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3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docx

分度盘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分析……………………………………………………………1

1.1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分析……………………………………………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

二、分度盘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

2.1毛坯的选择…………………………………………………………2

2.2基准的选择…………………………………………………………2

2.3工艺路线的拟定……………………………………………………2

2.3.1加工表面方法及加工方案的确定…………………………3

2.3.2加工顺序的确定……………………………………………3

2.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4

2.5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4

2.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4

三、工艺经济性的分析……………………………………………………7

四、体会……………………………………………………………………8

五、参考文献…………………………………………………………………8

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分析

分度盘是一种高精度的分度定位元件。

主要用于需要高精度分度定位的金属切削机床和专用夹具上。

本零件主要是通过扳手顺时针转动,使分度盘与夹具体之间松开,然后逆时针转动分度盘,在分度盘下端面圆周方向的斜槽(共四条)推压下,定位销下移,当分度盘转至90°时,定位销在弹簧作用下弹出,落入第二条斜槽中,再反靠分度盘完成分度确定。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该工件锻造比比较大,很容易造成应力的分布不均。

因此,锻造后进行正火处理,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以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

2)工序安排以台阶面和Φ120g6的外圆表面定位,装夹工件,达到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的统一。

3)分度盘大端面对Φ36H7mm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外圆台阶面对Φ120g6mm外圆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Φ120g6mm外圆与Φ36H7mm孔有同轴度要求;4×M8螺纹与和4×Φ10mm孔对120g6mm外圆轴心线有位置度要求,可在偏摆仪上用百分表检查同轴度及垂直度。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毛坯的选择

根据材料45钢,生产类型为大批大量生产及零件形状要求,可选择模锻件。

毛坯的拔模斜度5°。

2.2基准的选择

2.2.1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分度盘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分度盘大端面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统一基准”原则。

分度盘

36H7mm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分度盘

120g6mm外圆柱面和台阶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和同轴度要求。

在钻削均布圆周孔和螺纹时采用

120g6mm的轴心线作为精基准,做到了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的统一。

2.2.2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

此处选择分度盘

120g6mm轴线作为粗基准,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2.3工艺路线的拟定

该分度盘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

2)分度盘Φ120g6mm外圆与Φ36H7mm孔有同轴度要求,为保证加工精度,工艺安排应粗、精加工分开。

3)主要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较高,但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证质量地加工出来。

工艺路线方案:

方案一:

(1)粗车大端面

(2)粗车大外圆

(3)粗车小端面

(4)粗车小外圆

(5)粗车台阶面

(6)铣大端面孔

(7)钻—扩—铰Φ36孔

(8)半精车大外圆

(9)半精车台阶面

(10)半精车小外圆

(11)半精车小端面

(12)钻—粗铰—精铰Φ10销孔

(13)铣弧形槽

(14)精车小外圆

(15)精车台阶面

(16)钻—攻螺纹孔

(17)检验

 

方案二:

(1)粗车大端面

(2)粗车大外圆

(3)粗车小端面

(4)粗车小外圆

(5)粗车台阶面

(6)铣大端面孔

(7)钻—扩—铰Φ36孔

(8)半精车大外圆

(9)半精车台阶面

(10)半精车小外圆

(11)半精车小端面

(12)钻—粗铰—精铰Φ10销孔

(13)铣弧形槽

(14)精车小外圆

(15)精车台阶面

(16)磨小外圆

(17)钻—攻螺纹孔

(18)检验

两种方案中主要区别在于方案二中多了对小外圆的磨削加工,由于粗糙度为1.6,所以精车之后就能够达到要求,考虑经济性和效率之后,决定采用方案一。

2.4~2.6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燕山大学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部件名称

分度盘

共页

第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

材料牌号

1

45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铸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0

122.6s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主轴速度r/min

切削速度m/min

进给量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

辅助

1

粗车大端面至41.12~41.75mmRa12.5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2.0

1

4.8s

2.34s

2

粗车大外圆至Φ252.28~253.0mm

Ra12.5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0

1

3.6s

2.34s

3

粗车小端面至40.36-39.64mmRa12.5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2.0

1

3.6s

4.15s

4

粗车小外圆至

Φ122~119.946mmRa6.3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0

1

3.6s

3.54s

5

粗车台阶面至

25.0~24..99mmRa6.3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0

1

2.4s

3.28s

6

铣大端面孔至

Φ77.46~77.0mm

Ra12.5μm

立式铣床X51

内径千分尺

400

163

0.6

0.8

1

5.2s

3.74s

7

钻—扩—铰Φ36孔至

Φ36.025~36.0mm

Ra1.6μm

立式钻床

590

192

0.7

1.0

3

7.3s

2.34s

8

半精车大外圆至

Φ250~249.815mm

Ra12,5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5

1

4.8s

2.34s

9

半精车台阶面至

23.965~24.0mm

Ra3.2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

1

2.4s

2.34s

10

半精车小外圆至

Φ120.065~121.0mm

Ra3.2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0.5

1

3.6s

2.34s

11

半精车小端面至

39.465~39.5mm

Ra3.2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0.5

1

3.6s

2.34s

12

钻—粗铰—精铰Φ10销孔至Φ10~10.018mm

Ra1.6μm

立式钻床Z550

590

192

0.8

1.0

3

7.2s

2.34s

13

铣弧形槽

Ra3.2μm

立式铣床X51

400

163

1.5

1.5

1

13.6s

3.87s

14

精车小外圆至

Φ119.978~120.0mm

Ra1.6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1.0

1

3.6s

2.34s

15

精车台阶面至

39.018~39.040mm

Ra1.6μm

C62090°偏刀游标卡尺

104

43.1

0.8

0.5

1

2.4s

2.34s

16

钻—攻螺纹孔至

Φ8.0~8.009mm

Ra1.6μm

立式钻床Z550

590

192

1.0

1.0

2

6.8s

3.12s

17

检验

设计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签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

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

件号

签字

日期

 

三、工艺经济性的分析

两个方案中,方案二增加了磨削加工,增加的生产投入的成本,增加了机动时间,因为在能保证产品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成本,这样既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增加效益。

方案中采用了复合工步,使几个加工过程的基本时间重叠,节省了基本时间,提高了效率。

四、体会

这次的项目让我们收获了不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体会到了每一件产品生产出来虽然很快,但是制定加工过程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经验跟知识,很难很好地完成工艺规程的制定。

经过翻阅前辈们积累下的经验资料,我们勉强完成了自己的一次设计,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还是比较欣慰的。

五、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邵晓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赵家齐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王先奎

《铣削工艺手册》徐鸿本姜全新曹甜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