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9862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情境教学法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境教学法1.docx

《情境教学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教学法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情境教学法1.docx

情境教学法1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的四特点和五原则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

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

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

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

 

  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由于她对基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第七届主席团成员。

1998年8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与科学家一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央教科所、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的四特点和五原则

  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的四特点:

 

  

(一)形真 所谓情真,即主要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就如同中国画的白描写意,简要的几笔,就勾勒出形象,并不要求重彩,看来同样是真切、栩栩如生的。

情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神似”显示“形真”。

“形真”不是实体的机械复制,或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  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

在情境教学中,情感不仅仅作为手段,而且成为教学本身的任务,成为目的。

  

  (三)意远  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情境教学”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象”。

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儿童的情绪,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象的契机。

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了广远的意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中。

情境教学所展现的广远意境激起儿童的想象,而儿童的想象又丰富了课文情境。

  

  (四)理寓其中  即蕴涵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力。

情境教学的“理寓其中”,就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一组围绕教材中心展现的具体情境。

情境教学“理蕴”的特点,决定了儿童获得的理念,是伴随着形象与情感的,是有血有肉的。

这不仅是感性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情境教学正是具有以上所说的“有形”、“有情”、“意境广远”且“理寓其中”的特点,使它为学生学习语文,并通过学习语文促进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情景教学五原则

  情境教学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儿童发展的许多因素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五原则”。

   

  

(一)诱发主动性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

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

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

探究——满足——乐趣——产生动机。

具体操作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

儿童可涉足其间,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

客观的教学情境一环环引人入胜;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情境。

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忍不住的哭泣,震动心灵的义愤,争先恐后表述的感受、见解……都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下得以强化。

教学终于成为“我”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

在这种热烈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到达了一个比教学预期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情境教学将诱发主动性放在促进儿童发展的首位,正是因为人的主动性在养成教育中对克服怠惰,激扬奋发的良好的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感受性  半个多世纪来,我国的教学习惯于“分析法”,使师生陷入烦琐哲学,导致了小学教学的形式主义。

情境教学提倡小学教学“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

优化的情境向儿童展示的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角色的扮演或实物的演示,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为儿童理解语言作好认识上的准备,而且是笼罩着情感色彩的认识的准备。

在进入情境后,儿童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去凝望……在形象的感染中他们渐渐地感受到课文蕴涵的美,或是一种轻柔的美,或是一种壮阔的美,或是一种崇高的美……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在儿童感官可塑性极大的时候就变得敏锐、完善起来,这将直接影响儿童的直觉和悟性的提高。

为了强化感受,情境教学注重儿童的观察活动,有计划地结合作文教学将“指导观察——发展思维——训练语言——陶冶情操”结合起来进行,指导儿童观察做到“选择美的事物”、“逐步增加难度”、“拓宽想象空间”。

大自然是儿童理想的永恒智慧的源泉。

——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冰雾雷电、山川田野,都是儿童观察的极美的对象。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还必须逐步地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选取那些生动的、形象鲜明的、健康的美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描写美的人和事的作文题材,强化感受性,让儿童在感觉中训练感觉。

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开拓了源泉,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并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语言素养、情感素养。

这是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的基础。

   

  (三)突出创造性  “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才能通过教学,不断地把儿童带入一个一个的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因此学生的发展的着眼点,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

   

  1、丰富表象,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

情境教学,往往从观察入手。

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表象。

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

观察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

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往往是建筑在敏锐的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或是被发现了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或是在实物原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即所谓“原型启发”,产生顿悟而豁然开朗。

情境教学经常开展的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培养了孩子们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世界的细微变化的观察习惯,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趋向精细的观察  

  2、注重想象,为创造新形象提供契机。

人的想象活动,总是充满创造性的。

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孩子是富有想象的。

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着奇异的色彩,就像童话一般。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飞向蓝天,潜入大海,越过崇山峻岭,跃过历史的长河……从而让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得以施展。

情境教学十分注重想象。

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属相似模拟,粗略而简易,为孩子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

情境教学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又丰富了情境。

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当然想象必须是恰如其分,合情合理的,而且是凭借教材进行的。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儿童的想象,有助于他们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般可根据故事情节,想象当时的环境气氛;根据课文描写的人物的神情动作、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或根据课文描写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的神情动作;根据课文中心,想象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和多种结局;根据事物的状态,想象它的过去,推测它的未来……   

  3、鼓励求异,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

创造就是对表象的改造。

要创造出新的形象,求异思维产生很大作用。

情境教学,以观察为基础,着眼发展的教学思想体系,为儿童学习拓宽了思维空间,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中,进一步促使儿童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儿童思维品质日趋灵活性与广阔性。

美感丰富的情境,使儿童爱看、也爱想;意象的广远,更使他们的思想无拘无束,易想也易说。

所有这些,使儿童处于创造性思维积极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  

  (四)渗透教育性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情感,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动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起点,以审美教育为手段,通过感受“美”去激发“爱”,以教材语言作为凭借,采取“滴水穿石”的办法,把语文教学的教育性渗透其中。

   

  (五)贯穿实践性  上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渗透教育性、突出创造性,并不是外加的,而是贯穿在儿童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

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只有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形成。

情境教学强调基础,注重训练:

 

  

(1)以词句为主的基础训练; 

  

(2)加强应用目的的整体训练; 

  (3)结合感知为媒介的思维训练。

“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线。

情境教学讲究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发展思维,或通过思维的发展来提高语言能力,做到以“活”促“实”,“实”中见“活”。

可以说,这是整个训练的一个原则问题。

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李吉林)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哲学原理,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了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一)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情境教育注重儿童成长的环境优化,同时强调,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拓展教育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

学校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等三个领域拓宽教育空间,丰富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儿童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而净、美、智的家庭情境,使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不但不至被削弱、抵制,而且得到补充,得到强化。

  

(二)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情境教育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①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②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根据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情境教育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

扮演的角色除教材中的角色外,大致有三类:

(1)担当向往的角色;

(2)扮演童话角色;(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

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

  (四)着眼实践创新,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情境教育强调“着眼发展,着力基础”,“从未来出发,从现在做起”,进行有序的系统的实践操作。

儿童的实践操作,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大致有下列三种:

(l)实体性现场操作,让学生从小步入生活,面向社会;

(2)模拟性相似操作,儿童自己动手动脑,极易产生顿悟;(3)符号性趣味操作,通过情绪的作用,为符号性操作添“趣”。

而随着现代意识的注入,教师已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播种者,唤醒者,鼓舞者——去播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1)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2)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3)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4)在学科训练中,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

情境教育的操作要素(李吉林)

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其主阵地是课堂,在“九五”期间,情境教育创造性地借鉴了“境界说”的“真”、“情”、“思”、“美”的精华,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要素,概括起来有五条:

  

(一)以“情”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

儿童是“情感的儿童”。

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使其成为其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

没有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讲,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

但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

这种“距离感”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

所以情境教育提出以“情”为纽带,缩短心理距离的理论。


  1、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

情境教育主张作为一个真正的老师,首先必须懂得珍爱孩子纯真的情感,学会透过“黑箱”窥测到其间熠熠发光的珍宝;以爱孩子为天职,为促进孩子获得充分发展而倾注真情,细心地触及孩子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

师生真情的交融形式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使教学活动在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的作用下,在适宜儿童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心理世界中进行。

  2、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

情境教育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如临其境。

“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

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3、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合作。

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

他们在情境中相互切磋,学会互补,学会肯定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这就使情境教育形成的亲、助、乐的人际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而学生的合作、交往又丰富了人际情境。

  

(二)以“思”为核心

  情境教育从儿童发展的明天考虑今天的教学,在理论构建上,提出以“思”为核心,促进儿童素质的发展,主张教师的教学应始终以儿童思维发展这一核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努力把孩子教聪明,并且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作为不懈追求的教育的高境界。

  1、倾注期待,使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

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里感到有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

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不是挖掘儿童潜在的智慧。

这种教育的主导思想的重大忽略,就是没有通过教师热情的期待和鼓励,在儿童内部,在他们的心理上,使自身潜在力量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的一种倾向。

而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机,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才是真实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

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

这种信念往往会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学生情不自禁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每到此时,教师再给与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幸福,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会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2、启迪想象,激活右脑,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提高悟性。

情境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让学生有情有趣地感知教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造活力的培养。

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都潜在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既可以发展——强化,也可压抑——泯灭。

而创造必然要展开想象,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造性的培养与儿童右脑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知识,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过度使用。

而右脑的受抑制,最终将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

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教育而造成的后果。

情境教育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老师常常运用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活的场景,再现教材描写的形象,包括数学中数的感受,让数学与生活沟通,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通过形象,结合教师的语言描绘给孩子留下鲜明的印象。

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能够激起儿童的情绪,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由于“形”与“情”都作用于右脑,于是右脑被激活,孩子的幻想、联想、想象的翅膀悄然张开。

形象越是鲜明丰富,感觉越是敏锐,右脑越是兴奋,形象思维活动也越是活跃。

而情境教育又十分注重符号操作,这就很自然促使大脑两球交替兴奋,协同作用,发挥全脑功能。

  3、结合实践,在有情有趣的学科活动中,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儿童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学习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形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兴奋”,让孩子带着兴奋的情绪思考问题。

即从“形成兴奋”——“利用兴奋”,孩子往往会因兴致所至,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训练,把发展思维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育主张结合词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引导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思维的形象性;通过篇章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有序性;在综合的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想象性作文,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求异性。

在数学教学中,主张结合熟练的计算,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结合几何的理解,训练思维的形象性;结合应用题的演算以及自编,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结合公式定理的探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情境,进行角色趣味计算、演算竞赛、小博士解难题、一题多解小比赛,以及模拟操作、现场实地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至于其他学科“怎么练”,则针对儿童的特点以“趣”为形式,以“符号操作”为实际内容,做到“趣”是为了“实”,“实”中见“活”,边想边练,这样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在学科活动中得到持久而经常的训练。

 

  (三)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儿童活动。

因此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人的发展是在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条根本原则。

  1、活动融入课程,以求保证。

情境教学概括的“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的五原则,在优化的特定情境中,在情感的纽带作用下,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它使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活动实践有了充分的保障。

情境教育主张各科教学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

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他们为可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的兴奋。

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充分的和谐协同,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陶冶,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活动,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恰恰相反,只有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才能活动得更好。

  2、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情境教学以利用角色效应,让孩子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且非常有效的。

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

活动中孩子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兴奋不已。

儿童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

这样,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

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在孩子们按照所扮演、所担当的角色思维、体验,进行独白、对白、演示、操作等活动时,顿时会产生进入角色的感受。

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会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言行。

儿童的经验在此经验中被充分地利用。

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同伴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并进行恰切的语言表述。

儿童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就可以有效地迅速形成,并日益强化,获得主动发展,便成现实。

 

  3、活动结合能力训练,以求扎实。

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儿童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

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外,而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突破教材难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从而加强基础。

 

  (四)以“美”为境界

面对小学教学损伤儿童发展现状的焦虑和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责任感,迫使我们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一个着力点。

情境教育选择了“美”。

原因之一:

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之二:

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原因之三:

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明天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幸福的人生。

  以“美”为突破口,实际上就是从“美”着手,也就是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三方面思考,具体地说:

  1、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等其他学科,都蕴涵着美。

教学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的任务,还应包含着关于智力的、意志的、审美的、道德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是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协同进行,综合完成的。

而教学的美感性不仅有利于学科中审美教育的进行,而且可以将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诸要素非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境界,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

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

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一种美感,那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因为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

没有儿童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儿童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连同思维的诡计。

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