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672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docx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

CompanyDocumentnumber:

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之子项目二

现有及潜在的资源调查

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二〇〇八年一月

前言2

气候资源3

1攀枝花市气候概况3

2攀枝花市气候特点3

土地资源6

1攀枝花市土地资源概况6

2土地资源利用情况7

3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间题8

矿产资源9

1资源概况9

2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2

3与国内同行业的对比23

4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议……………………………………………………………24

能源资源26

1太阳能资源26

2生物质能资源32

3水能资源38

4火电43

5水能资源、火电能源可持续利用建议………………………………………………….43

生物资源45

1攀枝花市生物资源概况45

2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情况47

3生物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49

旅游资源51

1攀枝花市旅游资源概况51

2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开发情况52

3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与发展潜力53

4周边旅游地区对攀枝花的启示54

结语55

前言

攀枝花市是全国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之一。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由于长期过度的消耗,资源的最终枯竭将导致城市经济的衰退,甚至走向破产,因此所有资源型城市都会提前研究城市经济的转型,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是“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子课题之一,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是:

◎攀枝花市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现存存量

◎攀枝花市二次资源和潜在资源的总量及可利用度

◎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保证程度

◎可再生资源的总量及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大课题进入第二阶段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因此不作展开和评论性的描述。

气候资源

1攀枝花市气候概况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

一般相对高差1000~2000米,全市最高点百灵山主峰海拔4196米,最低点平地镇思庄海拔937米,由于北部、西部、东部层层叠叠高大山脉的屏障,攀枝花市气候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纬度地区别具一格,形成了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旱季、雨季分明。

2攀枝花市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平坝河谷地区基本无冬

攀枝花市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21.3℃(表1),年平均日照时数长达2300-2700小时,2006年最长达2890小时(表2),年太阳辐射总量约5600~6300MJ/m2,≥l0℃积温比四川各地多1979~5479℃(表3)。

攀枝花市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最高、年日照时数最多、年辐射最强的地区。

表1攀枝花市各县(区)站月平均温度

(2006年)单位:

月份

县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平均

市区

仁和

米易

盐边

注:

表1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攀枝花市2007年统计年鉴

表2攀枝花市各县(区)站月、年日照时数

(2006年)单位:

月份

县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平均

市区

仁和

米易

盐边

注:

表2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攀枝花市2007年统计年鉴

表3攀枝花市区≥10℃积温与省内部分地区比较

(2006年)单位:

攀市

宜宾

雅安

乐山

都江堰

康定

九寨沟

松潘

绵阳

南充

广元

达州

7479

5500

5000

5500

4500

2500

3000

2000

5200

5500

5000

5500

差值

1979

2479

1979

2979

4979

4479

5479

2279

1979

2479

1979

注:

表3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气象局

以2006年数据来看,攀枝花市≥0℃日数365天,≥l0℃积温5686~7479℃,≥10℃日数325~353天。

表1显示:

攀枝花市最冷月12月和1月的平均气温分别是~13℃和l2~l3.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

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河谷地区全年基本无冬。

全年旱、雨季分明,年降雨量高度集中,雨季气候湿润凉爽

每年6至l0月为攀枝花市的雨季,2006年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90%。

在雨季,月平均降雨量60~300毫米,月平均温度~26.6℃,月平均相对湿度48%~84%,日最小相对湿度一般在48%以上,雨日占45%,晴日占55%,降雨量与蒸发量基本平衡。

(见表4、表5)

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

在旱季,月平均降雨量0~14.4毫米,月平均温度12~25℃,月平均相对湿度28%~74%,其中1至4月最干燥,日最小相对湿度常达15%左右。

表4攀枝花市各县(区)雨季总降雨量(毫米)占年降雨量的百分率

(2006年)

月份

县区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雨季降雨量

年降雨量

百分率

市区

190.2

308.8

105.5

66.9

84.7

756.1

834.3

90.6

仁和

166.3

185.4

129.2

59.2

60.5

600.6

664.0

90.5

米易

265.3

155.4

155.9

180.7

151.8

909.1

1051.1

86.5

盐边

238.9

175.0

93.6

75.4

242.3

825.2

912.3

90.5

注:

表4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攀枝花市2007年统计年鉴

表5攀枝花市各县(区)雨季各月相对湿度

(2006年)单位:

%

月份

县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均

市区

51

46

28

30

48

61

68

65

66

73

60

61

55

仁和

58

50

32

33

49

59

65

64

65

73

62

64

56

米易

64

59

38

41

58

73

78

77

78

81

72

74

66

盐边

57

53

34

36

53

68

76

74

84

79

68

69

63

注:

表5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攀枝花市2007年统计年鉴

全年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小气候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显着

全市气温年较差≤14℃,而日较差达l5~25℃。

攀枝花市最冷的l2至1月,日最高气温常在20~26℃间变化,日最低气温常在4~8℃间变化,日较差达l7℃左右。

一般情况下攀枝花市最热月为5~6月,平均温度分别是~℃和~℃,日最高气温常在33~38℃间变化,日最低气温常在l8~23℃间变化,日较差达15℃左右,在春、秋季强降温时,日较差常大于20℃。

全市海拔悬殊,地形复杂。

市区北部的雅砻江河谷和西部的金沙江河谷的相对高度差达1000~2500米,其它地区的相对高度差也有500~1000米,由此带来地表受热严重不均,加上地形对气流的抬升或下沉作用,造成小区域内空气垂直运动剧烈,使降雨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气候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海拔每上升100米,平均温度下降~度,平均年降雨量增加40毫米,由此形成复杂多样的小气候,立体气候显着。

土地资源

1攀枝花市土地资源概况

按地貌构成划分的土地资源

市内现有土地按地貌构成划分,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和河谷盆地,其土地资源量见表6。

表6攀枝花地貌构成土地资源分布表

(2006年)

种类

面积(亩)

合计

分布情况

山地

高山

725970

海拔在3500米以上

中山

7441560

海拔高度为1500—3500米

低山

7036560

海拔高度小于1500米相对高差小于500米

山原

夷平面

16065

海拔高度在1800—4000米之间

丘陵

35850

35850

仁和区和米易县的低山河谷内

盆地

17700

17700

盐边择木龙和米易县普威、海塔

河谷盆地

撒莲、湾丘、红格、仁和、大田

合计

注:

表6数据资料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按利用类型不同划分的土地资源

按利用类型划分,全市8种类型土地的资源量见表7。

表7攀枝花土地利用构成土地资源分布表

(2006年)

种类

面积(亩)

所占百分比(%)

耕地

园地

240097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未用地

合计

100

注:

表7数据资料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2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已利用的土地

2.1.1耕地

全市人均耕地亩,低于全国亩、高于全省亩的平均水平。

其中,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亩。

2.1.2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为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地类的%。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于市区(东区,西区与仁和区北部)及矿山。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2.2.1农业土地后备资源

2006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亩,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低山地带,土地类型主要是撂荒地、荒坡地、裸岩等,通过改善相关条件,最大可利用面积可达到350000亩,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耕地后备资源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荒坡地约2250000亩,至少有20%可开发为旱耕地。

二是低山牧草地约1800000亩,至少有2%可开发为耕地。

中低产田土改造的增产潜力

据调查,全市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主要类型为缺水型、坡耕型、瘦薄型,现实生产水平以粮食计,平均公顷产量2595公斤,比耕地平均公顷产量低1165公斤左右,比高产田土平均公顷产量低3360公斤。

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抓好水利建设和坡耕地、瘦薄土改造,可以使大部分低产田土达到目前中产耕地平均公顷产量水平,中产田土达到目前高产田土平均公顷产量水平。

另外,全市有1800000亩牧草地全属低产草地,因缺水改造难度较大。

但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和飞播草场的途径,逐步改良牧草地,提高单位载畜量。

以改造300000亩低产牧草地计,则可增加载畜量23万个羊单位,增加出栏肉牛万头左右。

2.2.2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

现城镇人口人均用地114.6平方米,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逐步将人平用地降到95平方米。

农村居民点用地也有潜力可挖,通过科学规划调整布局,人口相对集中的河谷地区建中心村与农民街,改大分散为小集中,发展经果林与庭园经济,挖潜解决农民进城、城镇扩大所需土地与工矿水利建设所需土地。

现有工矿用地产出水平约为上海的二十分之一,大有潜力可挖。

交通用地总的来说偏紧,潜力较小。

3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间题

水利设施及用地严重不足

由于旱雨季分明,年降雨量偏少,年蒸发量大,致使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光热资源丰富的低山河谷地区,大量的农田土地后备资源在水利问题未解决前,不能开发。

而现有水利设施由于规划不尽合理,加上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水利设施建设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现有耕地中的%因干旱缺水和坡陡土薄而产量低下。

城镇用地内部配置不合理

由于攀枝花钢铁工业的特殊建设历史,以及受金沙江分割与地形影响,城市被分割为8个孤立片区与42块互不连接的地块,彼此联系弱。

现有城区内工矿用地与渣场等,占市区面积%。

城市基础设施、绿地明显用地偏少。

在市域城镇体系中,明显缺少小城市,建制镇极其薄弱。

市区、县城(米易,盐边)与建制镇的人口,分别为全市城镇人口的90%,%与%。

城镇用地规划不尽合理,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存量不足,对经济发展保障程度不强。

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由于本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较差,投入不够,致使中低产田土占耕地的比例高达%,其中中产田土占%,低产田土占5l.6%。

干旱缺水和坡陡土薄是本市中低产田土面广量大的主要原因,改造中低产田土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最重要的任务。

矿产资源

1资源概况

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截至2007年底,攀枝花全市已发现矿种76种,已查明具有一定储量的39种,其中上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24种(煤、铁、钒、钛、锰、铅、锌、铜、铝、镍、钴、金、银、铂、钯、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石墨、水泥灰岩、水泥砂岩、硅藻土、水泥粘土、花岗石);矿产地490余处(含矿点、矿化点),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46个,中型矿床30个。

表8攀枝花主要矿种表

矿产种类

矿产名称

能源矿产

煤、油页岩、泥炭

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

铁、锰、铬、钛、钒矿

有色金属

铜、铝、锌、铅、镁、镍、钴、锡

稀有和稀土金属

铌、钽、锆、稀土、铍

分散元素矿产

钪、锗、镓

贵金属

金、铂、钯矿

放射性矿产

非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

化工原料矿产

磷矿、硫铁矿、重晶石、橄榄岩

建筑材料矿产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石棉、石膏、石墨、云母、长石、蛭石、石榴子石、叶腊石、矽线石、透辉石、透闪石、方解石、冰洲石、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硅藻土、页岩、高岭土、粘土类(砖瓦粘土、水泥配料粘土)、玄武岩、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粗面岩、正长岩、大理岩、板岩(苴却砚石、板石等)、片麻岩、泥岩、刚玉、宝石、玉石、水晶、天然油石、电气石

水气矿产

地下水、地下热水、矿泉水

注:

表8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概况(2007年)》

表9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分布表

矿产名称

主要分布地

煤炭

宝鼎矿区、红坭矿区

钒钛磁铁矿

攀枝花矿区、白马矿区、红格矿区

熔剂用灰岩

市大火山、市大水井

冶金用白云岩

市大水井

石墨(晶质石墨)

市中坝

水泥用灰岩

市龙洞

水泥配料用砂岩

市秦香树、市拉罗箐北部矿段

水泥配料用粘土

市拉罗箐南部矿段

攀枝花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全、储量大、分布集中、埋藏浅、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价值高、组合配套优势突出等特点,是我国少有的矿产资源“聚宝盆”,同时,矿床的共生、伴生矿产多,如钒钛磁铁矿除铁为主要矿产外,还共生钛、伴生钒、钪、镓、铬、钴、镍、钼、硫等元素,这些潜在元素的经济价值巨大。

资源储量情况

1.2.1主要优势矿产资源

攀西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矿保有资源储量近100亿吨,其中钒钛磁铁矿约98亿吨,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约占攀西地区的70%。

钒钛磁铁矿、煤矿、石墨矿、冶金辅料石灰岩、白云岩为攀枝花的优势矿产,储量丰富,至2007年底,保有资源储量为:

钒钛磁铁矿万吨,伴生钒矿万吨,伴生钛矿万吨,煤万吨,晶质石墨万吨,熔剂石灰岩万吨,冶金用白云岩36347万吨。

表10攀枝花市探明矿产资源储量表

(2007年)

矿种

单位

累计资源储量

其中:

基础储量

资源量

保有资源储量(2007年)

原煤

万吨

矿石量.万吨

TiO2.万吨

V2O5.万吨

Cr2O3.万吨

696*(伴生在红格、安宁矿区)

金属量.万吨

*

矿石量.万吨

37*

金属量.吨(伴生镍矿中)

9687

6399

3288

金属量.万吨(伴生铁矿中)

*

金属量.吨

385*

金属量.吨

6240*

矿石量.万吨

金属量.吨

43169

19610

23559

.

金属量.吨(伴生)

167622*

金属量.吨

80225

80225

74558

金属量.吨

2683*

金属量.千克

350

350

350

金属量.吨

232

232

232

Ta2O5.吨

*

Nb2O5.吨

3328*

金属量.万吨

*

金属量.Kg(伴生)

388

(19860*)

388

388

金属量.Kg(伴生)

274

274

274

ZrO2.吨

21333*

轻稀土

氧化物量.吨

10354*

耐火粘土

矿石量.万吨

1273.6

968.2

305.4

1032

冶金白云岩

矿石量.万吨

5061.1

36347

熔剂灰岩

矿石量.万吨

31139

15079

16060

硫铁矿

S.万吨

伴生硫

S.万吨

*

P2O5.万吨

*

重晶石

矿石量.万吨

800*

高岭土

矿石量.万吨

78*

石墨(晶质)

矿物量.万吨

1555.2

230

1325.2

石膏

矿石量.万吨

*

水泥用灰岩

矿石量.万吨

23211

14115

9096

19861

水泥配料用砂岩

矿石量.万吨

1936

水泥配料用粘土

矿石量.万吨

9330

2840

6490

9290

硅藻土

矿石量.万吨

蛭石

矿石量.万吨

*

橄榄石

矿石量.亿吨

*

大理石

万立方米

5700*

花岗石

万立方米

8500*

8375*

板岩(苴却石)

万吨

*(优质品

2098

注:

1、表10数据来源于市国土资源局

2、表中带*的数字为地质储量,是经过一定地质工作后的估算量,有一定误差。

1.2.2主要钒钛磁铁矿区资源

表11攀枝花市主要钒钛磁铁矿区(床)资源储量表

(2006年)

矿区名称

地质勘查

情况

矿床

规模

平均品位(%)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亿吨)

TFe

TiO2

V2O5

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

详细勘探

大型

红格钒钛磁铁矿南矿区

铜山矿段

详细勘探

大型

马松林矿段

详细勘探

大型

路枯矿段

详细勘探

大型

湾子田铁矿

初步普查

中型

中干沟铁矿

详细普查

大型

朱家包包矿区

详细勘探

大型

兰家火山矿区

详细勘探

大型

尖包包矿区

详细勘探

大型

倒马坎矿区

初步勘探

大型

公山矿区

初步勘探

中型

纳拉箐矿区

初步勘探

中型

中梁子铁矿

初步普查

中型

米易白马钒钛磁铁矿区

芨芨坪矿段

详细勘探

大型

田家村矿段

详细勘探

大型

青杠坪矿段

初步勘探

大型

马槟榔矿段

初步普查

大型

夏家坪矿段

详细普查

中型

米易新街铁矿

初步普查

中型

米易潘家田铁矿

初步勘探

大型

合计

注:

表11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2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现有资源

2.1.1已开发利用的矿种和矿区

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

煤、钒钛磁铁矿、锰矿、钒矿、钛矿、镍矿、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粘土、水泥配料用砂岩、石墨、重晶石、饰面花岗岩等45种(见表12)。

表12攀枝花市已开发利用矿产

序号

矿产种类

矿产名称及编号

能源矿产

1、煤

黑色金属矿产

2、铁(钒钛磁铁矿、磁铁矿、褐铁矿)

3、钒4、钛5、锰

有色金属矿产

6、铜7、铅8、锌9、铝矿10、镍

贵金属矿产

11、金

非金属矿产

12、耐火粘土13、石灰岩14、白云岩

15、脉石英16、砂岩17、硫铁矿

18、重晶石19、方解石20、橄榄石

21、石棉22、石膏23、石墨

24、长石25、石英砂岩26、蛭石

27、天然石英砂28、硅藻土29、页岩

30、板岩31、高岭土32、玛瑙(玉石)33、其它粘土34、花岗岩35、石英岩

36、闪长岩37、大理岩38、宝石

39、苴却石40、水晶41、玄武岩

42、粗面岩(梅花玉)

水气矿产

43、地下水44、矿泉水45、地下热水

注:

表12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概况(2007年)》

已开发利用的矿区:

煤矿有宝鼎矿区、红坭矿区;铁矿有攀枝花铁矿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和尖包包矿区、倒马坎矿区,米易县白马矿区田家村矿段、芨芨坪矿段和青杠坪矿段,米易县潘家田铁矿,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熔剂用灰岩有市大水井、巴关河二处;冶金用白云岩有市大水井一处;石墨(晶质石墨)有市中坝一处;水泥配料用砂岩有市秦香树、市拉罗箐北部矿段二处。

其中全市钒钛磁铁矿截至2006年已设采矿权11个,设计生产能力合计3517万吨/年,现实际生产能力合计2100万吨/年,保有资源储量亿吨。

(注:

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及《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1.2形成的主要产业及发展情况

(1)采掘业

钒钛磁铁矿均采用露天开采,采矿回采率93%,选矿回收率74%,攀钢矿山矿渣及尾矿堆放于专门的排渣场(库),部分小型矿山矿渣随意堆放在矿山附近的凹地中,绝大部分铁矿山进行了部分综合回收利用。

煤矿为地下开采,采矿回采率81%,多数原煤进行了洗选,回收率90%,矿山矸石顺坡堆放,并修建了挡墙。

花岗岩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