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88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021B10《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四年制师范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和研究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规律掌握“正面教育,提高觉悟”的规律,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同时侧重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日常思想教育规律以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辩证统一规律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研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形式,为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适应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获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是一门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学科。

因此,要求学生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基础,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广泛阅读,联系实际,探讨掌握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做出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概括,同时,社会实践应须安排学生去普通中学见习1~2周。

全面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备课、教研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政教处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详细阅读钻研中学教科书,并按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求标准备好2节课,进行微格教学,然后全班进行讨论分析、评比,取长补短,为进入中学教育实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章节

标题

课时数

绪论

2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

2

第二章

思想政治品德的培育

2

第三章

政治理论的认知

2

第四章

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

2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

2

第六章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2

第七章

思想政治课教材选编

4

第八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4

第九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

6

第十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

4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4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

2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

2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课与形势教育

2

第十五章

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德育

2

第十六章

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

4

第十七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研工作

4

第十八章

思想政治课教师修养

2

合计

54

四、大纲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构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同时,具体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任务、基本内容及它的特点。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一、实施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

二、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和国情教育

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法律教育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教育

五、无产阶级政治观教育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疏导性

四、具有强烈的说理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思想政治品德的培育【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思想政治品德培育过程的涵义及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掌握思想品德,培育的方式,包括途径和方法,侧重掌握,说理疏导法、榜样示范法。

情感陶冶法、我教育法、思想政治品德评价法,并开展一次讨论法的模拟实践。

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德育是培养社会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二、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三、德育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需要

四、德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五、德育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培育过程

一、德育的同时性和多端性

二、在多种活动中形成思想政治品德

三、通过新旧思想观念的矛盾斗争发展思想政治品德

四、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五、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

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第三节思想政治品德培育方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培育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品德培育的方法

第三章政治理论的认知【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理论认知的意义,侧重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政治理论认知的特点,使学生具体了解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政治理论认知的要求(重点掌握),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理论认知要求,及班主任工作的政治理论认知要求(重点掌握,个别教育)。

第一节政治理论认知的意义

一、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思想观点提供知识基础

二、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理论基础

三、为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思想基础

四、为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节政治理论认知的特点

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和从具体到抽象

二、理论认知和学习运用的循环往复

三、学习的自觉性、强烈的情感性和坚定的信仰性

四、阶级性和时代性

第三节政治理论认知的要求

一、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理论认知的要求

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理论认知的要求

二、班主任工作的政治理论认知要求

第四章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力培养的特殊规律和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特点及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掌握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一定原则。

第一节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特点

一、明确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能力培养的特点

第二节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能力的广泛性和层次性

二、恰当确定能力培养的范围

三、重点培养分析和应用能力

第三节能力培养的过程和原则

一、能力培养的一般过程

二、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三、能力和觉悟的统一

第五章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我国课程设置的历史进程,从而对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治学科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掌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旧中国学校的政治学科

一、清末年间政治学科的开设

二、民间年间

第二节民主革命时期学校的革命政治课程

一、革命政治课程的奠基

二、中学革命政治课程的初建

三、中学革命政治课程的逐步健全

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学拉的思想政治课

一、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二、“文革”对思想政治课的严重破坏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改革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设置的原则

一、坚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二、坚持“三个面向”的要求

三、坚持从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

四、坚持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

第六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程设置的含义,制订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及课程标准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制订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

一、制订总体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模型

二、思想政治课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与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内容

一、目标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四、教材编选

五、训练形式和要求;

六、教学组织法和教学方法

七、教学评价和成绩核定

八、配套措施

第三节课程标准的特点和作用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二、课程标准的作用

第七章思想政治课教材编造【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教材对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具有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了解教材编选的原则,教材的功能和要求,教材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发挥人的作用,全面了解熟悉目前中学使用的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

第一节教材编造的原则

一、教材内容取舍原则

二、教材体系安排原则

三、教材撰写编辑原则

第二节教材的作用

一、实现教育任务的有效作用

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蓝本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内容

四、教育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

一、第一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二、第二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二、第三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第三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

一、第一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二、第二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三、第三册教材的结构和使用

第八章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及其规律,具体了解掌握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异同点,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知、情、信、意、行五大要素的内容及其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节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

一、教学认识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与师生双向活动

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

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

三、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第三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

二、知、情、信、意、行各自的功能

三、知、情、信、意、行培养原则

第九章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大教原则,重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一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课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有利条件

三、思想政治课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特殊意义

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含义

二、确立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政治课基本教学原则的依据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正面教育原则

一、上面教育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强调正面教育原则的意义

三、自觉贯彻正面教育原则

第十章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四种教学形式,重点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

二、课堂教学的结构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社会实践

一、参观访问

二、社会调查

三、参加生产劳动

四、社会服务

第三节小论文

一、“小论文”形式的特点

二、“小论文”的指导

第四节兴趣活动

一、课外阅读

二、专题讨论

三、兴趣小组

四、竞赛活动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几种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重点掌握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安排二个学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学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片,带学生到中学现场观摩2节思想政治课公开教学课。

第一节方法论和启发式教学

一、方法论是研究具体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

第二节课堂讲授

一、讲授法

二、讲解法

三、讲演法

第三节课堂讨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讨论法的意义

二、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学法的含义及特征

二、思想政治课运用情感教学法的意义

三、运用情感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教学手段

一、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正确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学习过程特征

一、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与其他学习过程的共同过程

二、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区别于其他学习过程的特征

第二节课堂学习报导

一、预习指导

二、听课指导

三、复习指导

四、练习指导

第三节学生自学指导

一、阅读指导

二、应用指导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考试目标及命题原则,考试的题型设计,学生成绩如何评定。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完成二份试卷的设计。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考试目标及命题原则

一、思想政治课的考试目标及其分类

二、不同考试目标的命题原则

三、思想政治课考试的类型和方法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考试的巨型及设计

一、认知领域常用测试题型

二、开卷形式考试的题型

三、情感颌域和行为领域的测试考核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学业成绩评定

一、思想政治课学业成绩评定的特殊性

二、思想政治课学业成绩评定的改革

三、思想政治课学业成绩评定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十四章思想政治课与形势教育【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形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掌握形势教育的地位、任务、类型、方法及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课联系。

第一节形势教育的地位和任务

一、形势教育的地位

二、形势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形势教育的类型和方法

一、形势教育的类型

二、形势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联系

一、思想政治课为形势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二、形势教育为思想政治课提供认识基础和动力

第十五章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德育【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校的德育根本任务和目标,明确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日用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形式。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德育的一体性

一、德育目标的一体性

二、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一体性

三、德有原则的一体性

第二节日常德育的基本任务

一、政治规范教育

二、道德规范教育

三、法纪规范教育

四、劳动教育

第三节日常德育形式

一、班级德育

二、团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

第十六章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各学科德育的任务、内容和特点,思想政治课与各门学科在德育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综合实施。

第一节各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

一、工具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

二、社会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

三、自然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

四、技艺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的相互关系

一、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的一致关系

二、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的相函关系

三、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的互补关系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与各学科德育的综合实施

一、配套确定德育日标

二、教育过程相互配合

三、发挥学科互补优势

三、端正三种思想认识

第十七章思想政治课的教研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学期学年教育方案的制定和课时计划的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教学教育研究,重点掌握如何备课、听课和评课。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备二个年级的教案,同时观摩一节教学课,交一份评课作业。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教育方案的制定

一、制定学期(学年)教育方案

二、编写教案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

一、评估标准

二、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节教学与教育研究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研究

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科学研究

第十八章思想政治课教师修养【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担负的职责及自身修养,知识结构和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责

第二节加强思想修养

一、政治修养

二、道德修养

第三节优化知识结构

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三、必备的教育理论修养

第四节提高育人能力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二、组织教学的能力

三、表达能力

四、科学研究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程》,李元成主编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彭承福主编

3、《政治教学基本技能训练》,陈克主编

4、《思想政治课教学》,北师大出版,月刊

5、《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月刊

6、《政治课教学》,浙江教育学院出版,月刊

7、《政治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