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983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4页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4页
亲,该文档总共1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docx

心理学各科练习100题教案

一、发展心理学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认知学派游戏观的是(B)。

A、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B、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C、游戏能够实现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

D、游戏能够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

2、新生儿是指从(A)的婴儿。

A、出生到1个月

B、出生到4个月

C、出生到2个月

D、出生到3个月

3、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依次为(B)。

A、父母控制、儿童控制、共同控制

B、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C、儿童控制、父母控制、共同控制

D、共同控制、父母控制、儿童控制

4、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念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C)。

A、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B、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C、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

D、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

5、下列不属于说话语用技能的项目是(D)。

A、能够有效的参与谈话

B、对听着的反馈易于作为积极反应

C、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景因素敏感

D、情境语和连贯语交替运用

6、关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加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生理机能发育加速

B、青春发育期提前

C、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D、身体成长加速

7、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B)。

A、6-8岁

B、9-10岁

C、11-12岁

D、5-6岁

8、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C)。

A、1岁左右

B、8个月

C、3岁左右

D、2岁左右

9、晶态智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C)。

A、在成人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B、在成人阶段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C、在成人阶段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D、倒U型曲线

10、婴儿兴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D)。

A、自发性的兴趣阶段、无选择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兴趣

B、无条件反射性兴趣、条件反射类兴趣、社会性兴趣

C、初级兴趣、次级兴趣、社会性学习兴趣

D、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

11、对次级控制的正确表述有(B)。

A、次级控制属于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系统

B、是人类通过改造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C、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贯穿整个成年期

D、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

12、下列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的是(D)。

A、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B、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C、心理发展共性和个性统一

D、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13、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A)。

A、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

B、要求父母代替自己做事情

C、常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情

D、回避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

14、第二反抗期儿童与父母之间多重矛盾的焦点在于(A)。

A、亲子双方对少年儿童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认识上的矛盾

B、父母对儿童的反抗期特点缺乏认识

C、少年儿童的成人感

D、少年儿童对父母控制的反抗

1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B)。

A、冯特

B、普莱尔

C、弗洛伊德

D、奥尔波特

16、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D)。

A、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C、习得性微笑

D、自发性微笑

17、婴儿分离焦虑经历的阶段性变化是(B)。

A、食欲不良,睡眼不好,企图适应新环境

B、悲伤求助、愤怒抗议,尝受失望、情感冷漠,无能为力之下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

C、自发性哭、应答性哭、主动操作性哭

D、盲目寻人帮助,无选择的寻人帮助,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帮助

18、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不包括(B)。

A、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B、身体的成熟水平

C、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

D、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

19、(B)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A、人际交往技能降低

B、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C、人格出现偏差

D、情感脆弱

20、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叫(D)。

A、同化

B、整合

C、平衡

D、顺应

21、认知结构或心理组织叫(B)。

A、平衡

B、图式

C、同化

D、顺应

22、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

A、目标品质

B、能力品质

C、意志品质

D、希望品质

2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C)。

A、霍尔于1891年出版《婴儿研究手记》一书

B、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

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24、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A)。

A、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B、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为主的

C、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D、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

25、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6、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A)。

A、同化

B、平衡

C、整合

D、顺应

27、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在(A)。

A、1.5-2.5岁

B、0.5-1.5岁

C、3.5-4.5岁

D、2.5-3.5岁

28、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B)。

A、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生》一书

B、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一书

D、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

29、在自我概念提高中不能发挥作用的因素是(C)。

A、自我探索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内在动力

B、对同龄人的认同感

C、对自我接纳与自我排斥概念的认同

D、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0、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念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D)。

A、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B、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C、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D、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31、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A)。

A、从出生到幼儿期

B、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

D、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32、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C)。

A、实物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互动游戏

3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C)。

A、动作

B、反射

C、感觉

D、知觉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D)。

A、力比多

B、自我的调节作用

C、心理防御机制

D、心理社会危机

35、第一逆反期一般发生在(B)。

A、4-5岁

B、3-4岁

C、2-3岁

D、1-2岁

36、指出下列与思维监控能力发展无关的因素(C)。

A、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

B、思维监控能力是对思维本身的监视、控制和调解的能力

C、在青少年期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与年龄阶段无关

D、青年初期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

37、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A)。

A、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

B、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

C、要求社会地位的优势

D、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

38、指出如下不是受欢迎儿童的特点(B)。

A、独立活动能力强,有主见

B、安静,有顺从性

C、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D、学习成绩好

39、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A)。

A、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B、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

C、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D、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要

40、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对母亲更加偏爱,是在(D)阶段。

A、特殊情感联结

B、无差别的社会反应

C、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D、有差别的社会反应

41、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B)。

A、知心朋友是异性

B、交友范围缩小

C、交友范围扩大

D、知心朋友是同性

42、活动性气质儿童表现为(D)。

A、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B、缺乏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C、常以愤怒或者悲伤为主导情绪

D、积极探索环境,偏爱运动性游戏

43、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D)。

A、自主水平

B、公平水平

C、遵奉者水平

D、整合水平

44、下列不是思维具体形象性特点的有(A)。

A、思维的直觉行动性日益增强

B、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C、思维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和动态性

D、具有自我中心现象

45、对初级控制的正确表述有(C)。

A、人的根本愿望,能满足个人的需求

B、功能相当强大的控制环境的行为系统

C、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D、创造性的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

46、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

A、游戏

B、饮食

C、学习

D、睡眠

47、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B)。

A、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双向帮助关系、单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B、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C、短期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

D、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短期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48、以下关于童年期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同伴交往促进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B、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C、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D、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49、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良好人格特征是(B)。

A、爱的品质

B、智慧、贤明品质

C、关心品质

D、诚实品质

50、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B)。

A、孤独感降低

B、容易回忆往事

C、安全感增加

D、趋于激进

51、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是(C)。

A、环境因素

B、情绪状态

C、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D、外表

52、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重要变化是(D)。

A、孤独感下降

B、安全感增加

C、适应性增强

D、拘泥刻板性

53、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是(A)。

A、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B、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C、思维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

D、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期在小学中年级

54、抑制欲望的即使满足,学会等待是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中的(B)。

A、自我调整

B、延迟满足

C、自我约束

D、自主满足

55、指出下列不是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是(D)。

A、相互接近的接触机会较多

B、人格尊严、相互敬慕

C、兴趣、行为等方面的趋同性

D、工作和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56、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B)。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57、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B)。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58、第一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C)。

A、争取人格的独立和平等

B、对内部心理需求的争取

C、要求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行事自由

D、反抗父母的漠不关心

59、普莱尔是(D)的奠基人。

A、科学发展心理学

B、科学心理学

C、科学社会心理学

D、科学儿童心理学

60、老年期退行性变化出现最早的心理过程是(C)。

A、注意

B、记忆

C、感知觉

D、思维

61、(A)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A、自我接纳

B、自我排斥

C、自我提升

D、自我贬抑

62、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A)。

A、感受系统范围内

B、神经系统

C、感知活动水平

D、运动系统

63、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叫(B)。

A、因果研究

B、横向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64、婴儿具有整合跨通道信息的知觉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之一是(D)。

A、五指分化

B、抓握反射

C、直立行走

D、手眼协调

65、老年丧失期观认为(C)。

A、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老龄与老化是唯一因果关系

C、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没有发展

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66、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B)。

A、青年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中年期

67、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叫(B)。

A、相关研究

B、纵向研究

C、因果研究

D、横向研究

68、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A)等阶段。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无条件反射性的笑、条件反射性的笑、社会性微笑

C、对声音的笑、对熟悉人的笑、对新异性刺激的笑

D、无笑、无条件反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69、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B)的心理过程。

B、主动的、有选择性

C、非常缓慢

D、成熟较晚

70、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C)。

A、直接交往的时间明显增加

B、父母为儿童的控制力量逐渐加强

C、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D、儿童尚无自主管理的能力

7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B)的科学。

A、认知发展规律

B、心理发展规律

C、心理的种系发展

D、心理的种族发展

72、(A)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A、自我排斥

B、自我接纳

C、自我提升

D、自我贬抑

73、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策略不包括(D)。

A、巧妙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诵策略

D、特征定位策略

74、艾里克森认为幼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D)。

A、希望品质

B、能力品质

C、目标品质

D、意志品质

75、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方式进行识记,称为(B)策略。

A、系统

B、组织

C、复述

D、加工

76、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A)。

A、动作

B、先天的成熟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

77、第二逆反期主要发生在(B)。

A、3-4岁

B、少年期

C、小学阶段

D、青年期

78、童年期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B)的发展。

A、掌握守恒、思维可逆性、概括能力的发展

B、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C、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D、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脱自我中心化、思维类型过渡

79、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B)。

A、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B、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C、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

D、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

80、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解决同一感危机方式中不包括(B)。

A、同一性延续

B、同一性困惑

C、同一性扩散

D、同一性确立

二、多选题:

81、实施亲社会行为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A、B、C)。

A、具有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B、掌握必要的助人的知识和技能

C、一定的道德动机发展水平

D、具备必要的体能

82、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丧失的内容包括(A、B、C、D)。

A、经济基础

B、身心健康

C、生活价值

D、社会角色

83、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变化包括(A、B、C、D)。

A、老年孤独感

B、适应性差

C、不安全感增加

D、容易回忆往事

84、关于自我中心的表述,正确的包括(A、D)。

A、童年期处于认知领域的脱自我中心阶段

B、老年人的自我中心表现兼有幼儿和少年儿童的特点

C、幼儿的自我中心是认知现象

D、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现象

85、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有(B、C、D)

A、自我中心现象

B、榜样的作用

C、家庭教育

D、认知和策略

86、婴儿的主要动作有(A、C)。

A、独立行走

B、吸吮

C、手的抓紧动作

D、头颈部活动

87、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B、C、D)的特征。

A、思维形式可以摆脱思维内容

B、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C、思维具有可逆性

D、获得了守恒概念

88、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对注意内容的选择性,这包括(A、B、C、D)。

A、受言语调节和支配

B、受知识经验支配

C、容易注意新异刺激

D、受刺激物外部特征制约

89、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B、C、D)。

A、道德观念的作用

B、个体成熟因素

C、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D、个体自我调节作用

90、横向研究的主要优点在于(B、D)。

A、可以找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适用性

C、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D、时效性

91、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A、焦虑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安全型依恋

D、活动型依恋

9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A、B)。

A、替代性强化

B、观察学习

C、社会环境

D、机体成熟

93、新生儿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包括(B、D)。

A、围抱反射

B、食物反射

C、抓握反射

D、防御反射

94、以下关于新生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新生儿是婴儿独立发挥生理机能的开始

B、新生儿阶段的婴儿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

C、新生儿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D、新生儿是发展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9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B、一生全过程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征

C、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D、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96、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A、B、D)。

A、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

B、由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

C、由无条件反射向条件反射发展的反射原则

D、由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97、下列策略中属于记忆中的巧妙加工策略的有(A、B、C、D)。

A、拆分

B、谐音

C、重组

D、联想

98、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A、B、C)。

A、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B、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C、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D、5岁以前运用记忆策略有明显进步

99、下列不属于幼儿推理能力发展特点的内容是(A、C)。

A、假设演绎推理

B、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C、模式化推理

D、转导推理

100、下列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A、B、C、D)。

A、具体运算阶段

B、感知动作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2、

社会心理学

1、单选题:

1、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D)。

A、妥协

B、让步

C、合作

D、竞争

2、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D)。

A、有无情感的交流

B、有无态度的交流

C、有无言语的出现

D、有无媒体的中介

3、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D)模型。

A、P-O-X

B、B=f(P,E)

C、TIRO

D、A-B-C

4、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B、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C、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D、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5、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B),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A、均值

B、权重

C、比重

D、大小

6、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D)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A、他过去的经验

B、他的个性特征

C、他的情绪状态

D、他所处的情境

7、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B)。

A、触摸

B、姿势

C、外部语言

D、身体运动

8、在喜欢的影响因素中,(C)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A、熟悉

B、竞争

C、互补

D、邻近

9、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C)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归纳

B、实验

C、观察

D、思辨

10、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A)的过程。

A、社会人

B、生理健康的人

C、成年人

D、心理健全的人

11、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A)的特点。

A、爱情

B、依恋

C、喜欢

D、单相思

12、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A)。

A、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B、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

C、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D、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13、美国学者舒茨认为,(A)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A、人际需要

B、社会赞同的需要

C、对自尊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14、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A)。

A、社会促进

B、利他

C、从众

D、社会懈怠

15、“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这指的是(A)。

A、人际吸引

B、人际关系

C、依恋

D、利他关系

16、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B)。

A、淘汰效应

B、结伴效应

C、比较效应

D、观众效应

17、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C)。

A、利他动机

B、成就动机

C、亲合动机

D、优势动机

18、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D)关系。

A、随机

B、U型曲线

C、线性

D、倒U型曲线

19、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A)协变。

A、规律性

B、一致性

C、共同性

D、特异性

20、沟通是(A)传递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