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745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强制去富以抑其骄B.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4.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5.近代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时说:

“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

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他美术化或神秘化。

”材料中“破坏性强”的含义指

A.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

B.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思想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

6.《清代学术概论》序中说,“东原(清代学者)理欲之说震古砾今,此真文艺复兴时代之个人享乐主义之精神也”。

可见“东原理欲之说”是

A.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B.解放“人性”的人文主义

C.传统理学的继承发扬D.自然科学蕴涵的理性主义

7.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

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8.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

对上述变化的最佳最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用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9.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

“瞧!

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10.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财。

下列措施与理财相关的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13.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为资产阶级夺取了教会的土地财产

B.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D.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加强

14.下列有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不正确的是()

A.“因信称义B.神职人员可以娶妻生子

C.教士应是教徒选出的公仆D.国家权力并非神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

15.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②彻底消除了马木鲁克的势力 

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

16.穆罕默德·

阿里取得政权后,埃及面临的主要形势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危机依然存在②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不断高涨

③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④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部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发展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强国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19.儒家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过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20.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

“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

”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赵孟頫

21.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22.孙中山说: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的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D.渴望征服自然

24.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

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黑透亮。

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5.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这位作家的代表作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约翰·

克里斯朵夫》D.《巴黎圣母院》

二、材料问答题(三大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

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

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四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

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谊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耽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

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在中世纪的西方”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救权。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

……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

……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

徐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

……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

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商品和几千家外国厂商的商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技术产品。

材料三

马车

汽船

飞机

雕版印刷书

电话

笔记本电脑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

---(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

(2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4)概括材料四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

(2分)并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无法否认的,是导致许多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

宋朝的商业虽说从当时世界的标准看来数量庞大,可是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

军事行动既有边疆推至腹地,双方都要控制农地和农业人口,于是数量重于质量,均匀一致超过不同的名目花样,而持久性比昙花一现的智能要有用得多了。

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

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

……他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他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摘编《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卫星打完后,有了底气的航天人中有人提出搞载人飞船,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

事实上,主要是受当时的综合国力的限制。

在“文革”后期的混乱年代里,如何能集中起全国的国力成为巨大的难题。

计划一拖再拖,最后被束之高阁。

时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此时中国航天的科技水平已是今非昔比。

红红火火的对外发射服务不仅让中国航天与世界接上了轨,更有了“长二捆”这种让载人上天成为可能的“天车”。

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登天激情再一次熊熊燃烧起来……从无人实验飞船到模拟载人飞行,从多人多天飞行到圆梦太空行走,短短10多年间,中国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而“天宫一号”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迈进了一大步。

——《撼天记》

(1)提炼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中“他们”学习西方“器”的目的何在?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评价“他们”的实践活动。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背景、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2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

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

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

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

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

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

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

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

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

协定规定:

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

(2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

(2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