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8622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曙光煤业

土地联络所工程

 

 

2012年06月15日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法

(一)施工顺序

(二)施工测量

(三)土方工程

(四)钢筋工程

(五)模板工程

(六)混凝土工程

(七)装饰装修

三人力、机械、工期计划

附表6.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附表6.2“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6.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四质量保证措施

附表6.4“”

附表6.5“”

 

曙光煤业土地联络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孝义市山西汾西曙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办事处三层办公楼,位于山西省孝义市下栅乡;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办公主楼、餐厅、门房土建、安装及精装;20m³化粪池一座及室外工程。

办公楼为主体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240.9㎡。

一层层高3.9m,二、三层层高各3.6m,建筑高度11.1m。

本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使用年限为50年。

基础设计为3:

7灰土挤密桩基。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采用100㎜厚C10素混凝土,基础C30,梁、板、柱、楼梯C25,外露构件(如雨蓬、出屋顶柱、梁、板)C30,±0.000以下砌体由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烧结粘土砖;±0.000以上M5混合砂浆砌筑。

餐厅、门房均为一层砖混结构,餐厅建筑面积为145.69㎡,门房建筑面积为52㎡。

基础均采用大开挖后进行地基钎探,混凝土强度等级除基础垫层为C15外,其它均为C25。

墙体采用M10粘土实心砖,±0.000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10混合砂浆。

电气安装包括综合布线,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网。

室外工程包括场区大门、围墙、道路硬化。

二、施工方法

㈠施工顺序

施工时按照基础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修;先室内后室外的原则进行部署。

采取分段分层,平行流水及立体交叉流水作业,分阶段确立重点项目,保证综合均衡施工。

㈡施工测量

⒈测量仪器、用具的校核

在进入施工场地以前,应将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用具送交技术鉴定部门进行校核,以确保排除仪器非正常误差,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误差控制。

⒉现场水准点的埋设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多个水准点,设置在建筑物的四周,以利于互相通视和校核。

依据甲方提供的基准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网。

⒊施工平面精度控制

平面轴线精度控制,是确保设计轴线和细部轴线准确的基础。

根据轴线控制桩,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上,同一层上投测的纵向轴线不少于4条,横向轴线不少于4条,并相互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

㈢土方工程

⒈依据甲方提供的有关座标和高程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放线时,将轴线以方格网的形式埋设轴线控制桩,且将桩位置延伸至开挖线以外2米处,用现浇砼块固定牢靠,将标高点测引至周边一固定建筑物外侧,做出明显标记,设置完控制桩位后,即可放出开挖线。

⒉定位放线完成后,经甲方及地方主管部门验线无误后即可进行基槽开挖,基础土方开挖选用人工配合机械挖土,槽底由人工清理设计标高,就近存放土方,供回填和换土用。

地基采用3:

7灰土挤密桩。

㈣钢筋工程

钢筋在工作棚制作,现场绑扎成型,钢筋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除锈→调直→切断→弯曲绑扎的工艺流程进行。

⒈原材料

⑴所有进厂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的编号应与进场钢材标识号吻合,即合格证能代表进场钢材的质量技术指标。

⑵进场后的钢材必须经建设、监理及施工方三方取样复试,合格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指明该钢材的质量状况及使用部位。

⑶进场后的钢材分批、分规格、分品种堆放,并悬挂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钢材的品种、型号、产地、进场日期以及经复试后的质量状况及批准使用部位。

⑷不合格品立即退场,若不退场的应标识不合格品标牌,进行封存,若作他用或退场,应征得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办理他用或退场手续。

⒉钢筋配料及制作

⑴钢筋制作前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下料,加工制作,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份检验。

⑵钢筋采用集中下料统一制作,现场绑扎成型的方法,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施工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遗漏,对每种钢筋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⒊钢筋的现场绑扎及安装

⑴准备工作

Ⅰ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是否有出入,仔细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下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误,及时纠正增补。

Ⅱ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⑵钢筋绑扎施工要点

Ⅰ绑扎钢筋。

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

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歪斜变形。

Ⅱ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⑶钢筋的连接:

Ⅰ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接头未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Ⅱ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1)。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Ⅲ当钢筋的直径6>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Ⅳ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25%;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㈤模板工程

⒈模板工程是结构施工的主导工序,施工中必须确保模板几何尺寸,确保模板及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板轴线位置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本工程基础模板主要采用木模板。

⒉模板支设施工要点

⑴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利用木方加固。

⑵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

⑶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⒊模板拆除要点:

⑴侧模拆除:

在混凝±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一般情况下,柱模及梁侧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2MPa,梁板底模板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条款执行。

⑵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拿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⑶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㈥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为3:

7灰土挤密桩,基础垫层C10,其它混凝土均为C30。

⒈砼的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10cm厚混凝土固定钢筋。

他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⑴砼浇筑要求

Ⅰ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在砼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Ⅱ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砼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

Ⅲ砼分层浇筑厚度:

按施工规范规定: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当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时为200mm。

本工程采用棒长500mm的插入式振捣器,其分层厚度可按600mm控制。

梁(高度大于600mm)、柱应按≤600mm进行分层浇筑。

⑵砼浇筑方法

柱、梁采用泵送砼,施工缝留在梁底面下20mm处。

综合办公楼框架柱的施工按施工段进行,在支柱模前应先对柱根部施工缝进行剔凿和清理,然后再支模浇筑砼,为了避免砼离析,采用分层下料,层厚控制在600mm。

插入式振动器先沿圆柱周边振捣,后振中间,要认真操作,不能漏振,确保砼密实。

⑶浇筑砼时应注意的几点:

Ⅰ浇筑时须认真振捣,严格控制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当砼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Ⅱ浇筑砼施工中,应防止砼的分层离析。

在竖向构件中浇筑砼的高度不能超过3m。

Ⅲ在浇筑竖向结构的砼前,对结构底部应先浇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砼在施工缝处的密实。

Ⅳ浇筑砼时,应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撑和预留孔洞等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处理。

Ⅴ防止砼的干缩和自身沉实而产生的表面裂纹,应在砼终凝前预以修整。

⑷混凝土泵送

Ⅰ泵送混凝土优点

泵送混凝土工艺具有工期短、节约人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有保证,减少施工用地,有利于文明施工等一系列优点。

Ⅱ施工要点

在砼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料斗、泵室及管道等与砼接触部分,经检查管路无异常后,再用1:

1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压送。

开始泵送时,泵机宜处于低速运转状态,转速为500—550rmin。

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13,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转速度。

泵送砼工作应连续进行,当砼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压送速度,以保持连续泵送。

慢速泵送时间,不超过从搅拌到浇筑完毕的允许延续时间。

遇到砼压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要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防止堵塞。

当输送管堵塞时,可用木槌敲击管路,找出堵塞管段,将砼卸压后,拆除被堵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检查其余管路有无堵塞,若无堵塞再行接管。

重新压送时,先将空气排尽后,才能将拆卸过的管段接头夹箍拧紧。

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砼保持不能低于料斗上口200mm。

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砼吸入料斗排除空气后,再进行压送。

在泵送砼过程中,看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遇压送困难时,砼泵应做间隔推动,每4—5min进行4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止砼离析或堵塞。

为了保证搅拌的砼质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处必须设专人将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检出。

Ⅲ泵管布置

合理布设泵管,是保证泵送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混凝土泵管根据路线短、弯头少的原则布置,同时还需满足水平管与垂直管长度之比不小于1:

4的要求。

为平衡压力,必须在输送泵出料口附近泵管上增加一个逆止阀。

室外一般泵管用φ48×3.5钢管及扣件组成支架予以固定。

竖向泵管用钢抱箍夹紧,垂直管的底部接头处受力较大,采用钢架重点加固。

Ⅳ泵管堵塞及爆管预防措施

由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混凝土的搅拌质量进行监控,对粗、细骨料进行事前检查,碎石应符合连续的颗料级配,偏粗规格不予使用。

黄砂选用中粗砂。

浇筑混凝土前,对输送泵等机械进行维修,并加强保养。

浇完混凝土后,及时冲洗泵管,同时对弯管接头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查,以免泵管因侧壁受不均匀磨擦而出现局部损坏的现象。

气温在30℃以上时,用浸水袋对泵管进行覆盖降温。

随泵管高度的增加及天气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外加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⑸砼的振捣

在浇筑砼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基础砼、梁和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楼板浇筑砼时,当板厚大于150mm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但棒要斜插,然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一遍,将砼整平;当板厚小于150mm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Ⅰ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

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砼上下振捣均匀。

砼分层浇筑时,每层砼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振捣上层砼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

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砼尤其要注意。

一般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下图)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Ⅱ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

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砼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

板式振动器在无筋和单筋平板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为200mm;在双筋的平板中约为120mm。

振动倾斜砼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

⑹砼养护:

为保证已浇好的砼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且防止砼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砼的养护工作。

覆盖浇水养护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进行。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砼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⒉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⑴在浇筑砼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梁和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楼板浇筑砼时,当板厚大于150mm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但棒要斜插,然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一遍,将砼整平;当板厚小于150mm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⑵使用插入式振动器

Ⅰ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砼上下振捣均匀。

Ⅱ砼分层浇筑时,每层砼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振捣上层砼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

Ⅲ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砼尤其要注意。

一般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Ⅳ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Ⅴ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等。

⑶使用平板式振动器

Ⅰ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砼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

Ⅱ板式振动器在无筋和单筋平板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为200mm;在双筋的平板中约为120mm。

Ⅲ振动倾斜砼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

混凝土的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

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对于基础有抗渗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对普通砼养护时间不小于7d。

设专门的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

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覆盖浇水养护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进行。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砼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对于竖向构件采用喷、刷砼养护液,应在拆砼侧面板除时边拆边刷养护液。

⒊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⑴混凝土试块留置

Ⅰ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层,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m3)或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

并留适量同条件试块、等效龄期砼试块和标养试块。

Ⅱ每个梁板浇筑台班多留置两组试块,龄期7天或10天后进行试压,作为拆除梁、板模的依据。

Ⅲ各搅拌站及各部位试块要做明显标识,分别堆放。

Ⅳ砼试块成型必须用振动器成型,取样严格按规范执行。

⑵混凝土的质量检查标准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mm)

校准

内控

轴线位置

基础

15

12

柱、梁

8

5

垂直度

层间

≤5m

8

5

>5m

10

全高

H1000且≤30

标高

层高

±10

±8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5-3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8

5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8

预埋管

5

3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12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一览表

㈦±0.00以下砌体采用MU10普通烧结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⒈砖出厂时必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进场后必须对其品种、规格及强度按有关标准进行复试,并符合图纸要求,砂浆种类及强度等级亦应同施工图纸一致。

⒉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对应过筛,且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3%。

⒊砌筑砂浆搅拌均匀,和易性好,并留置足够试块到期送压。

⒋拌制混合砂浆用的石灰膏,为生石灰熟化的石灰膏,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⒌用于砂浆中的早强,缓凝,防冻剂等外加剂通过试验确定。

⒍砌体砌筑前一天将砖浇湿,含水率宜为10%-15%,采用一顺一丁式梅花丁的砌筑形式,严禁干砖上墙,砌体采用“三一”法砌筑,及时做好500标高线。

⒎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的砂浆和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应浇水湿润。

⒏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竖缝砌筑应刮浆适宜并加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⒐内外墙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进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并做好按槎处理。

⒑设计要求的洞口、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

⒒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㈧装饰装修

⒈一般抹灰工程

⑴施工准备

Ⅰ结构工程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并弹好+50水平线。

Ⅱ抹灰施工用水养护用水从现场就近支管上接管。

墙体表面的灰尘、污垢的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Ⅲ砖墙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粘土空心砖及混凝土空心砌块提前2天浇水湿润,每天2遍以上。

Ⅳ混凝土柱、板面浇水湿润后,用扫帚甩上一层1:

1:

3(体积比)=水泥:

界面剂:

砂子的水泥砂浆,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满混凝土光面上,并有较高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

Ⅴ抹灰前必须将管道穿越的墙洞及时安装套管,并用1:

3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散热器和密集管道背后的墙抹灰,宜在散热器和管道安装前进行,抹灰面接槎顺平。

⒉抹灰砂浆

⑴抹灰砂浆经过严格计量并拌制,其配合比和稠度等经检查后,方可使用。

水泥砂浆及掺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浆,必须在初凝前使用完毕。

⑵水泥使用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做复试,如果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场,严禁使用废品水泥。

⑶采用中砂,含泥量≤5%(试验报告中必须反映),并不含有草根及其它有机物等有害杂质,使用前根据要求过不同孔径的筛子。

⑷石灰膏:

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时,不得少于30d。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末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⒊施工工艺流程

门、窗口四周堵缝→墙面清理粉尘、污垢→浇水湿润墙体→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拼→抹底及中层灰→粘分格条(先弹线)→抹面层水泥砂浆

⒋技术措施

⑴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

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外墙大角垂直,墙面横线找平,立线顺直。

贴灰饼时先在左右墙角上各做一个标准,然后用线锤吊垂直做墙壁下角两个标准饼,设在勒脚线上口(内墙抹灰时,上灰饼做在1.8m高处,下灰饼做在踢脚板上口,用托线板找好垂直,下灰饼也可作为踢脚板依据),再在墙角处左右两个标准之间拉通线,做中间灰饼,间距500mm,门窗口阳角等处上下增设灰饼。

⑵抹底层及中层砂浆

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先刷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

底层灰采用1:

3水泥砂浆,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后,再用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为7~9mm。

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遍涂抹,然后以灰饼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用木抹板搓毛。

中层灰抹完搓毛后,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及时清理干净。

⑶抹面层砂浆

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

首先将墙润湿,按图纸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

面层用1:

2.5水泥砂浆,厚度5~8mm。

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道,与分格条抹平。

并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

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抹灰面的颜色均匀一致,避免减少收缩裂缝。

及时将分格条取出,待灰层干后,用水泥膏将缝子勾好。

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待灰层干透后再起条,防止起坏边棱。

⒌墙面涂料施工

⑴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刮腻子→砂纸打磨→涂料涂刷→成品保护→分项验收

⑵施工技术措施

Ⅰ基层处理:

首先检查原墙的平整度、垂直度,保证基层平整干净。

顶棚石膏板基层部分要进行嵌缝处理。

Ⅱ刮腻子:

在清理完的墙、顶面刮2~3遍腻子,每道腻子之后用砂纸打磨,以保证墙面的平整度。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墙面及天棚面应加批二道腻子(外墙加批二道防水腻子),并弹线修补阴阳角。

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利落。

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

第二遍用胶皮刮竖向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二遍腻子,干燥后砂纸磨平并扫干净。

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负片刮板满腻子,将墙面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光,不得将腻子磨穿。

Ⅲ涂料涂刷:

涂料在涂刷施工之前应将门框、窗框、木制墙面等处加以保护,以免污染。

涂刷顺序为:

先顶棚、后墙面,同一饰面应先坚向再横向,操作时用力要均匀,保证不漏刷。

第一遍涂料涂刷后将局部不平整处打磨,然后涂刷第二遍、第三遍涂料,饰面施工完后注意成品保护。

⒍质量要求

涂料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涂料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1

掉粉、起皮

没有

观察、手摸

2

返碱、咬色

没有

观察检查

3

漏刷、透底

没有

观察检查

4

流坠、疙瘩

没有

观察、手摸检查

5

颜色、刷纹

颜色一致、

无砂眼、刷纹

观察检查

6

装饰线分色线平直

偏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