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04527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_1篇(共5页)2900字.docx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

  

  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

  对于初上讲台的大学生来说,讲课就像是新媳妇上花轿——头一回嘛。

虽说,结婚没有实习,但正式讲课之前是可以进行试讲的。

经过40多天的教育实习以及最近学校进行师范生从教技能测试后,在讲课方面,我变得更加成熟、老练。

现总结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一、教态 

  “你看起来很有教师的风范”、“你讲课很老练”主要指的就是教师的教态。

教态自然不自然,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形象。

换句话说,一旦教师站在讲台上,虽说讲台三尺而已,但是教师已成为学生目光中的焦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全在学生的视线之内。

当然教师也可以扫视全班,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毕竟是“力量悬殊”啊!

况且教师没有个教师的样子,还谈什么“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呢!

 

  1、双手不应老是扒在讲台上,教师也应该“站如风”。

灵活的变化姿势很重要,双手扒在讲台上实属不雅之举,而且是过于呆板。

当然,也不能太随便,像时装模特一样地走动,就没有教师的严肃性了。

 

  2、来回走动应有度。

不宜频繁地走动,否则,有紧张、做作之嫌,更严重的是学生的目光老是跟着教师转动,还能注意听课吗?

即使是走动,也应该有一定的走相,学生式的“掉儿锒铛”成个什么样!

 

  3、有合适的教学手势。

一堂课站在讲台上,像个木雕一样,也怪难受的。

必要、适时的手势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是,不同的手势代表不同的意思,万万不可手舞足蹈的,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所以,手势要有一定的规范性。

其实,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教师礼仪。

 

  4、根除不雅的动作。

比如抓头皮、挠耳朵、撸袖子等不雅动作。

 

  5、目光与学生交流。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全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而且还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目光要与学生发生“碰撞”,否则,两眼盯着书本、黑板、甚至是天花板、窗外等动作不是紧张就是害怕造成的,还谈什么与学生互动交流呢?

 

  6、讲稿少看,最好不看。

频繁地翻阅讲稿甚至盯着讲稿讲课,该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

学生又是多么的无趣啊!

所以,讲课前课要备好,最好是脱稿。

 

  7、面部表情要切合实际。

实际指的是与教学内容、情感相吻合。

满脸微笑甚至兴高采烈地讲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十分不恰当的。

 

  8、教师着装要合适。

学校虽不要求全部西装革履,至少也应该正式一些,绝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那么地随便。

毕竟老师就是老师,所谓“为人师表”嘛!

男老师尽量穿得潇洒、稳重一些;女老师尽量朴素一些,花枝招展的、什么时装新潮老师不要表现为好。

你想想啊,学生是听课还是看时装表演啊?

至于大街上流行的“短、薄、透、露”服装更是不宜在校园中出现。

当然发型也不能太花哨。

 

  二、普通话 

  中国地盘之大,可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方言虽然是特色,但是也不应该在课堂是出现。

普通话要尽量地标准,满嘴地道的方言叫学生任何“消化”呢?

 

  1、普通话过关。

中文最低是二甲。

其他是二乙。

不要以为方言亲切、方便就讲嘛!

学生可是大眼对小眼地看着你呢。

 

  2、不读错别字。

一个老师满嘴是错字别音,谁相信你有很好的教学质量呢!

历史课更是重要,特别是古代史一些字是很难读的,所以要特别注意。

 

  3、口头语要消除。

一节课净是“啊、嗯、哦、这个、那个、那么”等等岂不是笑话百出。

有个实习生上课说了好几个“首先”,指导老师说:

到底哪个是“首先”呢?

学生是个善于模仿的群体,如果出现满堂哄笑不止,课还怎么上呢?

 

  4、语速适中。

过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过慢,课又讲不完。

这不仅影响上课的质量,也反应出老师准备不充分或者是怯场。

讲课又点抑扬顿挫是很好的,出现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课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5、上课讲话尽量口语话、通俗化。

给学生上课,等于是与学生交流,满堂下来是书面语谁还受得了,更何况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啊。

尤其是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知识点的难度很大,所以讲得通俗易懂。

 

  可以学习易中天、纪连海等老师的讲课艺术。

 

  三、板书 

  中学生很看重教师的板书。

所以,板书的规范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满黑板的龙飞凤舞的草书、杂乱无章的文字,学生怎么记笔记呢?

谁还有心去听课!

当然,现在许多学校有了多媒体,都是大部分学校也有,但很少用。

高中生很在乎教师的板书,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知识的广博。

要知道高考的指挥棒无处不在啊,所谓现在许多学校打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高考”不就是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嘛!

 

  1、板书标题时尽量靠左,或者居中,万万不可靠右。

 

  2、写板书时,尽量不要讲话。

当然,更不能面朝黑板讲课。

 

  3、板书字体尽量规范,写出来的字像小学生一样,怎么可以呢?

俗话说,字是门面啊!

 

  4、板书文字之间间隔适当。

太挤、太松都不雅观。

 

  5、板书内容不宜过多,板书速度要快,不能因为板书耽误太多的时间。

副板书也应该有些条理。

 

  四、讲课注意的地方 

  1、教材中的插图、插文尽量用上。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更注重图片、漫画之类材料。

把教材中的内容读好、用好是很重要的,资源不能浪费。

 

  2、导入新课要自然。

单元与单元、课与课、目与目、目与点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灵活。

讲课条理清晰很很强的逻辑性。

 

  3、历史课好似富有感情色彩的。

所以,讲课时应该满怀激情。

历史课其实就是故事课、教育课,应该是很有趣的,历史课也一向以“煽情”著称,失去了这些还怎么让学生听课,怎么谈教育意义。

失去了这些,那教室就是“卧室”了!

 

  4、多讲一些序数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生以学习知识为主,他们很看重知识的条理性。

比如:

第一、第二等等。

 

  5、在讲教材中的观点时,尽量说“我们”而不用“我”。

我们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而我只是你一个人的观点,避免学生误会。

当然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是可以用“我”的 。

 

  6、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相当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等机械方式为引导式、启发式的新型的互动的教学方式。

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已不适合当今的学生需求了。

学生的参与,不仅口语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7、教师应该学会等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急噪乃至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学生,那样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也失去了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

教师的基本姿态是接纳,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表示非常乐意倾听。

不止于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与思考,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

 

  总之,学生应该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和学生换位思考,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讲课。

 

  ( 本人仅为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学生多提意见和建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