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

(2)诱变育种时需要

处理大量种子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稀有性(低频性)和有害性。

(3)因为

育种目的是培育抗病矮茎品种,因此可在F2等分离世代中选择抗病矮茎个体,经过连续自

交等纯合化育种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一般情况下,杂交育种需要连续

自交选育,因此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使每对基因都达到纯合的自交代数越多,所需的年

限越长。

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基因型为DDEE和ddee,Fi自交得

到的F2代中,D_E_:

(D_ee+ddE_):

ddee=9:

6:

1。

(4)遗传图解见答案。

答案

(1)纯

(2)多方向性、稀有性

(3)选择纯合化年限越长高茎:

中茎:

矮茎=1:

6:

9

(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

V;;"rrDDEE_RRtldce_:

:

;感病矮茎抗病店茎;

:

:

儿;;RrDdEe;

[撫轉.

:

:

wm[涵鬲谕越弃':

:

里借性;-RD旦HdcrDErDcrdErdcj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