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9359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docx

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A1完全性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缺点。

方法:

对25例因各种妇科疾病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laparoscopehysterectomy(TLH);其中9例加行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一例加行双侧附件+盆腔淋巴清扫术。

结果25例患者的年龄从36岁-76岁,平均48.26岁。

患者体重45-100kg不等,平均66.04kg。

疾病的诊断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8例(32%),子宫肌瘤7例(28%),肌瘤合并肌腺症或腺肌瘤2例(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8%),卵巢纤维瘤2例(8%),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积脓,CINⅢ和子宫内膜样癌各一例。

手术时间平均为123分钟;术中出血平均92ml。

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12%,分别为术后发热1例,呼吸道感染1例,残端肉芽形成1例,无肠道和泌尿道损伤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与术后的诊断(包括手术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用于妇科良性疾病和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只要掌握好适应症,该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A2腹腔镜下标准鞘内子宫切除8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标准鞘内子宫切除(CISH)的病例选择、临床效果及几种不同情况的处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行腹腔镜CISH86例。

结果:

腹腔镜CISH平均手术时间(87.3±29.1)min,术中出血为(97.7±61.2)ml,住院时间为(7.9±2.8)d,并发症发生率为9.3%,中转开腹2例(2.3%),一周后再次开腹行广泛子宫切除1例。

结论:

腹腔镜CIS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保持阴道的完整性等优点,但应注意选择病例,以提高手术质量。

 

A3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0年5月-2003年5月实施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为研究组,其中,子宫肌瘤164例,子宫腺肌症65例,功血26例,卵巢囊肿13例。

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开腹子宫切除术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天数、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指标。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日短、发热率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排气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较少(p<0.01),手术时间较长(p<0.01),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A4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阴道顶端悬吊术80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阴道顶端悬吊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阴道顶端悬吊术80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剖腹手术进行比较。

结果:

80例全子宫切除加阴道顶端悬吊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开腹组阴道长度7.8±0.4cm,腹腔镜悬吊组9.8±0.8cm(p<0.001)。

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行阴道顶端悬吊,可避免子宫全切术后的阴道缩短、阴道顶端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并发症。

A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57例分析

随着内镜手术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替代开腹肌瘤剔除的微创伤手术选择。

为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影响手术治疗的因素,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5月157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38.51±5.04岁(26-35岁),单发肌瘤94例,多发肌瘤63例;浆膜下肌瘤5例,肌壁间肌瘤88例,肌壁间与浆膜下肌瘤同时存在24例;最大肌瘤为11×10×10cm3,最小2×2×2cm3。

根据术前B超测量肌瘤3个径线平均值分别为长:

6.30±1.49cm,宽:

5.62±1.41cm,厚5.49±1.30cm。

上述患者术前均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气腹压力为15mmHg。

脐孔切口置入腹腔镜,下腹部分别置入2-3个穿刺戳卡,放置相应手术器械进行操作。

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逐个进行剔除。

肌瘤剔除前在瘤底或肌瘤与子宫肌壁交界处注射缩宫素20u+生理盐水40ml,或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40ml,用单极电钩在瘤体上做梭行切口划开肌瘤包膜直达瘤体,有齿抓钳钳夹瘤体并用吸引管沿肌瘤包膜分离至瘤体完整剥出,根据瘤腔深浅应用1号可吸收肠线分层或单层间断缝合关闭瘤腔。

剔除之肌瘤通过组织粉碎器取出腹腔。

 

A6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挖除126例分析

[摘要]目的:

评估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

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对126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术式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

结果子宫浆膜下肌瘤70例,肌壁间肌瘤53例,阔韧带肌瘤3例。

肌瘤直径大小为6.1cm(3~12cm),其中肌瘤直径<5cm33例(26.2%),≥5cm93例(73.8%),单发肌瘤57例(45.2%),多发69例(54.8%),。

子宫肌瘤挖除术26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结扎术70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30例。

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

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术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A7-1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有盆腔粘连,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

结果:

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6±16)%,有17例(44.7%)痛经完全消失,14(36.8%)例疼痛明显缓解,6(15.8%)例疼痛部分缓解,1(2.6%)例无效。

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1.8%。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

A7-2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

―――附18例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共18例,其中子宫肌瘤11例和子宫腺肌瘤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无效1例。

所有病人手术前均排除子宫恶性疾病。

结果:

所有18例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76min(130~220min),平均失血量为160.3ml(110~220),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d(3~6)。

随诊1~6个月,18例病人症状均完全缓解,B超提示有子宫形态较正常子宫略小。

无1例手术并发症,3例手术后出现发热。

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或腺肌瘤临床效果满意,且保留了子宫形态,维持了盆底的完整性。

A8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03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及优点。

方法:

对103例使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38-60岁,平均45.5岁,其中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宫肌瘤69例,子宫腺肌症24例,36例患者既往曾有下腹剖腹手术史。

结果:

103例患者中,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8例,加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16例,需行盆腔粘连分解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处理者14例,单纯全子宫切除术65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

使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A9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PK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比较PK刀、单极电刀和双极电凝钳在腹腔镜下全子宫次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与单极电刀、双极电凝钳相比,PK刀能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结论:

PK刀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改善了传统高频电刀的某些不足,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10两种不同方式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方法:

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腹腔镜组(33例):

采用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腹式组(30例):

采用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分别于术前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生殖激素水平,调查生活质量。

结果:

激素水平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生活质量调查,两组间各项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腹腔镜鞘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对生活质量无影响。

 

A11子宫切除术三种途径的临床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三种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相匹配的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55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的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三种手术途径的术中、后临床结局。

结果手术时间上,三种术式间无统计学差异。

阴式组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开腹组和腹腔镜组(P<0.05)。

术后3小时疼痛评分上,腹腔镜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01),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疼痛评分上,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

术后住院天数上,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明显短于开腹组。

术后最高体温比较,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和阴式组(P0.001)。

结论综合术中、后的临床结局,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

除术后3小时疼痛评分阴式组高于腹腔镜组外,其它指标阴式子宫切除术均优于或等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选择术式时,应综合考虑疾病因素、患者状况和术者技能经验,选择最适合的手术途径。

A124180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适应征及卫生经济学初步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主要适应征、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其变化。

方法:

通过我院病案数据库,调用1996年至2001年因良性妇科疾病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4180例患者的记录,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腹腔镜和阴式手术3组,对各组的手术适应征、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及总医疗费进行分析。

结果:

三种途径子宫切除术所占比例为:

开腹78.4%,腹腔镜13.0%,阴式8.6%。

腹腔镜手术比例从1996年的2.4%上升到2001年的17.3%。

子宫切除术的主要适应征为:

子宫肌瘤(56.2%)、子宫肌腺症(12.2%)、卵巢良性肿瘤(9.2%)、生殖道脱垂(7.7%)、子宫内膜异位症(6.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0%)、宫颈上皮内瘤变(2.0%)、其它(2.8%)。

开腹和腹腔镜组手术适应征前两位均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症,阴式组主要手术适应征为生殖道脱垂,其次是子宫肌瘤。

三种途径子宫切除术的住院天数分别为:

腹腔镜组8.9±3.7天,开腹组11.0±4.9天,阴式组10.9±3.9天;总医疗费分别为:

腹腔镜为7473.8±1464.8元,开腹组5666±1709.4元,阴式组5027.6±1067.0元。

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比例逐渐上升,其直接医疗成本高于开腹子宫切除,但平均住院日少于后者。

腹腔镜子宫切除的适应征与开腹子宫切除接近,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应征与前两者不同。

A13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微创手术切除在妇科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

对823例因不同原因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别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下阴道全子宫切除术(LAVH)、经典的筋膜内宫颈上子宫切除术(CISH)、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对不同术式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手术优越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TVH及LAVH式受子宫大小、膀胱反折腹膜粘连、阴道狭窄等条件的限制,对于盆腔严重粘连、需切除粘连的附件或5cm以上附件囊肿,以LAVH及CISH术式为宜,尤其在子宫大于16孕周时,宜选择CISH或TAH术式。

在临床高度怀疑子宫或内膜恶性病变时,应选用LAVH或TAH术式。

微创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且具有效优、低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14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

对320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320例病例中子宫肌瘤275例、子宫腺肌症3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8例。

除8例术中转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外,余均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线圈滑脱、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穿刺口疝、宫颈囊肿等。

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理论上具有去除宫颈易癌变组织,保留正常阴道的解剖结构等特点,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宫颈鳞柱交界部位组织不能完整去除而造成的并发症以及此术式能否有效防止宫颈残端癌发生的问题和其他相关并发症问题不容忽视,应对术式重新评价。

 

A15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经阴道全

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卫生经济学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H)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三种不同术式对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和卫生经济学的影响。

方法:

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分生理、心理、社会和人际关系、生存环境4方面,共25个指标)分别在术前、术后第4天、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28天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以①术前和术后60天内在门诊和急诊就诊次数以及②住院天数,计算对卫生资源的消耗;以⑴术前和术后60天内门\急诊就诊医费、⑵住院费用、⑶门\急诊就诊、住院和术的恢复期间患者和家人工作岗位上收入的损失和⑷门\急诊就诊、住院和术后恢复期间,与手术相关的支付他人的佣金等4方面计算手术总费用。

结果;⑴术后第4天生活质量评分TVH组高于TAH组,LH组介于二者之间但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28天生活质量评分TVH组和LH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高于TAH组;总计生活质量评分TVH组和L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TAH组。

⑵术前门\急诊就诊次数TVH组多于LH组和TAH组,LH组和TA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0天内门诊和急诊就诊次数三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LH组最短,TAH组最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计对卫生资源的消耗LH组最少,TAH组最多,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⑶术前和术后60天内门\急诊就诊医药费,TVH组高于LH组和TAH组,LH组和TAH组无差异;住院费用LH组最高,TVH组最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门\急诊就诊、住院和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和家人工作岗位上收入的损失TAH组高于LH组和TVH组,LH组和TVH组无差异;门\急诊就诊、住院和术后恢复期间,与手术相关的支付他人的佣金LH组少于TVH组和TAH组,TVH组和TA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计手术相关费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和卫生经济学的影响方面,LH和TVH具有几乎相同的优越性,TAH对生活质量较大,消耗的卫生资源也最多。

 

A16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病人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病人32例。

术前24hr、术后24hr、术后72hr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a,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K16(NK细胞)数量的测定。

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a和CRP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术后24hr、72hr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a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a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与AH组p<0.01。

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

AH组患者在术后24hr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r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

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A17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保守手术。

其中46例经腹手术,152例经腹腔镜手术。

比较两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术后MTX配伍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

结果:

经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术后用MTX配伍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效果确切。

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尤其是对停经时间短,B超不能确诊且合并盆腔炎症的患者,腹腔镜即可起到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尤适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用MTX配合米非司酮能起到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

 

A18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摘要]目的:

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成本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2000年1月-2002年6月间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患者分别为80例和13例,对其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误工作时间、住院费用及其总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

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及误工时间明显低于后者,总费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基于上海市在职职工的人均收入,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的成本并不比开腹手术成本高。

A19开腹及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的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对开腹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比较,探讨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1月—2001年8月于我院妇科施行的开腹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经验。

两组病人术后随访12-36个月。

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症状缓解,复发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

结果9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110.5±82.8)ml明显小于开腹组(189.5±96.8)ml,P<0.05。

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36.5±80.4)min与开腹组(148.5±86.8)min相近,P>0.05。

术后病率腹腔镜组(4/92,4.3%)明显低于开腹组(12/96,12.5%),P<0.05。

术后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明显缩短,P<0.05。

随访术后妊娠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适合于广泛开展。

A2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与开腹疗效的比较

 

[摘要]目的 通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腹腔镜和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比较,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21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其中腹腔镜手术117例,开腹手术99例。

结果:

腹腔镜手术的117例中114例完成镜下手术,2例中转开腹,1例行腹腔镜检查术后改为开腹手术。

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57±38ml,开腹组为115±60ml,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少p=0.0001;经相关分析,术中出血量与左侧囊肿大小呈正相关STb=0.42,p<0.05。

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87±26min,较开腹组77±25min长p<0.05。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4±0.5天和1.9±0.4天,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p=0.0001;术后72小时内最高体温腹腔镜组为37.7±0.4℃,开腹组为37.9±0.5℃,以腹腔镜组为低p<0.05。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似,腹腔镜组有伤口裂开及输尿管损伤各1例。

住院天数腹腔镜组为10±3天,开腹组为13±5天,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短p=0.0001;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为7492±1498元,开腹组为6343±1562元,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多p=0.0001。

216例患者中有147例术后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

在术前有症状160例患者中,术后随访93例,其中症状完全缓解64例,占68%,部分缓解16例,占86%。

症状缓解率和复发率等方面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相似。

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相似,腹腔镜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天数少等优势,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手术。

A21腹腔镜与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疗效,明确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是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1996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所附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75例(腹腔镜组),同期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57例(开腹组)进行术后疗效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2.01±20.02minute)低于开腹组(94.73±21.10minute),p<0.01;腹腔镜组术后发热率(23.9%)低于开腹组(59.1%),p<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24h(73.29%)早于开腹组(12.5%),p<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3.38±1.16day)短于开腹组((6.68±1.30day),p<0.01;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9.73±3.13day)短于开腹组(26.92±6.17day),p<0.01;术后痛经改善情况,腹腔镜组:

完全缓解(38.4%)、减轻(36.4%)、无改善(25.3%),开腹组:

完全缓解(39.16%)、减轻(28.9%)、无改善(16.9%),p=0.94>0.05。

、累积复发率(7年):

腹腔镜组(39.16%),开腹组(47.49%),p>0.05。

累计妊娠率(7年):

腹腔镜组为51.2%,开腹组为58.3%,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手术方法,可基本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对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是安全可行的。

A22经腹腔镜手术(体外法)切除卵巢良性畸胎瘤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体外法)处理良性畸胎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3月-2002年6月对27例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行腹腔镜体外法手术。

镜下穿刺吸出囊液,固定囊肿并牵引出体外,再行囊壁分离重建卵巢后送回腹腔。

肿物大小2-9.5cm,双侧卵巢病变者3例,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者5例。

同时期腹腔镜体内法手术患者13例为对照组。

结果:

27例患者腹腔镜体外法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0min,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9min)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体外法术后盆腔积液量明显少于体内法p<0.05。

术后平均住院4.5天,全部病人经随访1年,无不适主诉、术后无复发。

结论:

腹腔镜体外法行良性卵巢畸胎瘤剥除手术是一种安全、省时、有效的手术方法。

A23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175例

[摘要]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中的治疗价值。

方法:

采用电视腹腔镜完成了175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

结果:

卵巢囊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