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88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

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

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训练目标,然后按目标编选各单元的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课本每个单元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方法指导,编排在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前。

每单元有围绕阅读训练点选编的课文3-4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单数单元还安排了1次听说训练和1篇选读课文。

本册教材的思想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不强求一个单元的思想教育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

二、学期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掌握常用汉字304个。

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508个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铅笔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贴写毛笔字。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默写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6、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

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的一段话。

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

7、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

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

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

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习作一练习1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庐山云雾、南沙群岛以及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让学生懂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的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是前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善待身边的一切,乃至微笑承受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是痛苦,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教学。

2、通过学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习作二练习2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教会他们面对挫折,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这就成了教材选文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特色上来看:

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很平实,都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

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

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习作3练习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习作4练习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学会如何有礼貌的约请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会如何有礼貌的约请他人。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七颗钻石》《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习作5练习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用处很大。

3、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涉及广告。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涉及广告。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习作6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理解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

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护自然。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习作7练习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习作8练习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形象强化。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

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预习习惯。

(板书:

预习)

二、看图,讲明预习意义,明确预习要求

1.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每篇课文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我们为什么还要预习呢?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师小结:

预习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好课文作必要的准备。

2.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请把书打开。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

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①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预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怎样才能达到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呢?

我们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预习的方法。

1.看书上的插图。

思考: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

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预习第一课。

(1)出示预习步骤:

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读课文,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三读课文,开动脑筋,不懂就问。

(2)用以上步骤试着预习第一课。

第一步:

学生试读课文后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

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么处理?

师小结:

①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字音。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实在不会,打上“?

”质疑。

第二步:

学生再读课文后,出示句子: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学生试读,一次读不顺再读。

师小结:

遇到难读顺、难理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反复练习,仔细琢磨。

第三步:

学生再读课文后,让学生质疑,师个别指导。

师小结:

预习中遇到难题,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实在不会可打“?

”,个别问老师。

总结:

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好,和书上画中的孩子一样专心、认真,通过预习,我们对第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同学们会更主动,更积极。

四、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3页最后一幅图。

提问:

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师小结:

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外应像今天课内一样自觉预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认真预习

认真作业

 

课题

1、长城与运河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

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教学目标

1、能识记8个生字;认识部首“常字头”。

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理解“壮丽、曲折、创造”等词语。

积累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提示填空。

4、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

知道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并培养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

(3)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长城 运河 壮丽 曲折 创造 奇迹 中华民族 飘落 北京 天堂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

“奇异”在和不在句子中,句子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6、 “诗篇”“不朽”有哪 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7、“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 、“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1、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2、 指名读, 生评议.

13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做一名小导游。

向游客(学生)介绍一下长城和运河的情况。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相似 之处在于:

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下面的三句话的不同。

(小组讨论)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教师总结.点出本文的中心:

中华民族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这么多的伟大奇迹,这种民族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板书设计

长城   和   运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分层作业

1 、形近字组词

架(    )蜒(   )谱(   )拆(     )

驾(    )蜓(   )普(   )折(    )

2、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划出来

3、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教学后记

 

课题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西沙群岛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即可分三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南沙群岛。

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

第三自然段以优美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6/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准备

挂图、课文录音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

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礁蓝玉合壁海龟

(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

(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

广大。

浩渺:

形容水面辽阔。

(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

“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4、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

(2)、(幻灯片出示词语)生对照幻灯片上的词语,自己批改。

(3)、全对的学生表扬自己“我真棒”。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相机板)

二、精读感悟

(一)引入情景,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

1、感知课文

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交流出示: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

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二百多座、星罗棋布。

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

朗读第三句话。

过渡:

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也去迷人的南沙群岛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

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

2、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

指名回答,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

(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

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

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潮汐等。

(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生自由试读,赛读,齐读。

3、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挂图):

(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2)、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

指名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3)、看图交流:

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

(4)、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

(试读,赛读)

(5)、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

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

(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生接说最后一句。

4、发展练习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对南沙群岛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

(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

5、师总结。

布置作业:

课后第四题,第五题(把介绍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蓝色宝库

晶莹的珍珠(最南端)

迷人世界

分层作业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试着把景象画下来。

2、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